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我國十大書法家是誰 我國許多著名的書法家有哪些 中國書法十大名家 十大著名書法家 中國書法四大名家
書法家是擅長書法的人,是具有漢字書寫能力,并能將其推至藝術高度的簡單來說就是以書法為主要創作的藝術家,或者說是精通書法的人。我國著名的書法家有王羲之、趙孟頫、顏真卿、米芾、王鐸、李志敏、于右任、吳昌碩等,其中王羲之,其代表作為《蘭亭序》;顏真卿,其代表作為《祭侄文稿》;米芾,其代表作為《蜀素帖》;趙孟頫,其代表作為《膽巴碑》;王鐸,其代表作為《擬山園帖》;吳昌碩,其代表作為《西泠印社記》;于右任,其代表作為《標準草書》;李志敏,其代表作為《草論》。
王羲之 ,字逸少,瑯琊臨沂(今山東省臨沂市)人。東晉大臣、書法家,丹陽尹王曠的兒子,太尉郗鑒的女婿,有“書圣”之稱。善于書法,兼善隸、草、楷、行各體,精研體勢,心摹手追,廣采眾長,備精諸體,冶于一爐,擺脫漢魏筆風,自成一家,影響深遠。風格平和自然,筆勢委婉含蓄,遒美健秀。李志敏評價:“王羲之的書法既表現以老莊哲學為基礎的簡淡玄遠,又表現以儒家的中庸之道為基礎的沖和”。在書法史上,與鐘繇并稱"鐘王",與其子王獻之合稱“二王”。顏真卿,字清臣,小名羨門子,別號應方,京兆萬年(今陜西省西安市)人,祖籍瑯玡臨沂塵枯燃(今山東省臨沂市)。唐朝名臣、書法家,秘書監顏師古五世從孫、司徒顏杲卿從弟。其書法精妙,擅長行、楷。初學褚遂良,后師從張旭,得其筆法。其正楷端莊雄偉派虛,行書氣勢遒勁,創“顏體”楷書,對后世影響很大。與趙孟頫、柳公權、歐陽詢并稱為“楷書四大家”。又與柳公權并稱“顏柳”,被稱為“顏筋柳骨”。又善詩文,有《韻海鏡源》《禮樂集》《吳興集》《廬陵集》《臨川集》,均佚。宋人輯有《顏魯公集》。趙孟頫,敗譽字子昂,漢族,號松雪道人,又號水晶宮道人(一說水精宮道人)、鷗波,中年曾署孟俯,吳興(今浙江省湖州市)人,原籍婺州蘭溪。南宋晚期至元朝初期官員、書法家、畫家、詩人,博學多才,能詩善文,通經濟之學,工書法,精繪藝,擅金石,通律呂,解鑒賞,尤其以書法和繪畫的成就最高。在繪畫上,他開創元代新畫風,被稱為“元人冠冕”;趙孟頫亦善篆、隸、真、行、草書,尤以楷、行書著稱于世。其書風遒媚、秀逸,結體嚴整、筆法圓熟,創“趙體”書,與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并稱“楷書四大家”。中國當代著名書法家:
歐陽中石、 沈鵬、 王鏞、石開、陳錦城、言恭達、林岫、 張海、張旭光、王冬齡。
中國當代著名書法家藝術簡介:
歐陽中石,1928年生于山東省泰安市肥城。著名的學者、教育家、書法家、書法教育家。首都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書法文化研究所所長、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書法家協會顧問、中國畫研究院院務委員.
歐陽中石既是一位學問家、又是一位教育家。上個世紀50年代初,年輕的歐陽中石考取了輔仁大學哲學系,一年后進入北京大學哲學系,主修中國邏輯史,拜在邏輯學大師金岳霖的門下。1954年,歐陽中石畢業于北京大學,開始在中學從事基層教育工作。他教過中學的各門課程,深得學生敬重。在長期從事中學教學的實踐中,他對語文教學中長期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了積極深入的思考,運用他敏銳的目光和明辨的思維,以及對中國語言文字特點獨到而深刻的理解,提出了一套科學的語文教育改革方案,并在中學試點,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得到了各界的一致好評。面對歐陽中石,就仿佛面對一本厚厚的書,讓你敬重,讓你深思,讓你味之不盡。只是目前價位已高,如能遇上每平尺5000元以下的作品是可以投資與收藏的。
沈鵬,齋名介居。1931年9月出生于江蘇江陰,曾任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中國美術出版總社顧問以及《中國書畫》主編等職。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
沈鵬先生書法擅長行草,并兼及隸、楷多種書體。行草以帖派風格為主,對漢魏碑刻,米芾等宋代書家作品都有較深的研究,論其草書主要得筆于懷素《大草千文》并柔和自家隸書的筆法,形成自己草書特色,有強烈的時代風貌與個人風格。是當代為數不多的達到相當高度的草書家之一。
沈鵬先生在北京按排名除了啟功之外,應排名第一。沈鵬先生作品報價:每平尺10000元,2000年以后的作品市場價在6000 元左右,建議藏家如遇每平尺5000元以下作品,可以購買。沈鵬先生書法作品將來不但收藏價值高,而且升值空間還會很大 。
王鏞,1948年3月出生于北京。山西太原人。一九七九年考取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李可染、梁樹年教授研究生,攻山水畫和書法篆刻專業,得到葉淺予、梁樹年等先生的指導,一九八一年在研究生畢業展中獲葉淺予獎金一等獎并留校執教。現任中央美術學院教授、書法藝術研究室主任、中國書法家 協會篆刻藝術委員會副主任、全國中青年書法篆刻展評審委員會副主任。作品曾多次在國內外展出和發表,被多家美術館、博物館收藏,并出版專集數種。現任中央 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東方美術交流學會副理事長。
王鏞先生孝銀是“中國當代書法的開派人物”他和石開、、何應輝、沃興華等被稱作“流行書風”的領袖人物和“中國書壇的重量級人物”。 王鏞先生的書法取向主要是民間書法,他廣泛的吸收了“墓志”、“摩崖”、“簡帛”、“瓦當”、“金印”、“磚銘”、“鼎銘”、“秦權”等,要論對民間書法的涉獵之廣堪稱舉世無雙。雖然王鏞先生是當今書壇頗具爭議的人物,但是他對“當代書法”——“流行書風”的影響是無人齊肩的。王鏞先生的地位、學問、影響、印、書、畫、堪稱佼佼者。
王鏞先生的書法作品目前每平尺8000元左右,市場價格:早期作品(指90年代)約在4000左右,他是這幾年價格增長比較快的書家之一。從收藏角度出發,也是藏家必須收藏的書家之一。
石開,1951年生,福建福州市人。原姓劉,別名吉舟,從事藝術職業后改姓石。可以這樣說:石開先生是中國印壇頂尖人物。其印風影響當代印壇。早在80年代中期,印壇被稱做“三足鼎立”即曰:王鏞高步京華;韓天衡雄居海上;石開領風騷于閩南。石開先生也是“流行書風”的領袖人物之一,在當今書壇石開更是頗具爭議的人物。石開先生書法帶有孤峭奇逸的強烈個性色彩,有人說石開書法如鬼畫符一般,給人一種神秘的感覺,因他的書法個性太強烈,以至與當代任何一位書家都拉開距離。其實解析石開先生書法也是很傳統的,特別是早期作品不難看出。他受明清書家影響更大一些,在他書法里隨處可見深受黃道周和傅山的影響。石開工篆刻,書法,繪畫,詩文皆達上乘,石開無疑是既能繼承傳統又最具創造性的一位書家。將來必成大器。
石開是最早作為書家(敗衫辭去福建書協副主席職務)成為“北飄”一員的,后來干脆辭去中國書協一切職務,以職業書畫篆刻為職業。其作品價巧枯宴格是一步一步地提升的,石開性格如同其書法一樣有強烈的個性,所出售作品的價格一視同人,作品從不應酬。有人說:因石開篆刻好,在他各種書體中所以篆書最好。我不這樣認為,舉例說明:如同一名汽車修理工,汽車修得好,不一定汽車開得就好。我認為石開草書最好,石開本人可能也這樣認為,從2006年石開作品報價中也不難看出:篆書與行書每平尺2000元,草書每平尺2500元,小字或小品每平尺3000元。目前市場價位:每平尺5000元左右,石開先生作品無論作為投資或收藏都是可以的。
陳錦城,1958年生。福建福州長樂人。常來往于北京、武漢等地。陳錦城是我國唯一五體均能雙手雙筆齊下分寫異字的書法家.。雙筆五體書法開拓者、奠基人。中國歷史第一人,楷、行、草、隸、篆五體書法均能同起同落雙管齊下,左右開弓雙手、雙筆分寫異字, 并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把雙手、雙筆漢字書寫推至藝術的高度。刷新書壇紀錄,填補歷史空白。
陳錦城先生重視傳統,又能超越傳統,書畫印俱精,書法功力扎實,是當代民間書法與實力派書法代表人物。陳錦城八十年代書法作品展出于北京中國美術館,并開始潛心研究雙筆書法。九十年代被媒體譽為“全能雙管,五體俱佳”,書畫作品開始銷往全國各地和美國、日本、加拿大、法國、德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作品價位逐步提升。
陳錦城先生五體書法均有很高造詣,行草最好,行草書主要得力于孫過庭《書譜》,王羲之《十七帖》,對米芾,徐渭、王鐸,黃道周等古代書家作品都有較深的研究,并柔和《石鼓文》《漢魏碑刻》等篆、隸筆法,形成自家風貌。他創作形式多樣,單筆有左筆,右筆,還有雙筆創作。他的雙筆書法既能用于表演,還可用于創作,且實力雄厚——特別是雙筆行草書創作更加突出。他通過雙筆不同水墨形成的豐富變化與不同的速度變化,使筆法與墨法互補相發,創作了許多精品,這是陳錦城書法對中國書法技法寶庫提供的創造性成果。而這一神奇的技巧,成了其書法創作的一個重要表現手段。陳錦城先生書法精品目前市場價位:每平尺3000元--5000元 。市場價位尚不算高,具有很大的升值空間。投資陳錦城先生的作品歷史意義不容忽視,投資和收藏前景看好,收藏意義與價值相當高。
言恭達,1948年生,江蘇常熟人。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全國委員會委員,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書法家協會教育委員會主任,中國國家畫院院務委員,江蘇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江 蘇省文化發展基金會理事長。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兼職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東南大學書法研究院院長。國家一級美術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從言先生書藝來看,也是了不得。言先生各種書體皆能,以草書和篆書最佳。言先生書法師從沙曼翁先生,得沙翁真傳。言先生先生篆書主要從《散氏盤》而出,寫出了《散氏盤》的真諦——字體用筆渾樸雄偉,豪放質樸,敦厚圓潤,結字寄奇雋于純正,壯美多姿。有金文之凝重,也有草書之流暢。草書則在傳統的基礎上融入自己強烈的書寫個性和淋漓盡致的性情揮灑。觀其草書氣勢磅礴,結體多變,轉化跌宕,線條富有立體感,圓潤中又不失疾澀,勁健而又不失柔美,富有旋律的美感。
近年來投資和收藏言先生作品的人愈來愈多,特別是06年下半年以來形成高峰。言先生06年作品價位:每平尺3000元 ,目前市場價位:每平尺2500——3000元 。從目前分析,言先生的作品還有很大升值空間,具有相當大的收藏投資潛力 。
林岫(1945-)女,字蘋中、如意,號紫竹居士、頤陽書屋主人。浙江紹興人。漢族,林岫不僅書法家,而且是詩人。在書協擔任主要職務:中國書協副主席、書法教育委員會主任, 北京書法家協會主席等職。在中國女書法家中排名前三位。當前在北京作品價位已高,但與外地價格形成很大差距,每平尺千元以下作品的時常能遇到,存在地域差別。藏家如遇低價位作品亦可收藏。
張海,1941年9月生于河南省偃師市。現任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鄭州大學美術學院院長。全國政協常委,國務院批準有突出貢獻的專家。曾任第八、九、十屆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文聯主席,河南省書法家協會主席,河南省書畫院院長等。書協改選前,張海先生的價格為:每平尺2000元,改選后為:每平尺4000元。目前已達近萬每平尺,一般藏家難以接受。不過市場上能見到低價位作品: 每平尺2000元至5000元 。隨著先生的名氣越來越大,且作品價位俞來俞高,造假的數量也隨之增高,贗品充斥市場,藏家要特別小心!
張旭光,是當今書壇比較走紅書法家,曾任中國書法家協會培訓中心副主任兼《中國書法學報》執行主編,曾任中國書法家協會分黨組成員,副秘書長,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中國書法家協會評審委員會、創作委員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書法通訊報》主編。 2008年 8月調任到中國美術家協會任副秘書長,目前市場價位尚不算高:每平尺2000元左右,很有投資潛力
王冬齡,1945年生,江蘇省如東縣人。現為中國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書協評審委員會委員,浙江省書協副主席等。1966年與1981年先后畢業于南京師范大學美術系、中國美術學院書法研究班,獲碩士學位,并留校任教。1989年應美國明尼蘇達大學之邀赴美國講授中國書法,為該校及加州大學教授,在哈佛、伯克萊等20多所大學舉辦講座與展覽。1992年底由國家教委招聘歸國,到中國書法家協會研究部工作,1994年回中國美術學院執教。1996年赴韓國漢城參加“第四屆國際茶文化書畫藝術展。”1998年2月巨幅草書參加紐約古根海姆現代藝術博物館的“中華五千年文明藝術展”,1999年參加巴黎“現代中國書法藝術展”,東京“中國二十世紀書法大展”、韓國漢城“現代文字藝術展澳大利亞”“China46”藝術展。2001年3月參加了中國蘭亭國際書法節,王冬齡的書法展覽與書法藝術專題講座深受觀眾歡迎。王冬齡早年師從“當代草圣”林散之,其行草書得林、陸二師真意間又參合了沙翁之磅礴。王先生成名很早,他草書在當代書壇影響很大,特別是他長篇巨作,氣勢磅礴,震撼心扉。他是一位非常活躍的書家,研究書法藝術如何走向國人和世界,并成功地舉辦杭州國際草書展;他也是一位非常包容的書家,盡管注重傳統、親和經典,但他也熱衷于“現代書法”的探索。
王先生作品06年報價:每平尺3000元。市場價:每平尺2000元左右。王先生作品很受藏家的青睞,無論投資與收藏都是很好的選擇
我國著名的書法家有王羲之、王獻之、顏真卿、歐陽詢、柳公權等。
1、“書圣”王羲之
說起王羲之,稍懂書法的人,都知道《蘭亭集序》,《蘭亭集序》是書圣王羲之的代表作,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傳說王羲之小時候苦練書法,時間久了,用來清洗毛筆的池塘水都變成墨色,這就是墨池的傳說。
王羲之的書法兼善隸、草、楷、行各體,廣采眾長,自成一家。王羲之書法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書法家,從南朝開始,到唐太宗,再到宋、元、明、清諸朝學書人,無不學習“二王”,因而王羲之被尊為“書圣”。王羲之真跡早于不存于世,現存書帖皆為后人摹本。代表作有《蘭亭集序》、《初月帖》、《黃庭經》、《樂毅論》、《十七帖》等。
2、王獻之
王獻之是“書圣”王羲之的兒子,與父親王羲之并稱為“二王”,有“小圣”之稱;王獻之以行書和草書書法聞名于世,他的楷書和隸書亦有深厚功底,張懷瓘在《書估》中評其書法為第一等。
王獻之自小跟隨父親練習書法,胸有大志,后伍判期兼取張芝,別為一體。王獻之的書法藝術并不守舊,且與父親不同,字身喜帶長形。傳世名作楷書以《洛神賦十三行》為代表,行書以《鴨頭丸帖》為代表。草書名作有《中秋帖》。前人評論王獻之的書法為“丹穴凰舞,清泉龍躍。精密淵巧,出于神智”。
3、顏真卿
在中國書法史上,二王之后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書法家當屬顏真卿。顏真卿書法擅長行、楷。初學褚遂良,后師從張旭,廣收博取,一變古法,其正楷端莊雄偉,行書氣勢遒勁,自成一種方嚴正大,樸拙雄渾的書體,創出大氣磅礴的“顏體”楷書,對后世影響很大。
顏真卿的楷書《多寶塔碑》被前人評價如“荊卿按劍,樊噲擁盾,金剛嗔目,力士揮拳。”顏真卿的行書《祭侄文稿》是在極其悲憤的心情下進入的最高藝術境界,被稱為“天下第二行書”。米芾《書史》中稱贊顏真卿楷書“顏書第一。”與趙孟頫、柳公權、歐陽詢并稱為“楷書四大家”。
4、歐陽詢
歐陽詢,唐代書法家,楷書四大家之一,創歐體,開顏柳先河,被世人稱為唐代楷書第一人。歐陽詢書法八體盡能,尤工正、行書。初學王搏鉛羲之、王獻之,吸收漢隸和魏晉以來楷法,別創新意,筆力險勁、瘦硬,意態精密俊逸,自成“歐體”,“歐體”是歷代學習楷書入門首選。
歐陽詢不僅是一代書法大家,還是一位書法理論家,歐陽詢總結書寫經驗,撰寫了《傳授訣》、《用筆論》、《八訣》、《三十六法》,是歷代學習書法的理論基礎。
歐陽詢存世書法比較多,墨跡有《仲尼夢奠帖》、《卜商帖》、《張翰帖》等,碑刻有《化度寺故僧邕禪師舍利塔銘》、《九成宮醴泉銘》、《皇甫誕碑》、《虞恭公碑》、《宗圣觀記》、《房彥謙碑牌》等等。
5、柳公權
柳公權,唐朝書法家,“楷書四大家”之一,柳公權的書法以楷書著稱,初學王羲之,后來在研究和繼承鐘繇、王羲之等人楷書風格的基礎上,遍觀唐代名家書法,吸取顏真卿、歐陽詢之長,自創“柳體”,后世有“顏筋柳骨”的美譽,為后世百代楷模。與顏真卿齊名,人稱“顏柳。其書法作品骨力清勁,字體結構嚴謹。
今天學書入門,依然首選唐代顏、柳、歐、褚、虞等書法家,特別是柳公權所建立的一整套楷書的規范,仍然是人們學習的榜樣。有墨跡《蒙詔帖》、《王獻之送梨帖跋》傳世,傳世碑刻有《金剛經刻石》、《玄秘塔碑》、《馮宿碑》等,行、草書有《伏審帖》、《十六日帖》、《辱向帖》等腔銀改。
我橋旅孫國最著名的書法家除了書圣王羲之、楷書大家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趙孟頫,還有敏鏈文徵明、董其昌、懷素、王鐸、何紹基、蘇軾、黃庭堅、米芾等等鎮核
韋誕(179-253),字仲將,魏京兆(今陜西西安)人,擅長各種書兆掘體,三國魏書法家、制墨家,太仆端之汪猜信子,官至侍中。伏困輪膺于張伯英,兼邯鄲淳之法。諸書并善,題署尤精。韋誕的書法欣賞特點是如龍盤虎據、劍拔弩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