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化學方程式?用化學式來表示化學反應的式子,叫做化學方程式。2. 意義:⑴表示反應物、生成物及反應條件。⑵表示反應物與生成物的分子、原子之比。⑶表示反應物和生成物之間的質量關系,各物質之間的質量比=相對分子質量與系數的乘積之比 一、書寫化學方程式的原則 ⑴以客觀事實為基礎。 ⑵遵守質量守恒定律。那么,什么是化學方程式?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化學方程式:用化學式表示化學反應的式子
(1)意義:化學方程式表示什么物質參加反應,生成什么物質;表示反應物、生成物各物質之間的質量比。
(2)書寫方法:要遵循質量守恒定律和化學反應的客觀事實
①反應物化學式寫在左邊,生成物化學式寫在右邊,中間用“=”相連接。
②化學方程式的配平即在反應物、生成物的化學式前邊配上必要的系數使反應物與生成物中各元素的原子個數相等。
③要注明反應所需要條件,如需要加熱,使用催化劑等均需在等號上邊寫出。如需要兩個以上條件時,一般把加熱條件寫在等號下邊(或用Δ表示)
④注明生成物狀態,用“↑”表示有氣體生成(反應物中不含氣體),“↓”表示有難溶物產生或有固體生成(反應物中不含固體)。
補充說明:①質量守恒定律指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
用化學符號表示物質組成的式子。化學式是實驗式、分子式、結構式、示性式的統稱。用化學符號表示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原子比例的化學式稱為實驗式,如乙炔和苯都是碳氫化合物,它們的組成都是含碳92.3%,含氫7.7%,碳和氫的原子比是1∶1,推導出來的乙炔和苯的實驗式都是CH。有些無機化合物(如氯化鈉)是由離子晶體組成的,晶體內部陽離子和陰離子交替地排列,現在,氯化鈉晶體中到底有多少個鈉離子和氯離子的問題尚未解決,只知道Na∶Cl=1∶1,所以只能用實驗式NaCl代表氯化鈉。用化學符號表示物質分子的組成的化學式稱為分子式,它的含義是:組成該化合物的元素;各元素原子數之比;各元素原子的重量之和。用化學符號和價鍵表示化合物中各個原子間化學結構的方式稱為結構式,它指出了分子中原子的排列順序和連接方式,有機化合物常用結構式表示,它可以消除由于異構現象而造成的同一分子式代表不同化合物的缺點。例如正丁烷和異丁烷的分子式都是C4H10,但結構式不同
由此可見,結構式明顯地區別了正丁烷和異丁烷。標明化合物中各原子之間排列次序的簡化結構式稱為示性式,如乙醇的示性式為C2H5OH。
氫氣(H?)和氧氣(O?)反應生成水(H?O)的化學方程式是
2H? + O? = 2H?O,在“=”上方寫上條件“點燃”
再舉幾個例子
C+O? = CO?點燃
Zn + H?SO? = ZnSO? + H?↑
化學方程式又稱化學反應式,水是化合物,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化學式H2O.如果由氫氧反應生成其化學方程式:2H2+O2→2H2O
化學方程式,也稱為化學反應方程式,是用化學式表示化學反應的式子?;瘜W方程式反映的是客觀事實。用化學式(有機化學中有機物一般用結構簡式)來表示物質化學反應的式子,叫做化學方程式。
化學方程式不僅表明了反應物、生成物和反應條件。同時,化學計量數代表了各反應物、生成物物質的量關系,通過相對分子質量或相對原子質量還可以表示各物質之間的質量關系,即各物質之間的質量比。對于氣體反應物、生成物,還可以直接通過化學計量數得出體積比。
以上就是什么是化學方程式的全部內容,化學方程式,也稱為化學反應方程式,是用化學式表示化學反應的式子。化學方程式反映的是客觀事實。用化學式(有機化學中有機物一般用結構簡式)來表示物質化學反應的式子,叫做化學方程式?;瘜W方程式不僅表明了反應物、生成物和反應條件。同時,化學計量數代表了各反應物、生成物物質的量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