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的歷史簡介?中國共青團的發展史:1920年8月22日,上海社會主義青年團由俞秀松、施存統等8人正式發起建立。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成立后,派出了許多黨員去加強對各地團的早期組織的領導工作。1922年5月5日,那么,團的歷史簡介?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920年8月,上海共產主義小組首先在上海創建了社會主義青年團。在此之后,其他地方的共產主義小組在籌備建黨的同時也在當地建立了社會主義青年團組織。
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正式成立后,立即著手正式建立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
1922年5月,在黨的直接關懷和領導下,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在廣州召開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成立了全國統一的組織。1925年1月,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決定將中國社會主陸皮如義青年團改名為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
1936年11月,為團結一切抗日青年,共同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黨決定將共青團組織改造成為民族解放性質的抗日救國的青年團體。
抗日戰爭勝利后,為適應人民解放戰爭形勢和任務的需要,黨中央在1946年9月提議建立民主青年團,并且在解放區開展試建青年團工作。1949年元旦,黨中央作出建立中國新民主主義青早啟年團的決議。
1949年4月,在黨中央的關懷領導下,召開了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最后完成了青年團組織的重建工作。此后,青年團跟隨中國共產黨進入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
1957年5月召開的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決定把團的名稱改為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
1、十月革命的炮聲,讓中國人民看到了光明;馬克思主義的傳入,使中國人民獲得了新的思想武裝。伴隨著中國共產黨的創建活動,中國青年以前所未有的姿態,站在了迅粗畢時代斗爭的前沿。1919年5月4日,天安門前的吶喊震驚了神州大地,趙家樓的大火凳沒照亮了世界東方的天際。伴隨歷史新時期的到來,中國社會舞臺上開始奏響激越的青春旋律。
2、五四運動中一批比較年輕的左翼骨干,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在高揚五四運動科學和民主旗幟的同時,又賦予它們以新的更加深刻的內容。他們積極地投身到群眾斗爭中去,促使馬克思主義得到廣泛傳播并密切地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中國的民族解放運動開始走入一個嶄新的天地。
3、1920年8月,在共產國際的幫助下,中國工人階級最密集的中心城市上海首先建立了共產主義小組。在這個黨的早期組織的籌建過程中,共產黨的發起人李大釗、陳獨秀等人就對發展中國青年運動、在青年中培養和挑選預備黨員的工作給予了極大的關注。因此,上海共產主義小組一成立,陳獨秀便指派小組內最年輕的成員俞秀松組建社會主義青年團。
4、1920年8月22日,上海社會主義青年團由俞秀松、施存統等8人正式發起建立。俞秀松擔任了中國第一個地方青年團組織的書記,而團的機關就設在當時上海法租界的一個普通民居——霞飛路漁陽里6號中。
中國共青團的發展史:
1920年8月22日,上海社會主義青年團由俞秀松、施存統等8人正式發起建立。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成立后,派出了許多黨員去加強對各地團的早期組織的領導工作。
1922年5月5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市東園開幕滑猜,中國共青團正式成立。
1925年1月26日至30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在上海召開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會議發表了《大會宣言》,并將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正式更名為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
根據2019年5月顯示,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下設12個中央機構及21個直屬單位,截至2017年年底,中國共有共青團員8124.6萬名。
其中學生團員5795.1萬名,共有基層團組織357.9萬個,其中,基層團委20.4萬個,基層團工委1.6萬個,團總支16.5萬個,團支部319.4萬個。
擴展資料:
1983年9月13日,《中國青年報》發表了短文提到:團徽的設計者李國靖,1987年10月24日,《人民日報》發表人物專訪《自己動手裝點前進的里程碑——訪十三大代表、中央工拿讓衡藝美術學院院長常沙娜》,文中介紹到常沙娜的事跡時說,還有共青團員胸前的團徽,也是由她設計的。
在團中央書記處委托下,1994年1月5日,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組成調查組,開始了一場跨度40年、涉及海內外的艱難調查。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章程
前言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簡稱共青團)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先進青年的群眾組織,是廣大青年在實踐中學習共產主義的學校,是中國共產黨的助手和后備軍。
中國共青團是在中國共產黨及其三代領導集體的關懷下發展的。1920年8月,上海共產主義小組首先在上海創建了社會主義青年團。在此之后,其他地方的共產主義小組在籌備建黨的同時也在當地建立了社會主義青年團組織。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正式成立后,畢衫粗立即著手正式建立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2年5月,在黨的直接關懷和領導下,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在廣州召開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成立了全國統一的組織。1925年1月,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決定將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改名為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6年11月,為團結一切抗日青年,共同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黨決定將共青團組織改造成為民族解放性質的抗日救國的青年團體。抗日戰爭勝利后,為適應人民解放戰爭形勢和任務的需要,黨中央在1946年9月提議建立民主青年團,并且在解放區開展試建青年團工作。1949年元旦,黨中央作出建立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的決議。1949年4月,在黨中央的關懷領導下,召開了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最后完成了青年團組織的重建工作。
1、五四運動(1919年5月4日發起五四運動)后,中國青年要求改造社會的呼聲響徹祖國大地,各地青年紛紛成立社團,宣傳新思潮、新文化的刊物如雨后春筍,大量涌現,僅一年時間,就出現400多種。
同時,湖南、湖北、浙江、安徽、四川等地,很多青年對舊社會不滿,要求思想解放。他們脫離家庭和學校,探索改造社會的新道路。從自發的革命意識到自覺的革命行為,需要科學的理論指導和有效的組織動員。因此,滾羨中共早期組織成立后,隨即組建了青年團早期組織。
2、1920年8月,在共產國際的幫助下,上海首先建立了共產主義小組。在這個黨的早期組織的籌建過程中,共產黨的發起人李大釗、陳獨秀等人就對發展中國青年運動、在青年中培養和挑選預備黨員的工作給予了極大的關注。
3、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成立后,就立即研究了在各地建立和發展社會主義青年團,并且將它作為黨的預備學校的問題,派出了許多黨員去加強對各地團的早期組織的領導工作。
4、1922年5月5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市東園開幕。中共領導人陳獨秀、青年共產國際代表達林在開幕式上發表了演說。
5、1936年11月1日,中共中央發出《關于青年工作的決定》,要求共青團對自身組織實行根本性的改造,把共青團由無產階級先進青年組織改造成為抗日青年的群眾組織。
以上就是團的歷史簡介的全部內容,共青團建團歷史:1920年8月,中國共產黨首先在上海組織了社會主義青年團。在此前后,全國各地在準備建黨的同時組織了社會主義青年團。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成立。1922年5月,在黨的直接領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