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學業水平考試知識點?物理學業水平考試知識3 1 .質點 A 用來代替物體的有質量的點稱為質點。這是為研究物體運動而提出的理想化模型。 當物體的形狀和大小對研究的問題沒有影響或影響不大的情況下,物體可以抽象為質點。那么,高中物理學業水平考試知識點?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高中物理學業水平考試要點解讀第一章 運動的描述第二章 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描述要點解讀一、質點 1.定義:用來代替物體而具有質量的點。 2.實際物體看作質點的條件:當物體的大小和形狀相對于所要研究的問題可以忽略不計時,物體可看作質點。二、描述質點運動的物理量 1.時間:時間在時間軸上對應為一線段,時刻在時間軸上對應于一點。與時間對應的物理量為過程量,與時刻對應的物理量為狀態量。 2.位移:用來描述物體位置變化的物理量,是矢量,用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線段表示。路程是標量,它是物體實際運動軌跡的長度。只有當物體作單方向直線運動時,物體位移的大小才與路程相等。 3.速度:用來描述物體位置變化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1)平均速度:運動物體的位移與時間的比值,方向和位移的方向相同。(2)瞬時速度:運動物體在某時刻或位置的速度。瞬時速度的大小叫做速率。(3)速度的測量(實驗) ①原理:。當所取的時間間隔越短,物體的平均速度越接近某點的瞬時速度v。然而時間間隔取得過小,造成兩點距離過小則測量誤差增大,所以應根據實際情況選取兩個測量點。 ②儀器:電磁式打點計時器(使用4∽6V低壓交流電,紙帶受到的阻力較大)或者電火花計時器(使用220V交流電,紙帶受到的阻力較小)。
高中物理會考知識點如下:
1、產生磨擦力的條件:物體接觸、表面粗糙、有擠壓、有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有彈力不一定有摩擦力,但有摩擦力二物間就一定有彈力。
2、盯帆睜分解力時,通常把力按其作用效果進行分解或把力沿物體運動(或運動趨勢)方向、及其垂直方向進行分解。
3、質點:只考慮物體的質量、不考慮其大小、形狀的物體。
4、加速度:是描述物體速度變化快慢的物理量。
5、速度改變等于末速減初速轎跡。加速度等凱歲于速度改變與所用時間的比值(速度的變化率)加速度大小與速度改變量的大小無關。
青年人首先要樹雄心,立大志;其次要度衡量力,決心為國家、人民作一個有用的人才;為此就要選擇一個奮斗的目標來努力學習和實踐。對于高中生,無非就是成績還有好大學,那就為此奮斗吧!下面是我給大家帶來的高一物理學考知識點,希望能幫助到你!
高一物理學考知識點1
一.時間和時刻:
①時刻的定義:時刻是指某一瞬時,是時間軸上的一點,相對于位置、瞬時速度、等狀態量,一般說的“2秒末”,“速度2m/s”都是指時刻。
②時間的定義:時間是指兩個時刻之間的間隔,是時間軸上的一段,通常說的“幾秒內”,“第幾秒”都是指的時間。
二.位移和路程:
①位移的定義:位移表示質點在空間的位置變化,是矢量。位移用又向線段表示,位移的大小等于又向線段的長度,位移的方向由初始位置指向末位置。
②路程的定義:路程是物體在空間運動軌跡的長度,是一個標量。在確定的兩點間路程不是確定的,它與物體的具體運動過程有關。
三.位移與路程的關系:
位移和路程是在一段時間內發生的,是過程量山知,兩者都和參考系的選取有關系。一般情況下位移的大小并不等于路程的大小。只有當物體做單方向的直線運動是兩者才相等。
1、時刻和時間間隔
(1)時刻和時間間隔可以在時間軸上表示出來。
物理一般指物理學。物理學(physics)是研究物質最一般的運動規律和物質基本結構的學科。下面我給大家分享一些物理學業水平考試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歡迎閱讀!
物理學業水平考試知識1
牛頓第一定律
定義:一切物體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為止。
慣性
1、定義:物體具有的保持原來的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的性質。
2、慣性是物體的固有屬性,慣性不是一種力。任何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具有慣性。
3、慣性的大小只由物體本身的特征決定,與外界因素無關。
4、慣性是不能被克服的,但可以利用慣性做事或防止慣性的不良影響。
5、不要把慣性概念與慣性定律相混淆。慣性是萬物皆有的保持原運動狀態的一種屬性,慣性定律則是物體不受外力作用時的運動定律。
運動狀態
1、運動狀態指的是物體的速度
速度是是矢量,速度不變則運動狀態不變,速度改變運動狀態也就改變了,所以運動狀態不斷改變的物體總有加速度。
2、力是使物體產生加速度的原因
3、質量是物體慣性大小的量度
物理學業水平考試知識2
認識運動
機械運動:物體在空間中所處位置發生變化,這樣的運動叫做機械運動。
高二物理學業水平考試知識點公式如下:
一、勻變速直線運動:
1、平均速度V平=S/t(定義式)。
2、有用推論Vt2–Vo2=2as。
3、中間時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間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以Vo為正方向,a與Vo同向(加速)a>0; 反向則a<0。
8、實驗用推論ΔS=aT2ΔS為相鄰連續相等時間(T)內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單位:(1)初速(Vo):m/s。(2)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3)時間(t):秒(s)。位移(S):米(m)。(4)路程:米速度單位換算:1m/s=3.6Km/h。
二、自由落體:
1、初速度Vo=0。畝答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從Vo位置向下計算)。
4、推論Vt2=2gh。
注:1、自由落體運動是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遵循勻變速度直線運動規律。
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較小,在高山處比平地小,方向豎談絕直向下。
以上就是高中物理學業水平考試知識點的全部內容,高中物理會考知識點 總結 第1章力 一、力:力是物體間的相互作用。 1、力的國際單位是牛頓,用N表示; 2、力的圖示:用一條帶箭頭的有向線段表示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 3、力的示意圖:用一個帶箭頭的線段表示力的方向;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