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九上知識點總結?九年級上學期化學重要知識點歸納 1、化學是一門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以及變化規律的以實驗為基礎自然科學。物理和化學的共同點:都是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 2、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根本區別是:有沒有新物質的生成。那么,化學九上知識點總結?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課堂臨時報佛腳,不如課前預習好。其實任何學科都是一樣的,學習任何一門學科,勤奮都是最好的學習 方法 ,沒有之一,書山有路勤為徑。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一些九年級化學的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三上冊化學必背知識點常見哪衫虧的化學變化知識點
1、物理變化:沒有生成新物質的變化。如石蠟的熔化、水的蒸發
2、化學變化:生成新物質的變化。如物質的燃燒、鋼鐵的生銹
化學變化的本質特征:生成一、基本概念
新的物質。化學變化一定伴隨著物理變化,物理變化不伴隨化學變化。
3、物理性質:不需要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如顏色、狀態、氣味、密度、溶解性、揮發性、硬度、熔點、沸點、導電性、導熱性、延展性等。
4、化學性質: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還原性、穩定性)。如鐵易生銹、氧氣可以支持燃燒等。
5、純凈物:只由一種物質組成的。如N2O2CO2P2O5等。
酒精燈的使用
1、酒精燈火焰:分三層為外焰、內焰、焰心。
外焰溫度,內焰溫度最低,因此加熱時應把加熱物質放在外焰部分。
2、酒精燈使用注意事項:A、酒精燈內的酒精不超過容積的2/3;B、用完酒精燈后必須用燈帽蓋滅,不可用嘴去吹滅;C、絕對禁止向燃著的酒精燈內添加酒精;D、絕對禁止用燃著的酒精燈引燃另一盞酒精燈,以免引起火災。
【篇一】2020九年級上冊化學知識點歸納
1、我國古代三大化學工藝:造紙,制火藥,燒瓷做稿器。
2、氧化反應的三種類型:爆炸,燃燒,緩慢氧化。
3、構成物質的三種微粒:分子,原子,離子。
4、不帶電的三種微粒:分子,原子,中饑段子。
5、物質組成與構成的三種說法:
(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
(2)、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構成的;
(3)、一個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個碳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的。
6、構成原子的三種微粒:質子,中子,電子。
7、造成水污染的三種原因:(1)工業“三廢”任意排放,(2)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3)農藥化肥任意施放
8、收集方法的三種方法:排水法(不容于水的氣體),
向上排空氣法(密度比空氣大的氣體),
向下排空氣法(密度比空氣小的氣體)。
9、質量守恒定律的三個不改變:原子種類不變,原子數目不變,原子質量不變。
10、不飽和溶液變成飽和溶液的三種方法:增加溶質,減少溶劑,改變溫度(升高或降低)。
11、復分解反應能否發生的三個條件:生成水、氣體或者沉淀
12、三大化學肥料:N、P、K
13、排放到空氣中的三種氣體污染物: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義務教育階段的化學課程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為主旨,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幫助學生了解 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和方法,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整理了九年級化學上冊知識點,歡迎閱讀,希望對你學習有幫助。
九年級上冊化學知識點歸納整理
一、物質與氧氣的反應
(1)單質與氧氣的反應:(化合反應)
1. 鎂在空氣中燃燒 2. 鐵在氧氣中燃燒:
3. 銅在空氣中受熱: 4. 鋁在空氣中燃燒:
5. 氫氣中空氣中燃燒: 6. 紅磷在空氣中燃燒:
7. 硫粉在空氣中燃燒: 8. 碳在氧氣中充分燃燒:
9. 碳在氧明態輪氣中不充分燃燒:
(2)化合物與氧氣的反應:
10. 一氧化碳燃燒: 11. 甲烷燃燒
12. 酒精燃燒: 13.加熱高錳酸鉀:(實驗室制氧氣原理1)
14.過氧化氫分解: 15.水在直流電的作用下分解:
16.生石灰溶于水: 17.二氧化碳可溶于水:
18.鎂燃燒: 19 鐵和硫酸銅溶液反應:
20.氫氣還原氧化銅 21. 鎂還原氧化銅
23. 碳充分燃燒: 24.木炭還原氧化銅:
25. 焦炭還原氧化鐵:
26.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實驗室制二閉前氧化碳):
27.碳酸不穩定而分解: 28.二氧化碳可溶于水:
29.高溫煅燒石灰石(工業制二氧化碳):
30.石灰水與二氧化碳反應(鑒別二氧化碳):
31.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
32.一氧化碳的可燃性:
33.碳酸鈉與稀鹽酸反應(滅火器的原理):
34. 鋅和稀鹽酸 35. 鐵和稀鹽酸
36. 鐵和硫酸銅溶液反應:
二、常見物質的顏色的狀態
1、白色固體:MgO、P2O5、CaO、、KClO3、KCl、、NaCl、無水CuSO4;鐵、鎂為銀白色(汞為銀白色液態)
2、黑色固體:石墨、炭粉、鐵粉、CuO、MnO2、Fe3O4▲KMnO4為紫黑色
3、紅色固體:Cu、Fe2O3 、HgO、紅磷
4.硫:淡黃色
6、(1)具有刺激性氣體的氣體:NH3、SO2、HCl(皆為無色)
7.(2)無色無味的氣體:O2、H2、N2、CO2、CH4、CO(劇毒)
三、化學之最
1、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鋁。
九年級上冊化學重要知識點有原子和分子、元素、化學式、辯世化合價、化學方程式的配平等等,接下來看一下具體內容。
原子和分子
1.原子的結構: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原子序數。
2.分子和原子的聯系、區別:
聯系:分帶灶緩子由原子構成,分子可分裂成原子,原子可以結合成分子。
區別: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結合成新的分子,但原子不能再分。
元素
1.化學元素就是具有相同的核電荷數(核內質子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
2.元素符號書寫原則:第一個字母大寫,第二個字母小寫。
3.元素化合價口訣
正一鉀鈉銀氫氨,正二鈣銅鎂鋇鋅,
鋁三硅四磷正五,氯常負一氧負二,
鐵變二三碳二四,硝酸鹽酸根負一,
碳酸硫酸根負二,二四六硫均齊全。
化學式
1.化合物的化學式就是表示該化合物的組成元素以及各組成元素的比例。
2.化學式的書寫規則
(1)單質化學式的寫法:
首先寫出組成單質的元素符號,再在元素符號右下角用數字寫出構成一個單質分子的原子個數。稀有氣體是由原子直接構成的,通常就用元素符號來表示它們的化學式。金屬單質和固態非金屬單質的結構比較復雜,習慣上也用元素符號來表示它們的化學式。
(2)化合物化蠢模學式的寫法:
首先按正前負后的順序寫出組成化合物的所有元素符號,然后在每種元素符號的右下角用數字寫出每個化合物分子中該元素的原子個數。
學好化學首先最重要的就是知識點,下面我就大家整理一下初中九年級上冊化學重點知識點匯總,僅供參考。
化學的性質
1、物理變化:開水沸騰、燈絲發亮、海水曬鹽、冰雹融化、玻璃破碎、干冰升華、石油分餾、氣壓鍋爆炸、酒精揮發、鐵拉成鐵絲
化學變化:煤氣燃燒、鐵鍋生銹、蔬菜腐爛、鞭炮爆炸、豆漿變酸
3、物理性質——狀態、氣味、熔點、沸點、硬度、密度、延展性、溶解性、揮發性、導電性、吸附性含笑等。
4、化學性質——氧化性、還原性、金屬活動性、活潑性、穩定性、腐蝕性、毒性等。
物質的分類:
1、混合物:含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如空氣、海水、生鐵等;
2.純凈物:只含有一種物質
①單質:只含有一種元素的純凈物.如N2、Fe等;
②化合物:含有兩種或兩種以上元素的純凈物,如H2O、KMnO4等
氧化物:含有兩種元素,其中一種元素是氧的化合物.如H2O等.
藥品和儀器的處理
(1)玻璃儀器洗凈的標準:內壁附著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放置:倒放在試管架上
(2)實驗后藥品不能放回原瓶.
化學方程式元素歸類
與氧有關的化學方程式:
2Mg+O2點燃====2MgO現象:燃燒、放出大量的熱、同時放出耀眼的白光
S+O2點燃====SO2現象:空氣中是淡藍色的火歲陸焰;純氧中是藍紫色的火焰;同時生成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以上就是化學九上知識點總結的全部內容,6,鐵的氧化物有三種,其化學式為(1)FeO、(2)Fe2O3、(3) Fe3O4。 7、化學方程式有三個意義:(1)表示什么物質參加反應,結果生成什么物質;(2)表示反應物、生成物各物質問的分子或原子的微粒數比;(3)表示各反應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