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答題模板必備術語?常見水循環用語:海陸間循環、海上內循環、陸上內循環、地表徑流、資源型缺水、水質型缺水。常見洋流用語:風海流、季風洋流、寒流、暖流、漁場、增溫增濕、降溫減濕。地理區位類 常見農業區位因素用語:自然因素:地形、那么,地理答題模板必備術語?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學地理要多記圖,圖是要死記的,經緯具體在哪,旁邊有哪個國家。一定要理解原理,特別是自然地理,理解了才可舉一反三。地理要記答題模式,以應對主觀題。下面給大家帶來一些關于高三地理核心答題術語總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三地理核心答題術語總結1
自然地理部分
1 影響溫度的因素(11個)
緯度:(太陽輻射、太陽高度角):緯度越低,溫度越高
地形:海拔越低,溫度越高(經常用于谷地)
山脈阻擋:冬季北側有山脈阻擋冷空氣,溫度高
洋流:暖流增溫,寒流減溫
鋒面:冷鋒后最冷,暖鋒后最暖
下墊面:城市>郊區,城市熱島效應,白天:荒地>草地>森林>湖泊河流
(含水越多,溫差越小)海陸位置:夏季陸地>海洋 冬季海洋>內陸
天氣情況:白天晴天>陰天(原因是晴天大氣削弱作用弱)夜晚陰天>晴天(原因是陰天大氣保溫作用強),整體來看,晴天多溫度更高
海陸風:冬季海風增強海洋性,增溫(如盛行西風)
山地陰陽坡:北半球南陽北陰,南半球北陽南陰
下沉氣流:谷地下沉氣流可以增溫,也可以降溫,看題想要什么,山地背風坡下沉氣流增溫(導致雪崩)
2 影響降水或水分的因素(11個)
風:吹海風多雨(如盛行西風、東南季風),吹陸風少雨(如信風、西北季風)
氣壓:低壓上升氣流多雨,高壓下沉氣流少雨
洋流:暖流增濕,寒流減濕
鋒面:冷鋒峰后降水,暖鋒鋒前降水
下墊面:湖泊降水>森林>荒地,城市雨島效應,霧島效應
海陸位置:臨海降水多,內陸降水少
山地迎背風坡:迎風坡多地形雨 背風坡焚風效應少雨
谷地上升與下沉氣流:下沉增加蒸發,降低濕度;上升氣流遇冷凝結多降水
厄爾尼諾與拉尼娜:厄爾尼諾中國少雨旱災,拉尼娜洪災
蒸發:緯度高溫度低蒸發弱 緯度低溫度高蒸發強
下滲(土質疏松、西北沙土、西南喀斯特地貌易下滲,東北青藏凍土、城市地面硬化不易下滲)
3 影響氣候的因素(4個)現在的大題基本都考“氣候的非地帶性”
氣壓、風帶、洋流、地形
4 影響溫差的因素(5個)
緯度:高緯>低緯
海拔:年溫差:低海拔>高海拔(東北平原>青藏高原) 日溫差,高海拔>低海拔(等同于山谷風原理)
下墊面:荒地>森林>湖泊
天氣情況:晴天>陰天
海陸位置:內陸>臨海
5 影響蒸發(強度或量)的因素(4個)
溫度:溫度高蒸發強
風:大風蒸發強
水域面積:面積大蒸發強
降水量:降水量是蒸發的基礎
6 影響氣壓的因素(4個)(氣壓大小實質就是空氣的多少)
溫度:冷高壓、熱低壓
海拔:海拔越高氣壓越低(如青藏高原高寒缺氧)
氣流運動:下沉氣流形成高壓
天氣系統(冷暖峰、低壓氣旋、高壓反氣旋)
7 影響光照或太陽輻射的因素(4個)等同于太陽能
緯度:低緯>高緯,高緯夏季光照時間長(新疆內蒙)
季節:夏季>冬季
地形:海拔高 空氣稀薄 太陽輻射強
天氣情況:晴天>陰天(晴陰天多少取決于降水、降水取決于氣候)
8 天氣情況(類似于天氣預報)(5個)
溫度
晴天(陰天、降水、云霧)
風力風速風向
大氣穩定或不穩定
逆溫(通常答有逆溫現象)
9 城市雨島效應原因(3個)
上升氣流:城市溫度高,上升氣流旺盛
凝結核:城市污染嚴重,空氣中凝結核多
城市建筑阻擋空氣流動
10 形成霧的因素(6個)
溫度低、濕度大、有凝結核(雜質塵埃)、無風、大氣穩定有逆溫、地形封閉
11 影響海水鹽度的因素(5個)
降水:降水多鹽度低
蒸發:蒸發強鹽度高
洋流:暖流增鹽 寒流減鹽
河流:河流注入多鹽度低
海區封閉程度:海區越封閉,鹽度越大或越小
12 影響湖水鹽度的因素(4個)如何判斷咸水湖、淡水湖
降水、蒸發、河流注入、
河流流出:有河流流出將鹽分帶走,鹽度低;無河流流出鹽分沉積,鹽都高
13 影響漁場的因素(4個)世界五大漁場,中國最大的舟山漁場(日本暖與中國沿岸寒)
洋流:寒暖流交匯 上升補償流
徑流:徑流帶來營養物質
大陸架:水淺 光照溫度適宜
海域封閉:海域封閉多島嶼,阻礙魚群游動
14 影響鹽場的因素(4個)中國鹽場集中在北方的渤海,天津長蘆鹽場;海南島鶯歌海
蒸發:緯度低溫度高蒸發強
地形:地形平坦,海岸灘涂廣布
天氣情況:晴天多光照強 蒸發旺盛
海區鹽度:鹽度高
15 解決水資源短缺措施(8個)
水資源包括:地下水、冰川融水、淡水河流湖泊水(雨水、海水、冰川、深層地下水都不是水資源)
開源:修建水庫
調水工程
海水淡化
合理開發利用地下水
節流:節水農業(提高灌溉技術)
工業用水(提高利用率)
政策、公民節水
治理水污染(水質型缺水)
16 影響湖泊縮小的因素(5個)
氣候干旱,降水少
徑流注入少
高溫大風蒸發強
地質斷層下滲
人為用水,圍湖造田,引水灌溉
17 湖泊面積縮小的影響(5個)
氣候變干,溫差增大
對下游徑流調節作用下降 水旱災增加
生態環境惡化,生物多樣性減少
鹽堿化擴大
地下水位下降
18 影響河流流量多少的因素(4個)
補給類型:大氣降水
高山冰雪融水
季節積雪融水
地下水
湖泊水
支流多少:支流多流量大
人類活動:人類活動用水多,農業灌溉用水量大
蒸發:晴天多溫度高蒸發強
19 影響河流流量變化的因素(2個)
補給類型:大氣降水
高山冰雪融水
季節積雪融水
地下水
調節作用:湖泊、森林、沼澤、地下水、水庫具有調節作用,調節作用強,流量變化小,河流越穩定
20 影響河流航運條件的因素(6個)
河道:河道寬闊水深
泥沙:泥沙淤積少
流速:落差小流速平緩
結冰:無結冰期
彎直:河道平直
經濟腹地:經濟腹地廣闊,航運需求量大
21 濕地(沼澤)形成原因(5個)
蒸發:緯度高溫度低蒸發弱
下滲:凍土廣布,下滲弱
河流:河網密集
地勢:地勢低洼,排水不暢
凌汛:有凌汛現象
22 濕地(湖泊)的環境效益(4個)
提供水源
調節氣候 改善熱島效應
動植物棲息地 生物多樣性
城市防洪排澇
23 黃河下游地上河的原因(2個)
上游(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河流含沙量大
下游落差小流速慢,沉積作用強,泥沙淤積多
24 地上河的影響(3個)
河床高,無法獲得地下水補給,出現斷流
無支流注入,河流流量小,小于河流上游
易發生洪澇災害
25 地上河的治理措施(3個)
上游:治理水土流失(根本措施)
中游:修建大壩水庫,阻攔泥沙
下游:加固防洪水壩,挖沙
26海岸線退化的原因(4個)
海岸植被破壞
河流泥沙減少,三角洲退化
風大海浪作用強
海岸地勢低洼
上游修建水壩,阻擋河流泥沙(如埃及阿斯旺大壩)
27凌汛現象的原因(2個)
河流有結冰期
河流由低緯流向高緯
28 河流水的來源(5個)
降水 高山冰川融水 季節積雪融水 地下水 湖泊水
某種作物用水來源(6個)
河水+五種補給
29 自然地理環境因素(5個)通常用來答:某事物對環境的影響
氣候(氣候變干,濕度減小,晝夜溫差增大,氣候惡化)
水文(河流流量減少、斷流、水文特征、水體污染水質變差、地下水、濕地減少)
土壤(土層變薄,土壤肥力下降,土壤污染,入海口泥沙減少)
生物(植被破壞、生態環境惡化、生物多樣性減少)
災害與生態問題(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壤鹽堿化、洪澇、旱災、海水侵蝕陸地、寒潮暴雪凍害、滑坡泥石流、病蟲害)
30 森林的環境效益(4個)
涵養水源 平衡徑流
保持水土 生物多樣
凈化空氣 降低噪聲
防風固沙 減輕沙化
31 影響雪線(冰川、積雪量)的因素(4個)
溫度高,雪量少,雪線高
降水多,雪量多,雪線低
坡度大,雪量少
植被覆蓋多,雪量少
32 影響太陽能的因素(3個)
地形:海拔高空氣稀薄,太陽能豐富
季節:夏季多于冬季
緯度:緯度低太陽輻射強,緯度高夏季白天長,光照時間長
天氣情況:某某氣候,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強
【地區】:
33 影響風能的因素(3個)
風源地(接近高壓中心,大風源地,水平氣壓梯度力大,多大風天氣)
地形(平原地形平坦開闊、無山地阻擋、位于風口、有狹管效應、山谷方向與風向一致)
摩擦力(植被少,摩擦力小)
33補充例題:內蒙古風能豐富,但開發利用率低的原因(以后所有能源開發利用低的問題,都可以借鑒此條)
自然:風沙大荒漠化嚴重
氣候干旱,夏季地表溫度高,晝夜溫差大
冬季受寒潮影響大,多暴雪
凍土廣布,不利于施工
社會:人口城市少稀疏,經濟落后,市場需求少
技術條件難度大
線路長,建設成本高
風能價格高,煤炭價格低,煤炭等傳統能源利用范圍更廣
34 影響水能的因素(2個)
河流流量大
地勢落差大
35 影響地熱能的因素(3個)
位于板塊邊界,地殼活動頻繁
有斷層,利于地下熱量上升
附近有火山,巖漿活動頻繁,地熱豐富
36 影響潮汐能的因素(等同海岸多大浪、大潮)(4個)
地形:臨海,海岸線曲折可儲存大量海水,河口呈喇叭口形,海水涌向陸地力量大
大風:盛行風風力強,潮水力量大
落差:潮汐落差大,動能大
頂托:河流流量大,河水對海水頂托作用強
37 影響山地自然帶(生物種類)多少的因素(3個)
緯度低,自然帶多
海拔高、相對高差大,自然帶多
陰陽坡:陽坡多于陰坡
38 某地沙源豐富、沙丘(河流含沙量大)形成的原因(5個)
植被覆蓋率低,涵養水源條件差
臨近高壓中心,多大風天氣
臨近沙漠、沙地
冬季枯水期,河岸湖灘裸露,多風沙
河流上游落差大流速快,侵蝕作用強水土流失嚴重,河流沙量大
39 河流改道原因(4個)
河流流量大,季節變化大
周圍地形平坦,河水容易溢出
植被少,涵養水源能力低
泥沙淤積,河床高形成地上河
40 某地被稱為“水塔”、“固體水庫”的原因(5個)
如青藏高原被稱為亞洲水塔,東非高原被稱為非洲水塔,祁連山被稱為固體水庫
降水豐富(氣候、迎風坡)
地勢高,沖山頂自下河流形成自流
多冰川,淡水儲量大
海拔高溫度低,有利于冰雪儲存數量多
夏季冰雪融水量大,提供充足水源
41 熱帶國家或地區的城市人口集中在高原的原因(3個)
地勢高溫度低,氣候涼爽
有坡度排水條件好,洪澇災害少
蚊蟲少 病蟲害少
高三地理核心答題術語總結2
描述特征部分
設問類型:(1)描述 說明 綜述:只答現象或者圖中信息
(2)分析 簡析:既答現象,也答原因
(3)對比 評價 影響:從兩方面分析
1 氣候特征(溫度、降水特征)(4個)
氣溫、降水、季節變化、是否同期
2 地形地勢特征(4個)
高低、地形、地勢、變化
3 分布特征(5個)
方向多少、最多最少、分布是否均勻、稀疏密集
分布在……地形、沿....分布(河流、海岸、交通線、山脈、邊境等)
4 河流水文特征(7個)
流量、汛期(長短、季節月份、幾次、季節變化大小)
含沙量、結冰期、凌汛、斷流、落差流速水能航運
5 河流水系特征(6個)
流程、支流、流域、地形區、內外流、注入
6 等值線分布特征(4個)
方向、彎曲、疏密、閉合相交平行
7 地理位置特征(4個)
半球:東半球或西半球,北半球或南半球
緯度五帶:低緯中緯高緯,熱帶溫帶寒帶
海陸位置:位于某某洋、某某大洲方向
相對位置(如:西安位于秦嶺北部、渭河沿岸)
例題:描述位置特征:位于北半球東半球,位于北溫帶低緯度,位于亞洲大陸東部,太平洋西岸
8 某事物的發展(變化)特征(3個)
方向多少
變化(時間、空間、類型)
最多最少
高三地理核心答題術語總結3
人文地理部分
1 城鎮形成發展的區位因素(2方面)
自然:地理位置好(位于。
高中地理應該是文綜三科里面最難學、最難提高成績的一科了,不過同學們也不要灰心,掌握答題模板和技巧,可以更有效的提高成績。下面是我分享的高中地理必備考試的答題模板及技巧,一起來看看吧。
高中地理必備考試的答題模板
影響氣溫的因素的答模板
1.緯度(決定因素):影響太陽高度、晝長、太陽輻射量、氣溫日較差,年較差(低緯度地區氣溫日、年較差小于高緯度地區);
2.地形(高度、地勢):陰坡、陽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平原、谷地、盆地(如:谷地盆地地形熱量不易散失,高大地形對冬季風阻擋,同緯度山地比平原日較差、年較差小等);
3.海陸位置:海洋性強弱引起氣溫年較差變化;
4.洋流:暖流:增溫增濕;寒流:降溫減濕;
5.天氣狀況:云雨多的地方氣溫日、年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
6.下墊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氣溫低);綠地氣溫日、年較差小于裸地;
7.人類活動:熱島效應、溫室效應等。
影響降水的因素答題模板
1.氣候:大氣環流(氣壓帶、風帶、季風);
2.地形:迎風坡、背風坡;
3.地勢(海拔高度):降水在一定高度達最大值;
4.海陸位置:距海遠近;
5.洋流:暖流:增溫增濕;寒流:降溫減濕;
6.下墊面:湖泊、河流、植被覆蓋狀況;
7.人類活動:改變下墊面影響降水。
高中地理答題術語可以大致分成人文地理類、自然地理類、天體地理類和生態與可持續發展類。
一、人文地理類
1、人口密度:指單位面積內的人口數量。
2、城鄉差距:指城市和農村在經濟、文化、社會等方面的不平衡現象。
3、經濟發展水平:指地區或國家在生產力水平、科技水平、資源利用、經濟結構以及對外開放與競爭等方面的發展狀況。
二、自然地理類
1、地表形態:指地球表面的起伏、坡度、海拔等地貌特征。
2、氣候類型:指某一地理區域內長期的氣候條件、季節分配和氣象特殊現象。
3、自然災害:指自然環境因素所造成的災害,如地震、洪水、泥石流、風暴等。
三、天體地理類
1、星系:指由億萬顆恒星以及各種星際物質組成的龐大天體系統。
2、星云:也稱星際云,是宇宙中由氣體(主要是氫氣)和塵埃組成的大量物質云。
3、恒星演化:指一個恒星從誕生到死亡的過程。這個過程圍繞著恒星的核反應而展開,不同的恒星會有不同的演化路徑和壽命。
四、生態與可持續發展類
1、生態環境保護:指保護和維護生態系統完整性、功能及恢復、重建和棲息地的種類和數量等方面的措施和努力。
2、水資源管理:指合理、優質、高效地管理和利用水資源,保護并改善水資源的質量和生態環境。
誰不想做一個學習好的學生呢,但是要想成為一名真正學習好的學生,第一條就要好好學習,就是要敢于吃苦,就是要珍惜時間,就是要不屈不撓地去學習。下面我帶你看一下高考時地理的萬能術語都有哪些吧,僅供參考!
高考地理萬能答題術語大全
水循環和洋流類
常見地表水用語:淡水資源、河川徑流、冰川融水、季節性積雪融水 。
常見水循環用語:海陸間循環、海上內循環、陸上內循環、地表徑流、資源型缺水、水質型缺水。
常見洋流用語:風海流、季風洋流、寒流、暖流、漁場、增溫增濕、降溫減濕。
地理區位類
常見農業區位因素用語:自然因素:地形、土壤、氣候(光照、熱量、降水、晝夜溫差)、水源(灌溉水源)等。社會經濟因素:市場、交通運輸、政策、勞動力、科技、工業基礎等。
常見工業區位因素用語:自然因素:位置、土地、水源等。經濟因素:農業基礎、原料、燃料、市場、交通、勞動力、技術、資金、地價等。社會因素:政策、個人偏好、工業慣性、社會協作條件、國防安全需要、社會需要、歷史條件等。
常見地理城市區位因素用語:自然因素:地形、氣候、河流等。社會經濟因素:自然資源、交通、政治、軍事、宗教、科技、旅游等。
如何描述地形特征:1.地形類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2.地勢起伏狀況3.(多種地形條件下)主要地形分布4.(剖面圖中)重要地形剖面特征。
高中地理必背萬能答題術語及模板
一、自然地理部分如何描述地形特征
1.地形類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2.地勢起伏狀況3.主要地形分布(多種地形條件下)4.重要地形剖面特征(剖面圖中)。
二、影響氣溫的因素
1.緯度(決定因素):影響太陽高度、晝長、太陽輻射量、氣溫日較差,年較差(低緯度地區氣溫日、年較差小于高緯度地區);
2.地形(高度、地勢):陰坡、陽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平原、谷地、盆地(如:谷地盆地地形熱量不易散失,高大地形對冬季風阻擋,同緯度山地比平原日較差、年較差小等);
3.海陸位置:海洋性強弱引起氣溫年較差變化;
4.洋流:暖流:增溫增濕;寒流:降溫減濕;
5.天氣狀況:云雨多的地方氣溫日、年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
6.下墊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氣溫低);綠地氣溫日、年較差小于裸地;
7.人類活動:熱島效應、溫室效應等。
三、影響降水的因素
1.氣候:大氣環流(氣壓帶、風帶、季風);
2.地形:迎風坡、背風坡;
3.地勢(海拔高度):降水在一定高度達最大值;
4.海陸位置:距海遠近;
5.洋流:暖流:增溫增濕;寒流:降溫減濕;
6.下墊面:湖泊、河流、植被覆蓋狀況;
7.人類活動:改變下墊面影響降水。
以上就是地理答題模板必備術語的全部內容,常見水循環用語:海陸間循環、海上內循環、陸上內循環、地表徑流、資源型缺水、水質型缺水。常見洋流用語:風海流、季風洋流、寒流、暖流、漁場、增溫增濕、降溫減濕。地理區域類 常見農業區位因素用語:自然因素: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