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測量平均速度?那么,物理測量平均速度?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速率指物體運動快慢的程度,是標量。
平均速率=路程/時間
平均速度=位移/時間
物理和化學并沒有那么難,只要你專心學就能學會,基礎的書有《分層導學》,提高的有《精煉博覽》
速率是運動物體經過的路程的路程和通過這一路程所用時間的時間的比值。(V)
速率是一個標量,它只描述物體運動的快慢,而不反映物體運動的方向。(說白點其實也就是初中時說的速度)
速度和平均速率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首先速度只是一瞬間的,而平均速率則是全程的。
1.設路程S為1,前段用的時間為t1,后段用的時間為t2,平均速度為V
t=S/v就可求出前段時間t1為1/6,后段時間t2為1/4
V=S/(t1+t2)即可得到平均速度為2.4m/s
2.方法差不多,設全程為1,前用速度時間為t1,后用速度時間為t2
即可知道t1=1/3V1,t2=1/30。
平均速率=全程/(t1+t2),27=1/(1/3V1+1/30),自己換算下就會得到V1=90km/h
求平均速度:
1.根據定義
平均速度= 總位移 / 總時間
平均速率= 總路程 / 總時間
2.由靜止被恒力作用時
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運動,平均速度等于末速度的一半。
初速度不為零的勻加速運動,平均速度等于末速度的一半與初速的一半的和。
作圖。
畫出v-t圖像,t為x軸,v為y軸。圖像所圍的面積就是s(v*t)。
勻加速運動中所圍的面積是個梯形t正好是高,初速度與末速度分別是上底和下底。
所以s=0.5(初速度+末速度)*t,平均速度=(初速度+末速度)/2
以上就是物理測量平均速度的全部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