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生物書九年級上冊 生物書九年級下冊電子書 生物書電子版八年級上冊 八年級下冊生物重點筆記 生物書八年級上冊電子書北師大版
課堂教學是一種講究效益的活動,它要求教師要高質量地傳遞各種信息,即要提高教學的有效性。課堂教學策略的選擇是影響課堂教學有效性提升的價值主導因素。那么八年級上生物人教版實驗該怎么寫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八年級上生物人教版實驗,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八年級上生物人教版實驗篇一
一、實驗名稱 觀察蚯蚓(書上9頁)
實驗目的 觀察蚯蚓的外部形態及運動。
實驗器材 活蚯蚓(自備)、粗紙、棉球、放大鏡。
實驗步驟 1、取一條活蚯蚓,觀察它的體形,注意觀察它身體是否分節。辨認蚯蚓的前端,數數從蚯蚓的前端到環節共有多少節。 2、用手指從前到后、從右到前觸摸蚯蚓腹面,你有什么感覺?用放大鏡觀察,你會發現蚯蚓的大多數體節都有一圈或幾圈小突起這些小突起就是剛毛,剛毛朝向身體的后方。 3、將蚯蚓放在粗紙上,觀察它的運動,注意身體的粗細及長短的變化。 4、用手觸摸蚯蚓的體表,看看是否有黏液。 應觀察到的現象 蚯蚓的腹部有小突起(剛毛),在玻璃板上爬行慢,在紙板上爬行快。
實驗結論 了解了蚯蚓的外部形態和運動。
二、實驗名稱 觀察酵母菌和霉菌(書上76頁)
實驗目的 認識酵母菌、霉菌的形態結構。
實驗器材 酵母菌培養液,培養皿中培養好的青霉,吸管,鑷子,顯微鏡,解剖針載玻片,蓋玻片,放大鏡,稀釋的碘液,吸水紙。
實驗步驟 1、取一滴酵母菌培養液,滴在載玻片上,蓋上蓋玻片,用顯微鏡觀察,就能看到一個個橢圓形的細胞,細胞中有明顯的液泡,這就是酵母菌。 2、在蓋玻片的一側滴一滴碘液,用吸水紙從另一側吸引,對酵母菌進行染色,在顯微鏡祥卜下能看到酵母菌細胞中染上色的細胞核和淀粉粒。有的細胞上長出大小不一的突起,這是酵母菌在進行出芽生殖。 3、從培養皿中取一塊長有青霉的橘子皮,墊上白紙,用顯微鏡觀察,可以看到一條條直立生長的白色絨毛,這就是青霉的直立菌絲,菌絲的頂端長有成串的青綠色的孢子。 4、用解剖針挑起少許長有孢子的菌絲,制成臨時裝片,置于顯微鏡下觀察。注意觀察菌絲有沒有顏色,直立菌絲的頂端有沒有掃帚狀的結構,以及孢子的著生狀態和顏色。 應觀察到的現象 青霉的菌體是由許多細胞連接起來的菌絲構成的,每個細胞都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
實驗結論 認識了酵母菌,霉菌的形態結構。
三、實驗名稱 制作孢子印(書上78頁)
實驗目的 1、了解真菌的生殖。 2、學會制作孢子印的方法顫備。
實驗器材 新鮮蘑菇,解剖刀,白紙,培養皿,放大鏡。
實驗步驟 1、選取一個較大的新鮮蘑菇,用解剖刀或解剖剪將菌蓋從菌柄上取下來。 2、把菌褶那面朝下平放在白紙或玻璃板上,扣上培養皿或玻璃杯,以免散落的孢子印被風吹散。
3、第二天,拿開培養皿或玻璃杯和菌蓋,就可以看到在白紙或玻璃板上留下與菌褶排列一致的放射狀孢子印。 4、孢子印是由菌褶上散落下來的孢子組成的。用放大鏡觀察孢子的大小和顏色。 應觀察到的現象 看到魚菌褶排列一致的放射狀孢子印。
實驗結論 了解了真菌的生殖和制作孢子印的方法。
八年級上生物人教版實驗篇二
四、實驗名稱 制作米酒(書上85頁)
實驗目的 了解制作米酒的方法謹洞穗及過程。
實驗器材 酒曲一塊,糯米1500克,涼開水一杯,清潔的容器,蒸鍋,清潔的筷子,清潔的蒸布一塊。
實驗步驟 1、將糯米放在容器中用水浸泡一晝夜,把米淘洗干凈。 2、在蒸鍋的籠屜上放上蒸布,將糯米倒入,鋪平,蓋好鍋蓋。置于旺火上蒸熟。將蒸熟的米飯用涼開水沖淋一次。放置到用手觸摸微熱的時候,裝入清潔的容器中。 3、將酒曲碾成粉末,灑在糯米飯上,
并迅速將酒曲與微熱的糯米飯均勻地攪拌在一起,然后將糯米飯壓實,中間挖一個凹坑,最后淋上一些涼開水。 4、把容器蓋好,并采取一定的保溫措施,如用毛巾將容器包裹起來。
5、將容器放在溫暖的地方,冬天可放在暖氣旁,以提高溫度。 應觀察到的現象 糯米粒呈柔軟狀 實驗結論 學會了制作米酒的方法。
五、實驗名稱 觀察昆蟲的生活史標本(書上14頁)
實驗目的 了解昆蟲的生活史及發育階段狀況
實驗器材 蝗蟲生活史標本1盒,蜜蜂生活史標本1盒,竹節蟲生活史標本1本,菜粉蝶生活史1本。
實驗步驟 應觀察到的現象 看到了昆蟲的發育階段狀況。
實驗結論 了解了昆蟲的生活史和發育階段狀況
六、實驗名稱 觀察魚的吸水及排水過程(書上22頁)
實驗目的 了解魚的呼吸過程,魚的吸水機排水過程
實驗器材 活魚一條,盆1個,清水,滴管,滴瓶,紅墨水。
實驗步驟 1、取一條活魚,放在裝有清水的盆里,仔細觀察它的口和鰓蓋后緣交替張合的動作。 2、用吸管取一些紅墨水,把墨水慢慢地滴在魚口的前方,觀察墨汁的流動情況。 應觀察到的現象 紅墨水由魚口吸進,從兩鰓流出。
實驗結論 了解了魚的吸水及排水過程,認識了魚的呼吸過程。
七、實驗名稱 觀察家兔的骨骼結構(書上42頁)
實驗目的 了解哺乳動物的骨骼結構
實驗器材 兔的骨骼標本1瓶
實驗步驟 1、從上致下認真觀察兔的骨骼結構,了解各部分的作用。 應觀察到的現象 看到了兔的骨骼結構。
實驗結論 了解了家兔的骨骼結構。
八、實驗名稱 發酵現象(書上84頁) 實驗目的
認識發酵的原理
實驗器材
白糖,酵母,礦泉水瓶1個,溫開水,玻璃杯。
實驗步驟
1、在一杯溫開水中加入一大勺白糖和一小包酵母進行攪拌。
2、將這個杯子中的液體倒入透明的礦泉水瓶內再往瓶子里加一些溫開水。
3、將一個小氣球擠癟后套在瓶口,將瓶子放在教室內窗
臺上,每天觀察瓶中的情況。
應觀察到的現象 瓶中的液體有氣泡冒出,氣球被脹大。
實驗結論 了解了發酵的原理。
猜你喜歡:
1.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生物課本目錄
2. 人教版八年級上生物課本目錄
3. 八年級上冊生物書人教版
4.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生物復習提綱
5.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生物書目錄
6. 2017年八年級上冊生物復習資料
7. 八年級人教版上冊生物復習資料
1.它的遺傳背景清楚.
2.它的基因序列比較短,相對而言容易操作.
3它是原核生物,原核生物的復制,轉錄,翻譯,相對真核要簡單的多.
4.它的繁殖速度快,可以在有限洞帆的時間內完成轉基因實驗.
總之,由于現在的技術手段的限制,大腸桿辯告菌是用的比較多的.他是一個常見的模式納灶雹生物.
2022年湖南常德八擾正年級生物上冊用的最新版本。在更新2021年湖南常德八年級生物上冊之后又更新了這本書,關于生物課的生物教科書每年都有攔李沖更新一些內容簡殲,不會停在原地的。所以用的就是2022年最新版本。
人教版。根據查詢相關資料顯示,2020八上生物書是人教版。人教版即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簡稱為人教版。小學到高中都有這個版本的教材。也是大多數學校所用的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成立于1950年,其前身是華北聯合出版社,上海聯合出版社和華北教科書編審委員會,1961年與高教出版社合并,是教育部遲碼直屬的主要從事基礎教育教材和其他各級各類教材、教育圖書的研究、編寫、出版罩鄭、發行的專物旦頌業出版社。
初中生物學是生物學科入門的基礎學科,學習 方法 的優劣是學習成敗的關鍵,要想取得理想的學習效果,必須掌握科學、高效的學習方法。下面是我為你推薦八年級上歷配胡冊生物知識點歸納,希望能幫到你。
一、動物的類群:
1、動物的種類多樣,根據體內有沒有脊椎,可以分為兩大類: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
2、脊椎動物若從低級到高級的順序排列,應為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哺乳類。
3、魚類的代表動物是鯽魚,魚類的特征是終身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用鰭游泳。
4、魚是靠尾鰭的擺動和軀干部扭動獲得前進的動力;調整方向用尾鰭,維持身體平衡用胸鰭、背鰭、腹鰭鰭等。
5、某同學想做魚鰭有游泳中的實驗,但一時找不到魚,便用一個模型來代替,這樣的實驗叫做模擬實驗。
6、(P25)兩棲動物的特點: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稱為蝌蚪,經變態發育變為幼蛙,此后營水陸兩棲生活,用肺呼吸,同時用皮膚輔助呼吸。這類動物有青蛙、蟾蜍、大鯢等。
7、鳥類的特征:體表被羽毛,前肢變為翼,體內有氣囊,體溫高而恒定。
8、鳥類適天飛行的特點如下:
(1)身體表面:呈流線型,被覆羽毛,前肢變為翼,翼呈扇面結構,表面積大,可以扇動空氣而飛行。
(2)運動:骨薄,長骨中空,胸骨突出,稱為龍骨突,有發達的胸肌。
(3)呼吸:特有的呼吸方式雙重呼吸,主要靠的結構是氣囊。這種呼吸方式的特點是鳥類每呼吸一次,氣體兩次進出肺。
(4)消化:食量大,直腸短。
(5)循環:心臟功能強勁。這些特點決定了鳥類可以快速而且長久的飛行。
9、哺乳動物的特點:除個別的種類外,都具有體表被毛、胎生、哺乳的特點。其代表動物是家兔,家兔體內有膈,將體腔分為胸腔的腹腔;兔的牙齒分為門齒和臼齒,其作用分別是切斷和磨碎食物。肉食動物有發達的犬齒。這些特點肢攔都是和它們的食性相適應的。
10、動物種類特別多,但只有兩種是恒溫動物,它們是鳥類和哺乳類。
11、我們學過的無脊椎動物從低級到高級的順序是原生動物、腔腸動物、環節動物(如蚯蚓)、(節肢動物)分三類:(1)昆蟲(2)甲殼動物,如蝦、蟹(3)其它:如蜘蛛和蜈蚣)
12、腔腸動物的特點是有口無肛門。舉例海蜇、海葵、珊瑚蟲等。
13、蚯蚓的運動是靠肌肉的交替收縮和舒張并在剛毛的輔助下完成的;呼吸是靠濕潤的體壁進行的。將兩條蚯蚓分別放于光滑的玻璃板和粗糙的硬紙板上,運動速度在硬紙板上的快。
14、節肢動物的特點:身體由很多體節構成;體表有外骨骼,足和觸角分節。
(外骨骼的作用有二,分別是防止水份的散失和保護身體內部柔軟的器官。)
15、昆蟲的特點是: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胸部有三對足和兩對翅。
二、動物的運動:
16、高級動物的運動構成一般是骨、骨骼肌和骨連結。若將運動比作作杠桿,則骨相當于杠桿,關節相當于支點,骨骼肌提供動力。
17、關節的構成有關節面、關節囊和關節腔三部分。關節的特點有牢固性和靈活性。
18、人在完成曲肘運動時,肱二頭肌收縮,同時肱三頭肌舒張,共同完成了這個運動。
19、運動的完成是在神經的支配下,骨骼肌收縮,牽動所附著的骨圍繞著關節產生運動。
三、動物的行為:
20、動物的行為按表現可分為攻擊行為、防御行為、繁殖行為、貯食行為等。
21、動物的行為按來源可分為可分為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
22、先天性行為指動物生來就有的,由遺傳因素控制的。
23、學習行為是在遺傳因素的基礎上,通過環境的作用,由生活經驗和學習而獲得的行為。舉例,如蚯蚓走迷宮、大山雀喝牛奶、大猩猩摘香蕉、黑猩猩釣白蟻。
24、具有社會行為的動物往往有三個特征:有組織、有分工、有的有等級。
25、白蟻的群體中有四種蟻,即工蟻、雄蟻、后蟻和兵蟻。四種蟻是喂養其它三種蟻的是工蟻。
26、賣春具有社會行為的動物,傳遞信息的方式有聲音、氣味和動作三種。
四、動物的作用
27、生態平衡:在生態中各種生物的數量和種類總是維持在相對穩定的狀態,這種現象叫做生態平衡。
28、動物在生態中的作用是促進生態的物質循環。
29、目前,人們認為動物中最為理想的生物反應器是“乳房生物反應器”。它的優點是少成本,少環節,少污染。
30、人們模仿生物的某些結構和功能創造各種儀器,這就是仿生。如據蝙蝠發明雷達,據長頸鹿發明宇航服,據烏龜的背甲發明薄殼。
五、細菌和真菌
31、區別細菌菌落和真菌菌落應該看大小、形態和顏色三方面。(具體見P55)
32、培養菌落的方法有四步:配制培養養基、高溫滅菌、接種、恒溫培養。
33、細菌和真菌的生活也需要一定的條件,如水分、適宜的溫度和有機物。
34、顯微鏡的發明人列文。虎克(荷),微生物學之父是法國的巴斯德,青霉的發現是弗萊明(英)。
35、細菌的形態有三種:球形、桿形和螺旋形,故細菌也有球菌、桿菌和螺旋菌三種。如痢疾桿菌、肺炎雙球菌、霍亂弧菌。
36、細菌的結構類似于植物細胞,即有細胞壁、細胞膜和細胞質,但沒有成形的細胞核,此外還有運動的鞭毛,起保護作用的莢膜,有的還有為抵抗不良環境的芽孢。
37、真菌的形態各異,原因是有的是單細胞的,如酵毒菌,有的是多細胞的,如青霉和蘑菇。但結構都相似,即都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和成形的細胞核。故真菌也稱真核生物(已有了真正的細胞核)。
38、用蘑菇制作孢子印時,要用玻璃杯扣住的目的是防孢子被風吹散。
39、細菌有的對人類有利,少數對人類有害。有利的如制作酸奶和泡菜要用乳酸菌,制醋要用醋酸菌,制作味精要用棒狀桿菌,根瘤菌能為豆類作物提供含氮的無機鹽,大腸桿菌能為人和動物提供VB12和VK。有害的方面,有的能使為和動物患病,如痢疾、霍亂、破傷風、鼠疫都是由細菌引起的,軟腐病菌能使蔬菜變壞。
40、真菌同樣如此,有的真菌對人類有利,如制作面包要用酵毒菌,釀酒、制作醬油、腐乳都要用到真菌,也有的對人類有害,如腳癬、甲癬是由寄生的真菌引起的,小麥葉銹病、棉花枯萎病等也是真菌引起的。
41、細菌的繁殖方式是分裂生殖,真菌是孢子生殖。
42、細菌和真菌是生態中的分解者,主要是因為它們的營養方式主要是異養。此種營養方式又分三種類型,即寄生、腐生和共生。
43、區別寄生、共生和腐生
若寄居對象是死的,如枯枝敗葉,即為腐生;是活是,即為后兩種。后兩種中,若對寄居對象有害,就是寄生,如痢疾桿菌、使患甲癬的真菌;若雙方互利互惠,即為共生。
44、熟記幾種共生的例子:
(1)豆類作物和根瘤菌:豆類作物為其提供有機物,根瘤菌則提供含氮肥的無機鹽。
(2)動物和大腸桿菌:動物為其提供有機物,大腸桿菌則提供維生素B12和維生素K。
(3)地衣:藻類植物為真菌提供有機物,真菌則提供水和無機鹽。
45、區別青霉和曲霉:一看孢子形態,掃帚狀的為青霉,放射狀狀的為曲霉;二看顏色,青綠色的為青霉,其它顏色的為曲霉。
46、酵母菌能夠分解葡萄糖,產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47、食物的腐敗主要是由細菌和真菌引起的。故防腐的主要原理就是殺死細菌或控制細菌的生長和繁殖。據此有許多防腐的具體辦法,如高溫滅菌、腌制、滲透保存等。
48、污水處理時,一些細菌在有氧的條件下能將有機物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在無氧的條件下能分解為甲烷。
六、生物的多樣性
49、在被子植物中常作為分類的主要依據是花、果實和種子。
50、生物分類的七個等級從高到低的順序是界、門、綱、目、科、屬、種。其中最大的單位是界。
51、分類單位越大,包含的種類越多,其中生物相似的特征越少,親緣關系越遠。
52、馬在生物上的地位是(見書)。
53、桃在分類上的地位是(見書)。
54、生物的多樣性不僅是指生物種類的多樣性,還包括基因的多樣性和生態的的多樣性。
55、我國是裸子植物最豐富的國家,故有“裸子植物的故鄉”的美稱。
56、保護生物的多樣性,根本的措施是保護生物的棲息環境,保護生態的多樣性。
57、保護生物多樣性最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護區。現我國已建立1500多個,其中有保護大熊貓的臥龍自然保護區自然保護區,為保護完整的溫帶森林的長白山自然保護區。
58、為保護生物的多樣性,我國相繼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中國自然保護綱要》等法律和文件。
59、造成生物多樣性面臨威脅的原因有濫砍亂伐、濫捕濫獵、環境污染、生物入侵。
60、當前生物多樣性面臨的主要威脅是人為破壞。
八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整理
一、水中生活的動物
1、目前已知的動物約150萬種,按有無脊柱分為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兩大類。按生活環境分為陸地生活動物、水中生活動物和空中生活動物。
2、水生動物最常見的是魚,此外,還有 ①腔腸動物,如海葵、珊瑚蟲;②軟體動物,如烏賊、章魚; ③甲殼動物,如蝦、蟹;④海豚(哺乳動物)、龜(爬行動物)等其他水生動物。
3、魚適應水中生活最重要的兩個特點:①能靠游泳來獲取食物和防御敵害。 ②能在水中呼吸。
4、四大家魚是:青魚、鰱魚、草魚和鳙魚。
5、魚是較低等的脊椎動物。
6、魚的外形呈梭形,其作用是:減少游泳阻力,適于游泳。魚體分三大部分:頭部、軀干部和尾部。
8、魚在游泳時主要靠身體_軀干部_和尾鰭_的左右擺動擊動水流產生前進的動力,其它魚鰭起輔助作用。魚在運動時,背鰭、胸鰭、和腹鰭都有維持平衡的作用,尾 鰭有決定魚運動方向的作用。
9、魚的感覺器官是側線(感覺水流、測定方向)。
10、魚鰓為鮮紅色,因為內含豐富的毛細血管;鰓絲既多又細,其作用是大大增加了跟水的接觸面積,促進血和外界進行氣體交換。
12、水由魚___口__流入鰓,然后由鰓蓋后緣(鰓孔)流出。在水流經鰓絲時,水中溶解的_氧氣_進入鰓絲的__毛細血管__中,而_二氧化碳_____由鰓絲排放到水中;所以經鰓流出的水流與由口流入的水流相比,_氧氣_的含量減少,二氧化碳__的含量增高。
13、魚類的主要特征有:適于_水_中生活;體表被_鱗片_;用_鰓_呼吸;通過尾部的擺動和_鰭 的協調作用游泳。
14、海馬是魚類,鯨、海豚、海豹是哺乳動物,龜、海龜是爬行動物。
二、陸地生活的動物-------蚯蚓
1、陸地環境特點與陸生動物的適應:①氣候干燥……有防止體內水分散失的結構,如爬行動物有角質的鱗或甲,昆蟲有外骨骼. ②缺少水的浮力……具有支持軀體和運動的器官.,有多種運動方式. 如:爬行、行走、跳躍、奔跑、攀援等,以便覓食和避敵。③氣態氧供呼吸……具能在空氣中呼吸的、位于身體內部的呼吸器官,如肺和氣管(蚯蚓例外,靠體壁呼吸) ④晝夜溫差大,環境變化快而復雜……有發達的感覺器官和神經,對多變環境及時作出反應。
2、蚯蚓生活富含腐殖質的濕潤土壤中,通過肌肉和剛毛的配合使身體蠕動,靠能分泌粘液、始終保持濕潤的體壁呼吸。可根據環帶著生在身體前端來判斷首尾(環帶也叫生殖帶)。
3、蚯蚓身體分節的意義:可使蚯蚓的軀體運動靈活自如、轉向方便。
4、用手指觸摸蚯蚓體節近腹面處,有粗糙不平的感覺,用放大鏡觀察,看到腹面有許多小突起就是剛毛,剛毛的作用是協助運動(固著;支持)
5、蚯蚓在潮濕土壤的深層穴居的原因:因為能為蚯蚓提供適宜的生存、生活的環境及繁衍的條件,一般包括適宜的溫度、濕度、氣態氧、食物和便于避敵的棲息場所等。蚯蚓不能保持恒定的體溫,因此只能生活在溫度變化不太大的土壤深層。
6、在觀察蚯蚓的實驗中為什么要經常用浸水的濕棉球輕擦蚯蚓體表,使體表保持濕潤:蚯蚓沒有呼吸,要靠能分泌粘液、始終保持濕潤的體壁呼吸。
7、蚯蚓的生活環境:具有一定溫度和濕度、溫差變化不大、富含腐殖質的土壤中穴居生活。生活習性和食性:一般晝伏夜出,以植物的枯葉、朽根和其他有機物為食。
8、大雨過后蚯蚓會紛紛爬到地面上來原因:大雨過后,過多的雨水會將土壤中的空氣排擠出去,于是穴居的蚯蚓被迫爬到地表上來呼吸。
9、蚯蚓的呼吸過程:蚯蚓的體壁密布毛細血管,空氣中的氧氣先溶解在體表粘液里,然后進入體壁的毛細血管中。體內的二氧化碳也經體壁的毛細血管有體表排出。
10、身體由許多相似的環狀體節構成的動物叫環節動物,如蚯蚓、沙蠶、水蛭。
三、陸地生活的動物-------兔
1、哺乳動物:具胎生、哺乳(后代成活率高),體表被毛,體溫恒定等特征.如兔、大熊貓
2、恒溫動物:可通過自身的調節而維持體溫的恒定,使體溫不隨外界的變化而變化的動物,包括鳥類和哺乳動物.反之,體溫隨環境溫度變化而改變的動物是變溫動物,如蛇、昆蟲等。恒溫意義:減少對外界環境依賴性,擴大生活和分布范圍
3、兔:體表被毛(保溫作用),用肺呼吸,心臟四腔,體循環和肺循環兩條途徑,體溫恒定,牙分門齒和臼齒,盲腸發達(在細菌作用下,有助于植物纖維質的消化),大腦發達,四肢發達靈活。
4、跳躍是兔的主要運動形式(后退比前腿長且肌肉發達)。
5、兔的食性:植物(草)。兔的身體分為:頭、軀干、絲織和尾四部分。
八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歸納相關文章:
1.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總結整理
2. 初中八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
3. 2016八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總結
4. 八年級生物學習建議與八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
5. 八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與初中生物學習方法
6. 蘇教版八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歸納
7. 八年級生物復習提綱
8. 初二生物上冊期末復習知識點
9. 八年級生物的思維導圖與及知識點歸納
10. 八年級生物重要知識點與學習復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