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地理?高中地理必修二思維導圖 高中地理必考知識點總結 1人類對宇宙的認識過程天圓地方說、地圓說、地心說、日心說、大爆炸宇宙學說。2宇宙的基本特點由各種形態的物質構成,在不斷運動和發展變化。3天體的分類星云、恒星、行星、衛星、彗星、流星體、星際物質。4天體系統的成因天體之間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繞轉,那么,必修二地理?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高一年級必修二地理知識點歸納
晨昏線的特點
(1)如果把地球看作一個正球體,同時不考慮大氣對太陽光線的散射作用,那么,地球上晝半球與夜半球的面積應相等,即晨昏圈是一個過球心的大圓,且平分地球。
(2)晨昏線平面與太陽光垂直。晨昏線上的各點太陽高度為0,晝半球上的各點太陽高度大于0,夜半球上的各點太陽高度小于0。
(3)晨昏線永遠平分赤道。
(4)晨昏線只有在春、秋分時才與經線圈重合。
(5)晨昏線在夏至、冬至時與極圈相切。
(6)晨昏線自東向西移動15°/小時,與地球自轉方向相反。
2.高一年級必修二地理知識點歸納
自然地理環境中的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
1、巖石分三大類:
①巖漿巖(巖漿上升冷卻凝固而成)。
②沉積巖(巖石在外力的風化、侵蝕、搬運、堆積、固結成巖作用下形成)。
③變質巖(變質作用)。
2、六大板塊名稱:亞歐板塊、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太平洋板塊、美洲板塊、南極洲板塊。
3、大氣受熱過程:太陽輻射(短波)、大氣削弱、地面增溫、地面輻射(長波)、大氣增溫、大氣輻射(長波)、大氣逆輻射(保溫作用)。
4、常見的天氣系統:鋒面系統(冷鋒、暖鋒、準靜止鋒)、氣旋(低壓)和反氣旋(高壓)、鋒面氣旋。
1.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識點歸納筆記 篇一
1、大氣的受熱過程根本能量源:太陽輻射(各類輻射的波長范圍及太陽輻射的性質--短波輻射)
2、大氣的受熱過程(大氣的熱力作用)--太陽曬熱大地,大地烤熱大氣
3、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三種形式及各自現象(用實例說明)吸收(選擇性臭氧-紫外線、CO2-紅外線)、散射(有一點選擇性小顆粒優先散射短波光-蘭紫光)、反射(無選擇性云層)
4、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
了解地面輻射(紅外線長波輻射);大氣輻射(紅外線長波輻射)
保溫作用的過程:大氣強烈吸收地面長波輻射;大氣逆輻射將熱量還給地面(圖示及實例說明--如霜凍出現時間;日溫差大小的比較)
保溫作用的意義:減少氣溫的日較差;保證地球適宜溫度;維持全球熱量平衡
5、太陽輻射(光照)的影響因素:緯度、天氣、地勢、大氣透明度、太陽高度
6、大氣運動的根本原因:冷熱不均(各緯度之間;海陸之間)
7、大氣運動形式:
最簡單形式:熱力環流(圖示及說明);舉例:城郊風;海陸風;季風主要原因
8、熱力環流分解:冷熱不均引起大氣垂直運動
9、水平氣壓差:水平氣流由高壓流向低壓
10、形成風的根本原因:冷熱不均
形成風的直接原因:水平壓差(或水平氣壓梯度力)
2.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識點歸納筆記 篇二
工業地域
(1)工業地域的概念
工業集聚而形成的地域,我們稱之為工業地域。
高中地理有哪些必考的知識點?地理必修二有哪些內容?下文我給大家整理了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識點思維導圖,供參考!
高中地理必修二思維導圖
高中地理必考知識點總結
1人類對宇宙的認識過程天圓地方說、地圓說、地心說、日心說、大爆炸宇宙學說。
2宇宙的基本特點由各種形態的物質構成,在不斷運動和發展變化。
3天體的分類星云、恒星、行星、衛星、彗星、流星體、星際物質。
4天體系統的成因天體之間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繞轉,形成天體系統。
5天體系統的級別地月系-太陽系-銀河系(河外星系)-總星系。
6日地平均距離1.496億千米。
7太陽系八大行星的位置水金地火(小)、木土天海。
8八大行星按結構特征分類類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遠日行星(天海)。
9地球上生物出現和進化的原因光照條件、穩定的宇宙環境、適宜的大氣溫度、液態水。
10太陽的主要成分氫和氦
11太陽輻射能量的來源核聚變反應
12太陽輻射對地球和人類的影響維持地表溫度,水循環、大氣運動等的動力,人類的主要能源。
13太陽活動黑子(標志)、耀斑(最激烈)。
14我國太陽能的分布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
15太陽外部結構及其相應的太陽活動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陽風)。
生活的全部意義在于無窮地探索尚未知道的東西,在于不斷地增加更多的知識。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識點總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識點1
第一章 人口的變化
一、人口增長
1、影響人口增長的主要因素:生產力水平、醫療衛生條件和教育程度影響到人口的死亡率和出生率,進而影響到人口的增長模式。此外,政策、社會福利、自然災害等也會影響到人口的增長。
2、人口增長模式(人口再生產模式):
①原始型:高高低(極少數原始落后地區)。
②傳統型:高低高(水平較低的發展中國家)。
③現代型:三低(發達國家或發達地區)。
3、世界人口增長:非洲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歐洲最低;亞洲凈增人口數量最多。
4、人口問題:
①人口增長過快:人口壓力大——控制人口(中國實行計劃生育)。
②人口增長過慢:人口老齡化——鼓勵生育、接受移民(中國靠發展生產力)。
二、人口遷移
1、人口遷移的主要原因:
經濟(落后地區向發達地區)、政治(政治迫害、戰爭、國家有組織的人口遷移)、社會文化(宗教迫害、民族歧視)、生態環境、其他因素(家庭和婚姻、投親靠友、逃避歧視)。
2、人口遷移的意義(效應)
(1)利:
①加強民族團結,促進民族融合。
知識改變命運,知識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知識是智慧的源泉,知識可以使人明智,陶冶人們的靈魂,下面我給大家分享一些高中必修二地理知識點,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歡迎閱讀!
高中必修二地理知識點1
不同等級城市的服務功能
一、 城市的不同等級
1、 城市等級劃分標準:以城市人口規模來劃分
特大城市——100萬人口以上 大城市——50-100萬人口 中等城市——20-50萬人口 小城市——20萬人口以下
2、 不同等級城市服務范圍和種類不同,大城市提供服務種類多,級別高,服務范圍相對較大。
3、 影響城市服務范圍的因素:
影響因素 影響 表現
資源條件 位于資源豐富地區的城市,能夠獲得支撐城市進一步發展的資源條件 為城市提供豐富物質條件、豐富勞動力條件、豐富城市用地
交通條件 位于交通樞紐上的城市,能夠通過便利的交通為更遠的居民提供服務,使其服務范圍擴大 鐵路樞紐城市、公路樞紐城市、港口城市等
人口條件 城市為服務區內居民提供貨物和服務,服務人口要達到一定規模位于人口稠密地區的城市服務范圍相對較小;相反,位于人口稀少地區的城市服務范圍相對較大
二、德國南部城市等級體系的啟示
1、同一區域內,不同級別的城市空間組合,就夠成立一個地區的城市等級體系。
以上就是必修二地理的全部內容,30、夏半年的概念:3月21日至9月23日 2.高二年級地理必修二知識點歸納 交通運輸方式和布局 一、主要交通運輸方式 1、鐵路運輸、公路運輸、水路運輸、航空運輸、管道運輸 2、交通運輸方式不僅日益網絡化(電和線交織)而且朝著高速化、大型化、專業化發展。 二、交通運輸布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