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怎么估讀?物理估讀規則是:最終的讀數要以有效數字的形式給出,而有效數字的最后一位數字為估計數字。估讀時只需讀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需要估讀的儀器有:在常用的測量儀器中,刻度尺、螺旋測微器、測力計、電流表、電壓表、天平、溫度計等。估讀是由于被測量數值介于測量工具最小分度值之間某位置而進行估讀的。那么,物理怎么估讀?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分度值應該是0.5cm,其實只有分度值0.1cm的才需要估讀,0.1以上,像0.2,0.4什么的是不需要估讀的。
我高中物理老師就是這么教的,應該沒錯。
望采納!!
如果最小分度值的有效數字為1的,估計值就是最小分度值的十分位,如:分度值為1mm的刻度尺,讀數時,估計值就是0.1mm的整數倍。如果分度值的有效數字不是1的,在讀數時,這些刻度線可理解為幫助較精確估計的輔助線,最小分度值可看為它的上一位,如:電流表0~0.6A檔的分度值為0.02A,你可理解為分度值為0.1A,0.02A的刻度線可看成是輔助線,即記錄結果只需保留二位小數(如:0.14A、0.25A等),再如老師用的木三角板上的最小分度值為0.5cm,就可看成分度值為1cm,以cm作單位時,只需保留一位小數(12.3cm、14.0cm、10.0cm等)。
在初中的考試中,一般只有在用刻度尺測量長度時需要(必須)寫出估計值(估計值只有一位),其它測量工具就無需寫估計值了。
看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多少。一般都是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比如你用的是毫米刻度尺,應估讀到毫米的下一位,如果用毫米作單位,就只有一位小數。
先明白分度值是1mm估讀:
測量一個物體時,測量結果有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測量值,一部分是估讀值。
假設我們用一把量程為20cm的尺子,那么它的最小單位是1mm。所以要估計到0.1mm。
如,用它測量一只鉛筆,鉛筆在尺子上讀出數值為8.0cm,這是它的測量值,還要加上估計值(根據你的感覺進行估計)。最后得出測量結果8.05cm。
至于分度值是5mm,道理一樣:先按最小單位是1mm估計到0.1mm,再乘上5就OK了。
我是物理老師
(絕對不能讀作1.56,1.66這樣子的,因為這樣就估讀了兩位數)
最小分度是5的,
讀法一:(包括0.5、0.05等),采用1/5估讀
比如,可以讀作1.5,1.6.1.4,都是可以的;不能讀作1.58,1.63,因為這樣就估讀了兩位數
讀法二:1/10估讀
先把最小分度劃分為十份,估測待測部分占幾份,再乘以最小分度值,即為估讀部分
可以讀作1.55,1.65等等
物理中一般采用1/5估讀
最小分度是1的,(包括0.1、0.01等),采用1/10估讀,如刻度尺
根據儀器的最小分度可以分別采用1/2、1/5、1/10的估讀方法,一般:
最小分度是2的,(包括0.2、0.02等),采用1/2估讀,如安培表0~0.6A檔;
最小分度是5的,(包括0.5、0.05等),采用1/5估讀,如伏特表0~15V檔;
以上就是物理怎么估讀的全部內容,估讀在習慣上以最小分度值的十分之一為單位進行估讀,若最小分度值為0.5,則估讀時,先把最小分度劃分為十份,即每份為0.05,然后估測待測部分占幾份,再乘以最小分度值,即為估讀部分。當測量時,大部分要估讀,計算時也要考慮估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