賀蘭山的地理意義?賀蘭山的地理意義:賀蘭山是我國一條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線,它不但是我國河流外流區與內流區的分水嶺,也是季風氣候和非季風氣候的分界線。山勢的阻擋,既削弱了西北高寒氣流的東襲,阻止了潮濕的東南季風西進,那么,賀蘭山的地理意義?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賀蘭山脈海拔2000~3000米,主峰敖包圪垯位于銀川西北,海拔3556米,是寧夏與內蒙古的最高峰。賀蘭山脈為近南北走向,綿延200多公里,寬約30公里,是中國西北地區的重要地理界線。山體東側巍峨壯觀,峰巒重疊,崖谷險峻。向東俯瞰黃河河套和鄂爾多斯高原。山體西側地勢和緩,沒入阿拉善高原。
賀蘭山山間有數個東西向山谷,著名者有賀蘭口、蘇峪口、
三關口、拜寺口,自古以來就是東西交通要道。山前地帶西夏名勝古跡豐富多彩,有西夏陵園、滾鐘口、拜寺口雙塔等名勝古跡和獨特的沙湖風景區。賀蘭山東南端為青銅峽,峽谷在藍天和黃河映襯下呈現出青銅色。相傳大禹治水時,劈開賀蘭山,引黃河水北流。現建有青銅峽水利樞紐工程。賀蘭山西側有內蒙重鎮巴彥浩特,蒙古語為“富饒的城”。
賀蘭山為石質山地,土地瘠薄,多巖石裸露,植被類型較簡單,植被覆蓋度低,為野生動物提供的食物很有限,不能滿足野生動物種群數量的迅速增長。而馬鹿、巖羊喜食的灌木枝葉和草本植物在賀蘭山主要有小葉金露梅、繡線菊、虎榛子、忍冬等,由于野生動物的長期啃食,造成植物的退化和草場的沙化。
賀蘭山是中國一條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線,對銀川平原發展成為"塞北江南"有著顯赫功勞。
當我們把賀蘭山看作是我國西北干旱區與半干旱區的界山時,就相當于把我國半干旱區的界線向西推進了100多公里,賀蘭山和銀川平原就由綠島 和綠洲變成了半島。這就低估了銀川平原的珍稀性,降低了銀川平原的意義。因為我們把銀川平原與賀蘭山看作是半島時,似乎銀川平原是背靠濕潤的農業區,前面 是沙漠。或者說銀川平原一半是塞北,一半是江南;這樣寧夏似乎是我國漫長的農牧交錯帶中的一環。其實寧夏的自然環境分為三大塊:一塊是北部的賀蘭山區與銀 川平原,賀蘭山是荒漠中的山地,因為山高,降水增加,成為綠島,銀川平原則是用黃河水澆灌出來的干旱區中的綠洲;一塊是南部的六盤山地區,六盤山本來就處 于半干旱地區,再加上山高,降水增加,因此六盤山地區是寧夏最為濕潤的地區,當地稱作陰濕區;中間的一塊則是風起沙揚的荒漠,即靈武與鹽池所在的干旱臺地 和中衛市與同心縣所在的干旱的黃土丘陵和山地。由此可以看出賀蘭山與銀川平原早已是遠離了濕潤駛入了旱海沙漠中的綠島。
賀蘭山脈海拔2000~3000米,主峰敖包圪垯位于銀川西北,海拔3556米,是寧夏與內蒙古的最高峰。賀蘭山脈為近南北走向,綿延200多公里,寬約30公里,是中國西北地區的重要地理界線。山體東側巍峨壯觀,峰巒重疊,崖谷險峻。向東俯瞰黃河河套和鄂爾多斯高原。
賀蘭山位于中國北部的內蒙古自治區和寧夏回族自治區交界處,是中國北方的重要山脈之一。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具有許多意義。
首先,賀蘭山是中國北方的天然屏障之一。由于其地勢險峻,氣候寒冷,很少有人居住,因此在歷史上,賀蘭山成為了抗擊外來侵略的重要地區。例如,在抗日戰爭期間,賀蘭山成為了中國軍隊重要的據點之一,保衛了祖國的安全。
其次,賀蘭山還是中國北方的重要水源地之一。賀蘭山脈南北長約200公里,東西寬約30公里。山脈上有許多湖泊、河流和泉眼,孕育了豐富的水資源。這些水資源對于中國北方干旱地區的農業生產和生活用水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最后,賀蘭山還是中國北方的自然生態保護區之一。由于地勢險峻,氣候寒冷,賀蘭山的植被、動物種類非常豐富,其中許多物種都是珍稀、瀕危甚至是獨有的。因此,賀蘭山成為了中國北方的自然生態保護區之一,吸引了大量的生態旅游者前來觀光、探險、休閑。
綜上所述,賀蘭山的地理位置意義重大,它不僅是中國北方的天然屏障和水源地,還是中國北方的自然生態保護區之一。
它不僅是我國外流區與內流區的分水嶺,也是季風區和非季風區的分界線,傷勢的阻擋削弱了西北高寒氣流。的東西,防止的潮濕的東南季風西進又。遏制了騰格里沙漠的東移,東西兩側的氣候差異較大。
以上就是賀蘭山的地理意義的全部內容,賀蘭山位于中國北部的內蒙古自治區和寧夏回族自治區交界處,是中國北方的重要山脈之一。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具有許多意義。首先,賀蘭山是中國北方的天然屏障之一。由于其地勢險峻,氣候寒冷,很少有人居住,因此在歷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