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常識?那么,物理常識?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關于重力的說法正確的是
物體的各處重力作用
規則質量分布均勻的物體的重心在它的幾何中心
重力的方向總是垂直與水平面 (對)
支持力的方向總是垂直于支持重物的支持面
2、 關于速度和加速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加速度不變的物體,速度可能不變 (a=0時)
加速度不變的物體,速度可增(a》0)可減(a《0)可不變(a=0)
加速度較大的物體,相等的時間內速度改變一定較大 (對)
加速度為零的物體,速度一定為零(錯,勻速直線運動)
3、關于運動和力的關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如果物體在運動,那么它所受的合外力一定不為零(錯,勻速直線運動)
如果物體受到的合外力越大,則物體的加速度一定越大
如果物體運動方向在改變,那么它所受的合外力一定不為零 (對)
如果物體運動的速率不變,則物體所受的力一定平衡 (錯,
勻速圓周運動)
4、 下列過程中機械能守恒的是
雨滴勻速下落到地面的過程(減小)
小球在豎直軌道內作勻速圓周運動的過程(時減小,時增大)
用細線懸掛著木塊,子彈水平穿過木塊的過程中,子彈和木塊組成的系統 (減小)
小球落到彈簧上,壓縮彈簧的過程中,小球和彈簧組成的系統(對)
5、下列關于電磁波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電磁波就是電磁場由發生區域向遠處的傳播
電磁波的傳播速度小于光速 (等于,光是電磁波的一種)
電磁波傳播的過程中傳播的是電磁場的能量
電磁波可以在真空中傳播
6、人在水池旁觀察水中的魚,其實是
原深度魚的本身
變淺了的魚的虛像
變深了的魚的虛像(對)
變淺了的魚的實像
7、家庭電路的電壓值和一節干電池的電壓值分別是
220伏、2伏
220伏、1.5伏 (對)
380伏,2伏
380伏、1.5伏
8、物體凸透鏡的距離在2倍焦距和焦距之間時,生成的像是
倒立,放大的實像(對)
正立、放大的虛像
倒立、縮小的實像
倒立、縮小的虛像
9、甲、乙、丙、丁四個海拔高度分別為5千米、4千米、3千米和1千米。在用敞口的容器對同樣的水加熱時,水的沸點最高的城市是
甲
乙
丙
丁(對)
10、要減慢液體的蒸發,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降低液體的溫度
減慢液體表面上的空氣流動
液體的表面積 (對)
減小液體的表面積
牛頓:牛頓三大定律
胡克:胡克定律
牛頓:萬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許用紐秤實驗證實,并測定了G
伽利略:“擺”的等時性
玻意爾、查理、蓋呂薩克定律
庫侖:庫侖定律
密立根:油滴實驗
法拉第:電場線模型
歐姆:歐姆定律、閉合電路歐姆定律
奧斯特:電流磁效應
楞次:楞次定律
法拉第:電磁感應,并發明了第一臺發電機
麥克斯韋:電磁場理論,預言電磁波的存在。赫茲實驗證明,并測出了電磁波的速度
牛頓:光的微粒說
惠更斯:光的波動說
托馬斯楊:楊氏雙份干涉
湯姆生:發現電子
盧瑟福:根據阿爾法粒子散射實驗,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結構
玻爾:玻爾理論,建立了原子的玻爾模型
貝克勒爾:發現了原子的天然放射現象,發現了放射性元素“鈾”;居里夫婦發現了“釙”“鐳”
盧瑟福:發現了質子
查德威克:發現了中子
約里奧居里和伊麗芙居里夫婦發現了放射性同位素“正電子”
愛因斯坦提出了“相對論”和質能方程:E=mc^2
1 規則的物體的重心在它的幾何重心
2 加速度較大的物體,相等的時間內速度改變一定較大
3 如果物體運動的速率不變,則物體所受的力一定平衡
4 小球在豎直軌道內作勻速圓周運動的過程
5 電磁波傳播的過程中傳播的是電磁場的能量
6 變淺了的魚的虛像
7 220伏、1.5伏
8 正立、放大的虛像
9 丁
10 減小液體的表面積
(1)夏天從冰箱里那出的啤酒瓶出“汗”:水蒸氣遇冷液化成小水滴附著在瓶子上。
(2)冬天窗戶上結冰花:水蒸氣凝華。
(3)早上睡醒覺看見大霧: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現象。
(4)冬天被凍住的衣服會變干:冰的升華。
(5)不同的時間和地點水的沸點不同:大氣壓的差異。
(6)水只能把餃子煮成白色的,而油能把餃子炸成黃色的:油的沸點比水的沸點高。
(7)海市蜃樓現象:光由于遇到不均勻大氣而發生了偏折。
(8)小孔成倒立的像:光的直線傳播。
(9)平面鏡能成像:光的反射。
(10)伸入水的筷子彎曲了:光斜射入另一介質而發生了折射現象。
(11)太陽光被三棱鏡折射后成為七種顏色:光的色散。
(12)日食現象:光的直線傳播。
(13)凸透鏡能成像:光的折射。
(14)月球上沒有聲音:聲音傳播是需要介質的。
(15)先看到閃電,后看到雷:光在地球上比聲音在地球上的傳播速度快的多。
(16)我們能用普通桿秤測量物體重量:杠桿原理
(17)用吸管“喝”汽水:大氣壓的擠壓
(18)將菜放在鍋里炒能熟:熱傳導現象
(19)人和車能在地面行走:物體之間的摩擦力
(20)人體肌肉運動:杠桿原理
1、胡克:英國物理學家;發現了胡克定律(F彈=kx) 2、伽利略:意大利的著名物理學家;伽利略時代的儀器、設備十分簡陋,技術也比較落后,但伽利略巧妙地運用科學的推理,給出了勻變速運動的定義,導出S正比于t2 并給以實驗檢驗;推斷并檢驗得出,無論物體輕重如何,其自由下落的快慢是相同的;通過斜面實驗,推斷出物體如不受外力作用將維持勻速直線運動的結論。后由牛頓歸納成慣性定律。伽利略的科學推理方法是人類思想史上最偉大的成就之一。 3、牛頓:英國物理學家; 動力學的奠基人,他總結和發展了前人的發現,得出牛頓定律及萬有引力定律,奠定了以牛頓定律為基礎的經典力學。 4、開普勒:丹麥天文學家;發現了行星運動規律的開普勒三定律,奠定了萬有引力定律的基礎。 5、卡文迪許:英國物理學家;巧妙的利用扭秤裝置測出了萬有引力常量。 6、布朗:英國植物學家;在用顯微鏡觀察懸浮在水中的花粉時,發現了“布朗運動”。 7、焦耳:英國物理學家;測定了熱功當量J=4.2焦/卡,為能的轉化守恒定律的建立提供了堅實的基礎。研究電流通過導體時的發熱,得到了焦耳定律。 8、開爾文:英國科學家;創立了把-273℃作為零度的熱力學溫標。 9、庫侖:法國科學家;巧妙的利用“庫侖扭秤”研究電荷之間的作用,發現了“庫侖定律”。 10、密立根:美國科學家;利用帶電油滴在豎直電場中的平衡,得到了基本電荷e 。 11、歐姆:德國物理學家;在實驗研究的基礎上,歐姆把電流與水流等比較,從而引入了電流強度、電動勢、電阻等概念,并確定了它們的關系。 12、奧斯特:丹麥科學家;通過試驗發現了電流能產生磁場。 13、安培:法國科學家;提出了著名的分子電流假說。 14、湯姆生:英國科學家;研究陰極射線,發現電子,測得了電子的比荷e/m;湯姆生還提出了“棗糕模型”,在當時能解釋一些實驗現象。 15、勞倫斯:美國科學家;發明了“回旋加速器”,使人類在獲得高能粒子方面邁進了一步。 16、法拉第:英國科學家;發現了電磁感應,親手制成了世界上第一臺發電機,提出了電磁場及磁感線、電場線的概念。 17、楞次:德國科學家;概括試驗結果,發表了確定感應電流方向的楞次定律。 18、麥克斯韋:英國科學家;總結前人研究電磁感應現象的基礎上,建立了完整的電磁場理論。 19、赫茲:德國科學家;在麥克斯韋預言電磁波存在后二十多年,第一次用實驗證實了電磁波的存在,測得電磁波傳播速度等于光速,證實了光是一種電磁波。 20、惠更斯:荷蘭科學家;在對光的研究中,提出了光的波動說。發明了擺鐘。 21、托馬斯·楊:英國物理學家;首先巧妙而簡單的解決了相干光源問題,成功地觀察到光的干涉現象。(雙孔或雙縫干涉) 22、倫琴:德國物理學家;繼英國物理學家赫謝耳發現紅外線,德國物理學家里特發現紫外線后,發現了當高速電子打在管壁上,管壁能發射出X射線—倫琴射線。 23、普朗克:德國物理學家;提出量子概念—電磁輻射(含光輻射)的能量是不連續的,E與頻率υ成正比。其在熱力學方面也有巨大貢獻。 24、愛因斯坦:德籍猶太人,后加入美國籍,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他提出了“光子”理論及光電效應方程,建立了狹義相對論及廣義相對論。提出了“質能方程”。 25、德布羅意:法國物理學家;提出一切微觀粒子都有波粒二象性;提出物質波概念,任何一種運動的物體都有一種波與之對應。 26、盧瑟福:英國物理學家;通過α粒子的散射現象,提出原子的核式結構;首先實現了人工核反應,發現了質子。 27、玻爾:丹麥物理學家;把普朗克的量子理論應用到原子系統上,提出原子的玻爾理論。 28、查德威克:英國物理學家;從原子核的人工轉變實驗研究中,發現了中子。 29、威爾遜:英國物理學家;發明了威爾遜云室以觀察α、β、γ射線的徑跡。 30、貝克勒爾:法國物理學家;首次發現了鈾的天然放射現象,開始認識原子核結構是復雜的。 31、瑪麗·居里夫婦:法國(波蘭)物理學家,是原子物理的先驅者,“鐳”的發現者。 32、約里奧·居里夫婦:法國物理學家;老居里夫婦的女兒女婿;首先發現了用人工核轉變的方法獲得放射性同位素。
以上就是物理常識的全部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