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濟南經典傳統文化 山東傳統文化學校 濟南正德傳統文化學校 山東曲阜傳統文化學校 昆明哪里有傳統文化國學學校
長春市玉琨實驗學校是長春市企業家、教育家、慈善家王竑锜創辦的,學校接受從宏首棚4歲到高中的有傳統文化基礎的孩子,除了學習語數外等教育大綱上的基礎課程,還學習《弟子規》、《千字文》、《孝經》、《大學》、《論語》等圣賢經典,課余還進修琴棋書畫、太極、中醫等優秀的傳統文化,芹州老師都特有愛心有責任心,象父母像義工一樣蔽則照顧孩子,孩子們的變化也非常大,從德行到成績到行為習慣到身體素質都提升很快。
1、華夏傳統文化學校。
華夏傳統文化學校在課程設置上,學校借鑒傳統“六藝”思想,在教授儒釋道三家經典的基礎上,開設古琴、書法、繪畫、泥塑、茶、女紅、武術、太極等中國傳統技藝類課程。
以傳統文化作為成長的土壤,除了可以豐富孩子們的文化底蘊,更能幫助他們學會生活,提高美學鑒賞能力等人文素養,像古人一樣詩意地棲居,最終達到提升生命質量的教育目標。
2、安徽廬江傳統文化教育學校
學校以遵守國家法律法規、愛國愛民運和為前提,以承傳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為己任,培養承傳并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義務教育工作者及工作人員。二〇〇九年八月,我校被“全國促進傳統文化發展工程工作委員會”定為“中華傳統文化教育基地”。
依據圣賢教誨,采取替補制招生辦法,學生一律從預科班替補到長期班學習,采用“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提高”的管理模式,以《弟子規》為日常生活行為規范,以傳統的倫理道德教育為核心內容;
開設的課程有《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三字經》、《了凡四訓》、《古文觀止》、《中國通史》等,另外還開設了才藝技能的培訓課程,如國畫、書法、剪紙、篆刻、茶藝等,課程學習采取“一門深入,長時熏修”的方法,把經典與學習、生活、為人處事、待人接物融為一體。
3、瑞林書院
河北省瑞林傳統文化書院(瑞林國學教育集團),坐落于河北省石家莊市鹿泉區,背靠封龍山,毗鄰龍鳳湖。河北省瑞林傳統文化書院與高校合作開展國學學歷教育。
每年通過國家高考招收全日制計劃內“國學方向”專業學生,在書院學習傳統文化及國學實訓課程,畢業獲得國家統招正規大專學歷。同時書院國學中技教育開設有國學幼教、商業禮儀、航空服務、護理等專業,積極為社會培養國學底色專業實用人才。
4、秦皇島市民族學校
國學特色:《弟子規》為德行教育的根本,并設置經典學習體系,使《弟子規》像空氣一樣,落實在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
將傳統教育與現代教育有機結合,依據本校教學經驗,科學設置課程體系。職高分為國學班和藝考班,國學班集中精力學習傳統文化內容;藝考班開設國家規定的文化課,結合我校經典、太極、書法等特色校本課程,參加書法藝考。
5、中華傳統文化教育學院
在黨的十八大關于建設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旁渣盯,教育人民、服務社會的召喚下,在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學術委員會、教育科學研究所等科研機構和著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研究專家的倡導與支持下;
由山東力明科技職業學院、北京中視昊基文化傳播中心聯合創辦“中華傳統文化教育學院”,邀請海內外有關儒學、國醫、戲曲、民族音樂、文物鑒賞、書畫、武術、茶藝、養生、古園林建筑、民族服飾等方面的著名國學泰斗、導師、專家、教授擔綱任職,打造一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教師梁凱隊伍,以率先開辦傳統文化專業教育學院,走國學教育創新之路。
參考資料來源:-中華傳統文化教育學院
參考資料來源:秦皇島市民族學校-秦皇島市民族學校簡介
參考資料來源:瑞林書院-書院簡介
參考資料來源:安徽廬江傳統文化教育學校-學校概況
參考資料來源:鳳凰網-華夏傳統文化學校:借先賢智慧推廣生命教育
中華傳統文化講師(儒學文化專業)職業技能研修線上培訓
2022-01-17
?
01
研修宗旨
通過規范和的線上學習,使參訓人員具備傳承中華文脈的文化軟實力,提升傳統文化課堂教學水平和講座能力,繼而成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忠實的繼承者、弘揚者。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做出貢獻。
02
研修對象
1. 各地各級教研員、校長、一線教師;
2. 高校相關聯專業教師;
3. 民辦學校教師、傳統文化界工作人員;
4. 在校大學生、國學愛好者。
03
研修專業
1.中華傳統文化講師(儒學文化專業)(高級)共30課時:高級課程在初級課程基礎上,按照國家政策指導原則對儒學文化進一步發掘梳理其價值,主要引導學習以書院管理制度為例,研究近代儒學文化與現代文明連接所做的傳承發展工作,儒學人物與科技文化的聯系。
2. 中華傳統文化講師(儒學文化專業)(中級)共25課時:在初級課程的基礎上,主要學習儒學文化禮儀,達到講貫一體,強化儒學文化的技術性。
3.中華傳統文化講師(儒學文化專業)(初級)共20課時:儒學文化相關知識的學習與創新,講授儒學文化載體,書院的起源、歷代沿革及現代人文價值觀。并對包括孔子及歷代儒學哲學家的文言、釋義、講學、六藝進行逐級闡釋,培養現代對儒學文化進行優化、應用的人才。
04
研修課程
1. 文化理念提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工作的理念認識、傳承原則、傳承途徑、傳授方法;
2. 個人能力提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文本的正確解讀、研修步驟、授課原則、誦讀方法;
3. 課程開發與授課力提升:中伍攜滲華優秀傳統文化典型課例的分解評議、課堂整合、課程研發、課程講授;
4. 策劃與執行力提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禮儀和節目系列課程,傳統文隱衫化類節目和盛典的編排、制作、指導、執行;
5. 文化底蘊提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線上學習研習課程,廣泛涉獵儒學文化課程、書院文化課程、儒學經典課程。
05
研修形式
1.在線學習:隨報隨學,在線學習、在線考試。完成考試合格后頒發證書。學習“COSE培訓考試在線學習;網址:https://www.91zhiyi.com
2. 證書效能說明:中國職業技能在線學習項目是中央電化教育館右職業教育領域開展的重要項目,儒學文化講師在線學習是該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習者完成線上學習、考試合格后,中央電化教育館為其領發“職業技能在線學習證書”。
06
證書樣本
?
?
07
研修收費
儒學文化講師(高級):2580元/人。
儒學文化講師(中級):1180元/人。
儒學文化講師(初級):980元/人。
以上費用包含:報名費、網絡學習費、考試費等
08
報名咨詢
填寫考生報名表、并將身份證復印件(正反面)、2 寸紅底證件照片、學歷證書(均為電子版)發送至報名指定郵箱。
報名咨詢:李老師 15802462966(微信同號)
09
繳費方腔脊式
報名者全額繳費至以下指定賬戶(須注明學員姓名):
賬戶名稱: 遼寧博騰國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賬戶號碼:9550 8802 0500 5400 129
開戶銀行:廣發銀行沈陽渾南支行
1、華夏傳統文化學校:
華夏傳統文化學校位于江蘇徐州,成立于1998年8月,是中國大陸較早的專業從事中國傳統文化教育的民辦股份制非學歷教育機構,其校區位于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區國家AAAA級景區--呂梁風景區內。
華夏傳統文化學校秉承"親而求同、虛而有容、順而以德、樂而奮發"的校訓,繼承孔子的儒家教育思想,以"道德、仁義禮智信"為基礎教育理論。
大力倡導"厚德載物、自強不息"的價值取向,以"和合""大同"為教育的核心內涵,努力實踐于傳播中華優秀文化,延續民族文化命脈,復興民族教育之民族共同理想!
2、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是我國高等院校中成立的第一個考古學的教學研究機構。1922年,北京大學國學門下成立考古學研究室;成立了以馬衡先生為主任的考古學研究室,外聘羅振玉、伯希和等為考古學通信導師。
1934年,馬衡先生出任故宮博物院院長,改由胡適先生兼任考古學室主任。1946年北京大學由于日本侵華而南遷8年之后返京,成立了以向達先生為主任的文科研究所古器物整理室,聘梁洞喚空思永、裴文中先生為導師,開始招收考古研究生。
3、中華傳統文化教育學院:
在黨的十八大關于建設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人民、服務社會的召喚下,在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學術委員會、教育科學研究所等科研機構和著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研究專家的倡導與支持下。
由山東力明科技職業學院、北京中視昊基文化傳播中心聯合創辦"中華傳統文化教育學院",邀請海內外有關儒學、國醫、戲曲、民族音樂、文物鑒賞、書畫、武術、茶藝、養生、古園林建筑。
民族服飾等方面的著名國學泰斗、導師、專家、教授擔納瞎綱任職,打造一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教師隊伍,以率先開辦傳統文化專業教育學院,走國學教育創新之路。
4、北京市工藝美術學校:
北京市工藝美術學校建校于1958年。是一所培鏈輪養藝術設計人才的中等專業學校。后設高職,晉升為北京藝術設計學院。后并入北京工業大學,升為藝術設計學院。
教授、副教授和高級講師占教師總數的37%。有各種專業教室、實驗室、計算機教室、圖書館、展廳等先進教學設備。形成一套完整、合理的四年制教學計劃。北京市重點中專校、輕工業部重點中專校和國家教委頒布的國家級重點中專校。
5、廬江傳統文化教育學校:
廬江傳統文化教育學校成立于2004年7月,學?,F座落在山清水秀、人杰地靈的廬江縣白湖鎮胡榜村,是一所民辦非營利性的教育單位,它是以"千教萬教,教人求真。
千學萬學,學做真人"的辦學理念,以真誠、勤勉、平等、恭敬、務實的教學要求,用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對青少年進行倫理道德教育,著力培養德智兼備的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教師和工作人員。
傳統文化學校有:華夏傳統文化學校、瑞林書院、秦皇棗氏島市民族學校。
華夏傳統文化學校位于江蘇徐州,成立于1998年8月,是中國大陸較早的專業從事中國傳統文化教育的民辦股份制非學歷教育機構,其校區位于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區國家AAAA級景區——呂梁風景區內。
學校充分運用現代管理模式,以相同芹巖缺的教育理念,統一的教學內容,先后在北京、香港、貴州等地建立了連鎖教育機構,并于2005年成功地運用現代互連網信息技術,開設了網絡課嫌辯堂,如今教學已經輻射中國的34個省市自治區,進一步擴大了學校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學校的生源得到了穩定的增長。
辦學理念:
學校秉承"親而求同、虛而有容、順而以德、樂而奮發"的校訓,繼承孔子的儒家教育思想,以"道德、仁義禮智信"為基礎教育理論,大力倡導"厚德載物、自強不息"的價值取向,以"和合""大同"為教育的核心內涵,努力實踐于傳播中華優秀文化,延續民族文化命脈,復興民族教育之民族共同理想!
以上內容參考 ——華夏傳統文化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