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七年級下冊湘教版電子書 地埋書七年級下冊電子書 七年級地理課本部編版 七年級下冊南亞知識點 50個世界之最地理知識
謙虛是學習七年級地理知識的朋友,自滿是學習的敵人。我整理了關于七年級下冊湘教版地理書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七年級下冊湘教版地理書知識點(一)
亞洲及歐洲
1、半球位置:亞洲、歐洲位于東半球和北半球。
2、緯度位置:亞洲北部深入北極圈內(nèi),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地跨寒溫熱三帶,大部分在北溫帶。歐洲大部分在北溫帶,沒有熱帶。
3、海陸位置:亞洲北臨北冰洋,南面瀕臨印度洋,東面瀕臨太平洋,西連歐洲, 西南以蘇伊士運河為界與非洲相連,東隔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望。歐洲北臨北冰洋,西臨大西洋,南臨地中海。
亞洲
1、地形特點:①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平均海拔高②地勢中部高,四周低。地面起伏大,高低懸殊
2、氣候特點:①氣候復雜多樣②氣候的大陸性特征顯著③季風氣候典型沒有溫帶海洋性氣候
3、河流特征:亞洲河流特點:(1)大河眾多(2)大河多發(fā)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順地勢呈放射狀向四周奔流入海(3)內(nèi)流區(qū)面積廣大(4)大河多發(fā)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向四周呈放射狀注入海洋。(與地勢中部高,四周低有關)
歐洲
1、歐洲地形特點:(1)歐洲地形以平原為主(2)歐洲地勢低平,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洲(3)歐洲山地主要分布在南北兩側(4)歐洲地形深受冰川作用影響
2、歐洲氣候特點:(1)歐洲以溫帶氣候為主(2)歐洲的溫帶海洋性氣候和地中海氣候在世界上分布范圍最廣、最為典型(3)歐洲氣候海洋性特征顯著
七年級下冊湘教版地理書知識點(二)
非洲
1、世界上國家最多的大洲位置特點:(1)緯度位置:南北回歸線穿過南北,赤道穿過中部,大部分在熱帶。(被稱為“熱帶大陸”)(2)海陸位置:東臨印度洋、西臨大西洋、北臨地中海(3)相對位置:位于東半球的西部,地跨赤道南北
2、高原為主的地形――地形特點:(1)地形以高原為主(被稱為“高原大陸”)(2)地勢東南高、西北低(“非洲屋脊”――埃塞俄比亞高原,最高峰――乞力馬扎羅山)乞力馬扎羅山被稱為“赤道雪峰”的原因:海拔高(3)極嫌跡具特色的地形區(qū)有:剛果盆地(最大)、東非大裂谷帶(最長)、撒哈拉沙漠(最大)
3、炎熱氣候――氣候特點:(1)以熱帶氣候為主(3/4,20℃以上)(2)世界上干旱區(qū)面積最大的一個洲(3)熱帶草原面積廣闊(在各大洲中面積最大)(4)氣候類型大致呈南北對稱分布
4、河流:世界第一長河——尼羅河
5、豐饒的資源――“富饒大陸”(1)礦產(chǎn)資源種類多,儲量大(金剛石、黃金、鉻鐵礦、磷酸鹽)(2)動植物資源豐富(熱帶經(jīng)濟作物、森林資源、草場資源)(3)野生動物種類多、數(shù)量多
6、亟待發(fā)展的經(jīng)濟(1)人口自然增長率超過世界上其他大洲(2)世界上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最低的一個洲(3)農(nóng)業(yè)是最重要的部門。玉米種植面積最大,是主食;小麥、水稻要進口;出口熱帶經(jīng)濟作物。
7、明確邏輯關系:(1)人口問題――人口多――糧食需求量大――開墾荒地、過度放牧――破壞環(huán)境――糧食減產(chǎn)――人口問題更加凸顯(2)非洲成為世界上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最低的一個洲的原因:一是長期的殖民統(tǒng)治,造成經(jīng)濟基礎薄弱,經(jīng)濟結構畸形。二是人口自然增長率超過世界上其他大洲,經(jīng)濟發(fā)展負重大。
七年級下冊湘教版地理書知識點(三)
西亞
1、西亞地理位置重要性――五海三州之地
2、西亞地處亞、非、歐三大洲的交界地帶,位于阿拉伯海頃棗、紅海、地中海、黑海、里海之間。
3、干旱環(huán)境中的農(nóng)牧業(yè),畜牧業(yè)和灌溉農(nóng)業(yè)為主(1)畜牧業(yè):西亞的傳統(tǒng)經(jīng)濟部門。(2)農(nóng)牧業(yè):分布在河谷平原和沙漠中的綠洲上(3)以色列節(jié)水農(nóng)業(yè)
4、阿拉伯國家――____、猶太教、伊斯蘭教的發(fā)源地,基督____太教、芹乎并伊斯蘭教都把耶路撒冷奉為圣城。
5、世界石油寶庫:(1)石油儲量最為豐富、產(chǎn)量和輸出量最多的地區(qū)。(2)西亞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qū)。(3)西亞石油主要輸往:西歐、美國和日本。(4)重要產(chǎn)油國: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伊拉克。(5)石油輸出路線:①波斯灣―霍爾木茲海峽―阿拉伯海―紅海-蘇伊士運河-地中海-大西洋-西歐、美國
②波斯灣―霍爾木茲海峽―阿拉伯海-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歐、美國
③波斯灣―霍爾木茲海峽―阿拉伯海-印度洋-馬六甲海峽-太平洋-日本
看了“七年級下冊湘教版地理書知識點”的人還看了:
1. 湘教版七年級地理下冊課本重點知識
2. 七年級下地理知識點湘教版
3. 湘教版七年級地理下冊課本復習內(nèi)容
4. 湘教版七年級下冊地理課本復習重點知識
5. 湘教版七年級下冊地理知識點總結
http://wenku.baidu.com/view/34007203eff9aef8941e0639.html百陪帆信度蘆輪轎鋒就有
南寧七年級下冊地理課本是湘教版。
根據(jù)南寧教育局顯示,南寧七年級下冊地理課本是湘教版,是由人民笑饑慧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版本名稱。
南寧,背靠大西南,面向北部灣碰答,是肢纖多民族聚居的廣西壯族自治區(qū)首府。
學習是快樂的,學習是幸福的,雖然在學習的道路上我們會遇到許多困難,但是只要努力解決這些困難后,你將會感覺到無比的輕松與快樂,所以我想讓大家和我一起進入學習的海洋中,去共同享受快樂。我搜集的激毀《湘教版初一下冊地理知識點總結》,希望對同學們有幫助。
湘教版七年級地理知識點歸納
亞洲氣候
1、氣候特點:復雜多樣,季風氣候顯著,大陸性氣候分布最廣。
2、氣候影響因素:緯度因素~~亞洲跨熱帶、溫帶、寒帶,緯度越高氣溫越低;海陸因素~~亞洲東、南、北三面瀕臨海洋,降水東部、南部多,中部、西部少;地形因素~~青藏高原、帕米爾高原因為海拔高,形成了高原山地氣候。
3、主要氣候類型:熱帶雨林氣候,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熱帶亞熱帶沙漠氣候,地中海氣候,高原山地氣候,寒帶氣候。
4、溫帶大陸性氣候:它是亞洲分布范圍最廣的氣候類型,它覆蓋了亞洲的中、西部,其氣候特點是冬季寒冷而漫長,夏季溫暖而短暫,降水少且集中分布在夏季,氣溫年溫差大
5、季風氣候:主要分布在亞洲東部、南部,受夏季風強弱的影響,易發(fā)生旱澇災害。
6、非洲氣候分布特點:以赤道為中心,氣候類型南北對稱分布;以熱帶氣候為主,熱帶雨林、熱帶草原氣候分布很廣。
日本
一、多火山地震的國家:
1,、東臨太平洋,西燃州臨日本海,主要島嶼自北向南: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島
2.、地形特征:以山地丘陵為主,平原狹小且僅分布在沿海地區(qū),海岸線曲折,多優(yōu)良海港
3、多火山地震原因:位于太平洋板塊與亞歐板塊交界處;環(huán)太平洋地震火山帶;富士山是一座火山
4、氣候:溫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因為四周環(huán)海所以在氣候上海洋性顯著。
二、發(fā)達的加工貿(mào)易經(jīng)濟:
1、地域狹小,資源貧乏,是一個資源小國
2、從國外進口原料和燃料,對外依賴嚴重,以加工貿(mào)易經(jīng)濟為主。
3、工業(yè)區(qū)集中分布區(qū):太平洋沿岸、瀨戶內(nèi)海沿岸。因為這里港口條件優(yōu)越,巨型船舶可以停靠,工廠靠近碼頭,海陸交通便利;沿岸地區(qū)城市人口集中,勞動力資源豐富,也是國內(nèi)的消費地;沿海平原集中,填海造陸價格低。
三、東西方兼容的文化:
1、單一民族構成的國家——大和民族
2、東西方文化兼容,傳統(tǒng)和現(xiàn)代并存
湘教版七年級地理知識點歸納
澳大利亞知識點
1.位置、范圍、面積:
⑴地理位置:西北與亞洲相鄰,東臨太平洋,西臨印度洋,南與南極洲相望,是獨自占有一個大陸的國家。
⑵南回歸線橫穿澳大利亞的中部,位于五帶中的熱帶和南溫帶。
⑶領土組成:澳大利亞明段備大陸、塔斯馬尼亞島等。面積居世界第六位。
2.世界活化石的博物館:
為什么只有在澳大利亞才有如此多的古老生物呢?澳大利亞大陸早在6500萬年前與其他大陸分離,孤立于南半球的海洋上,生物進化緩慢,又缺少天敵,保存了很多古老的物種。如跳遠名將-袋鼠;澳洲懶漢-考拉(樹袋熊);長跑運動員-鴯鹋;卵生哺乳動物-鴨嘴獸。
3.騎在羊背上的國
⑴地形:地勢低平。地形自西向東明顯地分三部分:西部是高原、中部是平原、東部是山地。
澳大利亞農(nóng)牧業(yè)分布于地形的關系:澳大利亞粗放牧羊帶和牧牛帶分布在西部、中部、北部地區(qū),而東南部和西南部沿海是混合農(nóng)業(yè)帶,東南部、西南部沿海地區(qū)平原既適合牧羊又適合發(fā)展耕作業(yè),而且在時間上不會發(fā)生沖突。
⑵氣候:南回歸線橫穿澳大利亞的中部,位于五帶中的熱帶和南溫帶,因此氣候以熱帶草原氣候和熱帶沙漠氣候為主。
澳大利亞農(nóng)牧業(yè)分布與氣候的關系:澳大利亞中部、西部和北部地區(qū)為廣大的熱帶沙漠氣候和熱帶草原氣候區(qū),較為干燥,適宜牲畜過冬和繁殖,東南部溫帶海洋性氣候、西南部的地中海式氣候也同樣適宜耕作業(yè)。
⑶“騎在羊背上的國家”
澳大利亞70﹪以上的羊只,集中在東南部和西南部的混合經(jīng)驗地帶,其他廣大地區(qū)放養(yǎng)的羊只相對較少,原因是澳大利亞西部高原廣闊的地區(qū)分布了大面積的沙漠,沒有辦法發(fā)展農(nóng)牧業(yè),形成了一個大面積的農(nóng)業(yè)空白區(qū)域;而東南部和西南部地區(qū),地勢低平,氣候濕潤,雨熱條件好,既有利于小麥的種植,又有利于養(yǎng)羊業(yè)的發(fā)展,形成了綿羊和小麥的混合經(jīng)營帶。
⑷澳大利亞出口的主要農(nóng)牧產(chǎn)品:羊毛、牛肉、小麥。
⑸澳大利亞養(yǎng)羊業(yè)的發(fā)展條件:a草原肥美,分布廣;b地下水豐富;c氣候干燥,適于綿羊繁殖;d羊群無天敵
湘教版七年級地理知識點歸納
1、熱帶氣候:
類型地表景觀氣候特征主地分布地區(qū)
熱帶雨林氣候熱帶雨林全年高溫多雨亞馬孫平原、剛果盆地、馬來群島
熱帶季風氣候熱帶
季雨林全年高溫,一年分雨季(6—10月)和旱季(11月—次年5月)印度半島和中南半島
熱帶草原氣候熱帶草原全年高溫,一年分干季(11—次年5月)和濕季(6月—10月)熱帶雨林氣候的南北兩側如:非洲大陸
熱帶沙漠氣候熱帶沙漠全年炎熱干燥西亞和北非、
澳大利亞中部
2、亞熱帶季風氣候:
類型地表景觀氣候特征主地分布地區(qū)
亞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夏季高溫多雨,四季分明中國、美國、巴西等國東南部
地中海氣候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冬季暖和多雨,夏季炎熱干燥南北緯30°—40°大陸西部,地中海沿岸最典型
3、溫帶氣候:
類型地表景觀氣候特征主地分布地區(qū)
溫帶季風氣候溫帶落葉闊葉林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暖和多雨,雨熱同期中國東北部,俄羅斯東南部,朝鮮半島及附近地區(qū)等
溫帶海洋性氣候溫帶草原冬暖夏涼,年降水量較多,季節(jié)分配較均勻中緯度地區(qū)的大陸西岸。如:歐洲西部大西洋沿岸等
溫帶大陸性氣候森林草原、荒漠冬冷夏熱,年降水量較多,夏季多雨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內(nèi)陸地區(qū)
亞寒帶針葉林氣候耐寒的針葉林冬長而嚴寒,夏短而暖和,降水較少俄羅斯和加拿大
4、寒帶氣候:
⑴、高山高原氣候:主要分布在中低緯度的山地高原,氣溫較低,降水較少,自然景觀的垂直變化顯著為基本特色。
⑵、極地氣候:①、苔原氣候:亞歐大陸和北美洲的北冰洋沿岸,終年嚴寒,分布有苔蘚和地衣等。
②、冰原氣候:終年嚴寒。主要分布北極地區(qū)和南極洲,無植物生長。
湘教版七年級地理知識點歸納相關文章:
★湘教版七年級地理上冊復習知識點
★湘教版七年級上冊地理知識點
★湘教版七年級地理上冊知識點
★湘教版七年級地理復習知識點
★七年級地理下冊湘教版課本知識點
★湘教版初中地理知識點歸納
★湘教版七年級地理上冊復習提綱
★2017湘教版七年級地理上冊知識點
★湖南教育出版社七年級上冊地理知識點梳理
★湘教版七年級下冊地理知識點總結
【第一章】 認識大洲
* 第一節(jié):亞洲及歐洲
1.亞洲大部分位于北半球和東半球,經(jīng)度跨度大→氣候類型多(根本原因:地球自轉) 2.中國位于東八區(qū)。 3.亞洲的地形特征:
①地形以高山、高原為主,平均海拔高。 ②地面起伏大,高低懸殊。 ③地勢中部高,四周低。
4.珠穆朗瑪峰——地球之巔。青藏高原——世界屋脊。 5.亞洲的主要地形類型:
高原、山地。亞洲的氣候以大陸性氣候面積最廣,季風最顯著(海陸因素)。歐洲是海洋性氣候和地中海氣候最為顯著的。 6.河流落差大-急-水力資源 ; 落差小-慢-航運價值
7.亞洲長度和流量首位:長江。
湄公河(瀾滄江)是亞洲流經(jīng)纖備國家最多的國際性河流。
亞洲河網(wǎng)分布的特點:①大河多發(fā)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順地勢呈放射狀奔流入海。②內(nèi)流區(qū)面積廣大,錫爾河和阿姆河都是內(nèi)流河,注入咸海。 8.亞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占世界總人口的60%。 * 第二節(jié):毀悔毀非前中洲
1.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前非洲的獨立國家:埃及、埃塞爾比亞、利比里亞,其他都為英法等歐洲國家的殖民地。
2.非洲地形:東南高西北低,以高原為主——高原大陸。 3.①埃塞爾比亞高原——非洲屋脊 ②乞力馬扎羅山——非洲最高峰③非洲最大海灣——幾內(nèi)亞灣 ④非洲最大島嶼——馬達加斯加島 ⑤非洲最大半島——索馬里半島
⑥世界最大的沙漠——撒哈拉大沙漠 ⑦東非大裂谷——地球大傷疤
4.非洲氣候簡單,被稱為“熱帶大陸”,是世界上干旱面積最大的洲。剛果盆地是世界三大熱帶雨林區(qū)之一,非洲熱帶草原面積在各大洲中最大,除發(fā)展畜牧業(yè)外還開墾為耕地。氣候以赤道(熱帶雨林氣候)為中心,南北對稱分布。 5.非洲——富饒大陸。
6.農(nóng)業(yè)是非洲經(jīng)濟的重要部門,玉米種植面積最廣,是農(nóng)村居民的主食。 * 第三節(jié) 美洲
1.白令海峽是北冰洋和太平洋之間的唯一通道,
三線:1、亞洲、北美洲的分界線;2、俄羅斯和美國的國界線;3、國際日期變更線。 2.中美地峽:墨西哥以南,哥倫比亞以北的狹長陸地(中美洲)。香蕉占重要地位。 3.美國以南的美洲通行西班牙/葡萄牙語,被稱為“拉丁美洲”。
4.北美地形:
1、平均海拔高,地勢起伏大。
2、地形分為三大南北縱列帶: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廣闊的平原,東部是低緩的高地。 3、不少湖泊是冰川作用的產(chǎn)物。(除南極洲外冰川分布最廣的地區(qū))。 5.南美地形:①西高東低。②東部地區(qū)高原和平原相間分布。 6.南美洲是世界上最濕潤的大洲。 7.亞馬孫河河口年平均流量大的原因: 1、(地形上)亞馬孫平原三面海拔較高,使得周邊的河水容易往中央?yún)R聚。 2、(氣候上)亞馬孫河主要流經(jīng)熱帶雨林區(qū),水流量大。 8.美國和加拿大是美洲的發(fā)達國家。
9.墨西哥是玉米原產(chǎn)地,首都墨西哥城是全國最大的經(jīng)濟中心。 10.巴西是南美洲工農(nóng)業(yè)最發(fā)達的國家。
項目/大洲 北美洲
南美洲
面積 2400多平方千米 1800萬平方千米 五帶中的位置 大部分位于北溫帶 大部分位于熱帶 最長的山脈 落基山脈 安第斯山脈 最長的河流 密西西比河 亞馬孫河 主要氣候類型 溫帶大陸性和亞寒帶針葉林 熱帶雨林和熱帶草原
面積最大的國家 加拿大 巴西
主要人種 白色人種為主
混血人種為主(人種大熔爐) 國家類型
美國、加拿大是發(fā)達國家
全部是發(fā)展中國家
【第二章】 了解地區(qū)
* 第一節(jié):東南亞
1.中南半島農(nóng)作物在雨季播種,旱季收獲;馬來群島可以隨時播種,一年到頭都有收獲。 2.印度尼西亞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國家,有“火山國”、“千島之國”之稱。 3. 地區(qū) 地形特征
氣候特征
河流特征 中南半島 山河相間、縱列分布、北高南低
熱帶季風為主 上游急、下游緩 馬來群島
地勢崎嶇、山嶺很多、多火山地震
熱帶雨林為主 河流短、水流急
4.東南亞處在亞洲與大洋洲、印度洋與太平洋的十字路口,是海洋和航空運輸?shù)闹匾獦屑~。馬六甲海峽是溝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天然水道,也是連接歐洲、印度洋沿岸港口與太平洋西岸港口的重要航道。
5.花園城市——新加坡。東南亞盛產(chǎn)熱帶經(jīng)濟作物,普遍種植水稻。
6.泰國——天然橡膠、棕櫚油;菲律賓——椰子、椰油。馬來西亞——錫。
7.東南亞人口集中分布在大河兩岸的沖積平原、河口三角洲、沿海平原。是世界上海外華人分布最集中的地區(qū)。 * 第二節(jié):南亞
1.南亞次大陸——南亞的大陸部分。
2.南亞地勢:南北高,中間低,分三大地形區(qū)。 3.南亞熱帶季風氣候:
1、3—5月:熱季,西南季風尚未來臨,高溫少雨;
2、6—10月:雨季,西南季風帶來大量雨水,濕熱多雨;
3、11—次年2月:涼季,盛行東北季風,涼爽宜人。受西南季風影響,南亞容易發(fā)生旱澇災害。
4.南亞農(nóng)業(yè)以水稻種植為主,主要分布于印度東北和西部沿海、孟加拉國西部。 5.南亞是佛教、印度教的發(fā)源地,佛教流傳于斯里蘭卡、不丹;印度教盛行于印度、尼泊爾;伊斯蘭教流傳于巴基斯坦、孟加拉國、馬爾代夫。 6.印度是世界上擁有牛最多的國家,也是南亞經(jīng)濟發(fā)展最快的,電腦產(chǎn)業(yè)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泰姬陵是印度的旅游景點。 * 第三節(jié):西亞
1.五海:黑海、里海、紅海、阿拉伯海;三洲:亞洲、歐洲、非洲;二海峽:霍爾木茲、土耳其;二海灣:波斯灣、亞丁灣;一運河:蘇伊士。
2.紅海是世界上最狹長、最咸的海;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湖。 3.霍爾木茲海峽——西方的生命線。
4.西亞炎熱干燥,沙漠面積廣大,發(fā)展畜牧業(yè)、灌溉農(nóng)業(yè)。
5.土耳其——安卡拉羊毛。阿富汗——紫羊羔皮。羊毛地毯——阿富汗、伊朗等。 6.農(nóng)業(yè)多分布在河谷平原和沙漠中的綠洲上。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兩河平原),是西亞主要灌溉農(nóng)業(yè)區(qū),以色列發(fā)展節(jié)水農(nóng)業(yè)(滴灌、噴灌)取得很大成就。 7.伊拉克是棗椰的主要出產(chǎn)國。
8.南亞是世界上阿拉伯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基督教、猶太教、伊斯蘭教的發(fā)源地(阿拉伯人信仰伊斯蘭教)。沙特阿拉伯的古城麥加,是伊斯蘭教的第一圣地。麥加大清真寺是世界上最大的清真寺。三教都把耶路撒冷奉為圣城。
9.西亞是世界上石油最多的地區(qū),主要輸往西歐、美國、日本,主要分布在波斯灣及其沿岸。
* 第四節(jié):歐洲西部
1.歐洲西部沒有熱帶氣候類型,大部分是發(fā)達國家。 2.歐盟(EU)有15個成員國,使用共同貨幣——歐元。
3.集中有德國、法國、意大利、英國等工業(yè)大國,農(nóng)業(yè)在歐洲西部經(jīng)濟中比重較小,但生產(chǎn)水平高。 4.挪威峽灣、瑞士山峰、西班牙海灘、法國田園、千年古都羅馬、音樂之都維也納(奧地利)、藝術之都巴黎;法國、西班牙、意大利是歐洲三大旅游國。
5.“鐘表王國”—瑞士;歐洲的牧場和食品庫—丹麥;挪威—海洋漁業(yè);荷蘭—花卉種植業(yè)。
* 第五節(jié):北極地區(qū)和南極地區(qū)
1.北半球緯度最高的國家:歐洲的冰島 2.南極洲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洲,98%的陸地被冰雪覆蓋。是風力最大風暴最多的地方,也是降水最少的大陸,世界上68%的淡水以冰雪的形式儲存在兩極。 3.為什么南極比北極冷:陸地
4.北極圈內(nèi)的主要居民是因紐特人。
【第三章】走近國家
* 第一節(jié):日本
1.日本的領土: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四個島。首都東京,主要是大和族,通用日語。 2.日本是一個多山島國,3/4的國土為山地丘陵,最大平原是關東平原,河流短小湍急。
3.日本主要屬溫帶季風氣候和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降水較多,冬季較溫暖,夏季涼爽。氣候的海洋性特征明顯,夏秋季節(jié)經(jīng)常受臺風襲擊。 4.日本的貿(mào)易對象:美國、中國、歐洲。
5.日本工業(yè)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瀨戶內(nèi)海沿岸。
6.交通運輸業(yè)發(fā)達,國際貨運以海運為主,國際客運以航空為主。 * 第二節(jié):埃及
1.埃及是阿拉伯埃及共和國的全成,扼守著世界上重要石油運輸線的咽喉(蘇伊士運河),87%是阿拉伯人,首都開羅是埃及最大的城市。
2.農(nóng)產(chǎn)品沿尼羅河分布,主要交通是輪船。主要生產(chǎn)長絨棉、玉米、小麥、水稻、洋蔥、豆類、水果。尼羅河是埃及的“母親河”。埃及被稱為“沙漠之國”。 3.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法老的陵墓,世界上最大、最高的金字塔是胡夫金字塔。 * 第三節(jié):俄羅斯
1.俄羅斯是世界上跨經(jīng)度最廣的國家,是唯一地跨兩大洲和東西半球的國家。 2.地形以平原為主,地勢東南高西北低。
3.大部分是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季漫長嚴寒,夏季短促涼爽。人口主要集中在東歐平原。 4.俄羅斯河川徑流總量世界第二,西伯利亞的貝加爾湖,是世界上最深、淡水最多的湖泊。 5.俄羅斯首都莫斯科,是全國最大的城市和綜合性工業(yè)中心,政治、文化和交通中心。 * 第四節(jié):法國
1.法國地勢東南高,西北低,溫帶海洋性氣候,全年降水分配平均,基本沒有旱澇災害。 2.平原和丘陵占全國面積的4/5。 3.發(fā)電量中核電比重達70%以上。 * 第五節(jié):美國
1.構成:48州+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qū)+阿拉斯加、夏威夷(海外州) 2.唯一地跨熱溫寒三帶的國家。
3.美國是世界上的農(nóng)業(yè)大國,但咖啡、可可、天然橡膠等熱帶農(nóng)產(chǎn)品需要大量進口。 4.美國地形以平原為主(50%),東西高,中間低,縱列分布,東南部有阿巴拉契亞山脈。 5.五大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 6.書本p85農(nóng)業(yè)帶分布圖。
7.美國農(nóng)業(yè)十分依賴于國際市場,經(jīng)常面臨農(nóng)產(chǎn)品過剩的問題,曾多次發(fā)生“黑色風暴”,目前許多農(nóng)場實行輪作制度和免耕法。
8.工業(yè)分布分三大地區(qū):東北部:傳統(tǒng)工業(yè)。南部:是有、飛機、宇航、電子工業(yè)基地。西:宇航、電子、信息技術等新興工業(yè)。
9.美國人口分布不均,人口稠密地區(qū)是沿海平原和五大湖附近,西部高原山地人口稀疏。 10.華爾街摩天大樓林立;金融、保險機構眾多;洛杉磯是太平洋沿岸最大港口城市和經(jīng)濟文化中心,好萊塢和迪斯尼樂園都在這里;圣弗朗西斯科又稱舊金山、三藩市,是美國金融、貿(mào)易、教育和文化的中心之一,天然良港,有唐人街、硅谷(高科技的代名詞,世界最大高新技術產(chǎn)業(yè)區(qū)。
11.芝加哥——交通中心;底特律——汽車工業(yè)中心。匹茲堡——鋼鐵工業(yè)中心。 * 第六節(jié):巴西
1.巴西北低南高,是南美洲最大的國家,地形主要是平原和高原。有世界上最大的熱帶雨林區(qū),有“世界動植物王國”之稱。亞馬孫平原是亞馬孫河(河海)沖擊而成。 2. 地區(qū)/氣候 氣候類型 氣候特征 亞馬孫平原
熱帶雨林氣候
終年高溫多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