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醫學電子學?先進性:書中內容緊貼生物醫學電子學的前沿,取材新穎,始終與行業發展同步,確保讀者獲取最前沿的知識。實用性:《生物醫學電子學》強調學以致用,通過深入淺出的講解,幫助讀者提升設計和研發新型醫學設備的專業技能,使其在實際工作中得以應用。知識廣度:該書覆蓋生物醫學電子學的全方位內容,那么,生物醫學電子學?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第1章概述
1.1電子學在生命科學與醫學中的作用
1.2醫學電子儀器的一般結構
1.3醫學電子儀器的設計
1.4醫學測量儀器中的噪聲、干擾與誤差
1.4.1干擾及其抑制
1.4.2電路噪聲
1.5本課程的學習方法和要求
思考題與習題
第2章傳感器與接口電路
2.1概述
2.2熱電阻的接口電路
2.3電容傳感器的接口電路
2.3.1電容傳感器橋式接口電路
2.3.2電容傳感器諧振式接口電路
2.3.3電容傳感器調頻式接口電路
2.3.4電容傳感器運算式接口電路
2.3.5電容傳感器二極管雙T型交流電橋接口電路
2.3.6電容傳感器脈沖寬度調制電路
2.4電渦流式傳感器的接口電路
2.5電位器式傳感器接口電路
2.6差動變壓器式傳感器的接口電路
2.7壓阻式壓力傳感器接口電路
2.8壓電晶體傳感器的接口電路
2.9光電二極管(光電池)的接口電路
2.9.1工作原理
2.9.2光電二極管的接口電路
2.10現代智能型傳感器舉例
2.10.1攝氏溫度集成傳感器LM45
2.10.2加速度傳感器ADXL50和ADXL05
2.10.3霍爾效應集成電路
2.10.4集成化的光電傳感器OTP101
思考題與習題
第3章信號放大
3.1概述
3.1.1集成運算放大器的主要直流參數
3.1.2集成運算放大器的主要交流參數
3.2同相放大器
3.3反相放大器
3.4基本差動放大器
3.5儀用放大器
3.6可變增益放大器
3.7隔離放大器
思考題與習題
第4章信號濾波
4.1引言
4.2濾波器的主要特性指標
4.3濾波器的傳遞函數與頻率特性
4.4有源濾波器的設計
4.4.1濾波器的公式法設計
4.4.2濾波器的歸一化設計
4.4.3濾波器的計算機輔助設計
4.4.4濾波器的類比設計
思考題與習題
第5章信號計算
5.1引言
5.2加減運算電路
5.2.1加法運算電路
5.2.2減法運算電路
5.3對數與指數運算電路
5.3.1對數運算電路
5.3.2指數運櫻橘改算電路
5.4乘除與乘方、開方運算電路
5.4.1乘除運算電路
5.4.2乘方和開方運算電路
5.5微分與積分運算電路
5.5.1積分運算電路
5.5.2微分運算電路
5.5.3PID電路
5.6特征值運算電路
5.6.1采樣/保持電路
5.6.2絕對值運算電路
5.6.3均值運算電路
第6章信號線性變換
第7章信號非線性處理
第8章模擬/數字轉換與數字/模擬轉換
第9章信號顯示
第10章功率驅動
第11章控制器件與控制電機
第12章信號遙傳
第13章生物醫學信號檢測
第14章電療與電刺激儀器
第15章生物電檢測儀器
第16章醫學圖像儀器
第17章醫學電子儀器的電氣安全與認證
附錄A國家標伍山準9706簡介(節選)脊判
生物醫學電子學領域的重要推薦
享譽侍喊業界的生物醫學電子學專家,憑借20多年的深厚積累和眾多前沿科研成果,精心編撰了《生物醫學電子學》這一教科書。這本書不僅是生物醫學工螞遲程專業的核心教材,同樣適用于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擴展學習。
先進性:書中內容緊貼生物醫學電子學的前沿,取材新穎,始終與行業發展同步,確保讀者獲取最前沿的知識。
實用性:《生物醫學電子學》強調學以致用,通過深入淺出的講解,幫助讀者悶談李提升設計和研發新型醫學設備的專業技能,使其在實際工作中得以應用。
知識廣度:該書覆蓋生物醫學電子學的全方位內容,從基礎理論到實際應用,無一遺漏,為學習者提供了全面的學科視野和深厚的知識底蘊。
無論是專業人員還是研究學者,都能從《生物醫學電子學》中收獲寶貴的知識和技能,為自身在該領域的研究和實踐提供強大支持。這本書是提升專業素養和創新能力的絕佳選擇。
擴展資料
生物醫學電子學應用電子技術解決生物醫學中的問題,從生命體本身的特殊性出發,來研究生物醫學信號的檢測、處理、顯示與記錄等電子學在生物醫學應用中的理論、方法與手段。
一、主要目標和主要內容:
通過本課程學習使學生了解生物醫學信號測量的特殊性,能夠從生命體本身的特殊性出發,掌握生物醫學信號的檢測、放大、處理、顯示與記錄等方法和手段,掌握放大電路及濾波器的仿真設計與分析技術,增強電路設計的能力,提高運用電子學技術與方法來解決生物醫學中問題的能力。
二、授課教師和授課對象:
授喚敏臘課教師:藺利峰
授課對象:生物醫學工程專業本科學生
三、課程類型和學時學分:
考試課,72學時,4.5學分
四、教學方式(授課形式和考核方式):
多媒體教學,筆試
五、教材與參考書目:
《醫學電子學基礎(第2版)》 陳仲本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
《生物醫學電子學》蔡建新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
《生物醫學電子學》王保華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醫學電子學教程及實驗》羅融等主編,西安交通大學
《生物醫學電子學》 張唯真主編,清華拿御大學出和滑版社
《生物醫學電子學及實驗》 周希賢等主編,蘭州大學出版社
《醫學電子學基礎》 高翠霞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
人體是一個巨大的生物電場,生物的器官、組織和細胞在生命活動過程中會發生電位和極性變化。生物電波振動是生命活動過程中的一類物理、物理-化學變化所引發的身體連鎖反應所呈現的結果,是正常生理活動的表現,也是生物構成、成長、發展的一個最為基本的基礎特征。
幾乎一切生物活動都與生物的電能有關。早在2000多年前,人類就發現動物體帶電的事實,并利用電鰩所發生的生物電治療精神病,此后,人類對于自身生物電的研究就從未停止過,并隨著科技的發展,日益清晰明了。
1920年,丹麥科學家斯文·英格法發現外部電場會引起動物神經源吵元發生變化。
1924年,荷蘭生理學家威廉·艾因特霍芬因成功記錄心臟生物電波頻率,發明“心電圖儀”,獲諾改握貝爾醫學獎。
1950年,《生物醫學電子學》成為一個獨立的學科在美國、英國等發達國家迅速崛起。
1952年,英國生理學家A.L.霍奇金第一次記錄了跨神經細胞膜的電波變化,獲得諾貝爾生理學獎。
同年,美國著名書籍《醫學新革命,將不可能變為可能,電流治病,人類將無絕癥》中首次提到:“人類若要遠離絕癥只有應用《生物醫學電子學》方可完成。”
1958年,魯內·埃爾姆奎斯特發明了第一臺心臟起搏器。
20世紀70年代,第一代胰島充電器和穩壓充電器誕生。
生物醫學電子學,起源于人類對自身生物電現象的探索,是生物體生命活動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早在2000多年前,人們通過利用電鰩的生物電來治療精神病,這一發現標志著對生物電研究的開始。
1920年,丹麥科學家斯文·英格法的突破性發現,揭示了外部電場對動物神經元的影響力。1924年,荷蘭生理學家培滾威廉·艾因特霍芬的創新,心電圖儀的發譽肢明,不僅記錄了心臟生物電波頻率,還因其成就榮獲諾貝爾醫學獎。
1950年,生物醫學電子學作為一個獨立學科嶄露頭角,特別是在美國和英國等發達國家,其研究與發展迅速。1952年,A.L.霍奇金的跨神經細胞膜電波變化記錄,為生物醫學電子學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據,他因此榮獲諾貝爾生理學獎。
同年,書籍《醫學新革命》中提出了生物醫學電子學在醫療領域的革命性應用,預示著電流治病可能成為未來治療疾病的新途徑。1958年,魯內·埃爾姆奎斯特發明的心臟起搏器,開啟了精準醫療的新篇章。
進入20世紀70年代,胰島充電器和穩壓充電器的出現,徹底改變了糖尿病和高血壓的治療方式,讓患者無需長期依賴藥物。21世紀初,生物醫學電子學的應用領域進一步拓寬,如航空醫學、植物生理學和仿生學等領域。
2009年,鹿鼎宮國際健康顧問管理公司的量子生物電能治療產品,為慢性代謝失衡性疾病患者提供了全新的非藥物治療選擇,如高血壓、糖尿病和心腦血管疾病,大大減少了藥物對患者身體的潛在慶中世傷害。
以上就是生物醫學電子學的全部內容,生物醫學電子學,起源于人類對自身生物電現象的探索,是生物體生命活動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早在2000多年前,人們通過利用電鰩的生物電來治療精神病,這一發現標志著對生物電研究的開始。1920年,丹麥科學家斯文·英格法的突破性發現,揭示了外部電場對動物神經元的影響力。19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