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數據模型?PDM:物理數據模型(Physical Data Model)PDM,提供了系統初始設計所需要的基礎元素,以及相關元素之間的關系。即用于存儲結構和訪問機制的更高層描述,描述數據是如何在計算機中存儲的,如何表達記錄結構、那么,物理數據模型?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數據模型包括概念模型、邏輯模型和物理模型。
1、概念模型:概念模型是對現實世界中的實體、屬性和它們之間關系的抽象表示。它通常用圖形化的方式表達,例如實體-關系圖(ER圖),用于描述系統的高層概念和業務規則,獨立于任何具體的技術實現。
2、邏輯模型:邏輯模型在概念模型的基礎上,進一步精煉和細化系統的數據結構和關系。它更加接近于實際的數據存儲和處理需求,可以使用關系模型(如關系型數據庫的表格)或其他模型(如面向對象模型)來表示。
3、物理模型:物理模型是將邏輯模型轉化為特定數據庫管理系統(DBMS)的實際物理實現。它考慮了底層數據庫的特性、限制和性能優化,包括數據類型、索引、存儲結構等。物理模型與特定的DBMS相關,并直接影響到數據庫的性能和效率。
數據模型的重要性
1、數據組織和結構化:數據模型幫助我們組織和結構化數據,通過定義實體、屬性和它們之間的關系,使得數據更易于理解和管理。它提供了一種抽象的方式來描述和表示現實世界中的數據,使得數據可以按照一定的規則和標準進行存儲和處理。
2、數據一致性和準確性:良好的數據模型可以確保數據的一致性和準確性。
數據庫物理模型設計的目標是根據選定的Oracle數據庫系統特點和航空物探數據管理與服務的業務處理需求,確定航空物探數據庫最優的物理環境、存取方法和存儲結構。即通過數據庫物理設計,以便達到物理數據庫結構的優化,使得在數據庫上運行的各種事務響應時間少、存儲空間利用率高、事務吞吐率大。
一、數據庫布局
航空物探信息系統的維護數據(部門、崗位、人員、人員權限、數據入庫檢查規則及數據字典等)相對比較穩定。入庫前數據需經過各種檢查校對,確認數據正確后才能歸檔,存入航空物探資料數據庫,所以存入資料庫前的數據可能經常需要修改和刪除,相對變化較大;而存入資料數據庫中的數據一般不允許修改和刪除,以免誤操作破壞資料庫數據造成損失。
圖2-12 航空物探數據庫邏輯模型
圖2-13 航空物探數據庫布局與數據采集流程圖
據此,我們采用圖2-13所示的數據庫數據采集流程,并將航空物探數據庫分為資料采集數據庫、資料數據庫、系統維護數據庫分別進行存儲和管理,實現數據的統一管理和統一使用,便于數據入庫和易于維護等。
航空物探資料數據庫是航空物探所有數據最終存儲的場所。資料采集數據庫是數據歸檔存入資料數據庫前的臨時“集散地”,在此接收各項檢查,在確認數據無誤后歸檔到資料數據庫,然后刪除資料采集數據庫中已歸檔的數據。
數據模型按不同的應用層次分成概念數據模型、邏輯數據模型、物理數據模型。
1、概念數據模型
特點是面向用戶、面向現實世界的數據模型,描述一個單位的概念化結構;具有較強的語義表達能力,能夠方便、直接地表達應用中的各種語義知識;簡單、清晰、易于用戶理解;概念模型是充滿主觀色彩的工件。
2、邏輯數據模型
特點是直接反映出業務部門的需求,對系統的物理實施有著重要指導作用;可以通過實體和關系勾勒出企業的數據藍圖;邏輯模型提供用戶定義完整性約束條件的機制,以反映具體應用所涉及的數據必須遵守的特定的語義約束條件。
3、物理數據模型
特點是具有以實物或畫圖形式直觀的表達認識對象的特征;每一種邏輯數據模型在實現時都有其對應的物理數據模型;描述數據在儲存介質上的組織結構,不但與具體的DBMS有關,而且還與操作系統和硬件有關。
擴展資料:
數據模型結構主要分為數據結構、數據操作、數據約束。
1、數據結構主要描述數據的類型、內容、性質以及數據間的聯系等。數據類型,如DBTG網狀模型中的記錄型、數據項、關系模型中的關系等。數據結構是數據模型的基礎,不同的數據結構具有不同的操作和約束。
2、數據操作主要描述在相應的數據結構上的操作類型和操作方式。
PDM是偏重研發管控的軟件管理系統.
三品PDM產品及解決方案廣泛應用于機械裝備、電子電氣、汽車汽配、家電、勘探、設計、建筑、化工、院校等行業,是企業最為重要的創新管理平臺,為企業提供了一整套全方位的數字化產品生命周期管理平臺。通過圖文檔管理、物料管理、產品管理、流程管理、項目管理、協同辦公等系統功能,支持從概念創意、設計、工藝、樣機制作、生產制造、銷售、維護到報廢產品全生命周期各個階段的信息創建、協同、應用和管理,幫助企業搭建高效的產品研發管理及企業協同辦公平臺,迅速提升企業在知識沉淀、技術規范、產品設計、項目管控、業務優化及高效協同辦公的管理水平,并利用它在產品生命周期中的每一個階段提高盈利能力。
什么是數據模型?數據模型的作用及三要素是什么如下:
1、數據模型是現實世界數據特征的抽象,用于描述一組數據的概念和定義。是數據庫系統的核心和基礎。
2、數據模型的作用是可更形象、直觀地揭示事物的本質特征,使人們對事物有一個更加全面、深入的認識,從而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解決問題。
3、數據模型三要素是數據結構、數據操作、數據約束。
拓展知識:
一、組成要素:
1、數據結構:
數據模型中的數據結構主要描述數據的類型、內容、性質以及數據間的聯系等。數據結構是數據模型的基礎,數據操作和約束都建立在數據結構上。不同的數據結構具有不同的操作和約束。
2、數據操作:
數據模型中數據操作主要描述在相應的數據結構上的操作類型和操作方式。
3、數據約束:
數據模型中的數據約束主要描述數據結構內數據間的語法、詞義聯系、它們之間的制約和依存關系,以及數據動態變化的規則,以保證數據的正確、有效和相容。
二、層次類型:
1、概念數據模型:
概念數據模型(Conceptual-Data-Model),是一種面向用戶、面向客觀世界的模型,主要用來描述世界的概念化結構,它是數據庫的設計人員在設計的初始階段,擺脫計算機系統及DBMS的具體技術問題,集中精力分析數據以及數據之間的聯系等。
以上就是物理數據模型的全部內容,模型是對現實世界的抽象。在數據庫技術中,表示實體類型及實體類型間聯系的模型稱為“數據模型”。數據模型是數據庫管理的教學形式框架,是用來描述一組數據的概念和定義,包括三個方面: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