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上冊物理習題?3、平行的入射光線照射到平滑的表面上,反射光線也是___的,這種反射叫___。平行的入射光線照射到粗糙不平的表面上,反射光線射向___;這種反射叫___;黑板的“反光”現象屬于___,我們能從不同角度看到黑板上的字屬于___。那么,八年級上冊物理習題?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一場大雪過后,人們會感到外面萬籟俱靜.究其原因,你認為正確的是( )
A.可能是大雪后,行駛的車輛減少,噪聲減小
B.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對噪聲有吸收作用
C.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銀裝素裹,噪聲被反射
D.可能是大雪后氣溫較低,噪聲傳播速度變慢
2.老師用同樣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將它的長度逐漸剪短,他在研究聲音的( )
A.響度與吸管長短的關系 B.音調與吸管材料的關系
C.音調與吸管長短的關系 D.音色與吸管材料的關系
3.下列事例中,屬于光的反射現象的是( )
A. 陽光下人的影子
B.人在河邊看到水中游動的魚
C.人在湖邊看到自己在水中的倒影
D.插在水中的筷子看上去好像折斷了
4.小汽車的擋風玻璃不豎直安裝的主要原因是為了( )
A.造型美觀 B.減少外界噪音干擾
C.增大采光面積 D.排除因平面鏡成像造成的不安全因素
5.蠟燭放在離凸透鏡20cm的主光軸上,在透鏡的另一側光屏上得到放大的像,若把蠟燭向透鏡方向移動8cm,則所成的像一定是( )
A.放大的 B.縮小的 C.正立的 D.倒立的
6.某校新建成一個噴水池,在池底的中央安裝一只射燈.池內無水時,射燈發(fā)出的一束光照在池壁上,在S點形成一個亮斑.現往池內注水,水面升至a位置時,站在池旁的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P點;如果水面升至b位置時看到亮斑的位置在Q點,則( )
A. P點在S點的上方,Q點在S點的上方
B.P點在S點的上方,Q點在S點的下方
C.P點在S點的下方,Q點在S點的上方
D.P點在S點的下方,Q點在S點的下方
7.(1)音樂會上人們聽到優(yōu)美的小提琴協乎弊好奏曲,小提琴聲是由琴弦__________產生的.
8.(2)并通過________這種介質傳到人耳的.
9.噪聲是當今社會的四大污染之一,人們用_________來劃分噪聲的等級.
10.成語“震耳欲聾”從物理學角度看是形容聲音的__________大.
11.學生小利為了探究“蜜蜂靠什卜冊么發(fā)聲?”她剪去了蜜蜂的雙翅,蜜蜂依舊發(fā)出“嗡嗡”的聲音,結果表明:蜜蜂并不是靠翅膀的________發(fā)聲的.她用大頭針捅破了蜜蜂翅膀下的小黑點,蜜蜂就不發(fā)聲了.小利認為蜜蜂的發(fā)聲器官就是小黑點,
12.太陽光經過三棱鏡后,被分解成各種色光,這是光的________現象.
13.有三種色光適當混合能產生其它色光,這三種色光分別是紅光、__________和藍光.
14.觀看電影時,我們能從各個角度看到銀幕上的景象,是由于發(fā)生了光的__________反射.
15.我們能分辨出銀幕上不同人物的聲音,是因為他們的__________不同.
16.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歲鉛度是_________m/s.
17.太陽、月亮、螢火蟲,其中不是光源的是_________.
18.請你列舉一個能說明光沿直線傳播的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
19.平面鏡是人們常用的,下面是某物理興趣小組對平面鏡的探究:
(1)小華同學在觀察平面鏡成像時,得出以下結論,你認為其中不正確的結論是( )
A.燭焰在平面鏡中成的像是虛像
B.若把點燃的蠟燭移近平面鏡,它的像變大
C.若把蠟燭的位置和它的像的位置用直線連接起來,則連線與鏡面垂
直
D.當點燃的蠟燭遠離平面鏡時,它的像也逐漸遠離平面鏡
E.當蠟燭以0.5m/s的速度靠近平面鏡,則蠟燭相對于其像的速度為1m/s
20.(2)檢查視力時,眼睛距視力表應為5m,由于室內兩墻距離只有3m,小紅找來一塊平面鏡解決了這個難題,把平面鏡和視力表分別掛在相對的兩面墻上.這時小紅距平面鏡的距離應為__________m.
21.(3)城市中高樓聳立,且在高樓大廈外墻多鑲嵌著大幅平板玻璃,小勇經過一個十字路口時看到,路口右側樓房上嵌有面對正西南方向的平板玻璃,如圖15所示.他發(fā)現玻璃中一輛小車向西行駛到十字路口再向左轉彎,則這輛小車在轉彎后的行駛方向是___________.
22.(4)小麗在其表姐的新房中,發(fā)現靠在墻角的梳妝臺上豎直安裝有互相垂直的兩塊平面鏡,鏡前的化妝品在鏡中成了很多像.如果在鏡前只放著一瓶香水,那么,小麗將會看到_____________瓶香水.
23、把0℃的冰放進0℃的水中,若它們與外界不發(fā)生熱傳遞,則: ( )
A、冰會增多,水減少 B、冰會減少,水增多
C、冰多則水就會凝固;水多則冰就會熔化 D、冰和水的多少跟原來的相同
機械運動
一、長度、時間及其測量
1.長度測量的基本是:,常見的單位是:;測量時間的基本是:,常見的單位是:。
2.正確使用刻度尺:(1)選:根據測量要求,選擇適當及的尺子;觀察零刻度線是否;(2)放:刻度尺要與被測物;刻度線緊貼被測物;零刻線與被測一端對齊;(3)看:視線正對刻度尺刻線,不要斜視;(4)讀:讀數時要到;(5)記:記錄測量結果要有、和。
3.為使測量結果更加準確,刻度尺讀書時應估讀到的下一位。
4.與之間的差異叫誤差。誤差只能,不能。減小誤差的方法有:和。
二、運動的描述
1.物理學里把物體叫做機械運動。
2.我們在研究物體運動時,說物體正在運動還是靜止,要看是以另外哪個物體做為標準,這個被選作標準的物體叫。我們一般選擇為參照物。
3.宇宙中的一切物體都在不停的,所以運動是的。同一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跟選擇的有關,這就是運動和靜止的物李乎。
三、運動的快慢
1.速度是表示物體的物理量.速度大小、方向都不變的運動是最簡單的機械運動,叫做。
2.勻速直線運動中,速度等于運動物體在內通過的。計算方法是:速度=;公式是=。速度的單位是、。換算關系是:=。
3.速度大小變化、方向不變的運動叫變速直線運動。
一、選擇題(13×3分)
1.關于聲音的產生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只有聲帶不停地振動才能發(fā)聲
B.只要人耳聽不到,即使物體在振動也不會發(fā)聲
C.一切正在發(fā)聲的物體都在振動
D.以上說法都不對
2.我國正在進行登月計劃的研究,按照計劃,我國將在2007年將“嫦娥一號”送上月球,宇航員登上月球后,若有一塊隕石落在他附近,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 A.宇航員能夠聽到隕石撞擊月球的聲音
B.隕石撞擊月球時不會使月球的地面產生振動
C.宇航員雖然不能聽到隕石撞擊月球的聲音,但他可以感受到這個聲音的存在 D.隕石撞擊月球的聲音可以在月球的表面向四周傳播
3.潛水員在不浮出水面的情況下依然可以聽到岸上的談話聲,以下分析不正確的是 ( )
A.空氣可以傳播聲音 B.岸上的人的燃州亮聲帶在振動
C.水可以傳播聲音 D.潛水員的聲帶在振動
4.為了保護學習的環(huán)境,減少噪聲污染,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 ) A.不要在教學區(qū)域內大聲喧嘩
B.在校園內及其附近栽花種草
C.將教室的所有門窗跡鄭全部封死
D.教學樓的內外墻面盡量做得粗糙些
5.要改變音叉的音調,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 ) A.把敲擊音叉的橡皮錘改為小鐵錘
B.改變敲擊音叉的力度
C.用橡皮錘敲擊固有頻率不同的音叉
D.捏住音叉的下面部分后再敲擊
6.下列哪項措施不是為了防止噪聲對人的影響 ( ) A.汽車擋風玻璃上裝有一層膜 B.小汽車要求其密封性很好
C.汽車的排氣管上要求裝上消聲器 D.工廠的工人在車間帶上耳罩
7.弦樂器在使用一段時間后需請調音師進行調音,調音師通過調節(jié)弦的長度將琴音調準,在此過程中調音師改變了琴弦的 ( ) A.響度 B.音調 C.音色 D.振幅
8.在聲音在傳播的過程中,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聲音的音色會逐漸改變 B.聲音的音調會逐漸改變
C.聲音的響度會逐漸改變 D.聲音的三要素都不會改變
9.小聰同學在使用復讀機時,先將自己的聲音錄了下來,再摁了快放鍵,則此時播放的聲音和他原來的聲音相比較 ( ) A.音調變低 B.音調變高
C.響度變小 D.響度變大
10.下列關于振動和聲波的分析正確的是 ( ) A.有聲波時就一定有振動 B.有振動時就一定有聲波
C.有聲波時就沒有振動 D.有振動時就沒有聲波
1
11.在雷雨天,發(fā)生雷電時閃電一閃即逝,而雷聲卻綿綿不絕,對此現象的原因分析正確的是 ( ) A.由于人耳有雙耳效應 B.雷一個接一個打個不停
C.光速比聲速要大得多 D.雷聲的聲波經地面、云層多次反射
12.如圖所示,敲響右邊的音叉后,左邊支架上的乒乓球會彈起來,產生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聲音在空氣中沿直線傳播
B.左右兩只音叉的頻率相同,發(fā)生了共鳴現象 C.聲音在鋼鐵中傳播比空氣中快 D.木箱可以傳播聲音
13.利用“B超”可以對病人的內臟進行檢測,在提高診斷的準確性的同時又避免了對病人的傷害,但我們即使站在“B超”的旁邊也無法聽到它產生的聲音,這是因為 ( ) A.“B超”發(fā)出的聲音的頻率大于人能夠聽到的聲音的頻率 B.“B超”發(fā)出的聲音的頻率小于人能夠聽到的聲音的頻率 C.“B超”發(fā)出的聲音響度太大 D.“B超”發(fā)出的聲音響度太小 二、填空題(21×1分)
14.我國的北方由于氣溫太低,居民樓的窗戶玻璃全部采用雙層玻璃,這樣做除了可以使房間溫度不致于太低外還可以 ,使居民能在房內安靜地休息。
為即將到來的單元測試,教師們要如何準備好的試題呢?接下來是我為大家?guī)淼?八年級 物理上冊第一章機械運動單元測試題,供大家參李搭考。
八年級物理上冊第一章機械運動單元測試題:
一、選擇題
1、甲、乙兩車都作勻速直線運動。在下列幾種情況中,能判斷乙車比甲車慢的是( )
A.甲通過的路程為4000米,乙通過的路程為20米
B.甲通過1000米的同時,乙通過路程1200米
C.甲在30分鐘內通過40千米,乙在2.5小時內通過150千米
D.甲的速度為54千米/時,乙的速度為20米/秒
2、甲物體以乙物體為參照物是靜止的,甲物體以丙物體為參照物是運動的,那么以丙物體為參照物的乙物體是( )
A.可能運動 B.一定運動 C.可能靜止 D.以上結論都可成立
3、作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8秒內通過的路程是20米,它在第4秒內的速度是( )
A.2.5米/秒 B.20米/秒 C.5米/秒 D.8米/秒
4、我們觀看百米賽跑時,判斷誰跑得快的根據是( )
A.速度的大小 B.跑完相同的距離需要時間的多少
C.在相同的時間內,跑過的距離的長短 D.跑過相同的距離比較平均速度的大小
5、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房屋造好以后,它就固定在原來的位置不動,所以哪搭拿固定在地球上的物體是絕對不動的
B.汽車駛過一座橋梁,汽車是運動的,而橋梁是絕對靜止的
C.地球和行星都繞太陽運動,太陽在宇宙中是絕對不動的
D.宇宙就是由運動的物體組成的,絕對不動的物體是沒有的
6、甲、乙兩物體分別以2米/秒和3米/秒的速度,在同一水平路上向同一方向作勻速直線運動,問下列哪種物體作參照物時,甲物體的速度在數值上最小( )
A.地球 B.迎面開來的汽車 C.乙物體 D.太陽
7、一個運動物體在前2秒內的平均速度是3米/秒,后3秒內的平均速度是5米/秒,則它在5秒內的平均速度是( )
A.等于4米/秒 B.小于5米/秒而大于3米/秒 C.等于5米/秒 D.大于5米/秒
8、關于平均速度,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 )
A.平均速度就是物體在各處運動速度的平均值
B.在相枝則同路程內,物體運動的時間越少則平均速度越大
C.做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在不同時間內,平均速度一般不相同
D.做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在不同路程內,平均速度有可能相同
9、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時,下列要求中錯誤的是()
A.測量時,刻度尺不能歪斜
B.測量時必須從刻度尺的左端量起
C.讀數時,視線應垂直于刻度尺的尺面
D.記錄測量結果時,必須在數字后注明單位
10、使用一個剛從冰箱里拿出來的毫米刻度尺去測量一個機器零件的長度,這樣測量的結果將會()
A.偏大 B.偏小 C.正常 D.無法比較
11、小明同學用刻度尺測出一個物體的長度為172.5 mm,下面物體中最接近這個數值的是()
A.物理課本的厚度 B.一根粉筆的長度
C.黑板的長度 D.飲水杯的高度
二、填空題
12、2012年6月18日,“神州九號”飛船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成功實現對接,對接時兩者在空中飛行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必須 ,此時兩物體之間處于相對 。
想在學習中獲得成功,也不是不是不可能的,只要我們能做到有永不言敗+勤奮學習+有遠大的理想+堅定的信念,堅強的意志,明確地目標,而我想成功也是應該有這個配方研制而成的吧!下面給大家?guī)硪恍╆P于 八年級 物理上冊第一單元測試題,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 單項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30分)
1、用不同的樂器(如小提琴和鋼琴)分別演奏相同的樂音,我們能夠分辨出其聲音的不同,這是因為不同樂器有不同的:( )
A.振幅 B.頻率 C.響度 D.音色
2、下列哪一種情況,聲音不能傳播:( )
A.在空氣中 B.在水中 C.在地面以下 D.在真空中
3、晚上當你在家復習功課,準備期中考試時,鄰居正在引吭高歌,對你的學習產生干擾,則下列措施中無效的是:( )
A.與鄰居協商使其減小音量 B.打開窗戶讓空氣加速流動
C.緊閉室內的門窗 D.用棉花塞住自己的耳型陪朵
4、能說明“液體可以傳播聲音”的事例是:( )
A.雨滴打在雨傘上的“嗒嗒”聲 B.樹枝上小鳥的“唧唧”聲
C.上鉤的魚被岸上的說話聲嚇跑 D.小溪流水的“嘩嘩”聲
5、醫(yī)生在給病人檢查時使用“聽診器”的目的是:( )
A.保持聲音的音調 B. 保持聲音的音色
C. 保持聲音的頻率 D.減小聲音的分散,增大響度
6、請你用物理學的準確用語來“翻譯”生活用語,有利于我們把握事物的本質,“引吭高歌”和“低聲細語”,這里的高與低指的是:( )
A.音色好壞 B.音調高低
C.響度大小 D.樂音三要素
7、控制噪聲是城市環(huán)保的主要項目之一,在一些主要干道旁設置噪聲監(jiān)測設備。
以上就是八年級上冊物理習題的全部內容,26、某同學欲測量一根細銅絲的直徑,他的實驗步驟如下:A.將細銅絲拉直,用刻度尺測出細銅絲的長度l1;B.用刻度尺測出鉛筆桿上銅絲繞圈總長度l2;C.用銅絲的長度除以銅絲的圈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