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冊數學第一章知識點?從一個數的左邊第一個非0數字起,到末位數字止,所有數字都是這個數的有效數字(significant digit)。 第二章 一元一次方程 2.1 從算式到方程 方程是含有未知數的等式。那么,初一上冊數學第一章知識點?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初一上冊數學第一單元有理數知識點的文章,供大家學習參考!
第一章 有理數
1.1正數和負數
以前學過的0以外的數前面加上負號“-”的書叫做負數。
以前學過的0以外的數叫做正數。
數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0是正數與負數的分界。
在同一個問題中,分別用正數和負數表示的量具有相反的意義
1.2有理數
1.2.1有理數
正整數、0、負整數統(tǒng)稱整數,正分數和負分數統(tǒng)稱分數。
整數和分數統(tǒng)稱有理數。
1.2.2數軸
規(guī)定了原點、正方向、單位長度的直線叫做數軸。
數軸的作用:所有的有理數都可以用數軸上的點來表達。
注意事項:⑴數軸的原點、正方向、單位長度三要素,缺一不可。
⑵同一根數軸,單位長度不能改變。
一般地,設是一個正數,則數軸上表示a的點在原點的右邊,與原點的距離是a個單位長度;表示數-a的點在原點的左邊,與原點的距離是a個單位長度。
1.2.3相反數
只有符號不同的兩個數叫做互為相反數。
數軸上表示相反數的兩個點關于原點對稱。
在任意一個數前面添上“-”號,新的數就表示原數的相反數。
1.2.4絕對值
一般地,數軸上表示數a的點與原點的距離叫做數a的絕對值。
一個正數的絕對值是它的本身;一個負數的絕對值是它的相反數;0的絕對值是0。
有理數是“數與代數”領域中的重要內容之一,在現實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是繼續(xù)學習實數、代數式、方程、不等式、直角坐標系、函數、統(tǒng)計等數學內容以及相關學科知識的基礎。下面是由我為你精心編輯的七年級上冊數學第一章《有理數》知識點總結,歡迎閱讀!
一、正數與負數
1.在實際中表示意義相反的量 上升5米記為5米; -8米則表示下降8米。
2.正數:大于0的數。
3.負數:在正數的前面加上“-”。
4.0的含義:
①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②0在計數時表示沒有,比如0元;
③0表示某種量的基準,比如0℃表示溫度的基準
5.有理數的分類
②分數概念
(1)小學學的分數,百分數,有限小數,無限循環(huán)小數都可以轉化為分數,現統(tǒng)稱分數;
(2)無限不循環(huán)小數不屬于有理數,如:π=3.141592... 2.010010001...
③、“非”的概念
非負數:正數和0 非正分數:負分數
非正數:負數和0 非負分數:正分數
非負整數:正整數和0
非正整數:負整數和0
二、數軸
1.三要素:原點、正方向、單位長度。通常原點用“O”表示,向右的方向為正方向,單位長度為1.
2.如何畫數軸
①畫直線(一般畫成水平的),定原點,標出原點“O”;
②取原點向右的方向為正方向,并標出箭頭;
③選適當的長度為單位長度,并標出-3,-2,-1,1,2,3……各點。
很多同學都需要及時整理自己學過的知識點,我整理了一些七年級的數學知識點,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七年級數學知識點
第一章:有理數的運算:本章節(jié)主要介紹概念性知識,通過圖形或符號來區(qū)分數之間的關系。定義如下:
1、有理數的概念:正整數、0、負整數、正分數、負分數統(tǒng)稱為有理數;數軸與原點:用一條直線上的點表示數,這條直線就叫做數軸,在這條直線上任取一個點表示0,這個點叫做原點,在原點的左邊或原點下邊的點到原點的距離用負數表示,在原點的右邊或上邊的數到原點的距離用正數表示,在數軸上與原點距離相反相等的兩個點代表的兩個數為相反數,在數軸上表示的點a到原點的距離叫這個數的絕對值。
2、有理數的加減法:同號的兩個數相加,符號不變,絕對值相加;絕對值不相等的異號兩數相加,和取絕對值較大的加數的符號,并用較大的數的絕對值減較小的數的絕對值,互為相反數的兩個數相加得0;一個有理數減去另一個有理數,相當于加這個數的相反數;
3、有理數的乘除法:同號兩個數相乘,同號得正,異號得負,乘法的積為他們的絕對值相乘,除法為被除數乘以除數的倒數,除數不能為0;乘積是1的兩個數互為倒數,0沒有倒數;整數的乘法交換率和結合率同樣適用于有理數;求n個相同因數的積的運算叫乘方,乘方的結果叫做冪,在a的n次方中a叫做底數,n叫做指數,寫作a∧n;
4、有理數的混合運算: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減;同級運算,從左到右進行;如有括號,先做括號內的運算,按小括號、中括號、大括號依次進行。
七年級初一上冊的數學知識點是奠定中學數學學習的基礎,所以新初一的學生最好趁這個暑期將這部分內容學習好。我在這里整理了相關資料,希望能幫助到您。
目錄第一章 有理數
第二章 整式的加減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第四章 幾何圖形初步
第一章 有理數1.1 正數與負數
①正數:大于0的數叫正數。(根據需要,有時在正數前面也加上“+”)
②負數:在以前學過的0以外的數前面加上負號“—”的數叫負數。與正數具有相反意義。
③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0是正數和負數的分界,是唯一的中性數。
注意:搞清相反意義的量:南北;東西;上下;左右;上升下降;高低;增長減少等
1.2 有理數
1、有理數(1)整數:正整數、0、負整數統(tǒng)稱整數;(2)分數;正分數和負分數統(tǒng)稱分數;
(3)有理數:整數和分數統(tǒng)稱有理數。
2、數軸(1)定義 :通常用一條直線上的點表示數,這條直線叫數軸;
(2)數軸三要素:原點、正方向、單位長度;
(3)原點:在直線上任取一個點表示數0,這個點叫做原點;
(4)數軸上的點和有理數的關系:所有的有理數都可以用數軸上的點表示出來,但數軸上的點,不都是表示有理數。
初一上冊數學知識點同學們總結過嗎,如果沒有,請來我這里。為了讓同學有更好的學習體驗。下面是由我為大家整理的“初一上冊數學知識點歸納總結”,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初一上冊數學知識點歸納總結
初一數學上冊知識點第一章 有理數
1.1正數和負數
以前學過的0以外的數前面加上負號“-”的書叫做負數。
以前學過的0以外的數叫做正數。
數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0是正數與負數的分界。
在同一個問題中,分別用正數和負數表示的量具有相反的意義
1.2有理數
1.2.1有理數
正整數、0、負整數統(tǒng)稱整數,正分數和負分數統(tǒng)稱分數。
整數和分數統(tǒng)稱有理數。
1.2.2數軸
規(guī)定了原點、正方向、單位長度的直線叫做數軸。
數軸的作用:所有的有理數都可以用數軸上的點來表達。
注意事項:⑴數軸的原點、正方向、單位長度三要素,缺一不可。
⑵同一根數軸,單位長度不能改變。
一般地,設是一個正數,則數軸上表示a的點在原點的右邊,與原點的距離是a個單位長度;表示數-a的點在原點的左邊,與原點的距離是a個單位長度。
1.2.3相反數
只有符號不同的兩個數叫做互為相反數。
數軸上表示相反數的兩個點關于原點對稱。
在任意一個數前面添上“-”號,新的數就表示原數的相反數。
以上就是初一上冊數學第一章知識點的全部內容,從一個數的左邊第一個非0 數字起,到末位數字止,所有數字都是這個數的有效數字。 對于用科學記數法表示的數a×10n,規(guī)定它的有效數字就是a中的有效數字。 初一數學上冊知識點第二章 整式加減 一、代數式與有理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