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考地理復習提綱?高中地理學業水平測試重點知識復習提綱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節宇宙中的地球考試說明要求:1、了解不同級別的天體系統,說明地球在太陽系中的位置。2、知道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條件和原因。主要知識點:1、天體的類型有恒星、星云、行星、流星、彗星、衛星、星際物質等。那么,會考地理復習提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初中地理會考復習資料
七年級上冊
與同學們談地理
1、人類的活動離不開地理
⑴地理與日常生活:地理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我們可以了解天氣,廣泛了解世界各地的基本情況和風土人情等。
⑵地理與生產建設:我們生產活動不能隨心所欲,它要受到地理環境的影響和制約。
⑶學會收集地理信息:①查閱地理書籍②咨詢有關人士③上網查閱資料等。
2、學習地理,為了更好地生活
①尊重自然規律,做大自然的朋友;②因地制宜,揚長避短;③綜合地分析問題;④具備可持續發展的觀念。
第一章 地球和地圖
一、地球和地球儀
1、認識地球的形狀和大小(P3中的圖1.2)
⑴形狀:地球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
⑵大小:表面積=5.1億平方公里;平均半徑=6371千米;赤道周長=4萬千米
⑶能證明地球是球體的事實:麥哲倫環球航行的成功;地球的衛星照片;月食照片,是地球影子遮擋了照射的陽光。
⑷麥哲倫環球航行路線:西班牙→大西洋→麥哲倫海峽→太平洋→菲律賓群島→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
2、地球的模型——地球儀
⑴含義:仿照地球的形狀,按照一定的比例進行縮小的模型。
⑵意義:可以方便我們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種地理事物的分布。
3、緯線和經線(P5中的圖1.7)
⑴緯線:與地軸垂直并且環繞地球一周的圓圈。
高一地理知識點整理
第一篇:宇宙與地球
1、宇宙中最基本的天體是:恒星和星云
2、恒星特點是:由熾熱的氣體組成;能自行發光發熱;球狀
3、星云的特點是:由氣體和塵埃物質組成;成云霧狀
(和恒星比較,星云由質量大,體積大,密度小的特點)
4、行星的特點是:繞恒星運動;質量大到自身引力足以使它變成球體;能清除其軌道周圍物體
5、天體系統的層次依次是:地月系—太陽系—銀河系
總星系
河外星系
8、太陽系八大行星分類
包括 特點
類地行星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質量小,平均密度大,中心有鐵核
巨行星 木星、土星 平均密度小,由氫氦氖等組成
遠日行星 天王星、海王星 離太陽遠
9、太陽的外部結構
太陽活動 周期 太陽活動的影響
光球層 黑子
11年 ①黑子和耀斑增多時,拋出的大量高能帶點粒子流影響無線電短波通訊②使全球的天氣和氣候產生異常③擾亂地球的磁場,產生“磁暴”
色球層 耀斑、日珥
日冕層 太陽風
10、地球上由生命物質存在的條件是:
地球與太陽的距離適中——地球表面的溫度適中
地球的質量與體積適中——地球由大氣層
地球自轉和公轉的周期適中——晝夜更替和季節輪回的節奏適中
地球處于穩定而安全的宇宙環境中
11、月球表面的特征
月球的體積質量小——吸引力小——基本沒有大氣——漆黑、寂靜、溫差大、荒涼
12、月球自轉、公轉的方向和周期相同(27.32日)——地球上永遠看到同一個月面
13月相
14、潮汐的影響:頂托河流如海,沿海水資源鹽度上升;加劇海岸的侵蝕;潮汐能,發電;利用漲潮巨輪進港;利用潮汐捕魚和曬鹽;旅游。
第一章 認識大洲
1.1 亞洲及歐洲
“亞細亞”和“歐羅巴”:亞細亞:東方日出之地 歐羅巴:西方日落之地
亞洲和歐洲的大陸部分連為一體,合成亞歐大陸。亞洲東、南、北三面瀕臨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西與歐洲相連,西南與非洲為鄰,東隔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望。亞洲面積約4400萬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一大洲。歐洲北、西、南三面瀕臨北冰洋、大西洋、地中海,東與亞洲相連,南與非洲相望。
高原山地為主的亞洲地形:三大特征:1. 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平均海拔高;
2.地面起伏大,高低懸殊。3.地勢中部高,四周低。
地形差異:
亞洲 歐洲
平均海拔 高 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大洲
相對高對 地面起伏大,高低懸殊 小
主要地形 高原、山地 平原
地形分布 中部高,四周平原 山地主要分布在南、北兩側
復雜多樣的亞洲氣候:復雜多樣:大陸性特征顯著;季風最強盛,最典型,影響范圍也最廣。
大河眾多的亞洲:大河多發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順地勢呈放射狀向四周奔流入海;
內流區面積廣大
亞洲的人口與國家:亞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2000年總人口達36.72億,約占世界總人口的60%。世界上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大多數在亞洲
1.2 非洲
國家最多的大洲:“阿非利加”是“陽光灼熱”。
http://wenku.baidu.com/view/670c0e1cfad6195f312ba6fe.html
初中地理總復習提綱
第一章:地球和地球儀
1、形狀:地球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
2、大小:半徑:6371千米;極半徑:6357千米;赤道周長:4萬千米。
3、地球儀:地球儀是地球的模型。(在地球儀上找出地軸、兩極、赤道)
4、經線:
經線特點:所有經線一樣長;經線都指示南北方向;經線是一個半圓。
經度:0°—180°;0°經線為本初子午線,以東為東經,用字母E表示,0°經線以西為西經,
用字母W表示;
5、緯線:
緯線特點:緯線長短不一,赤道最長,向南北兩極逐漸縮短;緯線都指示東西方向;
緯線是一個完整的圓。
緯度:0°—90°;0°緯線為赤道,赤道以北為北緯,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為南緯,
用字母S表示。
6、低中高緯的劃分:南北半球,0°—30°為低緯度,30°—60°為中緯度,60°—90°為高緯度。
7、東西半球的劃分:以20°W和160°E組成的經線圈為界;20°W以東、160°E以西為東半球;
20°W以西、160°E以東為西半球;
8、能在地球儀上利用經、緯網確定地球上任何一個地點的位置。
9、地球的自轉:
方向:自西向東;周期:一天(24小時);自轉中心:地軸。
地理意義:產生了晝夜更替和時間的差異。
以上就是會考地理復習提綱的全部內容,高二地理會考復習重點(提綱)湖南常德市七中 羅瑾 必修一(天、地、氣、水、帶)1.天體系統的層次結構(圖) 太陽系的組成及其結構(圖) 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條件 三種太陽活動及其對地球的影響 2.地球自轉角速度與線速度區別、自轉周期(真正周期和晝夜更替周期)、地理意義(地轉偏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