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靜安化學二模
作者簡介
魯迅(1881-1936),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20世紀中國無產階級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
代表作:我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并第一次使用“魯迅”這個筆名;中篇小說《阿Q正傳》,回憶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說集《吶喊》《彷徨》,散文詩集《野草》等。
創作背景
創作《朝花夕拾》時魯迅已是文壇舉足輕重的作家。1926年“三一八”慘案后,魯迅寫了《紀念劉和珍君》等文,憤怒聲討政府的無恥行徑,遭到政府的迫害,不得不過起顛沛流離的生活。
他盡管生活艱苦,仍寫了不少的散文詩和《二十四孝圖》《五猖會》《無?!返热⑽?,它們后來與魯迅在慘案發生之前寫作的《狗?貓?鼠》《阿長與〈山海經〉》收入了散文集《朝花夕拾》。
1926年9月魯迅接受了廈門大學的聘請,南下教書,但他在廈門大學只呆了四個多月,因為他發現廈門大學的空氣和北京一樣,也是污濁的。 魯迅在這里見識了種種知識分子的丑惡嘴臉,毫不留情地進行抨擊。
在繁忙的教學之余,魯迅寫了很多作品,這其中就包括《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父親的病》《瑣記》《藤野先生》和《范愛農》五篇散文。這五篇散文與在北京創作的另五篇散文就構成了《朝花夕拾》的全部。
2017化學高考二模
B
P甲=P乙=以底為底,以液面高度為高的規則圓柱液體給底面的壓強(兩規則圓柱液體質量記作M甲,M乙)。所以M甲=M乙,M1=M甲-容器(兩半圓內液體質量),M2同理,因為M甲=M乙,(ρ1>ρ2)甲半圓內液體質量大于乙半圓內液體質量,所以M1加入小球后,因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小球受到的浮力=液體受到的小球的壓力F甲=3/4V球gρ1,F乙=V球gρ2,因為ρ1:ρ2=5:4,所以化簡得F甲
高三新高考12月質量檢測化學
碳酸氫鈉受熱后會分解成碳酸鈉、水和二氧化碳,氫氧化鈉在受熱后不會分解,加熱后,試管內壁有無色液滴,產生無色氣體,石灰水變渾濁,所以一定存在碳酸氫鈉,
氫氧化鈉和鹽酸反應不會生成氣體,碳酸鈉和鹽酸反應會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①取一定量的白色粉末加熱,將產生的氣體通入小燒杯中,至無氣體產生時,停止加熱 (小燒杯內盛有澄清的石灰水) | 試管內壁有無色液滴,石灰水變渾濁,試管內剩余白色固體物質 | 粉末中一定含有 NaHCO3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2NaHCO3Na2CO3+H2O+CO2↑ |
②取實驗①所剩余白色固體少量于試管中,向試管中加入稀鹽酸 | 有氣體產生 | 實驗①所剩余白色固體中一定含有 Na2CO3;反應的化學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 |
(2)檢驗氫氧化鈉需要將其他的顯堿性的物質屏蔽后才能用酚酞檢驗,
故答案為:加水溶解,加入過量的CaCl2溶液使沉淀完全,靜置后向上層清液中滴加酚酞溶液.若溶液變紅,則產物中有NaOH;若溶液不變色,則產物中沒有NaOH

以上就是2017懷柔二?;瘜W初三的全部內容,向試管中加入稀鹽酸 有氣體產生 實驗①所剩余白色固體中一定含有Na2CO3;反應的化學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2)檢驗氫氧化鈉需要將其他的顯堿性的物質屏蔽后才能用酚酞檢驗,故答案為:加水溶解,加入過量的CaCl2溶液使沉淀完全,靜置后向上層清液中滴加酚酞溶液.若溶液變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