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設計小學數學?[設計思路] 在教學設計上以為學生提供現實而有趣的數學學習內容和學生自主學習的學習方式為理念,在教學中注重學生觀察比較和抽象概括能力的培養,抓住“位數”和“數位”的排列順序進行比較數的大小。那么,教學設計小學數學?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案例及反思1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結合生活經驗,學生借助觀察年歷卡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了解有關大月、小月、平年、閏年等方面的知識,記住每耐旦槐個月各多少天,平年、閏年的天數,掌握判斷閏年的方法。
2、能與生活聯系起來,熟練地運用年、月、日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增強應用意識。
(二)能力目標:在探究過程中,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和概括能力,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的發展。
(三)情感目標:使學生充分感受到時間與數學的密切關系,使數學生活化、生活數學化,培養學生樂于探求知識的情感,結合有關時間給學生以思想品德教育。
教學重點:
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掌握其相互關系。
教學難點:
記住各月的天數及閏年的判斷方法。
教學具準備:
年歷卡及表格,課件
導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1、同學們,從一年級入學到現在,你們在這所學校上學大約多長時間了?那你們記得大約有多少個月嗎?你們知道大約有多少天了嗎?
2、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用到時間單位年、月、日?,F在,老師和同學們一同努力來探究年、月、日的知識。
3、關于年、月、日,你知道些什么?教師板書相關內容。
二、小組合作探究問題集中反饋解決問題
(一)總結年、月、日的有關結論
1、從20xx年到20xx年,在這近三年的小學生活中,我們每天、每月、每年都在快樂地成長,都在收獲知識。
小學數學計算 教學設計 三篇
通過本課的洞升虛練習,使學生在有梯度的練習中進一步理解和掌握了十幾減9的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在老師的鼓勵下,運用想加算減法,學生計算的速度有了明顯的提高。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小學數學計算教學設計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閱讀。
小學數學計算教學設計一教學課題:
十幾減9的練習課
教學內容:
十幾減9的練習課
教學目標:
通過十幾減9的練習,進一步理解和掌握20以內退位減9的口算方法,提高計算能力。
重點難點:
熟練掌握“想加算減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導入新課
填數計算,并講一講上下兩行有什么聯系?
9+( )=15 9+( )=18
15-9=( )18-9=( )
9+( )=14 9+( )=17
14-9=( ) 17-9=( )
二、課堂練習
1、完成P11頁練習一的第4題。
(1)出示畫面,讓學生理解題意。
(2)讓學生獨立口算出每一個算式的答案,并將他們對號入座。
(3)教師任意選擇一題讓學生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2、完成P11頁練習一的第3題。
教師將l0、14、13、17……寫在黑板上,然后教笑李師一手拿著9的卡片在黑板上移動(不必按順序),卡片對著十幾就算十幾減9。
【 #教案#導語】教案是教師為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根據課程標準,教學大綱和教科書要求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以課時或課題為單位,對教學內容、教學步驟、教學方法等進行的具體設計和安排的一種實用性教學文書。準備了以下內容,供大家參考!
篇一《秒的認識》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借助已有的生活經驗,學生自主認識新的時間單位“秒”,知道“1分=60秒”。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動手操作等豐富的學習活動,學生體驗一段時間,建立1秒及1分(60秒)的時間觀念。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滲透愛惜時間的教育,教育學生要珍惜分分秒秒。
二、教學重難點
借助豐富的活動,學生體驗一段時間,建立正確的時間觀念。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三、教學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學生)口算卡片,每人準備一個時鐘。
四、教學步驟
(一)情境導入
(播放新年聯歡晚會的片段)
談話:新年的鐘聲將敲響,讓我們一起來倒計時。(課件出示鐘面,伴隨著“滴答”聲,讓學生共同進行倒計時)
談話:剛才,我們進行倒計時,像這樣計量很短的時間,我們常用比分更小的單位——秒。今天,我們就共同來認識這個新朋友。
小學數學老師的教學設計
一、數學教學設計概述
(一)什么是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就是對教學的過程進行事前的思考,之后做出供下一步進行教學的一個行動方案,做出行動方案的過程,就是教學設計。
就其本質而言,教學設計是一個分析教學問題,設計、評價、修改解決方案的計劃過程。一些專家所提出教學設計概念的觀點大體一致,即他們都強調教學設計是一個化的過程,包括如何編寫目標、如何進行任務分析、如何選擇教學策略與教學媒體、如何編制標準參照測試等。這些操作是必要的,也是最基本的。
(二)教學設計要做什么
1、分析教學目標
分析教學目標是為了確定學生學習的主題,即與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或基本過程有關的知識內容。分析教學目標時要考慮以下四個方面: 1、學習者的主體特征;2、教學目標只定義所有學習者都要達到的基本要求;3、教學目標應有一定的彈性和可變化性;4、注意能力與素質培養目標的提煉。
2、設計教學情境
創設情境的方法有很多,例如明扒用計算、比喻、演示教具、設疑、對比、類比等等來創設情境。建構主義強調要在真實情境下進行學習,其好處就是能減少知識與解決問題之間的差距,強調了知識遷移能力的培養。
教案的排版方式是什么,內容應該要怎么寫,如何寫一篇好的教案?下面是由我為大家整理的“2022小學數學教師教案設計方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本文。
2022小學數學教師教案設計方案(一)
一、教材簡析:
本冊教材內容分為“圓柱和圓錐”、“正比例和反比例”和“總復習”三部分?!翱倧土暋卑?個單元。
(一)圓柱和圓錐:包括“面的旋轉”“圓柱的表面積”“圓柱的體積”“圓錐的體積”4個課題。
(二)正比例和反比例:包括“變化的量”“正比例”“畫一畫”“反比例”“觀察與探究”“圖形的放縮”“比例尺”7個課題。
(三)總復習:包括“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解決問題的策略”。
二、教學目的和要求:
1、使學生認識圓柱和圓錐,掌握它們的特征,認識圓柱的底面、側面和高,認識圓錐的底面和高,會求圓柱的側面積和表面積,掌握圓柱圓錐的體積計算方法。
2、使學生理解、掌握正比例、反比例的意義,能正確判斷兩種量是否成正比例、反比例。學會使用數對確定點的位置,懂得將圖形按一定比例進行放大和縮小。理解比例尺的意義,能正確計算平面圖的比例尺。提高學生利用已有知識、技能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和周密思考問題的良好習慣。
以上就是教學設計小學數學的全部內容,小學數學教學設計篇1 通過相關理論、小學數學教學大綱及小學二年級教學內容和目標的分析,以及真實的課堂現狀,本研究借助游戲化的教學手段,在教學中整合藝術技術等探究其是否吸引學生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