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高三公式大全?物理公式如下:1、線速度V=s/t=2πr/T。2、角速度ω=Φ/t=2π/T=2πf。3、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4、向心力F心=mV2/r=mω2r=mr(2π/T)2=mωv=F合。5、周期與頻率:T=1/f。那么,物理高三公式大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高考常考物理公式有:振動和波公式、沖量與動量公式、力的合成與分解公式。
一、振動和波公式
1、簡諧振動F=-kx(F:回復力,k:比例系數,x:位移,負號表示F的方向與x始終反向)。
2、單擺周期T=2π(l/g)1/2(l:擺長(m),g:當地重力加速度值,成立條件:擺角θ<100;l>>r}。
3、受迫振動頻率特點:f=f驅動力。
4、發生共振條件:f驅動力=f固,A=max,共振的防止和應用。
5、機械波、橫波、縱波。
二、沖量與動量公式
1、動量:p=mv(p:動量(kg/s),m:質量(kg),v:速度(m/s),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念橡同}。
2、沖量:I=Ft(I:沖量(N s),F:恒力(N),t:力的作用時間(s),方向由F決定}。
3、動量定理:I=Δp或Ft=mvt–mvo(Δp:動量變化Δp=mvt–mvo,是矢量式)。
4、動量守恒定律:p前總=p后總或p=p’′也可以是m1v1+m2v2=m1v1′仔運旁+m2v2′。
5、彈性碰撞:Δp=0;ΔEk=0(即的動量和動能均守恒)。
6、非彈性碰撞Δp=0;0<ΔEK<ΔEKm(ΔEK:損失的動能,EKm:損失的最大動能)。
高考物理公式如下:
1、簡諧振動F=-kx{F:回復力,k:比例系數,x:位移,負號表示F的方向與x始終反向}。
2、單擺周期T=2π(l/g)1/2{l:擺長(m),g:當地重力加速度值,成立條件:擺角θ<100;l>>r}。
3、受迫振動頻率特點:f=f驅動力。
4、發生共振條件:f驅動力=f固,A=max,共振的防止和應用。
5、中間位置速度Vs/2=[(Vo2+Vt2)/2]1/26。位移s=V平燃伍啟t=Vot+at2/2=Vt/2t。
6、波速v=s/t=λf=λ/T{波傳播過程中,皮如一個周期向前傳播一個波長;波速大小由介質本身所決定}。
7、聲波的波速(在空氣中)0℃:332m/s;20℃:344m/s;30℃:349m/s;(聲橘殲波是縱波)。
8、實驗用推論Δs=aT2{Δs為連續相鄰相等時間(T)內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單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時間(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單位換算:1m/s=3.6km/h。
高中物理有很多公式,經過高中三年的學習相信大家都有很多物理知識點需要總結,下面給大家帶來一些關于高考物理公式大全,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考物理公式大全1
振動和波公式
1.簡諧振動F=-kx {F:回復力,k:比例系數,x:位移,負號表示F的方向與x始終反向}
2.單擺周期T=2π(l/g)1/2 {l:擺長(m),g:當地重力加速度值,成立條件:擺角θ<100;l>>r}
3.受迫振動頻率特點:f=f驅動力
4.發生共振條件:f驅動力=f固,A=max,共振的防止和應用
5.機械波、橫波銀檔空、縱波
6.波速v=s/t=λf=λ/T{波傳播過程中,一個周期向前傳播一個波長;波速大小由介質本身所決定}
7.聲波的波速(在空氣中)0℃:332m/s;20℃:344m/s;30℃:349m/s;(聲波是縱波)
8.波發生明顯衍射(波繞過障礙物或孔繼續傳播)條件:障礙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長小,或者相差不大
9.波的干涉條件:兩列波頻率蠢蠢相同(相差恒定、振幅相近、振動方向相同)
10.多普勒效應:由于波源與觀測者間的相互運動,導致波源發射頻率與接收頻率不同{相互接近,接收頻率增大,反之,減小
高考物理公式大全2
沖量與動量公式
1.動量:p=mv {p:動量(kg/s),m:質量(kg),v:速度(m/s),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同}
2.沖量:I=Ft {I:沖量(N s),F:恒力(N),t:力的作用時間(s),方向由F決定}
3.動量定理:I=Δp或Ft=mvt–mvo {Δp:動量變化Δp=mvt–mvo,是矢鋒瞎量式}
4.動量守恒定律:p前總=p后總或p=p’′也可以是m1v1+m2v2=m1v1′+m2v2′
5.彈性碰撞:Δp=0;ΔEk=0 {即的動量和動能均守恒}
6.非彈性碰撞Δp=0;0<ΔEK<ΔEKm {ΔEK:損失的動能,EKm:損失的最大動能}
7.完全非彈性碰撞Δp=0;ΔEK=ΔEKm {碰后連在一起成一整體}
8.物體m1以v1初速度與靜止的物體m2發生彈性正碰:v1′=(m1-m2)v1/(m1+m2) v2′=2m1v1/(m1+m2)
9.由8得的推論-----等質量彈性正碰時二者交換速度(動能守恒、動量守恒)
10.子彈m水平速度vo射入靜止置于水平光滑地面的長木塊M,并嵌入其中一起運動時的機械能損失
E損=mvo2/2-(M+m)vt2/2=fs相對 {vt:共同速度,f:阻力,s相對子彈相對長木塊的位移}
高考物理公式大全3
力的合成與分解公式
1.同一直線上力的合成同向:F=F1+F2, 反向:F=F1-F2 (F1>F2)
2.互成角度力的合成:
F=(F12+F22+2F1F2cosα)1/2(余弦定理) F1⊥F2時:F=(F12+F22)1/2
3.合力大小范圍:|F1-F2|≤F≤|F1+F2|
4.力的正交分解:Fx=Fcosβ,Fy=Fsinβ(β為合力與x軸之間的夾角tgβ=Fy/Fx)
運動和力公式
1.牛頓第一運動定律(慣性定律):物體具有慣性,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為止
2.牛頓第二運動定律:F合=ma或a=F合/ma{由合外力決定,與合外力方向一致}
3.牛頓第三運動定律:F=-F′{負號表示方向相反,F、F′各自作用在對方,平衡力與作用力反作用力區別,實際應用:反沖運動}
4.共點力的平衡F合=0,推廣 {正交分解法、三力匯交原理}
5.超重:FN>G,失重:FN
6.牛頓運動定律的適用條件:適用于解決低速運動問題,適用于宏觀物體,不適用于處理高速問題,不適用于微觀粒子
高考物理公式大全4
勻速圓周運動公式
1.線速度V=s/t=2πr/T
2.角速度ω=Φ/t=2π/T=2πf
3.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
4.向心力F心=mV2/r=mω2r=mr(2π/T)2=mωv=F合
5.周期與頻率:T=1/f
6.角速度與線速度的關系:V=ωr
7.角速度與轉速的關系ω=2πn(此處頻率與轉速意義相同)
8.主要物理量及單位:弧長(s):米(m);角度(Φ):弧度(rad);頻率(f):赫(Hz);周期(T):秒(s);轉速(n):r/s;半徑(r):米(m);線速度(V):m/s;角速度(ω):rad/s;向心加速度:m/s2。
高考物理必考知識點及公式總結是如下:
一、速度公式:v=v=sts總t總
v——速度(m/s)
v——平均速度(m/s)
s——路悉蠢程(m)
t——時間(s)
二、密度公式:ρ=mv
ρ——密度(kg/m3)
m——質量(kg)
v——體積(m3)
三、重力公式:
G=mg
G——重力(N)
m——質量(kg)
g——常數(9.8N/kg)
四、壓強公式:
1、P=FP——壓強(Pa)
F——壓力(N)
S——受力面積(m2)
2、P=ρg
P——壓強(告陸櫻Pa)
ρ——密度(kg/m3)
h——深度(m)
五、液壓公式:F1F2=S1S2F1—作用在小活塞上的力(N)
S1——小活塞的橫截面積(m2)
F2——作用在大活塞上的力(N)
S2——大活塞的橫襪叢截面積(m2)
高中物理公式大家總結過嗎?快要高考了,想來同學們也來不及了,為了幫助大家決勝高考。下面是由我為大家整理的“物理公式高中物理公式高三”,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物理公褲圓式高中物理公式高三
高三物理電場公式
1.兩種電荷、電荷守恒定律、元電荷:(e=1.60×10-19C);帶電體電荷量等于元電荷的整數倍
2.庫侖定律:F=kQ1Q2/r2(在真空中){F:點電荷間的作用力(N),k:靜電力常量k=9.0×109N m2/C2,Q1、Q2:兩點電荷的電量(C),r:兩點電荷間的距離(m),方向在它們的連線上,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同種電荷互相排斥,異種電荷互相吸引}
3.電場強度:E=F/q(定義式、計算式){E:電場強度(N/C),是矢量(電場的疊加原理),q:檢驗電荷的電量(C)}
4.真空點(源)電荷形成的電場E=kQ/r2 {r:源電荷到該位置的距離(m),Q:源電荷的電量}
5.勻或升強電場的場強E=UAB/d {UAB:AB兩點間的電壓(V),d:AB兩點在場強方向的距離(m)}
6.電場力:F=qE {F:電場力(N),q:受到電場力的電荷的電量(C),E:電場強度(N/C)}
7.電勢與電勢差:UAB=φA-φB,UAB=WAB/q=-ΔEAB/q
8.電場力做功:WAB=qUAB=Eqd{WAB:帶電體由A到B時電場力所做的功(J),q:帶電量(C),UAB:電場中A、B兩點間的電勢差(V)(電場力做功與路徑無關),E:勻強電場強度,d:兩點沿場強方向的距離(m)}
9.電勢能:EA=qφA {EA:帶電體在A點的電勢能(J),q:電量(C),φA:A點的電勢(V)}
10.電勢能的變化ΔEAB=EB-EA {帶電體在電場中從A位置到B位置時電勢能的差值}
11.電場力做功與電勢能變化ΔEAB=-WAB=-qUAB (電勢能的增量等于電場力做功的負值)
12.電容C=Q/U(定義式,計算式) {C:電容(F),Q:電量(C),U:電壓(兩極板電勢差)(V)}
13.平行板電容器的電容C=εS/4πkd(S:兩極板正對面積,d:兩極板間的垂直距離,ω:介電常數)
常見電容器
14.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加速(Vo=0):W=ΔEK或qU=mVt2/2,Vt=(2qU/m)1/2
15.帶電粒子沿垂直電場方向以速度Vo進入勻強電場時的偏轉(不考慮重力作用的情況下)
類平 垂直電場方向:勻速直線運動L=Vot(在帶等量異種電荷的平行極板中:E=U/d)
拋運動 平行電場方向: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d=at2/2,a=F/m=qE/m
注:
(1)兩個完全相同的帶電金屬小球接觸時,電量分配規律:原帶異種電荷的先中和后平分,原帶同種電荷的總量平分;
(2)電場線從正電荷出發終止于負電荷,電場線不相交,切線方向為場強方向,電場線密處場強大,順著電場線電勢越來越低,電場線與等勢線垂直;
(3)常見電場的電場線分布要求熟記;
(4)電場強度(矢量)與電勢(標量)均由電場本身決定,而電場力與電勢能還與帶電體帶的電量多少和電荷正負有關;
(5)處于靜電平衡導體是個等勢體,表面是個等勢面,導體外表面附近的電場線垂直于導體表面,導體內部合場強為零,導體內部沒有凈電荷,凈電荷只分布于導體外表面;
(6)電容單位換算:1F=106μF=1012PF;
(7)電子伏(eV)是能量的單衫純老位,1eV=1.60×10-19J;
(8)其它相關內容:靜電屏蔽/示波管、示波器及其應用。
以上就是物理高三公式大全的全部內容,高考常考物理公式有:振動和波公式、沖量與動量公式、力的合成與分解公式。一、振動和波公式 1、簡諧振動F=-kx(F:回復力,k:比例系數,x:位移,負號表示F的方向與x始終反向)。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