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變化的例子20個?物理變化例子:1、水蒸發和凝固;2、糖塊融化;3、二氧化碳凝華為干冰;4、鐵水鑄成鐵鍋;5、汽油揮發;6、礦石粉碎;7、研碎膽礬;8、衣服晾干;9、碗摔碎;10、粉筆折斷;11、冰糖敲碎;12、菠蘿榨汁;13、蔗糖溶解;14、冰雪消融;15、電燈發光;16、石墨制鉛筆芯;17、鏡子摔裂;18、那么,物理變化的例子20個?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生活中的物理變化有:
1、焰色反應是物理變化。焰色反應是物質原子內部電子能級的改變,通俗的說是原子中的電子能量的變化,不涉及物質結構和化學性質的改變。
2、水的三態變化。固態的冰受熱熔化成水,液態的水蒸發變成水蒸氣;水蒸氣冷凝成水,水凝固成冰。
3、汽油揮發
4、蠟燭熔化
5、木頭加工課桌
擴展資料:
物理變化,指物質的狀態雖然發生了變化,但一般說來物質本身的組成成分卻沒有改變。例如:位置、體積、形狀、溫度、壓強的變化,以及氣態、液態、固態間相互轉化等。還有物質與電磁場的相互作用,光與物質的相互作用,以及微觀粒子(電子、原子核、基本粒子等)間的相互作用與轉化,都是物理變化。
很多同學會把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混淆,其實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的根本區別就在于物理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而化學變化有(如銅生成銅綠的過程就是化學變化)
參考資料:物理變化-百度百科
只要沒有新物質生成的反應都是物理變化。比如向鹽水中加鹽,鹽水濃度變高了,燈泡發光,汽車爆胎,菜被切成了小段,氣球吹大了……都是的
水揮發,水結冰,鋁塊變形,糖塊融化,木條折斷。
1、揮發,一般指液體成分在沒有達到沸點的情況下成為氣體分子逸出液面。大多數溶液存在揮發現象,因為它們的分子間的吸引力相對較小,并且在做著永不停息的無規則的運動。所以它們的分子就運動到空氣中,慢慢揮發了。但是由于溶質的不同而表現出揮發性的不同。
2、結冰又稱凍結,一種天氣現象。指露天水面凍結成冰。氣象上包括蒸發皿的水凍結成冰。
3、變形,是指(1).改變原來的形態。(2).對原來事物的扭曲,亦指被扭曲過的事物。(3).物理學名詞。物體受外力作用而產生體積或形狀的改變。地面景物的面積、輪廓與其他景物之間的距離、角度等統稱景物形狀的幾何性質。
4、融化,指冰或者是雪由于溫度或者是太陽光的照射使它化成水。糖塊融化成液態糖只是形狀發生了變化。
5、折斷,讀音是zhé duàn,漢語詞語,釋義是指因受力過大或過分彎曲而斷裂。木塊折斷沒有新物質的產生,是物理變化。
擴展資料:
物理變化,指物質的狀態雖然發生了變化,但一般說來物質本身的組成成分卻沒有改變。例如:位置、體積、形狀、溫度、壓強的變化,以及氣態、液態、固態間相互轉化等。還有物質與電磁場的相互作用,光與物質的相互作用,以及微觀粒子(電子、原子核、基本粒子等)間的相互作用與轉化,都是物理變化。
化學變化:碳的燃燒,鐵生銹,石蠟燃燒,釀酒,釀醋,酸堿反應,鈉與水反應,氫氣爆炸,
物理變化:石蠟受熱熔化,冰變成水,水變成冰,水變成水蒸汽,干冰升華,碘升華,
化學性質:碳能燃燒,鐵易生銹,石蠟可以燃燒,氧氣能助燃,
物理性質:金剛石很硬,石墨很軟,鈉是銀白色,硫是固體,二氧化碳是氣體,石墨能導電,氫氣密度小,汞是液體,…………
一、生活中的物理變化:
1、固態的冰受熱熔化成水,液態的水蒸發變成水蒸氣;水蒸氣冷凝成水,水凝固成冰。水在三態變化中只是外形和狀態變化了。并沒有新的物質產生出來,所以屬于物理變化。
2、如擴散、聚集、膨脹、壓縮、揮發、升華、摩擦生熱、鐵變磁鐵、通電升溫發光、活性炭吸附氯氣等都是物理變化。
3、汽油揮發
4、蠟燭熔化
5、木頭加工課桌棒冰上面有霧氣
6、鐵融成鐵水
7、冰箱里的飲料拿出后有水珠
8、水開時上面有霧氣
二、物理變化
指物質的狀態雖然發生了變化,但一般說來物質本身的組成成分卻沒有改變。例如:位置、體積、形狀、溫度、壓強的變化,以及氣態、液態、固態間相互轉化等。還有物質與電磁場的相互作用,光與物質的相互作用,以及微觀粒子(電子、原子核、基本粒子等)間的相互作用與轉化,都是物理變化。
擴展資料:
1、化學變化是指相互接觸的分子間發生原子或電子的轉換或轉移,生成新的分子并伴有能量的變化的過程,其實質是舊鍵的斷裂和新鍵的生成。
2、化學變化過程中總伴隨著物理變化。在化學變化過程中通常有發光、放熱、也有吸熱現象等。按照原子碰撞理論,分子間發生化學變化是通過碰撞完成的,要完成碰撞發生反應的分子需滿足兩個條件:
(1)具有足夠的能量;
(2)正確的取向。
以上就是物理變化的例子20個的全部內容,1、水蒸發;2、汽油揮發;3、礦石粉碎;4、研碎膽礬;5、衣服晾干;6、碗摔碎;7、粉筆折斷;8、冰糖敲碎;9、菠蘿榨汁;10、蔗糖溶解;11、冰雪消融;12、電燈發光;13、石墨制鉛筆芯;14、鐵水鑄成鍋;15、蠟燭受熱融化;16、水制冰塊;17、切菜;18、劃破皮膚;19、指甲斷了;20、山體滑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