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語文的本質?我自己覺得,語文的本質就是語言、文化,它即是教給我們語言溝通的工具,也是傳承文化核心的工具。如果沒有語文,我們現在就無法進行正常的溝通交流,就無法體會過去文化對我們的影響。從一開始,我們就是在接觸語文的本質。在我的個人認知中,語文不僅僅是一本本的教科書,而是涉及到我們生活的語言跟文化。那么,大學語文的本質?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工具性是語文學科的本質屬性—語文組徐有祥
語文組徐有祥
新一輪語文學科性質的討論隨著世紀末的臨近而越來越熱烈,也越來越深入?!墩Z文學習》發表了為數不少的討論文章。從這些文章來看,持人文說的占多數;或者有些文章并沒有明確自己主張人文說,但對工具說的批判卻是很鮮明的。不過,分析這些文章,其中有不少實際上不是語文學科性質的探討,而是語文內容性質的分析,有的甚至是語文教學的反思。例如,最近幾期上的幾篇文章,分別提出了“語言文化”、“言語”和“能力型的人文學科”等觀點。其中,語言文化觀是跳出“語文教學本身的圈子”、“站到國家、民族的立場”提出來的。文章著重論述的是語言文化教育的具體內涵,即:文學教育、語言教育、漢字書法教育。言語觀是從語言學的言語概念出發,指出言語就是“語文學科教學內容、教學目的和教學方法的‘共軛點’”;文章認為:語文學科就是在教師的精心組織和指導下,主要通過對典型的“言語作品”的學習,在各種“言語行為”中,進行內化,再外化,形成能力,最后運用。而“能力型的人文學科”干脆就“從教學目的看學科性質”。我們認為,這類文章首先在研究的立足點上存在問題,其論證又為語文內容的牽引而導致推論的失誤,結果將語文內容的性質當作語文學科的性質。
我認為語文的本質就是生活,語文源于生活,我們的生活中處處有語文,語文無處不在。
生活每一天的點點滴滴都隨處可見語文的影子。我們都會交流聊天,這本身會就是運用語文中的語言文字、詞語、句子、段落……從本質上夸張地說沒有語文,我們根本就無法普通的日常漢語交流與對話,這是生活的基本技能,也是語文中的基礎知識。
我們做人做事,肯定都會有自己的思考。生活中的哲理其實都蘊含在語文中的古詩詞小說里,其所揭示的生活哲理、人生觀,我們生活都在運用,比如:“一日之計在于晨,一年之計在于春?!蔽蚁嘈胚@句話的意思大家都懂,一天的打算要在早晨就做好,一年的打算要在春天就做好,一生的計劃要立足于勤勞,其實現實生活中人們說這句話的意思應該是:一天能否成功關鍵在于早晨,一年能否成功關鍵在于春秀,一生能否成功關鍵在于勤勞。類似這樣的例子還有許許多多,人的一生都在秉承這些哲理,并將這些哲理運用實踐,經過實踐可以反復驗證語文中這些哲理的真實性、可靠性。
再比如我們生活中所需要獲取的信息,都是需要發揮語文的作用。各種新聞、書籍、報刊、文獻等等,這些都需要對生活所涉及的各方各面進行論述、總結或分析等,有一定思想,運用語文中的寫作能力來表達體現,把想要表達的狀態充分且生動形象地用文字展示給人們,利用人們了解認識其中道理、思想等各方面,語文起著重要的作用。
1、第一人稱敘事法
2、第三人稱敘事法
3、順敘法
4、倒敘法
5、插敘法
6、補敘法
7、分敘法
8、詳敘法
9、略敘法
10、直接抒情法
11、間接抒情法
12、先敘后議法
13、先議后敘法
14、夾敘夾議法
15、以物為線索
16、以人為線索
17、以思想變化為線索
18、以中心事件為線索
19、寫生法
20、轉動法
21、剝筍法
22、擬人法
23、化動法
24、說明法
25、運用“五覺”法
26、借物抒情法
27、托物言志法
28、物品自述法
29、遠眺近看法
30、內外結合法
31、移步換形法
32、說明介紹法
33、環境襯托法
34、彩筆描繪法
35、遠近結合法
36、時序變換法
37、生長變化法
38、展開聯想法
39、突出重點法
40、對照比較法
41、贊美頌揚法
42、靜態素描法
43、總分結合法
44、特征舉例法
45、特征說明法
46、重點突出法
47、成長變化法
48、實驗證明法
49、群體描寫法
50、現場目擊法
51、擬人法
52、動物自述法
53、議論抒情法
54、景物襯托法
55、季節特征法
56、隨時變化法
57、日內變化法
58、定點換景法
59、定景換點法
60、移步換景法
61、圍繞中心法
62、分類描寫法
63、聽看想法
64、描寫議論法
65、動靜結合法
66、通篇擬人法
67、比較異同法
68、景物幻化法
69、借景抒情法
70、方位介紹法
71、參觀介紹法
72、畫面組合法
73、分類介紹法
74、觸景生情法
75、粗筆勾勒法
76、工筆細描法
77、畫龍點睛法
78、人物特寫法
79、動態速寫法
80、動靜結合法
81、展開想象法
83、人物漫畫法
84、自我介紹法
85、結合時代法
86、步步深入法
87、連續動作法
88、交替敘述法
89、概括描寫法
90、天女散花法
91、動作分解法
92、獨白法
93、對話法
94、直接描寫法
95、回憶想象法
96、夢境幻覺法
98、一事寫人法
99、幾事寫人法
100、對比寫人法
101、細節表現法
修辭手法 理解運用
1、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判斷修辭手法的種類及其運用的正確與否誤。
工具性是語文學科的本質的第一位的屬性,設置語文學科的目的就在于培養正確使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培養聽說特別是讀寫能力。當然,語文學科和其他學科一樣,不忽視“精神(人文)訓練”,但不能過度,忘記自己獨擔的任務;而這種重視,只要在課文“選材”上不忽略,就足夠了。
我認為語文的本質就是交流,我們學習語文就是為了學習文字,繼而學寫文章,而文字串連起來的文章就是為了傳達自己的想法,從而讓其他人了解。而且我們學習的語文課程中還會提到情感、思想,這是更高層面的東西,但這也是一種為了交流而產生的形態。
人類有五官,能夠感知世間萬物、人生百態,而對于有著先天條件的人類來說,唯獨缺乏的就是媒介,我們應該使用什么來讓自己的眼睛看到、嘴巴說出來呢?最后,那種誕生于人類社會的媒介就是文字,文字為我們完善了這個先天的條件。所以,我們能夠彼此讀懂彼此的意思,因為有了文字的存在。正是因為這些符號,我們才能解讀出別人給我們帶來的信息,這在本質上就是一種交流。
歷史學家考古也是需要以某種依托來推測當時的社會環境,這難道不是歷史與現代人的對話和交流嗎?我們生活中的一切都需要靠文字、語言來實現交流,如果沒有這種最基礎的方式存在,就難以衍生出其他的方式。我們學習語文,就是在學習一種交流媒介,從文字到句子到文章再到情感表達,一環扣一環、并且層層遞進的關系,也是人類表達交流的遞進,這些東西我們都能夠在語文中學習到,并運用到現實生活中。
由此可見,人類的生活不能沒有語文,沒了語文人類就等于是一個長著嘴巴的啞巴,也談不上生生不息的文化延續。
以上就是大學語文的本質的全部內容,首先,我想從教育的本質和大學教育的宗旨來了解大學語文存在的價值和意義。我一直認為教育的本質是完善一個人,即“取長補短”,而非“揚長避短”,去充分發掘人的潛力,認識自我的價值,即“天生我才必有用”,“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