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冷知識?10條有趣的歷史冷知識,知道5條以上的人,都是學霸 1、日本這個國家沒有沙漠,但是在本州島上卻建了一座沙漠博物館,幾乎收藏了世界上所有沙漠的樣品。 2、清代驛站最快的是六百里、四百里、二百里三個等級,驛遞的使用有著嚴格的規定,即便是總督、將軍濫用也要受到懲罰。只有遇到全省最高長官總督、將軍、提督、那么,歷史冷知識?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你不知道的歷史冷知識
1、愛吃荔枝的除了楊玉環,還有雍正皇帝
在今天,荔枝也是當季才能吃到的水果,在古代的北方吃荔枝就更難了。怎奈雍正皇帝愛吃呢,閩浙總督上書過一份荔枝貢的奏折,朱批奏折:“朕甚是喜好吃荔枝。”但后文又寫:“雖然如此,僅是水果而已,并非飯茶,不能充饑,雖可解饞,實與爾等費力,既然爾等已令啟程,盡量少些,無需多捎。”
他生怕進貢荔枝引起事端,損害他的好名聲,讓他們少帶一些進京,不過我們的總督大人也是很聰明的,直接用船運了小荔枝樹去,讓皇上永遠不愁荔枝吃。
2、嘉慶皇帝的死因嘉慶皇帝算是歷史上最倒霉的人之一。他在位期間一共是二十五年,期間經歷了數次險些喪命的襲擊。嘉慶皇帝的死因一直是被后人所猜疑,一大部分人認為嘉慶皇帝是由于外出被雷劈死的,這是流傳最為廣的一種說法。所以,嘉慶皇帝的死因成為了歷史上的一大謎團。
3、秦朝法律和身高有關秦朝時期的法律規定簡直是奇葩中的奇葩怪誕。它嚴格規定男人身高是在一米五二以下,女人的身高是在一米四二以下。只要符合規定的身高,則犯罪是不用承擔刑事責任的。大白話是意思就是說如果你身高符合以上規定,是不用為了犯罪而承擔責任的。看來長得矮在秦朝時期這么肆無忌憚為所欲為的行為。
1.秦始皇沒有立過皇后 。
2.乾隆大概只有1米66左右 。
3.我們一直有個歷史誤區:即秦始皇統一了中國,其實他只是滅了六國,并未統一全國,當時還有一個衛國作為秦的附屬國存在,直到秦二世時才被滅掉。
4.秦檜所創的“宋體字”是整個南宋時期的官方文書通用字體,盡管南宋大多數時間都將秦檜作為反面典型。
5.徐志摩這個名字是他老爹在他出國前給他改的,來源是小時候有個叫志諧的和尚摸過他的頭。
6.南宋時期,熟練雇工的工資高于知府工資。(宋朝知府一般是從三品或正四品,年薪在400 貫以上,至少相當于今天的15萬元人民幣),貌似現在只有歐美發達國家才這樣。
7.東漢有個太監,憑借為皇后誣陷其他嬪妃上位,皇后死后,他立即又傍上了另一個皇后,簡直就是個皇后控。這個人政治上的作為不堪入目。他叫蔡倫,發明了造紙術。
8.隋煬帝是歷史上相貌最出眾的皇帝。
9.楊延昭是楊業長子,楊業一共3個兒子,六郎是契丹人給他的綽號。
10.北宋清明上河圖有人物1600多人,比四大名著中任何一部出現的人物都多(三國1200人) 。
11.屈原楚國祖先族姓羋,熊氏,先祖因被封于屈邑,其后代以封地為姓,遂稱屈氏~離騷第一句就說了【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10條有趣的歷史冷知識,知道5條以上的人,都是學霸
1、日本這個國家沒有沙漠,但是在本州島上卻建了一座沙漠博物館,幾乎收藏了世界上所有沙漠的樣品。
2、清代驛站最快的是六百里、四百里、二百里三個等級,驛遞的使用有著嚴格的規定,即便是總督、將軍濫用也要受到懲罰。只有遇到全省最高長官總督、將軍、提督、學政四人,在任上病故或是丁憂,以及城池出現失守或收復的情況,才能使用六百里驛遞。
3、鹽在古代有著非常重要的價值,著名的牛津英語詞典用了近乎四頁的篇幅來為“鹽”一詞作解,大大超過了其他食物的闡釋。
4、眼鏡在歐洲出現之前,視力不佳的歐洲人曾嘗試用各種稀奇古怪的方法來改善視力,比如將一只牛眼掛在脖子上,或用一個紅布袋,里面方式一只狐貍的干舌頭,然后綁在脖子上,用以提高視力。
5、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有個叫葛清的狂熱粉絲,自脖子以下,刺滿了三十首白居易的詩作,還配有插圖,以至體無完膚,被時人成為白舍人行詩圖。
6、我國的武舉考試誕生于唐朝武則天時期,直到1901年八國聯軍侵華后才廢除,流傳了1200多年。清代武狀元考試難度并不低,要能舞動八十斤以上重的大刀,雙手提起兩百到三百斤重的大石頭。
來源:知乎
1.袁世凱簽訂了二十一條,遭來罵名,但很多人不知道,當時孫中山比他還想簽…但孫中山沒那個條件和籌碼。
2.滿清八旗子弟,現在算是軍二代,賭博,拿士兵的盔甲兵器當廢鐵賣了當賭注。
3.秦始皇沒立皇后。
4.空城計并不是諸葛亮對司馬懿使的,而是孫權對文聘使的,當然只是說法之一。
5.還說空城計,司馬懿有可能是故意跑的。諸葛亮如果完蛋了……有句話叫木秀于林風必摧之。
6.在古代,晚上八點已經算半夜了。
7.交黨費的慣例起源于張國燾。
8.現在幾乎人人皆知,是商紂王的愛妃妲己發明了炮烙之刑。可這種說法最早出現在南北朝
9.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雖然這句話源于秦朝,但是作為圣旨的一般開頭語,是從明朝才開始滴。
10.修北京城的時候本來打算修成回字形,但是由于材料實在不夠了,修成了二環凸。
11.新中國成立后,當年叱咤風云的上海灘流氓頭子黃金榮成了一名清潔工。
12.泡泡糖源于二戰,最初的作用是使美軍偵察兵提神。而最初的泡泡糖也不含糖,而是一種東南亞的樹膠。
13.菠菜,是從波斯國再經尼泊爾傳入中國,所以叫菠菜。
14.清末的大炮,有一次打仗,炮彈從后面崩出來了,但是還好沒出人命只是受傷。
1、提到秦始皇嬴政和漢高祖劉邦。
大家肯定覺得,一個是秦朝建立者,一個是漢朝建立者,二人肯定不是一個時代的。但是,實際上,二人只相差三歲。沒錯,秦始皇只比劉邦大了三歲。嬴政出生于公元前259年,而劉邦則生于公元前256年。
2、圣旨上的“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八個字。
很多人由于受電視劇影響,應該會斷句為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其實不然,真正的讀法是,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格式是這樣的↓
3、圣旨并不一定是金黃色。
在明清時,對五品及以上的官員用誥命授予圣旨,五品以下則用敕命。官銜級別不同,圣旨的顏色也不同。
五品及以上官員所得到的圣旨,由三彩、五彩或七彩綾分段織成(級別越高,顏色越多);五品以下的官員接到的圣旨,一般就是純白綾制成。而圣旨上所寫的字,更是有紅色、黑色、藍色、綠色等很多種顏色。
4、三國時期,大家耳熟能詳的“魏蜀吳”三個國家。
我們叫慣了的“蜀國”,他的國號并不是“蜀”,而是“漢”,也稱“季漢”蜀國,則是其他兩國對偏安蜀地的季漢政權一種蔑稱。而三國實際上也并不是真正的三國,遼東公孫家族格局數十年,直到239年才滅亡。
以上就是歷史冷知識的全部內容,你不知道的歷史冷知識 1、愛吃荔枝的除了楊玉環,還有雍正皇帝 在今天,荔枝也是當季才能吃到的水果,在古代的北方吃荔枝就更難了。怎奈雍正皇帝愛吃呢,閩浙總督上書過一份荔枝貢的奏折,朱批奏折:“朕甚是喜好吃荔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