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顏值最高的海洋生物 10種美麗而又瀕危的海洋生物 十大最美海洋動物 十大漂亮海洋生物 海洋十大不明生物
我們都知道大海非常遼闊,在深不見底海底終究竟還有多少我們沒有見過的神秘海洋生物呢!?
研究指出人僅僅探索了5%的海底生物,剩余的95%到底藏著什么生物我們是無法理解的,有可能我們口耳相傳的“水怪”或是“人魚”就活在深海底也說不定!
深海里究竟還有多少未知生物呢?等你看了以下的海底生物以后,一定會讓你大吃一驚!
15種奇特的海洋生物
1.花帽水母,主食是魚,但偶爾也會吃吃同類。隨著食物供給的多少,可以調整自己的大小。
2.櫛水母,這些閃閃發亮的光線不是來自生物,而是讓自己可以在海中自由行動的纖毛。
3.玻璃烏賊,總共有60多種品種的玻璃烏賊生存在海底,是烏賊家族中最大的一家之一。
4.海蝴蝶,雖然叫海蝴蝶衫悶頌,但其實是海蝸牛,有兩只長得像翅膀的腳可以游泳。
5. 太平洋桶眼魚,透明的頭顱可以讓魚的雙眼看到四面八方,算是最奇怪的幾只魚種之一(前面的那兩點不是眼睛)。
6.彩帶鰻,是鯙科的一種,生下來都是雄的,但成熟時會發展出雌性器官。
7.水滴魚,雖然被評選為世界上最丑的生物,看起來真的超驚悚的啊。
8.精靈鯊,長長的鼻子有沒有像巫婆的鼻子?覓食的模樣也超級驚悚的。
9.深海小飛象,由于長了很像大象的耳朵的魚鰭,因而得名。
10.海樽,是種很環保的動物!會吃掉水中的碳,然后壓縮成小小的碳顆粒并沉淀在海底。能改善溫室效應。如果可以大量繁殖這種魚罩渣就好了。
11.海熊,是種直徑小于一公厘的超迷你生物,卻可以承受各種惡劣環境:-273度至180度、真空、大量輻,還能在10年干燥后起死回生。根本把蟑螂比下去了。
12.博比特蟲,深海殺手!長達三公尺,有把魚一分或鄭為二的強大力氣。
13.紅唇蝙蝠魚,雖然是魚,但不太會游泳,卻學會了在海底走路。
14.夢海鼠,粉紅色透明的外表,讓人一眼就可以看到它的消化器官。
15.勃氏新熱鳚,個性跟外表一樣兇猛,通常躲在海底遮蔽物下,有強烈的領土意識,是一只十足的生猛海鮮。
《海底兩萬里》是法國作家儒勒·凡爾納的科幻,正臘閉講述了一位名為尤利西斯·格蘭特教授和他的兩名船員在潛水艇“海底號”上的奇幻冒險故事。該中介紹了很多神奇的海洋動物,有以下幾個重要的:
駱駝鯨 - 一種外形與駱駝相似的海洋巨獸,可以在水下行走,是海底世界舉裂的主要掠食動物之一。
銀河魚 - 一種體型巨大的魚類,身上布滿粗大的銀色鱗片,散發出奇異而強烈的光芒。
玩具獨角鯨 - 一種矮小而古怪的鯨類,整天嬉戲玩耍,形態奇特,又被稱為“海底小丑”。
海盜章魚 - 一種極具攻擊性的章魚,全身長滿了尖刺和局納細毛,與它相遇的海洋生物都難逃一死。
珍珠鳥 - 一種顏色絢麗的海鳥,所掉落的羽毛可以作為漂亮的珠寶。
食人鯨 - 身材高大且極度兇猛的海洋哺乳動物,以人類為食。
以上是《海底兩萬里》中介紹的一些神奇的海洋動物,這些動物的特征和形象都極具想象力和創造力,驗證了凡爾納的驚人遠見和創作天賦。
海洋是個神奇的世界,海洋生物種類繁多,但還有許多生物尚未被發現。也有很多看起來怪怪的海洋生物潛伏在深海中,當潛水員捕捉到它們的照片時,你會覺得這簡直難以置信的。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這是一種生活在大西洋和太平洋的皺鰓鯊。它有“活化石”的綽號,因為它有史前的外觀。它之所以被稱為皺鰓鯊,是因為它的六對鰓在身體上有縫隙。皺鰓鯊相當可怕,它們會迅速地向獵物猛撲,經常吞下整個獵物。它們很少出現在海洋中,也是少數從卵黃囊中出生的早搏哺乳動物之一。
在海洋深處生活著一些最奇怪的生物,被稱為陸賣祥小飛魚章魚。它們生活在深度至少為13100英尺的深海中。他們的一個獨特特征是,他們可以在任何時候成功地與配偶繁殖。只要看一眼照片,就很容易看出它們以一種奇怪的方式移動,它們慢慢地拍打著鰭,用胳膊來控制方向。幸運的是,它們幾乎從未被捕獲,也沒有受到人類的威脅。
水滴魚又名憂傷魚,由于長著一副哭喪臉,被稱為“全世界表情最憂傷”的魚。這種海底怪魚確實有理由郁悶:科學家警告稱,由于深海捕撈作業,水滴魚正遭受滅絕的威脅。
長著尖牙和大三角鼻的小妖精鯊生活在日本大陸架附近的海底。它們可以長到12英尺長,體重460磅。它們的標志性外觀包括長而窄的鼻子和鋒利的尖牙。它們是以日本民間傳說中的妖精命名的。它們的鼻子上覆蓋著特殊的感應器官,幫助它們感應到水深處的電場。在某一點上,它們甚至不被認為是鯊魚,因為它們的鼻子使它們脫穎而出。
這種巨大的蛇頭魚生活在亞洲的湖泊、河流和其他淡水中,可以長到6英尺長。因為它們鋒利的牙齒,所以靠近它們有一定的危險性。他們不僅吃魚,還吃青蛙和鳥。但有些人喜歡用它們來燒烤,因為他們嘗起來像雞肉。一些蛇頭魚奉行一夫一妻制,并會制造自己的窩巢以供孵卵用。其窩巢設在池塘或河流的邊緣水生植物中。它們在照顧初生魚苗時將展現難能可貴的親密關系。
黑燕魚不是海里最大的魚,但它一口就能吞下比它大十倍的其他魚。它們最常見于北美,生活在海平面以下10000英尺的深處。黑燕魚可以吞下比自己大得多的魚,因為它們有著鋒利的牙齒和強壯的下巴。他們可以很容易因為吃太多和從食物中吸收有毒氣體而完結了自己的生命。
琵琶魚不是魚中最友好的。它們有200多種物種生活在大西洋和南極海洋的深處。雌魚有一個獨特的特征,它的背脊椎像魚竿一樣伸到嘴上。使脊背發光的部分是發光的肉與細菌混合,這有助于它們發現比自己大兩倍的獵物。他們有時用光來引誘潛在的伴侶。
Fringehead未受驚嚇的時候外貌非常普通。但是如果有威脅者、闖入者、或者其他的水生捕食者嘗試把他從所居住的庇護所里拖出來的時候,他會快速地張開嘴,向著闖入者揮舞。如果對方忽視這個警告,它會用針形兇猛的牙齒來攻擊對方。當有2只fringehead在一起打架時配態,看著真的非常有意思。這種魚類有著非常極端的脾氣,它們有著非常強的領土意識,積極地從闖入者中保護著自己的家園,無論對方體型大小。大多數時間Fringehead在自己的庇護所里休息,就露出一個頭。Fringehead的視力非常差,除非對方就在眼前,不然它不會發現。
沒有其他活體生物看起來像巴利葉魚。它以其透明的頭部和管狀的眼睛而聞名,對光線極其敏感。他們在尋找食物時眼睛會向上看,在進食時眼睛會向前看。它發光的頭部使這種魚能夠適應漆黑的海底。令人驚訝的是,它們嘴上的兩個腫塊不是它們的眼睛,而是他們的嗅覺器官,叫做鼻孔。而它們的眼睛在鼻孔和頭頂上的兩個綠色突起之間。
幽靈鯊可能是海洋中最難以接近的生物之一。與其他種類的鯊魚相似,幽靈鯊魚在數百萬年里幾乎沒有變化。它們的主要飲食包括蠕蟲、螃蟹、軟體動物和其他底層食肉動物。人們不太可能在戶外發現它們,因為它們生活在海平面以下近10000英尺的深處,但在加利福尼亞和夏威夷的海岸線外也能看到一些。幽靈鯊最危險的是它的大顎,可以幫助它粉碎海底的貝殼。
紅唇蝙蝠魚以其鮮艷的紅唇而聞名,這種魚的另一個獨特之處是它的細長鰭幫助它穿越海底。它們只能在加拉帕戈斯附近的太平洋中找到。每年氣溫的穩步上升對它們構成了威脅,因為它改變了它們的自然棲息地,減少了它們的天然食物來源。與琵琶魚相似,紅嘴蝙蝠魚的眼睛之間也有一個突出的角來吸引獵物。
毒蛇魚是海洋中最兇惡的掠食者,它們有張大嘴和鋒利的牙齒。當他們看到食物時,它們會高速游向它,并用尖牙刺穿它。盡管它看起來是最可怕的魚之一,但它只能長到一英尺長。它們也有一個類似天線的光,從脊柱中伸出用來吸引獵物。有時它們會完全靜止在水中,利用光線吸引較小的魚。
日本蜘蛛蟹單腿的跨度就可以達到13英尺以上,體重約40磅。它不僅是世界上最不尋常的海洋生物之一,也是世界上壽命最長的動物之一(可活100年)。它們之所以能活這么久,其中一個原因是它們用海帶、海綿和較小的動物來偽裝外骨骼以躲避捕食者。
這是一種海洋蠕蟲,因其頭部有10根觸須狀的天線而得名。這些天線比身體長,用來收集水中的顆粒以供喂食。
我知道的奇特槐謹的海告衫洋生物有章魚,它有一個心,兩個腮心,然后八個章魚爪作為他大襪明腔腦的副腦。覺得真的是一種很奇特的生物呢。
海底十大神秘生物有:大王烏賊、龐貝蟲、海蜘蛛、櫛水母、桶眼魚、玻璃烏賊、豎琴海綿、鱗角腹足蝸牛、柳葉鰻、博比特蟲。
大王烏賊
大王烏賊是僅次于中爪魷,體長總長達13米,最大體重達275千克的全球最大的十種海洋動物之一,棲息水層廣泛,但主要生活在200至400米深的海域中,并以其他頭足類和小型魚類為主要食物來源乎歲,僅在2013年拍攝到了大王烏賊在深海中游動的景象。
2.龐貝蟲
龐貝蟲是一種體長在10至15厘米之間的世界上第二耐熱的生物,最高可適應81攝氏度的高溫,也可以游到僅10攝氏度海水中進行覓食,是絕無僅有的可以適應如此懸殊溫度的海洋生物。
3.海蜘蛛
海蜘蛛是一種形似蜘蛛而得名的皆足綱蜘蛛狀海產動物,通常棲息于純衡海藻上或巖石下,在各大洋中均可發現它的身影,比較奇特的是這種生物沒有專門的呼吸器官和消化,而根據相關研究顯示這種獨特的生物歲褲睜在4.5億年前便已出現。
4.櫛水母
櫛水母是一種身體呈中心對稱放射狀的外形類似水母的海洋無脊椎動物,通常它半透明的身體上會分布有八行櫛板,不擅長游泳,基本是靠著水流的運動進行前進,因為它身體的原因在白天幾乎是隱形狀態,到了夜晚則會散發出柔和的生物光。
5.桶眼魚
桶眼魚是于1939年被人類首次發現,主要生存在深海中,進入淺海域會損傷自身身體因此極難被人類所發現的世界十大怪異的海洋生物之一,和管水母一樣生存在海洋的中間層,而因生存的環境黯淡無光,它的頭部呈現近乎透明。
6.玻璃烏賊
玻璃烏賊是一種外套膜上有著漂亮圓斑點的玻璃烏賊中,因身體近乎透明而得名,主要分布在中大西洋海脊處,在浮至海面時會成為海鳥的獵物,在深海中會被如小丑鯊和鯨魚等深海魚類當成獵物。
7.豎琴海綿
豎琴海綿是以3300至3500米加利福尼亞海岸深海處為棲息環境的食肉性海綿,因基礎的身體結構類似于豎琴而得名,而那分肢上覆有的倒鉤刺可以誘捕小型的甲殼類動物,而這種海綿的葉片最高可達六個。
8.鱗角腹足蝸牛
鱗角腹足蝸牛是一種于2001年才被首次發現在印度洋海面下兩千米海底的生物,因外科上覆有有磁性的硫復鐵礦和二氧化鐵,因此是一種帶有磁性的蝸牛,目前僅在印度洋深海脊的熱液噴口處有所發現。
9.柳葉鰻
柳葉鰻實際指的是鰻魚類在發育過程中的幼體其中一個階段,通常整個身體呈現扁平透明的柳葉狀,僅有多糖構成,僅有十分簡單的消化,并以水中的有機物隨蟹為主要食物來源,在游泳時需要靠身體的波狀運動進行緩慢的游泳。
10.博比特蟲
博比特蟲是一種體長最長可達3米,平均可觀察到的長度為1米,是目前被發現的體形最長的多毛類動物,主要生存在10至40米水深的海底,在全世界的溫暖海域中均有發現,而這種生物沒有眼睛和大腦,只能憑借五根神經觸須來感知周圍的光、熱、溫度、水流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