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反革命?歷史反革命分子是指解放前的四年當中(1945年抗戰勝利后到1949年當地解放時)在地方上當過偽鄉長以上的官,在國民黨軍隊中當過連長以上的官,在解放后人民政府就把這些人定成歷史反革命分子。這是一般的規定,那么,歷史反革命?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927年4月12日,四一二政變地點是在上海。
1927年4月12日,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新右派在上海發動反對國民黨左派和共產黨的武裝政變,大肆屠殺共產黨員、國民黨左派及革命群眾。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四一二”反革命政變。
使中國大革命受到嚴重的摧殘,標志著大革命的部分失敗,是大革命從勝利走向失敗的轉折點。同時也宣告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失敗。
擴展資料
四·一二事件對國民黨的組織發展造成了深遠的影響。清黨前,國民黨普通黨員人數(不含軍政和海外黨員)約121萬,其中有國民黨員身份的共產黨員不超過5萬。清黨一年后的1928年3月,國民黨員人數為22萬。
1929年12月回升到27萬,其中絕大多數黨員還是是軍隊或高級黨政機關的人員。這意味著清黨行動清掉了國民黨左派全部黨員的一半多,國民黨黨務大換血。北伐前后各省建立的縣、鄉國民黨基層組織,“清黨后基本瓦解,恢復得十分緩慢”。
到1933年,全國僅有17%的縣建立有縣黨部,浙江省建立縣黨部的縣份為69%?!爸荒茉诔鞘械纳蠈涌梢钥吹剑r村中是很難找到黨的勢力的微弱影響”;“不但在農民中很難找到國民黨黨員,并且在一切農民運動負責人員中,在地方自治工作人員中,在農村文化教育負責人員中,以及農村經濟建設負責人員中,都不容易看到國民黨黨員的蹤跡。
古代:很多農民起義都是啊如960年陳橋兵變 清朝大小和卓叛亂
近代:太平天國天京變亂,蔣介石412反革命政變,汪精衛715反革命政變,
現代:文化大革命啊 里面許多
歷史反革命分子是指解放前的四年當中(1945年抗戰勝利后到1949年當地解放時)在地方上當過偽鄉長以上的官,在國民黨軍隊中當過連長以上的官,在解放后人民政府就把這些人定成歷史反革命分子。這是一般的規定,起義的軍官有寬大政策,有功的人員當過國民黨的大官也有寬大政策,他們不會以歷史反革命對待。在解放后的三十年階級斗爭年代中,歷史反革命分子是屬于“地富反壞”四類分子之一,是要接受人民群眾監督的,是要接受勞動改造的,是無產階級專政對象。1979年以后,我國進入改革開放時代,不搞階級斗爭了,四類分子的帽子取消,歷史反革命分子的稱呼也在今后停止使用。
我不清楚具體的“解釋”,自己的理解
【歷史反革命】就是【過去】曾經做過對革命有害的事,說的是歷史問題
【現實反革命】就是【現在就是】反革命,說的是現實問題
【反動學術權威】分開來就是[反動.學術權威],也就是說首先他是學術權威,其實他是反動的。一般來說定為這個“罪名”的都是單位的頭頭,比如醫院的科室主任,很多都被打為反動學術權威。
鎮壓反革命運動簡稱鎮反運動,是1950年12月至1951年10月在全國范圍內進行的清查和鎮壓反革命分子的政治運動,是新中國成立初期同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并稱的三大運動之一。歷時一年多的鎮壓反革命運動,范圍涉及到全國幾乎所有地區,從基本上肅清了國民黨殘留的反革命勢力,并清除了一批帝國主義間諜。曾經猖獗一時的匪禍,也已基本撲滅,使我國的社會秩序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安定,有力地支持、配合了土改運動和抗美援朝戰爭。
以上就是歷史反革命的全部內容,革命是改變社會現狀的行動,通常是通過推翻現存政治制度、經濟體制、文化體系和社會習俗等手段,以建立新的社會制度和體系。革命往往是一場偉大的斗爭,需要人們為之付出血汗和犧牲。反革命則是對革命的反動和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