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美術史各階段特點?1)表現人類狩獵活動的情節性繪畫。2)以人物、動物的運動和速度為特點,把運動中的形象加以拉長和夸張動作,強調動勢。3)狩獵場面緊張活力。構圖具有濃厚的情節性和生活氣息,但忽略細節刻畫,用色單純。三、新石器時代 1、建筑:英國南部的巨石陣,又稱“斯通亨治”石環。那么,外國美術史各階段特點?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外國美術史
第一章 史前美術
一、舊石器時代美術
1、洞窟藝術:
(1)法國拉斯科洞窟:發現于1940年,最精彩的是“公牛大廳”。
)畫家以粗壯簡練的黑線勾畫出輪廓。
2)用紅、褐、黑色渲染出動物的體積和結構。
3)氣勢雄壯,富有動感,充滿粗獷的原始氣息和野性的生命力。
(2)西班牙的阿爾塔米拉洞窟:發現于1879年,代表是“受傷的野牛”。
1)壁畫輪廓線比較細,有明暗、粗細濃淡變化。
2)與色彩渲染結合緊密,表現動物身體的結構。
3)明暗起伏更為豐富,富有感情色彩。
2、小型雕塑藝術:代表是奧地利威倫道夫女性雕像,被稱為“威倫道夫的維納斯”。
出土的一系列女性圓雕和浮雕,夸張了女性的生理特征,體現出原始人對于母性和生殖的崇拜意識。
【簡述舊石器時代晚期美術的風格及主要作品:
舊石器時代最杰出的繪畫作品發現于法國西南部和西班牙北部地區。這里有幾處洞窯,其中也包括泥塑和浮雕。表現內容皆以動物為主,手法寫實而生動。其中最突出的代表是法國的拉斯科洞窯,西班牙的阿爾塔米拉洞窯壁畫。】
二、中石器時代
1、拉文特巖畫:中石器時代的巖畫藝術,主要分布在西班牙東部地中海沿岸的拉文特地區。
1)表現人類狩獵活動的情節性繪畫。
2)以人物、動物的運動和速度為特點,把運動中的形象加以拉長和夸張動作,強調動勢。
1. 文藝復興時期的主要畫派:
佛羅倫薩畫派的代表畫家包括達芬奇、米開朗基羅和拉斐爾,他們以其革命性的藝術成就重新定義了繪畫和雕塑藝術。
2. 巴洛克風格的代表畫家有魯本斯和委拉斯開支,他們以其戲劇性的構圖和強烈的動感著稱。
3. 洛可可風格的代表畫家如布歇和華多,他們的作品體現了優雅和輕柔的宮廷風格。
4. 19世紀初期的代表畫派:
新古典主義的代表有普桑和大衛,他們倡導回歸古典藝術的簡潔和理性。
5. 浪漫主義畫派的代表畫家德拉克洛瓦,以其強烈的情感表達和色彩運用聞名。
6. 印象畫派以馬奈、莫奈、畢沙羅、德加和雷諾阿等人為代表,他們捕捉光影的變化,強調色彩的直觀印象。
7. 新印象畫派的代表有修拉和西涅克,他們通過點彩技法來表現光和色彩。
8. 后印象畫派的代表畫家有梵高、塞尚和高更,他們的作品反映了對于傳統繪畫技法的挑戰和藝術的個性化表達。
這些流派和畫家的作品共同構成了西方美術史豐富多彩的篇章,每一派別都有其獨特的藝術語言和時代背景。
法國的拉斯科洞窟:1)畫家用粗壯簡練的黑線勾畫出輪廊。2)用紅、褐、黑色渲染出動物的體積和結構。3)氣勢雄壯,富有動感,充滿粗獷的原始氣息和野性的生命力。
西班牙的阿爾塔米拉洞窟:1)壁畫輪廓線比較細,有明暗、粗細濃淡變化。2)與色彩渲染結合緊密,表現動物身體的結構。3)明暗起伏更為豐富,富有感情色彩。
維倫道夫的維納斯:女裸體雕像的共同特征夸張女性的生理特點,突出表現女性的乳房、腹部、大腿等,體現出原始時期人們對母性生殖的崇拜,被人們稱之為“原始的維納斯”。
文特巖畫:1)表現人類狩獵活動的情節性繪畫。2)以人物、動物的運動和速度為特點,把運動中的形象加以拉長和夸張動作,強調動勢。3)狩獵場面緊張活力。構圖具有濃厚的情節性和生活氣息,但忽略細節刻畫,用色單純。
歐洲油畫國家 15世紀到19世紀中葉的油畫。特點:無論畫面大小,都有一種很完美的情境。 (一)文藝復興時期油畫 1、喬托:意大利油畫是歐洲油畫發展的先聲,文藝復興初期的著名畫家喬托,創作了許多具有現實生活氣息的宗教畫,被認為是歐洲繪畫之父和現實主義畫派的鼻祖。 2、波堤切利:在線條、色彩、造型等方面的表現更為豐富,人物思想感情表現得更加細致,作品情緒性更加強了,更注重科學的比例、透視和空間關系,造型極其優美,象音樂一樣。 3、米開朗琪羅、達·芬奇、拉斐爾:將油畫推進到高峰。寫實體系更加完善,美和力感更強了。 米開朗琪羅:他的壁畫,表現了非常豐富的人間世界,體現了文藝復興時期充滿著的矛盾與斗爭。 達·芬奇:《最后的晚餐》、《蒙娜麗莎》使人感受到時代的氣息、人文主義的氣息。 拉斐爾:《西斯廷圣母》等圣母畫像,表達了人文主義精神對人的外在、內在美、對人的尊嚴、對人的和諧的歌頌。 比較于南歐和諧與優美的風格,北歐的繪畫更注重實在的、具體的客觀世界的刻畫,有很強的地方特色,對人物描寫更注重性格。如尼得蘭(現在的比利時)畫家勃魯蓋爾等,雖也描寫宗教題材,但處理成世俗的,農民般的生活場景。 外國美術史,原本覆蓋除中國以外的世界美術史,然而基于當前研究情況與資料條件,本文主述歐洲美術史。 探索數千年外國美術史,涉及藝術思想、風格流派與國別信息。如何在有限時間掌握精髓?關鍵在于把握大脈絡與趨勢,采用歷史唯物主義視角和審美高度,開放思維品鑒藝術與藝術家。以西方美術史為例,整個發展可劃分為兩個階段:古希臘至19世紀中葉法國印象派的誕生為第一階段。這一時期西方美術經歷變遷,從古典主義到浪漫主義,再到印象派,展現了藝術與社會的互動與變遷。 第二階段始于19世紀中葉法國印象派的興起,直到現代藝術的多元化發展。印象派藝術家們以瞬間印象、光色變化為主要表現手法,對傳統藝術觀念構成挑戰。隨后,現代藝術逐漸向抽象、表現主義、立體主義等風格演進,展現了藝術家對自我表達與現代生活的新探索。 綜觀西方美術史,我們可以發現,藝術不僅反映時代背景和社會變遷,更與藝術家個人經歷、思想觀念緊密相連。通過學習西方美術史,不僅能夠了解藝術發展的脈絡,還能洞察藝術與社會、文化之間的互動關系,增進對藝術本質的理解。 以上就是外國美術史各階段特點的全部內容,主要發展階段:(1)荷馬時期雕塑,(2)古風時期雕塑,“古風式的微笑” 《青年立像》《赫拉女神像》《少女雕像》(3)過度時期雕塑,《海神波塞冬》《吹笛女子》《阿芙羅蒂德的誕生》(4)古典時期雕塑,米隆《擲鐵餅者》 菲迪亞斯《命運三女神》(5)希臘化時期雕塑,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真偽需自行辨別。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外國美術史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