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豐子愷妻子 桐鄉豐子愷藝術中心 豐子愷子女 豐子愷漫畫館 豐子愷藝術中心
一、烏鎮
烏鎮位于浙江省桐鄉縣北部,地勢低洼,為河流沖積和湖沼淤積平原,河港密布、縱橫交叉,具有濃厚的水鄉特色。此處鐘靈毓秀,自古人才輩出。
如今的烏鎮仍保留著許多水鄉所特有的河港、橋梁、臨河建筑、街道、店面等。清晨或傍晚你若沿東西市河漫步,將使你流連忘返。
二、桐鄉紅杉邨景區
紅杉邨(中國)旅游景區坐落于“魚米之鄉,絲綢棚敏之府”美譽的杭嘉湖平原桐鄉,位于桐鄉市龍翔街道楊園村。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南靠京杭大運河,北連龍翔街道宗揚路,東臨金牛塘,西接江南水鄉特色的,錯落有致的田野和村莊。
景區因遍地種有綠色大熊貓——紅豆杉樹而得名,融合人文觀光、生態農家樂、科普教育、休閑養生、特色商鋪、水鄉度假多種風格于一身。
三、濮院古橋群
濮院古橋群位于濮院鎮老鎮區。濮院建鎮于南宋,舊鎮的規模與布局在宋元濮氏定居時已具雛形,明清時又加以擴展,是典型的江南水鄉古鎮。濮院古橋梁群現有古橋梁9座,分別為:眾安橋、女兒橋、棲鳳橋、大德橋、大有橋、大積橋、定泉橋、秀桐橋及王板橋。
四、木心美術館
2015年11月15日,烏鎮木心美術館舉行開館典禮。11月16日,正式對外開放。木心美術館由貝聿銘弟子、紐約OLI事滑察務所岡本博、林兵設計督造。
美術館的一樓與二樓,共分五間專館,長期陳列木心作品:序館以實物綜合介紹木心生平;一號、二號、三號、四號館陳列木心不鏈讓枝同時期的繪畫作品,包括其“獄中手稿”。
五、崇德城舊址與橫街建筑群
崇德城舊址與橫街建筑群位于桐鄉古鎮崇福。崇德城舊址包括城墻遺址、護城河及運河古橋梁司馬高橋。崇德于后晉天福三年(938)就已置縣,但建城較遲。
崇德城墻最早建于元至正二十八年,明洪武十九年,為防倭寇進犯,當時的海防長官下令拆崇德城墻,將磚石全部搬運到乍浦筑城,崇德老城墻至此拆毀。
桐鄉市的著名景點:
一、烏鎮景區
烏鎮具有六千余年悠久歷史,是江南六大古鎮之一。烏鎮是典型的江南水鄉古鎮,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之稱。為國家AAAAA級景區。
二、豐子愷紀念館
豐子愷是中國現代史上一位全才的藝術家,1933年,他在家鄉桐鄉市石門鎮設計建造了寓所,用抓鬮的方法取名為“緣緣堂”。緣緣堂東側,是豐子愷漫畫館,漫畫館建筑面積800多平枝寬方米,是中國第一個漫畫館。館內有豐子愷藝術生涯陳列室、豐子愷書畫精品陳列室、中國當代漫畫作品陳列室和由40塊石碑組成的豐子愷漫畫碑廊等。
三、福嚴佛教文化苑
福嚴佛教文化苑建于2001年,其以佛教文化為內涵,以奇石文化為特色,集宗教、游覽、休閑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總占地面積40000平方米,分東西二苑。
四、茅盾故居
茅盾故居位于桐鄉市烏鎮鎮觀前街17號,是國家級檔槐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茅盾故居始建于二十世紀中葉,建筑面積650平方米,為清代江南民居。茅盾自1896年7月4日誕生至1910 年春離鄉求學,在此生活了十三個春秋。
五、蠶桑絲綢博物館
位于桐鄉市區慶豐南路,是一個融蠶桑生產歷史與蠶桑文化于一體的博物館。博物館分上下兩層,設蠶桑、絲綢兩個展廳,通過圖片、實物和文字資料,介紹蠶桑的歷史,栽桑養蠶的具體過程和桐鄉特有的掃蠶花、軋蠶花、龍蠶會等蠶鄉風俗習慣以及繅絲、織綢生產技術的發展,并陳列有栽桑養蠶織綢的。
六、金仲華故居
原上海市副市長、著名的國際問題專家、卓越的新聞工作者金仲華,出生于桐鄉。1999年桐鄉市參照原故居建筑結構,遷建故居。重建后的故居位于桐鄉市慶豐南路市文化館東側,陳列有大量珍貴圖片、書籍和資料,形象、生動的展示了金仲華從事革命活動的戰斗歷程。
以上內容參考-桐鄉、百行搭友度百科-茅盾故居、-金仲華故居
豐子愷(1898.11.9-1975.9.15),曾用名豐潤、豐仁、嬰行,號子愷,字仁。浙江崇德人。我國現代畫家、散文家、美術教育家、音樂教育家、漫畫家和翻譯家,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文藝大師。他的文章風格雍容恬靜,漫畫多以兒童作為題材,幽默風趣,反映社會現象。他的兒子豐華瞻為父親作傳《豐子愷小傳》。豐子愷給孩子們寫了一封信《給我的孩子們》,書籍《我的苦學經驗》深受讀者喜歡。
人物簡介:
豐子愷,浙江崇德(今桐鄉)人。我國現代畫家、散文家、美術教育家、音樂教育家、漫畫家和翻譯家,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藝大師。解放后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美協上海分會主席、上海中國畫院院長、上海對外文化協會副會長等職。被國際友人譽為“現代中國最像藝術家的藝術家” 。豐子愷風格獨特的漫畫作品影響很大,深受人們的喜愛。他的作品內涵深刻,耐人尋味。
豐子愷是我國新文化運動的啟蒙者之一,早在二十年代他就出版了《藝術概論》《音樂入門》《西洋名畫巡禮》等著作。他一生出版的著作達一百八十多部。
十年動亂期間,遭受迫害,積郁成病,于1975年不治而逝,享年七十八歲。
豐子愷自幼愛好美術,1914年入省立第一師范學校,從李叔同學習繪畫和音樂。1918年秋,李叔同在杭州虎跑寺出家,對他的思想影響甚大,曾作文《懷念李叔同先生》以紀念恩師。1917年與同學組織桐蔭畫會。1919年師范學校畢業后,與同學數人在上海創辦上海專科師范學校,并任圖畫教師。1921年東渡日本短期考察,學習繪畫、音樂和外語。1922年回國到浙江上虞春輝中學教授圖畫和音樂,與朱自清、朱光潛等人結為好友。回國后從事美術、音樂教學,曾任上海開明書店編輯、上海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美術教授。同時進行繪畫、文學創作和文學、藝術方面的編譯工作。1924年,與友人創辦立達學園。抗戰期間,輾轉于西南各地,在一些大專院校執教。文藝刊物《我們的七月》4月號首次發表了他的畫作《人散后,一鉤新月天如水》。 豐子愷 兒童漫畫(20張)上陸塵虧續發表,并冠以“漫畫”的題頭。自此中國才開始有“漫畫”這一名稱。1925年成立立達學會,參加者有茅盾、陳望道、葉圣陶、鄭振鐸、胡愈之等人。1926年,任教職于上海藝術大學。1929年被開明書店聘為編輯。1931年,他的第一本散文集《緣緣堂隨筆》由開明書店出版。七七事變后,率全家逃難。1937年編成《漫畫日本侵華史》出版。1939年任浙江大學講師、副教授。1942年任重慶國立藝專教授兼教務主任。1943年起結束教學生涯,專門從事繪畫和寫作。陸續譯著出版《音樂的常識》《音樂入門》《近世十大音樂家》《孩子們的音樂》等面向中小學生和普通音樂愛好者的通俗讀物,為現代音樂知識的普及作了許多有益的工作。1946年返上海。出版畫冊《子愷漫畫選》。1952年后歷任上海文史館館員、中國美術家協會上海分會副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上海市對外文化協會副會長、上海市文聯副主席、全國政協委員等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任上海中國畫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上海分會主席,上海文
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等。工繪畫、書法,亦擅散文創作及文學翻譯。
豐子愷,是中國現代受人敬仰的漫畫家,散文家。他的繪畫,文章在幾十年滄桑風雨中保持一貫的風格:雍容恬靜,其漫畫更是膾炙人口。豐先生穗擾作品流傳極廣,失散也很多,就是結集出版的五十余種畫冊也大多絕跡于市場,給讀者帶來極大遺憾。在豐子愷先生的作品中,漫畫恐怕是最為著名的了。往往是寥寥幾筆,就勾畫出一個意境,比如《人散后,一鉤新月天如水》,幾個茶杯,一卷簾櫳,便是十分心情。豐先生的許多漫畫,都是以兒童作為題材的,例如《阿寶赤膊》,《你給我削瓜,我給你打扇》和《會議》。讀豐先生的兒童漫畫,讓我們這些所謂的成人都覺得慚愧。什么時候,我們這個世界,能少一些欺詐,少一些執著,多一些自然,多一些淡泊。
豐子愷的散文,在我國新文學史上也有較大的影響。主派族神要作品有《緣緣堂隨筆》《緣緣堂再筆》《隨筆二十篇》《甘美的回憶》《藝術趣味》《率真集》等。這些作品除一部分藝術評論以外,大都是敘述他自己親身經歷的生活和日常接觸的人事。
豐子愷(Zikai·Feng,1898年11月9日-1975年9月15日),光緒二十四年生,散文家、畫家、文學家、美術家與音樂教育家,原名潤,又名仁、仍,小名慈玉,號子覬,后改為子愷,筆名T·K,又被稱為“圓通大師”、“ 有德行的人”。
師從弘一法饑猛師(李叔同),以中西融合畫法創作漫畫及散文而著名。
1898年11月9日(清德宗光緒24年9月26日)豐子愷在浙江省石門縣石門灣(今桐鄉市)出生。
1919年,豐子愷自浙江第一師范畢業,出國深造學習美術是他的理想。于是他賣祖產,并向姐夫借了四百元錢,并到東京展開他的留學生涯。他在東京做短期進修。4個月后,他拉完了三冊提琴練習本和幾個輕歌劇曲子。美術方面,豐子愷專攻炭筆畫。
1925年,《文學周報》開始連續刊載豐子愷的畫作,鄭振鐸給這些畫定了“子愷漫畫”的標題。
1930年,母親去世后,豐子愷住到了嘉興。1932年秋天,豐子愷用版稅和開明書店的分紅,得以在家鄉石門灣建造真正的緣緣堂。后往返于石門灣和杭州之間。
1937年抗戰爆發,從江西一路逃到桂林,后居重慶,至1946年9月15日才返回上海,輾轉多地,先暫居杭州西湖招賢寺。
1947年3月11日遷入杭州靜江路(今北山路)85號小平房,稱“湖畔小屋”。1948年9月27日訪問臺灣,11月23日在廈門住四個月,畫《護生畫集》。1949年4月底回到上海,同年在香港舉辦畫展。
1954年,首屈一指的上海市中國日語學院成立,他擔任首任院長和唯一一位教師。
1960年,上海市中國畫院成立,他擔任首任院長。1961年到1965年,他翻譯日本古典名著長篇《源氏物語》(世界上最早的長篇),幼女豐一吟協助。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他蒙受屈辱;背著莫須有的罪名,遭批斗、迫害,摧折他的身心。
1975年8月,癌癥病發(9月診斷為右葉尖肺癌);并得知胞姐逝世噩耗令病情惡化,同年9月15日12時8分在上海華山醫院急診觀察室逝世,享年76歲。直到1978年6月5日才平反,書面通知送交長子豐華瞻。
擴展資料:
豐子愷家里開染坊之故,豐子愷從小就對線條和色彩敏感,《千家詩》里的黑白人物,都被他涂成了彩色。豐子愷的藝術才華,盡情顯露。
豐子愷以第三名的好成績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師范學校。求學師范名校,得力名師指導,正因為導師李叔同的鼓勵:“你是我見過畫的最好、進步最快的學生”。豐子愷從此走向專業繪畫之路。“打定主意,專心學畫,把一生奉獻給藝術,永不變志”。
從浙江省立第一師范學校學校畢業后,豐子愷創辦了中國教育史上第一所藝術學校——上海專科師范學校,組建了“五四”時期最有影響的藝術教育社團之——中華美育會。
豐子愷在讀師范時期,有兩位恩師。一位是藝術家李叔同,一位是教育家夏丏尊。在預科班二年級時,上李叔同教授畫石膏像課,豐子愷沉迷其中,畫藝進步很快。在李叔同的指點與鼓勵下,豐子愷一方面努力寫生,一方面觀摩西洋名畫,并學習繪畫理論。
也向李叔同學習音樂,苦練鋼琴。夏丏尊當時在浙江第一師范本任舍監一職,后改任為國文老師。夏丏尊以洞陸教授新文藝寫作聞名,對學生教導甚嚴,寫作文時要求“不準講空話,要老實寫”。
青年豐子愷的抱負,不僅僅只做一個教員,他想繼續深造。1921年春,23歲的豐子愷,在家境非常困難的情況下,向親朋好友借了2000元經費,赴日本留學。
在日本期間,豐子愷的日語是向兩位曾留日的老師──李叔同、夏丏尊學習的。他在東京做短期進修。4個月后,他拉完了三冊提琴練習本和幾個輕歌劇曲子。美術方面,豐納肢頃子愷專攻炭筆畫。
學油畫出身的豐子愷,面對國外大師們的作品,意識到自己的差距,產生了深深的挫敗感。他開始懷疑:在油畫這條路上,到底能夠走多遠。苦悶的他,在一個偶然的機會,遭遇到了一位日本畫家。
但某日,他在舊書攤上看到《夢二畫集·春之卷》。竹久夢二是日本一位自學成功的畫家,專攻簡筆漫畫,在當時可謂自成一家。竹久夢二的畫構圖技巧來自西方,但畫趣卻是東洋味。豐子愷認為,這些畫作簡直就是“無聲的詩”。從竹久夢二的作品中,豐子愷找到了日后美術的途徑。
回國后在浙江上虞春暉中學執教的豐子愷,仿效日本畫家竹久夢二,結合文人情趣、佛家理念,描繪出世相百態,也將古詩句意,化成畫境。
被人忽視的日常生活,在他筆下意趣盎然。發表的第一幅畫作《人散后,一鉤新月天如水》,讓讀者眼睛一亮。豐子愷從此一發不可收拾,開始了六十余年的繪畫生涯。前后出版了《護生畫集》共六冊,多年來深受廣大讀者喜愛。
參考資料來源:——豐子愷
暑假的時候,對于家長們來說,還是有些苦惱的,那就是這些孩子長時間的在家,要怎么管理,相信很多家長,或者學生們來說都是有這樣的感受的,其實大家不如就在這個時間去逛一逛美術館這樣的地方的,因為在暑假期間都會舉辦著一些展覽的,大家既可以學習一些知識,而且還會吸引大家的注意力的,我們今天就來推薦一下上海的美術館啊!
上海寶龍美術館
首先來給大家推薦的就是這處寶龍美術館的,這處美術館主要是展示著近現代和當代藝術作品兄悉的地方,如今這里包括有著十個展廳,足夠大家去參觀的。
館內,還有著三個館是常設展廳的,主要是展示著百年以來中國各個地方,各個流派具有著代表性的藝術家作品的,非常的具有著意義的。
當大家走進這處美術館的時候,這里耐塵皮真的是很寬闊的,其展館的頂上還有著一只錫紙龍的,很是顯眼,小朋友一定會很喜歡的,走進展廳,這里則是以純白為主,帶給大家舒適的視覺效果。
展廳內采取的是螺旋而上的布局,非常具有藝術效果的,館內現在展示的主要畫作有著張大千、劉海粟、豐子愷等作家的作品。
預約:
購票可請前往寶龍美術館微信公眾號
展館地址:
上海市閔行區漕寶路3055號
開放時間:
周二至周日10:00—18:00(17:00停止入場)周一閉館
西餐廳:周二至周日11:00~20:30營業
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
這處美術館,主要是藝術的綜合展示了,也是一處國際交流中心的,這里如今已經舉辦過了一百多長的展覽的,非常的著名。
美術館的原址是一處機械廠,后來以“知白守黑,空色有無”的設計思路與理念開始修建了,所以這處美術館滿滿的工業藝術風格,非常適合大家去拍照的。
預約:
微信“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進行預約。觀展時請佩戴口罩并接受體溫測量。
展館地址:
靜安區汶水路210號(靜安新業坊3號樓)
地鐵1號線汶水路站(3號口出)
開放時間:
周二至周日10:00—18:00(17:30停止入場)周一閉館
震旦博物館
這處博物館,是陸家嘴這里第一座的私立藝術博物館的,這里一共包括著六層建筑的,建筑是采用的玻璃帷幕建構出極簡而明晰的幾何形體修建的,簡單大氣,展現著這里的深邃和內斂的風格。
博物館內,主要是展示著佛教造像和玉器,還有陶器和青花瓷為主的,主要展覽有著常設展覽和專題特展兩個部分的,主要展示著我國古代的文化藝術成就和歷史文物的深厚內涵。
其中這里的一樓是一處展廳,展示著文物,二樓是古代陶俑,主要是漢唐時期的彩繪陶俑的,三樓則是各個朝代的玉器的,四樓則是展示著青花瓷,五樓是一處江景咖啡廳,大家累了就可以在這里休息。
預約:
微信/支付寶,打開“滬游碼”小程序。進行預約!觀展時請佩戴口罩并接受體溫測量。
展館地址:
浦東新區陸家嘴富城路99號
地鐵2號線陸家嘴站2號口出站,步行約5分鐘可到
開放時間:
周二至周日10:00-17:00,周五延長至21:00周一閉館
門票信息:六十元
金橋碧云美術館
這是浦東新區的第一所公立美術館的,這里交通便利,建筑規模宏偉大氣,其中這里的一樓和二樓都有著專業的展廳的,三樓則是缶+TEA空間和天頂露臺花園,是一處為大家提供休息的地方。
館內主要展示著七八十年代,再到千禧年前后的經典玩具的,還有著很多可以代表著上海這里記憶的物件,大家如果想有了解老上海的故事,可以去這里參觀。
展館地址:
上海市浦東新區紅楓路135號
開放時間:
周二至周日10:00—17:00(16:30停止入場)周一閉館
劉海粟美術館
這處美術館是我國第一個以個人的名字命名的國家美術館,現在這座美術館包括藏品有著兩千多件,美術館造型也是很獨特,還被稱作是浦西最美的美術館的,這里主要展示的作品就是劉海粟先生所捐獻的藝術作品及其最富代表性的油畫、國畫及書法精品。
預約:
憑隨申碼入館,登記身份信息后可參觀!
展館地址:
上海市長寧區延安西路1609號海粟綠地內(近凱旋路)
開放時間:
周二至周日10:00—17:00(16:00停止入場)周一閉館
上海攝影藝術中心
這處藝術中心是上海第一家主要致力于攝影的美術館的,主要是展示著國內外不同的攝影,大家可以在這里看見各個攝影家記錄著世界不同地方!
預約:
觀展購票請前往上海攝影藝昌差術中心微信號“SCOP”
展館地址:
上海市徐匯區龍騰大道2555-1
開放時間:
周二至周日10:00—17:30周一閉館
這些美術館,大家要是去這里參觀的話,都可以去的微信公眾號預約的,且最近這些美術館都是有著展覽舉辦的,大家這個暑假去這里,一定是可以學習到很多的知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