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小球?小球,通常指的是體積相對較小、質量較輕的球形物體。在日常生活和科學研究中,小球有多種用途和應用。在物理學中,小球常被用作實驗對象來研究基本的物理規律。例如,在力學實驗中,小球可以在斜面上滾動,用來研究重力和加速度的關系;在電磁學實驗中,那么,物理小球?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答案沒有問題嗎?我覺得是ABD
A:是正確的.從a到b中,不計空氣阻力,小球的加速度等于g.從b到c,小球受到彈簧向上的彈力隨彈簧被壓縮的程度越來越大而增大,G-N=ma,故小球的加速度減小
B:是錯誤的,小球在bc段仍具有向下的加速度,只是加速度在變小,即單位時間內增加的速度量在變小,實際上速度還是在增加,只是增的越來越慢了
C:是正確的,小球的重力勢能只與小球所在的高度和小球質量有關,小球高度在下降,故重力勢能在不斷減小
D:是正確的.彈簧被壓縮程度越來越大,彈性勢能也就越大
整個過程是這樣的:
A--B
在此過程中,小球自由下落,只受重力影響,做自由落體運動
B--C
小球受力有:重力,彈簧彈力,往下落過程中,重力不變,彈力變大,就是說小球整個受力在不斷減小,即:小球的加速度在不斷減小,但是速度卻在增加,當重力和彈力相等時,速度最大,位置應該在BC中點之下靠近C點.小球繼續下落,彈力繼續增加,彈力大于重力,加速度反向,速度減小,直到C點變為0.
所以
A答案:BC段,小球的加速度先正向減小,后反向增大,A錯
B答案:速度先增大,后減小,B錯
C答案:重力勢能只和小球所在位置距離地面高低有關,在整個過程中小球在下降,所以重力勢能在一直減小,到C點最小!C正確
D答案:彈性勢能公式 F=kX,k是常數,X是彈性形變的大小,在整個過程中,X變大,所以D正確!滿意嗎?
1、最高點重力提供向心力
mg=mv^2/L
v=根號gL
2、根據機械能守恒定律
最低點1/2*mv1^2=mg2L+1/2*mv^2
V1^2=5gL
F-mg=mv1^2/L=5mgL
F=6mgL
3、最高點F向=F+mg=6mg
F向=mV^2/L
V^2=6gL
v=根號6gL
理想狀態下就是指小球是剛體,不會發生形變,也就是說小球與地面接觸只有一個點,因為摩擦力水平方向,受力點運動方向豎直,這意味著摩擦力每時每刻對小球都不做功,所以小球做純滾動運動。
但是如果不是理想狀態的話,小球與地面接觸的是面,摩擦力方向水平而面的運動方向并不是豎直的(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樣的),所以不是純滾動運動,而且如果你學了大學物理的話,你會知道還有一個因素也影響著小球的滾動,即力矩。
“A”AB段小球做自由落體,加速度為g;
BC段彈力與重力反向且彈力小于重力,彈力增大時合力減小,此時加速度變小。當彈力大于 重力時加速度反向且逐漸變大。
“B”由上述討論的加速度變化,可知速度一直增大直到彈力等于重力(a=0),之后a反向增大, v減小直到c點。
“C”重力勢能只由高度(為mgh)決定,因重力在全過程中做正功,因此重力勢能減小。
”D“彈性勢能E=kx平方/2,能量由彈簧改變量決定。BC段改變量不斷增大,因此彈性勢能不斷增大。
因此,選ACD
以上就是物理小球的全部內容,解:1,小球以最小速度經過最高點時,由重力提供向心力,即mg=mv^2/L,得v=√(gL)2,拉力與重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即F-mg=m(V1)^2/L,得F=mg+m(V1)^2/L 3,拉力與重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5mg+mg=mV^2/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