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耦變壓器高中物理?原線圈內阻r=4歐,電動勢E=220v,原線圈路端電壓U1/I1=4歐時(內電阻等于外電阻)負載功率最大,又U1/U2=n1/n2,I1/I2=n2/n1,U2/I2=9歐,解得n2/n1=3/2,n1=600,那么,自耦變壓器高中物理?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原線圈內阻r=4歐,電動勢E=220v,原線圈路端電壓U1/I1=4歐時(內電阻等于外電阻)負載功率最大,又U1/U2=n1/n2,I1/I2=n2/n1,U2/I2=9歐,解得n2/n1=3/2,n1=600,n2=900
答案選c
17.分析:此題可以用假設法,選人為研究對象,設人做加速運動,則加速度必沿傾斜的滑索,由牛頓第二定律知,人受合力必然沿滑索方向。而圖中人只受豎直懸繩的豎直向上的拉力和自身的重力,此二力合成不出沿滑索方向的合力,所以人沿滑索方向有加速度的假設不成立,即人運動過程中的加速度只能為零,即人只能處于平衡狀態,亦即人只能做勻速運動。B選項正確。
18。本題首先要明白,自耦變壓器原線圈匝數是A、B之間線圈的總匝數,副線圈匝數是滑鍵P到B之間的匝數,從圖可看出,原線圈匝數不會變化,當滑鍵P順時針滑動時,變壓器副線圈匝數減少,逆時針轉動時,副線圈匝數增多,由變壓器變壓公式可知,當副線圈匝數變大時,變壓器輸出電壓變大,即燈泡兩端的電壓變大,燈泡變亮,所以B選項正確;而變壓器是理想變壓器,副線圈無電阻,燈泡到變壓器副線圈間的導線也無電阻,所以燈泡兩端的電壓就等于變壓器的輸出電壓,即滑動變阻器Q的阻值不會影響到燈泡兩端的電壓,所以,C、D都不是被選項。答案只有B選項。
以上分析的有點多,希望對你有用。
原解答是對的。
“原副電路電流差1/4周期”在本例的自耦變壓器中不適合,你這樣想:
斷開負載R,自耦變壓器2端的電壓和1端的電壓是同相的,
由于負載是純電阻,流過它的電流I與加在它兩端的電壓也是同相,
這就是說,自耦變壓器1端的電壓u1與流過R的電流 i2也是同相的,
流經自耦變壓器原線圈的電流i1與加在自耦變壓器兩端的電壓u1是互為反相的,
所以流過R的電流 i2與流經自耦變壓器原線圈的電流i1是互為反相的,
它們不是差1/4周期,不用輔助角公式疊加。
至于電流為什么是相反的呢?你這樣想:
原線圈是受電源驅動,負載R是受副線圈驅動,
例如,在某一時刻,原線圈受電源驅動,電流 i1從1端流向3端,i1也流過2-3段,方向向下。
同時,負載R受副線圈驅動,電流 i2從2端流出,經R回到3端,又從3端經2-3段流回到2端,i2也流過2-3段,方向向上,i2流向與i1流向相反。
從圖上看,左側為輸入端兩個接線端跟220v交流電源連接,上邊接火線,下邊的(X)接零線。右側兩個接線端為交流電輸出端,上邊為火線,下邊(x)為零線。輸出電壓在0v~220v范圍之內可調。必須注意,輸出電壓側不可以用手觸摸,因為輸入端與輸出端有電路連接,不可跟身體任何部分接觸。高中物理老師為你解答祝你開心快樂!
理想變壓器是高中物理中的一個理想模型,它指的是忽略原副線圈的電阻和各種電磁能量損失的變壓器。下面來跟著我一起來學習一下這篇變壓器吧。
變壓器
1
理想變壓器的構造、作用、原理及特征
構造:兩組線圈(原、副線圈)繞在同一個閉合鐵芯上構成變壓器。
作用:在輸送電能的過程中改變電壓。
原理:其工作原理是利用了電磁感應現象。
特征:正因為是利用電磁感應現象來工作的,所以變壓器只能在輸送交變電流的電能過程中改變交變電壓。
2
理想變壓器的理想化條件及其規律
在理想變壓器的原線圈兩端加交變電壓U1后,由于電磁感應的原因,原、副線圈中都將產生感應電動勢,根據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有:
忽略原、副線圈內阻,有U1=E1,U2=E2
另外,考慮到鐵心的導磁作用而且忽略漏磁,即認為在任意時刻穿過原、副線圈的磁感線條數都相等,于是又有 ,由此便可得理想變壓器的電壓變化規律為。在此基礎上再忽略變壓器自身的能量損失(一般包括線圈內能量損失和鐵芯內能量損失這兩部分,分別俗稱為“銅損”和“鐵損”),有P1=P2 而P1=I1U1, P2=I2U2,于是又得理想變壓器的電流變化規律為
由此可見:
(1)理想變壓器的理想化條件一般指的是:忽略原、副線圈內阻上的分壓,忽略原、副線圈磁通量的差別,忽略變壓器自身的能量損耗(實際上還忽略了變壓器原、副線圈電路的功率因數的差別。
以上就是自耦變壓器高中物理的全部內容,18。本題首先要明白,自耦變壓器原線圈匝數是A、B之間線圈的總匝數,副線圈匝數是滑鍵P到B之間的匝數,從圖可看出,原線圈匝數不會變化,當滑鍵P順時針滑動時,變壓器副線圈匝數減少,逆時針轉動時,副線圈匝數增多,由變壓器變壓公式可知,當副線圈匝數變大時,變壓器輸出電壓變大,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真偽需自行辨別。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