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人音社八年級下冊搖籃曲伴奏 八年級下冊音樂搖籃曲教案 八年級下冊音樂書搖籃曲特點 搖籃曲八年級下冊音樂歌詞 初中音樂八年級搖籃曲背景
歌名:搖籃曲
歌手:高茹
填詞:鄭建春、高茹
譜曲:鄭建春、高茹
月兒明風兒靜,樹葉遮窗欞
蛐蛐兒叫錚錚,好比那琴弦兒聲
琴聲兒輕,調兒動聽
搖籃輕禪舉擺動,娘的寶寶
閉上眼睛,睡了那個睡在夢中
小鴿子你高高飛,咕咕它叫兩聲
小寶寶睡夢中微微他露了笑容,眉兒那個青臉兒那個紅
好像個小英雄,小英雄要去當兵
為了祖國你立大功,露水兒灑花兒
窗前的花兒紅,花兒開花兒紅
寶寶你就要長成,月兒明風兒靜
蛐蛐兒叫兩聲,娘的寶寶閉上眼睛
睡了那個睡在夢中,悠哇悠
悠哇悠,睡了那個睡在夢中
擴展資料:
《搖籃曲》是高茹演唱的東北民歌作品。
歌曲背景
《搖籃曲》是東北地區廣泛流傳的一檔虛首東北民歌,也稱“悠孩子調”,是家喻戶曉的音樂作品。
高茹對鄭建春老師創作的《搖籃曲》進行二度創作,在唱腔上做了較大調整,大量運用氣聲和哼鳴(鼻音),較多的運用潤腔。
高茹老師還特別注重吐字歸音,在她演繹的《搖籃曲》中,對字符的前尾音、后尾音以及中間的顫音格外重視。
經過高茹老師重新編配、演繹的《搖籃曲》不僅更加符合音樂規律行襲燃,而且抒發的感情更易于人們接受,成為影響幾代人的優秀音樂作品。
正確歌詞“快安睡,小寶貝,夜幕已低垂”。出自歌曲《搖籃曲》
歌曲:搖籃曲
歌手:寶寶巴士
填詞:佚名
譜曲:佚名
歌詞
快安睡,小寶貝,夜幕已低垂
床頭布滿玫瑰,陪伴你入睡
小寶貝,小寶貝,歌聲催你入睡
小寶貝,小寶貝,歌聲催你入睡
快脊芹安睡,小寶貝,夜幕已低垂
月光灑滿大地,微風輕輕吹
小寶貝,小寶貝,歌聲催你入睡
小寶貝,小寶貝,歌聲催你入睡
擴展資料
《搖籃曲》該歌曲收錄在專輯《寶寶巴士中文兒歌200首》中,2018-05-24發行,該張專輯包含了10首歌曲。
該歌曲其他版本
1、黑鴨子組合演唱的《搖籃曲》,該歌曲收錄在專輯《伴你二十搭野大年5-外國經典專輯》中,2005-04-28發行,該張專輯包含了10首歌曲。
2、知豎Shockwave-Sound演奏的《搖籃曲》,該歌曲收錄在專輯《夢中的旋律/古典舒眠音樂》中,由Lynne Publishing As公司發行于2018-03-15,該張專輯包含了10首歌曲。
1、掌握歌曲的表演情緒
2、了解搖籃曲
教學難點:
1、體會搖籃曲溫柔的曲風
2、演唱《搖籃曲》
教具準備:多媒體
一、導課
同學們,我們小的時候,最幸福的不過是在媽媽的懷里,聽著優美的搖籃曲甜耐扮甜的入睡了,母愛是偉大的,世界上所有的母親都是一樣的,不同的只是媽媽嘴里哼唱的搖籃曲而已,同學們,你們聽過的、了解的、熟悉的搖籃曲有幾首?(提問)--------好,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德國作曲家勃拉姆斯的《搖籃曲》,看看勃拉姆斯用音樂為我們描繪了一幅什么樣的畫面。
二、進入新課
1、學們閉上眼睛,聆聽勃拉姆斯的《搖籃曲》改編的輕音樂,同時隨著音樂的起伏,用手畫出旋律線.
2、師生返畝悉共議與歸納:《搖籃曲》最初為母親撫慰孩童入睡時詠唱的歌謠,后來發展成一種音樂體裁。搖籃曲的音樂形象一般具有溫暖、親切、安寧的氣氛。旋律平靜、優美、舒緩,伴奏音型多模仿搖籃擺動的節奏,充滿了母親對孩子深切的愛。由于搖籃曲細膩、柔美、貼近生活的音樂特征,這一體裁具有很強藝術性和欣賞性,不僅限于催眠和描寫孩童入睡,而更多的是在抒發內心的思想感情,刻畫寧靜而富有詩意的精神境界。
3、學們隨著多媒體音樂,哼鳴《搖籃曲》的旋律。哼鳴時要求氣息深沉、流動、徐緩,雙唇略閉,口腔內有微微含水的感覺,去追求柔美、細膩的音色。
4、讀詞有感情的朗讀
5、再次收聽范唱(帶問題)
-----------用怎樣的情緒和速度來演唱?表達了什么樣的情感?
6、引導討論與歸納:勃拉姆斯的《搖籃曲》是一首民歌風格的歌曲,作于1868年。它通過強弱拍節奏的起伏,來塑造搖籃擺動的形象。曲調優美抒情,語氣安詳平緩,仿佛勾畫出一幅母親對孩子親切祝福的動人畫面。歌曲為大調式,單二段體。每一樂句的起音均從3/4拍的第三拍開始,作曲家巧妙的把節奏作了細致的改變,將節拍的舞曲性格化作內在的韻律,使音樂更富于徐緩的敘事語氣,而適于詞義。
7、演唱《搖籃曲》
要求:演唱時注意用輕柔、連貫、圓潤的聲音,隨著旋律的起伏作自然的強弱變化,去體味和表現歌曲的意境。
二、1、介紹作者:約翰內斯·勃拉姆斯(1833一1897)德國作曲家。13歲就為生活而奔波。20歲到各地演出,結識了李斯特、舒曼等藝術家。舒曼稱他為“有重要意義的后起之秀”。1862年,他遷居維也納,擔任合唱指導、樂隊指揮。勃拉姆斯一生寫有大量作品。其中,有四部交響曲,多部協奏曲及管弦樂曲等。
2、許多音樂家都曾寫過搖籃曲,如莫扎特、舒伯特等。教師輕聲演唱一段舒伯特的《搖籃曲》。
三、小結: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勃拉姆斯的《搖籃曲》,通過本課,我們了解了搖籃曲的演唱情緒與方法,體會到了勃拉姆斯這首搖籃曲的風格,我們被勃拉姆斯所做的這首細膩的歌曲所打動,體會到母愛的偉大,回去后,大家可以查找還有多少首搖籃曲,不妨找出來做做比較,看看他們的曲風有什么不同。
篇二
教學目標:
1、能用輕柔、優美的聲音演唱歌曲《搖籃曲》。
2、通過歌曲感受6/8拍動蕩搖晃的感覺。
3、唱準歌曲中的第四樂句與第六樂句。
4、掌握《搖籃曲》結束句的情漏乎緒處理,并能用動作表現歌曲。
教具:
多媒體課件、若干張貼圖、手風琴。
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歌。
二、情感鋪墊:(欣賞圖片)
師:愉快的40分鐘又開始了,老師精心準備了幾幅圖片我們一起來欣賞(課件1)
生:(欣賞)
師:看了這些圖片,大家想一想都跟誰有關?你又有什么感受?
生:(學生談感受)
師:是的,這些圖片表達的就是一種親情和母愛。媽媽把愛給了我們,我們更要愛媽媽。
二、導入新課
對比感受兩種不同風格的樂曲引入新歌:
師:老師想把剛才的圖片配上背景音樂,我這里有兩首,不知道選哪一首了,同學們幫我選擇一下吧!
生:聽賞(第一首師引導學生拍手、走步、[這么令人振奮的樂曲讓我們全體起立隨著節奏原地踏步走一走。]第二首推搖籃、睡覺或身體隨著音樂節奏前后左右晃動……)
師:兩首樂曲聽完了,你選擇哪首?請原因
生回答。師糾正補充
師:這兩首樂曲給大家帶來了不同的感受。第一首樂曲聽起來強勁有力,令人振奮給人一種行進的感覺,這是進行曲的特點。第二首樂曲聽起來輕柔舒緩,優美抒情給人一種動蕩搖晃的感覺,這就是搖籃曲的特點。搖籃曲是媽媽唱給小寶寶,哄小寶寶睡覺的音樂。、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樂曲就叫《搖籃曲》(出示課題)搖籃曲是唱給小寶寶聽的,現在你們就是躺在搖籃里的小寶貝,我來當你們的媽媽,一起來聽一聽媽媽唱給你們的搖籃曲。
三、新歌教學
1、師范唱(唱時要滿懷感情,并到學生中去拍拍頭,扶扶肩……)
師:聽完了這首歌大家有什么感受?(你來說……)
生:小寶寶伴著媽媽的歌聲在搖籃里蕩來蕩去睡得可真香啊!
師:你也來……
生:歌曲很優美,有一種想睡覺的感覺……
師:對,這首歌聽起來親切優美,特別是采用6/8拍××××××,更能增強動蕩搖晃的感覺,突出了搖籃曲的特點。
2、再次聆聽
接下來,我們再聽一遍歌曲,感受一下搖籃曲帶給我們的輕柔舒緩,優美抒情的感受。
師:同學們有沒有注意到結束句中有幾個快快睡。
生:四個。
師:那它們在演唱時有沒有變化?什么變化?
生:速度漸慢,力度減弱
師: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
生:小寶寶睡著了,不要吵醒他。
師:同學們總結的真好,希望你們在演唱的時候也能這樣演唱。
3、學唱歌曲
那我們一起來輕聲學唱一下歌曲(提示學生聲音要輕)。
可重復學唱一兩遍。
師:你們真聰敏,這么快就會唱這首歌了,大家想想我們用怎樣的聲音,情緒演唱會更好?師:引導說出親切、輕柔、甜美……
師:同學們分析的真好,那我們就一起來試著把歌曲唱好吧。
四、練習歌曲
分組演唱歌曲:分男*,各一段
五、課后延伸
師:大家的表演很精彩,這節課我們學唱了《搖籃曲》,知道搖籃曲具有輕柔舒緩、寧靜優美、動蕩搖晃的特點,除此之外,還有很多不同形式的搖籃曲,我們再來一起欣賞三首搖籃曲的音樂片段。先來聽聽女聲獨唱東北民歌《搖籃曲》,舒伯特的《搖籃曲》,我們再來聽聽由管弦樂隊演奏,德國作曲家勃拉姆斯作得《搖籃曲》。
生:聽賞。
師:這么多的搖籃曲都表達了媽媽對孩子的愛,那此時此刻你們最想對你最親愛的媽媽說些什么呢?
生:(1)(2)(3)(4)……
師評價:說得多好呀!如果我是*媽一定會被你感動的。你真是個關心媽媽的好孩子。*媽一定會為你自豪的……
六、小結
師:是的,我們的媽媽真偉大,為了我們能夠幸福的成長,她們可以無私的奉獻自己。當你夜晚熟睡時,是媽媽為你蓋好了踢開的棉被;當你發燒生病時,是媽媽徹夜未眠的守護著你。媽媽把愛給了我們,我們也要懷著感恩的心,用我們的實際行動努力學習,報答媽媽的養育之恩,孩子們努力吧!
篇三
課程簡介:
孩子是在父母的呵護下成長的,爸爸媽媽都曾抱著孩子或守護在孩子床邊哼著搖籃曲,讓孩子在幸福的歌聲中甜甜地進入夢鄉。可是現在的孩子有幾個又知道幼時的自己是如此的幸福呢?有多少孩子又知道感激父母的疼愛呢?在此,我想通過欣賞不同的搖籃曲,讓學生體驗親情,分享親情藝術之美,懂得感謝父母養育之恩。在親情教育中學習音樂知識。
課程目標:
1.人文目標:感受情感、崇尚自然、感悟真情、熱愛生活。
2.能力目標:哼唱搖籃曲、用豎笛演奏搖籃曲,了解搖籃曲風格、感知其音樂要素。
3.情感目標:領略搖籃曲意境、體驗深深母愛、父愛,懂得感恩。感悟藝術真諦。
教學重點:
1.通過對歌曲的欣賞和展開的系列活動,讓學生體驗親情,分享親情藝術之美,懂得感謝父母養育之恩,激發同學們對“真、善、美”的追求。
2.體驗不同地域搖籃曲的音樂情緒,感知其音樂要素。
教學難點:
1.聲情并茂地哼唱、演奏搖籃曲。
2.搖籃曲情緒和風格的把握。
課程資源: 中外若干首搖籃曲,課件,親情相片,豎笛,鋼琴
課程理念: 創設情境,在感受親情音樂是學習音樂知識。
課程實施:
一、講述親情,分享親情
展示幾個同學兒時的照片或和媽媽的合影(做成幻燈片),猜一猜他們是誰?并由照片的主人背后的故事。(背景音樂一直播放搖籃曲)
二、扮演親情,選擇音樂
1、給學生欣賞兩幅小寶寶入睡的畫。表現的是什么親情?
2、播放舒伯特搖籃曲和廖昌永的歌。請學生選擇
3、如果你是畫面中的媽媽,你想采用什么樣的音樂才貼切呢?為什么?
4、如果你是畫面中的小寶寶,你會喜歡哪一種音樂來幫助你入睡呢?為什么?
三、聽賞歌曲,品味親情
音樂是最能表現這種親情的藝術,有許多音樂家寫了很多歌
曲來表現這種親情,下面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幾首音樂作品。
1,舒伯特搖籃曲
2,勃拉姆斯搖曲
3,再聽,多多感受,情緒、力度、速度、旋律個有什么特點?
4,談感受,各抒己見,充分理解搖籃曲的風格特點。
5,引申。還有很多這種風格的音樂作品,聽聽東北搖籃曲、藏族搖籃曲,印度尼西亞搖籃曲等等。
特點: 安靜、溫馨、甜蜜
寧靜、安詳、幸福
四、歸納總結,表現音樂
1,搖籃曲,又稱催眠曲。原是母親在搖籃旁為使嬰兒安靜入睡而唱的歌曲,后來逐漸發展成為一種音樂體裁。搖籃曲的音樂形象一般都具有溫存、親切、安寧的氣氛。曲調平靜、徐緩、優美,充滿母親對孩子未來的熱誠的祝福。伴奏中往往模仿搖籃擺動的律動。搖籃曲既有聲樂作品,又有器樂作品。除了為人聲創作的搖籃曲外,還有為各種樂器演奏而作的搖籃曲。這種器樂搖籃曲在內容和規模上都比聲樂搖籃曲有更多的發展。器樂搖籃曲不是限于催眠和描寫嬰兒入睡,而更多的是抒發內心的思想感情,刻劃寧靜而富于詩意的精神境界。
2,音樂家小故事
舒伯特是一位多產的作曲家,他把許多歌曲送到出版商那 里去,又多又快,而每首歌曲卻只值兩毛錢。因此,雖然不朽的作品連連問世,舒伯特卻連溫飽問題也無法解決。一天,大作曲家舒伯特餓得昏頭昏腦,但他身無分文。他試著走進了維也納的一家飯館。進去后,他四處張望,希望能看見一個朋友,他的眼光無意中落到桌子卜的一張報紙上,那上面有一首小詩。他看了看后,在飯館里來回走了幾趟,為那首小詩譜上了樂曲,他把樂曲交給了飯館老板,換了一份土豆燒牛肉。三十年以后,巴黎的‘家商行將這份手稿以四萬法郎的高價售了出去,這就是后來有名的舒伯特《搖籃曲》。
3, 哼唱搖籃曲,我們聽了這么多搖籃曲,平時最熟悉的是哪一首?在鋼琴伴奏聲中,有感情地哼唱,音量適中,安詳寧靜地,有表現力
4, 豎笛演奏搖籃曲,吹奏我們最熟悉的這首搖籃曲,舒緩悠揚地
五,感恩的心
搖籃曲最能表現的是一種什么樣的情感?以“媽媽,我想對您說……”為例,說出最能代表你對媽媽情感的一句話。學生自由發言,抒發真情。(背景音樂搖籃曲)
我和你;我們是冠軍;奧林匹克號角;奧林或慶匹克頌;生命之杯;搖籃曲;鱒魚;打支山歌過橫排;山丹丹開花紅艷艷;上胡凱去高山望平川;櫻花;這一封書信來得巧;唱臉譜;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怒放的褲團喚生命;菊花臺;童年
1舒伯特《搖籃曲》賞析
世界上最偉大的愛,莫過于母愛.我們每個人都感受過媽媽的愛,都離不開媽媽的愛!我們是在媽媽懷抱中、哼唱著搖籃曲中,在媽媽的期盼中一天天長大的.
說到母愛,在音樂、美術、戲劇、舞蹈等藝術中,我們常常都可以看到、聽到的.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舒伯特是怎樣用音樂來表現母愛的吧!
說起舒伯特的搖籃曲,還有一段小故事呢.
在一個天氣寒冷的傍晚,身無分文的大作曲家舒伯特餓得昏頭昏腦,摸摸口袋,沒有一分錢,內心十分凄涼.他離開家門,在維也納街頭漫無目的地游蕩著,經過一家家餐館,陣陣香味使他更加饑餓難忍.走到一家曾經來過的餐館門前,他站在門口猶豫了片刻,心想:沒錢進餐館,其結果可能更加難堪!然而,他的雙腳卻不聽使喚地邁了進去.舒伯特坐在餐桌旁忐忑不安,目光在餐廳里四處搜索,可仍然看不到一張熟悉的面孔來幫他解除今晚的難堪境地.他的目光無奈地回到餐桌上,漫不經心地瀏覽桌上的報紙.這時,刊登在報紙上的一首真摯感人的小詩,引起了他的注意:"睡吧,睡吧,我親愛蘆旅胡的寶貝!媽媽的雙手輕輕搖著你……"讓他禁不住想到小時候媽媽對自己無盡的關愛,想起夜幕降臨時,慈祥的媽媽輕輕拍著他,嘴里哼著輕柔的歌,伴他入夢的景象.于是他便立即動筆給它譜曲.
當舒伯特放下筆,餐館里的客人全走光了,只剩下了一個老店主,店主正微笑地看著他:"您是舒伯特先生吧!我十分喜愛你的歌曲.現在已經很晚了,您想吃點什么呢?" 舒伯特神情恍惚地看著老店主,抓起樂譜哼唱起來"睡吧,睡吧,我親愛的寶貝!媽媽的雙手輕輕搖著你,睡吧,睡吧,我親愛的寶貝,媽媽的手臂永遠保護你,世上一切,快安睡,一切溫暖全都屬于你……"老店主閉上眼睛,陶醉在音樂之中.一曲唱完,老店主贊嘆道:"太美了!"沉默了片刻,舒伯特想起什么似的指著樂譜說:"我用這首《搖籃曲》換一份晚餐,您看行嗎?"老店主為舒伯特端上一大盤香噴噴的土豆燒牛肉,看著舒伯特大口大口將它吃完.
當舒伯特去世三十年后,飯店老板將曲譜以四萬法郎的高價售了出去,這就是后來文明世界的舒伯特《搖籃曲》.
奧地利作曲家“歌曲之王”舒伯特創作的《搖籃曲》,歌曲為帶再現的兩段體結構.每個樂段分為兩個樂句,每樂句都是四小節,結構十分規整.第一樂段的兩個樂句末終止音外,基本相同.旋律以級進為主,節奏平穩而有規律.歌曲充滿了溫馨,靜謐的氣氛.第二段開始時,出現了一個由附點四分音符構成的附點節奏x?x,突出了搖的感覺,加上裝飾音的運用與前面的音樂形成了小小的對比,使歌曲洋溢著母親對孩子無限溫存慈愛的萬千柔情.第四樂句是第二樂句的完全重復,使歌曲前后呼應,自始至終處于安詳柔美的意境之中.
搖籃曲中每個音符都蘊涵著慈母的愛心和母親對孩子的無限美好的期望之情.是啊,在家中這個小小的搖籃里,母親的恩情就像溫暖的陽光,無時無刻不照耀著我們、關愛著我們.在學校這個大搖籃里,老師象媽媽一樣關心我們,教育我們,在祖國這個更大搖籃里,黨象媽媽一樣關懷我們,使我們茁壯的成長,那么,我們只有好陪攔好學習,才能不辜負媽媽們對我們的期望,不辜負老師、社會對我們的培養.
音樂小知識:
搖籃曲又稱催眠曲,原是母親為使幼兒安靜入眠而唱的一種歌曲.在各國、各民族、各地區的民間音樂中,都有很多悅耳動聽的搖籃曲.后來作曲家們對搖籃曲的應用突破了原來只用于催眠的局限,逐漸發展成為在音樂會上表演的一種抒情歌曲,成為獨具一格的音樂體裁.
搖籃曲有它的自身特點,它的音樂形象一般都具有安寧、親切、溫存、撫愛、真摯的特點;曲調抒情、優美、旋律比較平穩,音域適中,不用過高過低的音,起伏不大;節拍形式多為2/4、4/4、6/8等復拍子,也有3/4拍子的,節奏、拍節不強調重音,但律動整齊,以適應表現搖籃徐緩、搖曳的特點.速度緩慢,大多是行板(Andante);力度較弱,一般不超過中強(mf);調式一般用明朗的大調式;演出形式一般為女聲獨唱.為了表現這種較為安寧的情緒,它們的和聲編配都比較簡練,輕柔的琶音和富有搖擺感的伴奏音型貫穿全曲,產生了搖籃有節奏擺動的感覺.舒伯特、莫扎特、勃拉姆斯的搖籃曲、俄國穆索爾斯鎮圓基的《葉遼木希卡搖籃曲》、柴可夫斯基的《暴風雨中的搖籃曲》、印度尼西亞巴達族民歌《寶貝》都是人類音樂寶庫中的珍品.
《搖籃曲》本身就是一首音詩,即使沒有歌詞,哼哼他的旋律也就能讓我們回憶起成長中的點點滴滴,回想起母親那親切的笑容,深情的目光,以及那無微不至的關懷與呵護,而漸漸長大的我們又該如何來回報這份世間最博大、最無私的愛呢!
2東北民歌《搖籃曲》賞析
月兒明,風兒靜,
樹葉兒遮窗欞.
蛐蛐兒,叫錚錚,
好比琴弦兒聲.
琴聲兒輕,調兒動聽,
搖籃輕擺動.
娘的寶寶,閉上眼睛,
睡了睡在夢中.
夜空里,衛星飛,
唱著東方紅.
小寶寶,睡夢中,
飛上了太空.
騎上個月,跨上個星,
宇宙任飛行.
娘的寶寶 ,立下大志,
去攀科學高峰.
報時鐘,響叮咚,
夜深人兒靜.
小寶寶,快長大,
為祖國立大功.
月兒明,風兒靜,
搖籃輕擺動.
娘的寶寶,睡在夢中,
微微露了笑容.
我在網上百度了一下,發現東北民歌《搖籃曲》有好幾個版本.對比之下,感覺上面的這種最為精致,流傳也最廣,便決定把它拿來作賞析的文字.記得朱光潛說過:“民歌都活在口頭上,常在流動之中.它的活著的日子就是它的被創造的日子,它的死亡的日子才是它的完成的日子.”所以,我現在的做法無疑是在蓋棺定論,宣布它的死期.可是,面對這樣優美動聽的詩歌,我又怎么忍心置之不顧呢?
全詩以媽媽對寶寶的愛為主題貫穿前后.
首節描繪了一幅月夜的柔美畫面,烘托出一片安適祥和的氛圍.月明風靜,點明時間是晚上,天氣晴好.蛐蛐兒叫,點明季節在夏末秋初,此時東北夜間的氣溫最是清爽宜人.在這樣迷人又舒適的夜晚,伴著蛐蛐兒錚錚的琴聲,聽著媽媽哼唱的小曲兒,搖籃里的寶寶能不很快地睡著嗎?
中節寫寶寶做的一個夢.當然,并不是寶寶真的做了這樣一個夢,而是媽媽對自己孩子的一種寄托和期望.其中,“衛星飛”和“唱著東方紅”是實景.1970年,中國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衛星,名字就叫“東方紅”;而這顆衛星向地面反復播放的歌曲,就是那首非常著名又同名的《東方紅》.在《東方紅》優美曲調的引導下,睡夢中的小寶寶搖身一變,成為一名小小的“宇航員”,翱翔宇宙,騎月跨星,臉上洋溢著一副躊躇滿志、逍遙自在的得意神情.雖然這些描寫的都是幻境,但幽默風趣,童心盎然,富有浪漫的色彩,和媽媽希望寶寶“立下大志,去攀科學高峰”的理想也恰相一致.
末節續第二節,寫夜深人靜,而媽媽仍然陪著寶寶,還沒有入睡.媽媽的辛苦,以及媽媽對寶寶的愛可見一斑.“報時鐘,響叮咚”,是說機械的座鐘逢整點便叮咚報時,聲音清脆悅耳,同時表明夜晚越來越深.“月兒明,風兒靜,搖籃輕擺動”,是重復句,與第一節相呼應.雖然景物依舊,但這時的寶寶不是剛剛閉眼,而是早已經睡熟,你看,他在在夢里還“微微露了笑容”.
這首詩有多處兒化音,兒化有表示小、親切和喜愛的感情色彩,使詩歌的語氣也趨于平緩柔和,這些都與本詩的主題相融合.全詩三節,每節八行,節與節之間每行的音步、句式和字式大致相同.每節第七行都以“娘的寶寶”開頭,是反復的語句.這種形式的詩體,就是我所謂的“疊沓體”.全詩通押“中東”韻,韻腳自然.音步劃分如下:
月兒明,||風兒靜,
樹葉兒||遮窗欞.
蛐蛐兒,||叫錚錚,
好比||琴弦兒聲.
琴聲兒輕,||調兒動聽,
搖籃||輕擺動.
娘的|寶寶,||閉上|眼睛,
睡了||睡在|夢中.
夜空里,||衛星飛,
唱著||東方紅.
小寶寶,||睡夢中,
飛上了||太空.
騎上個月,||跨上個星,
宇宙||任飛行.
娘的|寶寶 ,||立下|大志,
去攀||科學|高峰.
報時鐘,||響叮咚,
夜深||人兒靜.
小寶寶,||快長大,
為祖國||立大功.
月兒明,||風兒靜,
搖籃||輕擺動.
娘的|寶寶,||睡在|夢中,
微微||露了|笑容.
其中,四字音步的“兒”字屬兒化音節,相當于小頓“|”.
望采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