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物理知識點歸納?1. 六種物態變化及吸熱放熱:固態-液態-氣態,液態-固態,氣態-液態,氣態-固態。2. 三個物理規律:牛頓第一定律、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規律。3. 兩個物理原理:阿基米德原理、杠桿平衡原理。4. 質量是物體的屬性,重力和密度是物質的特性,慣性是物體的屬性。5. 科學探究的七個要素:提出問題、那么,九年級物理知識點歸納?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中考物理必考知識點概覽
一、質量的基本概念與測量
1. 質量定義:物體中所含物質的多少。
2. 質量屬性:不隨形狀、狀態、位置變化。
3. 單位:國際單位制中的單位是千克,常用單位有噸、克、毫克。
4. 測量方法:使用桿秤、案秤、臺秤、電子秤、天平等工具。實驗室常用托盤天平測量。
5. 托盤天平使用:
- 原理:利用等臂杠桿平衡。
- 調節:確保天平平衡,調整游碼至零刻度。
- 測量:放置物體,通過加減砝碼與移動游碼至平衡。
- 讀數:右盤砝碼總質量加上游碼對應刻度值。
6. 天平的稱量與感量:天平的最大測量范圍與最小測量單位。
二、單位換算與估計
時間:1小時=60分鐘=3600秒;1分鐘=60秒。
電流:1安培=1000毫安=1000000微安;1毫安=1000微安。
電壓:1伏特=1000毫伏;1千伏=1000伏特。
電阻:1千歐姆=1000歐姆;1兆歐姆=1000千歐姆=1000000歐姆。
功率:1千瓦=1000瓦特;電能:1千瓦時=1度。
長度: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1000000微米=1000000000納米。
面積: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0000平方厘米。
體積: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000000立方厘米。
在學生時代,學習效率的高低主要對學習成績產生影響。這里給大家整理了一些有關九年級下冊物理知識點歸納,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九年級下冊物理知識點歸納1
《壓強和浮力》
一、固體的壓力和壓強---
1、壓力:
⑴定義:垂直壓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叫壓力。
⑵壓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體放在桌面上時,如果物體不受其他力,則壓力F=物體的重力G
⑶固體可以大小方向不變地傳遞壓力。
⑷重為G的物體在承面上靜止不動。指出下列各種情況下所受壓力的大小。
2、研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實驗:
⑴課本甲、乙說明:受力面積相同時,壓力越大壓力作用效果越明顯。乙、丙說明壓力相同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作用效果越明顯。概括這兩次實驗結論是: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和受力面積有關。本實驗研究問題時,采用了控制變量法。和對比法
3、壓強:
⑴定義: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叫壓強。
⑵物理意義:壓強是表示壓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⑶公式p=F/S其中各量的單位分別是:p:帕斯卡(Pa);F:牛頓(N)S:米2(m2)。
A使用該公式計算壓強時,關鍵是找出壓力F(一般F=G=mg)和受力面積S(受力面積要注意兩物體的接觸部分)。
人教版初三九年級上冊物理第一單元的知識點總結如下:
一、基本概念機械運動:物體位置隨時間的變化稱為機械運動。 參照物:用來判斷物體是否運動的物體被稱為參照物。選擇不同的參照物,物體的運動狀態可能不同。 勻速直線運動:物體在一條直線上以恒定速度進行的運動。 變速直線運動:物體在一條直線上速度大小發生變化的運動。
二、速度、路程與時間的關系速度定義:速度是描述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定義為路程與時間的比值,即v=s/t。 路程:物體運動軌跡的長度。 時間:物體運動所經歷的時間間隔。 速度單位:米每秒、千米每小時等。
三、長度的測量測量工具:刻度尺是常用的測量長度的工具。 測量步驟:正確放置刻度尺、準確讀數、記錄測量結果。
對世界上的一切學問與知識的掌握也并非難事,只要持之以恒地學習,努力掌握規律,達到熟悉的境地,就能融會貫通,運用自如。學習需要持之以恒。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一些九年級物理的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九年級物理知識點
【電學部分】
1、電流強度:I=Q電量/t
2、電阻:R=ρL/S
3、歐姆定律:I=U/R
4、焦耳定律:
(1)、Q=I2Rt普適公式)
(2)、Q=UIt=Pt=UQ電量=U2t/R(純電阻公式)
5、串聯電路:
(1)、I=I1=I2
(2)、U=U1+U2
(3)、R=R1+R2
(4)、U1/U2=R1/R2(分壓公式)
(5)、P1/P2=R1/R2
6、并聯電路:
(1)、I=I1+I2
(2)、U=U1=U2
(3)、1/R=1/R1+1/R2[R=R1R2/(R1+R2)]
(4)、I1/I2=R2/R1(分流公式)
(5)、P1/P2=R2/R1
7、定值電阻:
(1)、I1/I2=U1/U2
(2)、P1/P2=I12/I22
(3)、P1/P2=U12/U22
8、電功:
(1)、W=UIt=Pt=UQ(普適公式)
(2)、W=I2Rt=U2t/R(純電阻公式)
9、電功率:
(1)、P=W/t=UI(普適公式)
(2)、P=I2R=U2/R(純電阻公式)
【常用物理量】
1、光速:C=3×108m/s(真空中)
2、聲速:V=340m/s(15℃)
3、人耳區分回聲:≥0.1s
4、重力加速度:g=9.8N/kg≈10N/kg
5、標準大氣壓值:
760毫米水銀柱高=1.01×105Pa
6、水的密度:ρ=1.0×103kg/m3
7、水的凝固點:0℃
8、水的沸點:100℃
9、水的比熱容:
C=4.2×103J/(kg?℃)
物理九年級上知識點人教版
一、溫度
1、定義:溫度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
1、家庭電路的組成部分:進戶線(火線零線)、電能表、閘刀開關、保險絲、用電器、插座、燈座、開關。各種用電器是并聯接入電路的。
2、保險絲原理:當過大的電流通過時,保險絲產生較多的熱量使保險絲熔斷,自動切斷電路,從而保護用電器。
3、保險絲燒斷的原因:發生短路、用電器功率過大、選擇了額定電流過小的保險絲。
擴展資料
九年級物理知識點——家庭電路
1、家庭電路的組成部分:進戶線(火線零線)、電能表、閘刀開關、保險絲、用電器、插座、燈座、開關。各種用電器是并聯接入電路的。
2、保險絲原理:當過大的電流通過時,保險絲產生較多的熱量使保險絲熔斷,自動切斷電路,從而保護用電器。
3、保險絲燒斷的原因:發生短路、用電器功率過大、選擇了額定電流過小的保險絲。
4、人體安全電壓:不高于36V,而動力電路電壓380V,家庭電路電壓220V都超出了安全電壓。因此不要接觸低壓帶電體,不靠近高壓帶電體。
5、家庭電路觸電的事故:人體直接或間接跟火線接觸造成的并與地線或零線構成通路。
九年級物理知識點——歐姆定律
1、歐姆定律的內容: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數學表達式I=U/R。適用于純電阻電路。
2、值得注意的是R與U、I的比值有關,但R與外加電壓U和通過電流I等因素無關。
以上就是九年級物理知識點歸納的全部內容,1、電荷 (1)電荷是物質的一種物理性質。稱帶有電荷的物質為“帶電物質”。(2)電荷,為物體或構成物體的質點所帶的正電或負電,帶正電的粒子叫正電荷(表示符號為“+”),帶負電的粒子叫負電荷(表示符號為“_”)。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真偽需自行辨別。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