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地理書?人教版七年級下冊地理書知識點(一) 我們生活的大洲——亞洲 1.地理位置: 半球位置:大部分位于北半球、 東半球; 緯度位置:地跨寒、溫、熱 三帶;大部分位于北溫帶 海陸位置: 東臨太平洋、北臨北冰洋,南臨印度洋,西與歐 洲相連,西南與 非 洲為鄰,東與 北美洲相望. 亞洲與其它洲的分界線 亞、那么,七下地理書?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謙虛是學習七年級地理知識的朋友,自滿是學習的敵人。我整理了關于七年級下冊湘教版地理書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七年級下冊湘教版地理書知識點(一)
亞洲及歐洲
1、半球位置:亞洲、歐洲位于東半球和北半球。
2、緯度位置:亞洲北部深入北極圈內,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地跨寒溫熱三帶,大部分在北溫帶。歐洲大部分在北溫帶,沒有熱帶。
3、海陸位置:亞洲北臨北冰洋,南面瀕臨印度洋,東面瀕臨太平洋,西連歐洲, 西南以蘇伊士運河為界與非洲相連,東隔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望。歐洲北臨北冰洋,西臨大西洋,南臨地中海。
亞洲
1、地形特點:①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平均海拔高②地勢中部高,四周低。地面起伏大,高低懸殊
2、氣候特點:①氣候復雜多樣②氣候的大陸性特征顯著③季風氣候典型沒有溫帶海洋性氣候
3、河流特征:亞洲河流特點:(1)大河眾多(2)大河多發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順地勢呈放射狀向四周奔流入海(3)內流區面積廣大(4)大河多發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向四周呈放射狀注入海洋。(與地勢中部高,四周低有關)
歐洲
1、歐洲地形特點:(1)歐洲地形以平原為主(2)歐洲地勢低平,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洲(3)歐洲山地主要分布在南北兩側(4)歐洲地形深受冰川作用影響
2、歐洲氣候特點:(1)歐洲以溫帶氣候為主(2)歐洲的溫帶海洋性氣候和地中海氣候在世界上分布范圍最廣、最為典型(3)歐洲氣候海洋性特征顯著
七年級下冊湘教版地理書知識點(二)
非洲
1、世界上國家最多的大洲位置特點:(1)緯度位置:南北回歸線穿過南北,赤道穿過中部,大部分在熱帶。
第六章我們生活的大洲──亞洲
第一節位置和范圍
第二節自然環境
第七章我們鄰近的地區和國家
第一節日本
第二節東南亞
第三節印度
第四節俄羅斯
第八章東半球其他的地區和國家
第一節中東
第二節歐洲西部
第三節撒哈拉以南非洲
第四節澳大利亞
第九章西半球的國家
第一節美國
第二節巴西
第十章極地地區
附錄一:本書主要地理詞匯中英文對照表
附錄二:本書常用地圖圖例
以下是七年級下冊地理第六章(礦產資源及利用)的框架圖:
I. 礦產資源及其分類
- 礦產資源的定義
- 礦產資源按來源分類
- 礦產資源按形態分類
- 礦物及其礦物組成
II. 礦產資源與人類生產生活
III. 礦產資源的開采與利用
- 礦產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方式
- 礦產資源的開采對自然環境的影響
- 礦產資源的平衡開發和可持續利用
IV. 中國礦產資源分布特點
- 中國礦產資源的分類
- 中國礦產資源的分布特點
- 中國礦產資源的開發現狀和地位
V. 礦產資源與環境保護的關系
VI. 全球礦產資源及其重要性
VII. 礦產資源的保護與利用
- 礦產資源的保護與利用對策
- 礦產資源的現狀與未來發展
地理教材教程差異較大,為了解答您的問題,我們假設您提到的是“人教版”七年級下冊地理第六章。在這一章的內容中,主要講述了中國的農業。
章節框架如下:
第六章 中國的農業
一、 了解農業
農業的組成:種植業、畜牧業、漁業、林業
農業對人類的重要性
二、 中國農業的特點
農業歷史悠久,耕種技術世界領先
農業資源豐富,種植畜牧業基礎扎實
農業勞動力豐富,可利用土地多樣化
農業產業結構多樣化
三、 中國的種植業
糧食作物:稻米、小麥、玉米等
經濟作物:棉花、花生、大豆等
蔬菜、水果、茶葉等
農業布局和區域特點
四、 中國的畜牧業
畜牧業的類型:家畜、家禽等
畜牧業的布局和區域特點
五、 中國的漁業
漁業的類型:海洋捕撈業、水產養殖業、水產加工業
漁業的布局和區域特點
六、 中國的林業
林業的重要性
林業的布局和區域特點
林業的發展
七、 現代農業技術的發展
農業生物技術的應用:種子改良、抗病抗蟲等
農業信息技術:土壤監測、農作物病蟲害預警等
節水灌溉技術和現代化農田建設
農業機械化發展
以上就是七年級下冊地理第六章的框架圖。需要注意的是,教材版本或各地發行版本可能導致實際七年級下冊地理第六章的具體內容存在差異。請參照您所在地區的實際教材內容。
學習七年級地理知識不能則學,不知則問,恥于問人,決無長進。為大家整理了七年級下冊地理書的參考答案,歡迎大家閱讀!
七年級下冊地理書參考答案(一)
P36活動:
1、軟件產業中心往往軟件設計人才濟濟,有過硬的軟件技術。那里既有人才,又有技術,因而能夠承接境軟件業務,發展軟件外包產業。
2、20世紀90年代,分布在新德里、孟買附近。21世紀初,集中在西部沿海地區。
3、20世紀80年代,印度的軟件外包產業主要集中在軟件產業中心,20世紀90年代向軟件產業中心周圍中小城鎮擴散,21世紀初擴散至西南沿海中小城鎮。
P38活動:
(2)分布最廣的是平原。(俄羅斯地形特點是:西部以平原為主,東部多高原、山地)
P40活動:
1.工業區的形成和發展與周邊分布的自然資源有密切的關系。烏拉爾工業區周邊分布的礦產有:石油、鐵、鋁土、鎳(niè)銅 等,當地發展的工業部門主要包括:石油、鋼鐵、機械等。
新西伯利亞工業區情況類似。可見,礦產資源是工業區發展的基礎,礦產資源的開發和加工常常成為工業區的主要工業部門,工業區在此基礎上發展了其他的工業部門。 2、(1)中國出口俄羅斯的商品主要是:日用消費品。出口這類商品的原因在于俄羅斯與人民生活密切相關的消費品制造業比較落后,中國消費品制造業較為發達,且中國商品在俄羅斯有廣大的市場。
以上就是七下地理書的全部內容,七年級下冊地理書知識重點(一)亞洲 1、亞洲的地理位置:地處東、北半球,東北方向以白令海峽與南美洲為界,西北以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和土耳其海峽與歐洲為界,西南與蘇伊士運河與非洲為界,南面隔海與大洋洲相望。2、亞洲是世界第一大洲:面積最大,跨緯度最廣,東西距離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