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小識?所謂“物理”,概指世界上一切事物之理,與我們今天所說物理學之“物理”涵義不同。“識”通“志”,即記。即《物理小識》是一部全面記述萬事萬物道理的著作。《物理小識》全書共十二卷,分為十五類,依次為天類、那么,物理小識?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物理”一詞始見于三國時期楊泉的《物理論》(雖然由于當時的局限性,很多理論現在看來是不正確的;比如:“所以立天地者,水也。夫水,地之本也。吐元氣,發日月,經星辰,皆由水而興。”--------大概的意思是天地地是浮在水面上的,水是大地之根本,天則是水蒸發之后形成的,大概是說水化成的水蒸汽=云(吐元氣),到達日月星辰所在之地形成了天)
日語中“物理”一詞起自于明末清初科學家方以智(1611—1671[辛亥年]十月七日[11月8日])的百科全書式著作《物理小識》(1872年美國布道士盧公明編纂《華英萃林韻府》將“電報”、“電池”、“光線”、“分子”、“民主之國”、“地質論”、“物理”、“光學”、“理論”、“動力”、“議會”、“集會”、“納稅”、“函數”、“微分學”、“代數曲線”、“沿海”、“羅盤”、“雷電”、“午線”、“拋物線”等等詞匯的漢英對譯〔17〕)。
在物理學方面,《物理小識》更是多有可稱道之處,尤其表現在它所論及的光學和聲學知識方面。《物理小識》對于光和聲的波動性的認識,遠較其前人為強。書中提出了被我們稱之為“氣光波動說”的樸素光波動學說,方以智并在此基礎上闡釋了他的“光肥影瘦”正森主張,認為光在傳播過程中,總要向幾何光學的陰影范圍內侵入,使有光區擴大,陰舉巧畝影區縮小。
“物理”一詞的最先出自古希臘文φυσικ,原意模猜饑是指自然,泛指一般的自然科學。
而在東方,漢語、日語中“物理”一詞起自于明末清初科學家方以智的百科全書式著作《物理小識》,是取“格物致理”四字的簡稱,即考察事物的形態和變化,總結研究它們的規律的意思。我國的物理學知識,在早期文獻中記載于《天工開物》等書中。
在古希臘人那里,物理學就是“自然哲學”,出現了泰勒斯、阿基米德等一批著名的自然哲學家、科學家,“物理學”的名稱就來自亞里士多德的《物理學》一書。后來牛頓的經典物理學奠基之作,就叫做《自然哲學之數學原理》。
擴展資料:
物理從本質上說,發源于人們對生活中身邊常見事物及現象的探究,從本質上決定了它離不開實驗與旦返實踐,雖然現在有理論物理這一分支,但是還是需要實驗驗證的支持。
比如說愛因斯坦著名的相對論理論,每次都是新聞上有關的報道都是說愛因斯坦的理論又被什么什么驗證了,最近的例子就是2017年的引力波的觀測事件。
物理學不僅是理論上的推導,還要借助數學進行確切的驗算,從牛頓著作《自然哲學之數學原理》即可略知一二,這也是為什么歷史上一些著名的物理學家的另一個身份是數學家的原因,比如笛卡爾、牛頓等等不勝枚舉。
現代醫藥學研究發現,羅漢果含有豐富的糖甙,這種糖甙的甜度是蔗糖甜度的300倍,具有降血糖作用,可以用來輔助治療糖尿病;含豐富的維生素C,有抗衰老、抗癌及益膚美容拍鉛作用;有降血脂及減肥作空賀含用,斗笑可輔助治療高脂血癥,改善肥胖者的形象。
現代醫藥學研究發現,羅漢果含有豐富的糖甙,畝前團這種糖甙的甜度是蔗糖甜度的300倍,具有降悔爛血糖作用,可迅橘以用來輔助治療糖尿病;含豐富的維生素C,有抗衰老、抗癌及益膚美容作用;有降血脂及減肥作用,可輔助治療高脂血癥,改善肥胖者的形象。
如果只是說中文物理單詞,則戰國時期就有了;如果是說和PHYSICA對譯則17世紀就有了。還有西方古代的物理和我國古代的物理都是指大物理;即亞里斯多德的物理學分類,包括天文、氣象、生物、生理、心理等;直到1666年巴黎科學院成立時科學仍分成數學和物理兩大類,只不過數學包括力學和天文學;而物理學還包括化學、植物學、解剖學、生理學等等。可見法國直到l7世紀,物理學也是大物理或廣義物理學。
中文“物理”一詞,最早出現于戰國時期。《莊子·知北游》(BC369—BC286)說:“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空帶散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達萬物之理”《莊子·秋水》也有:“語大義之方,論萬物之理”之說。“萬物之理”正是“物理”一詞的基本含義。天地之運行.四時之交替.萬物之生衰,古人都將其看作“物理”的表現。在此基礎上,《荀子·解蔽》作了進一步總結:“凡已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這里“物理”一詞雖未連用,但上下文看是專講觀物知理的。所以唐揚驚注目:“以知人之性推知,則可知物理也。”
“物理”一詞后來出自《淮南鴻烈 覽冥訓》(《淮南子》又名《淮南鴻烈》,劉安(公元前179--前122)曾經召集眾人一起編撰);:“夫燧之取火,磁石之引針,蟹之敗漆。
以上就是物理小識的全部內容,材料中“煤則各處有之,臭者燒熔而閉之,成石,再鑿而入爐,曰礁,可五日不絕火,煎礦煮石,殊為省力。”“說明的是煤炭作為燃料別普遍使用的現象,開始于南宋,故本題選擇C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