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題型1000例?題型1: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運動問題 題型概述: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運動問題本質上是一個綜合了電場力、電勢能的力學問題,研究方法與質點動力學一樣,同樣遵循運動的合成與分解、牛頓運動定律、功能關系等力學規律,那么,高中物理題型1000例?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知識要點
1、路程為 ,速度為 ,時間為 ,則 = =
2、速度單位:千米/時(km/h) 米/秒(m/s)
3、行程問題中的相遇問題和追及問題的等量關系
(1)直線型 相遇問題:甲路程+乙路程=總路程
追及問題:距離差=追者路程-被追者路程=速度差 追及時間
(2)曲線型 相遇問題:甲路程+乙路程=曲線的周長
追及問題:快的路程-慢的路程=曲線的周長
(3)順水逆水問題:順水速度=船在靜水中的速度+水速
逆水速度=船在靜水中的速度-水速
二、典例分析
(一)直線型相遇、追及問題
例1 甲、乙兩站間的路程為450千米,一列慢車從甲站開出,每小時行駛65千米;一列快車從乙站開出,每小時行駛85千米.
(1)兩車同時開出,相向而行,多少小時相遇?
(2)快車先開30分鐘,兩車相向而行,慢車行駛多少小時兩車相遇?
(3)兩車同時開出,同向而行,多少小時快車才能追上慢車?
(1) 分析: 慢車行駛的路程+快車行駛的路程=450
設兩車同時開出,相向而行,經過x小時相遇,依題意得:
+ = 450
(2)分析: 慢車行駛的路程+快車行駛的路程=450
設慢車經過y小時兩車相遇,依題意得:
+ = 450
(3)分析: 快車行駛的路程-慢車行駛的路程=450
設快車經過 小時才能追上慢車,依寬手題意得:
- = 450
跟蹤練習:
1、A、B兩地相距480千米,一列慢車從A地開出,每小時60千米,一列火車從B地
出發,每小時走65千米,
(1)兩車同時開出,相向而行,x小時相遇,則由條件列出方程_________________
(2)兩車同時開出,相背而行,x小時后兩車相距620米,由條件列出方程_________________
(3)灶擾慢車先開1小時,同向而行,快車開出x小時后追上慢車,則由條件列出方程_________________
(二)、曲線型相遇、追及問題:
例2 一條環形跑道長800米,甲練習騎自行車平均每分鐘行500米,乙練習賽跑,平均每分鐘200米,兩人同時同地出發.
(1)若兩人背向而行,他們經過多長時間首次相遇?
(2)若兩人同向而行,他們經過多長時間首次相遇?
分析:假設可以將環行跑道拉成線段,則“背向而行”是直線型相遇問題,“同向而行”是直線型追及問題
(1)設兩人背向而行,他們經過x分鐘首次相遇, 依題意得:
+ =800
x=
答:
(2) 兩人同向而行,他們經過y分鐘首次相遇, 依題意得:
- =800
y=
答:
跟蹤練習:
1、甲乙兩人在10千米的環行公路上跑步.甲每分鐘跑隱巧旦230米,乙每分鐘跑170米、
(1)若兩人同時同地同向出發,經過多少時間首次相遇?
(2)若兩人同時同地反相出發,經過多少時間首次相遇?
(3)若甲先跑10分鐘,乙再從同地同向出發,還要多長時間兩人首次相遇?
(4)若甲先跑10分鐘,乙再從同地反向出發,還要多長時間兩人首次相遇?
(三)、順水逆水問題
例3 一船由甲港開往乙港,順水航行需要4h,逆水航行需要5h,已知船在靜水中的
速度是16km/h,求水流的速度.
分析:順水行駛的速度=船在靜水中的速度+水速
逆水行駛的速度=船在靜水中的速度-水速
設水流速度為xkm/h, 依題意得:
跟蹤練習:
1、用兩種方法列方程求一架飛機在A、B兩城市之間飛行,由A到B用5.5時,
由B到A用6時,已知風速是24千米/時.求AB兩地間距離和飛機的速度.
三、基礎訓練
1、甲騎摩托車速度為40千米/時,乙騎自行車速度為20千米/時,他們從相距140千米
的A、B兩地同向出發(兩個答案)
(1)相向而行,幾小時后相距20千米?
(2)同向而行,幾小時后相距20千米?
2、甲、乙兩人在一條長400米的環形跑道上跑步,甲的速度是360米/分,乙的速度
是240米/分.
(1)兩人同時同地同向跑,問第一次相遇時,兩人一共跑了幾圈?
(2)兩人同時同地反向跑,問幾秒后兩人第一次相遇?
3、在一條長河中有甲、乙兩船,現同時由A順流而下,乙船到B地時接到通知要立即返回到C執行公務,甲船繼續順流航行.已知甲、乙兩船在靜水中的速度都是7.5千米/時,水流速度是2.5千米/時,A、C兩地間的距離為10千米,如果乙船由A地經B地再到達C地共用4小時,問乙船從B地到達C地甲船駛離B地多遠?
四、知識延伸:
1、七年級一班列隊以每小時6千米的速度去甲地,王明從隊列尾以每小時10千米的
速度趕到隊伍排頭后以同樣的速度返回排尾,一共用了7.5分鐘,求隊列的長.
2、某橋長1000米,一列火車從橋上通過,測得火車從開始上橋到過完橋共用60秒,而整列火車完全在橋上的時間是40秒,求火車的速度和長度.
五、拓展提高:
1、如圖,某人沿著邊長90米的正方形,按A B C D A…方向,甲從A以
65米/分的速度,乙從B以72米/分的速度行走,當乙第一次追上甲時在正方形的( )
A、AB邊上 B、DA邊上 甲A C
C、BC邊上 D、CD邊上
B
乙 D
六、課堂檢測:
1、汽車以72千米/時的速度在公路上行駛,開向寂靜的山谷,駕駛員按一下喇叭,4秒后聽到回響.這時汽車離山谷多遠?(空氣中聲音傳播的速度為340米/秒)
設聽到回響時,汽車離山谷X米,由題意得,
2、小剛同學以5km/h的速度前進,可以及時從家到火車站.走了全程的1/3后,他搭上了速度是20km/h的汽車.因此比規定時間早2小時到達火車站.求他家距火車站多遠?,5,
學好高中物理可以多積累些做題解題的經典模型。下文我給大家整理了高中物理最常用的幾種解題模型,供參考!
高中物理解題常用經典模型
1、'皮帶'模型:摩擦力,牛頓運動定律,功能及摩擦生熱等問題.
2、'斜面'模型:運動規律,三大定律,數理問題.
3、'運動關聯'模型:一物體運動的同時性,含肆歷獨立性,等效性,多物體參與的獨立性和時空聯系.
4、'人船'模型:動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數理問題.
5、'子彈打木塊'模型:三大定律,摩擦生熱,臨界問題,數理問題.
6、'爆炸'模型:動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7、'單擺'模型:簡諧運動,圓周運動中的力和能問題,對稱法,圖象法.
8.電磁場中的'雙電源'模型:順接與反接,力學中的三大定律,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電磁感應定律.
9.交流電有效值相關模型:圖像法,焦耳定律,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能量問題.
10、'平拋'模型:運動的合成與分解,牛頓運動定律,動能定理(類平拋運動).
11、'行星'模型:向心力(各種力),相關物理量,功能問題,數理問題(圓心.半徑.臨界問題).
12、'全過程'模型:勻變速運動的整體性,保守力與耗散力,動量守恒定律.動能定理.全過程整體法.
13、'質心'模型:質心(多種體育運動),集中典型運動規律,力能角度.
14、'繩件.彈簧.桿件'三件模型:三件的異同點,直線與圓周運動中的動力學問題和功能問題.
15、'掛件'模型:平衡問題,死結與活結問題,采用正交分解法,圖解法,三角形法則和極值法.
16、'追碰'模型:運動規律,碰撞規律,臨界問題,數學法(函數極值法.圖像法等)和物理方法(參照物變換法.守恒法)等.
17.'能級'模型:能級圖,躍遷規律,光電效應等光的本質綜合問題.
18.遠距離輸電升壓降壓的變壓器模型.
19、'限流與分壓器'模型:電路設計,串并聯電路規律及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電能,電功率,實際應用.
20、'電路的動態變化'模型: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判斷方法和變壓器的三個制約問題.
21、'磁流發電機'模型:平衡與偏轉,力和能問題.
22、'回旋加速器'模型:加速模型(力能規律),回旋模型(圓周運動),數理問題.
23、'對稱'模型:簡諧運動(波動),電場,磁場,光學問題中的對稱性,多解性,對稱性.
24、電磁場中的單桿模型:棒與電阻,棒與電容,棒與電感,棒與彈簧組合,平面導軌,豎直導軌等,處理角度為力電角度,電學角度,力能角度。
http://wenku.baidu.com/link?url=1w-LXqNMm6KBJBeMEVBPgySjLMry6-YfmzApBfqtWM3d1hjhS4_-L267YpLCbKRrruUA3KdnRrXBjN4XSlgb8J64Qb6zfExOlpxyyXasllK
百度文庫10個財富值
高中物理題包括選擇題、實驗題、計算題等等題型,那這些題型考生要怎么回答?不清楚的小伙伴看過來,下面由我為你精心準備了“高中物理題型及解答技巧”僅供參考,持續關注本站將可以持續獲取更多的資訊!
高中物理題型及解答技巧
選擇題的答題技巧
選擇題一般考查學生對基本知識和基本規律的理解及應用這些知識進行一些定性推理和定量計算。解答選擇題時,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每一選項都要認真研究,選出最佳答案,當某一選項不敢確定時,寧可少選也不錯選。
(2)注意題干要求,讓你選擇的是不正確的、可能的還是一定的。
(3)相哪空信第一判斷:凡已做出判斷的題目,要做改動時,請十二分小心,只有當橘磨你檢查時發現第一次判斷肯定錯了,另一個百分之百是正確答案時,才能做出改動,而當你拿不定主意時千萬不要改。特別是對中等程度及偏下的同學這一點尤為重要。
(4)做選擇題的常用方法:
①篩選(排除)法:根據題目中的信息和自身掌握的知識,從易到難,逐步排除不合理選項,最后逼近正確答案。
②特值(特例)法:讓某些物理量取特殊值,通過簡單的分析、計算進行判斷。它僅適用于以特殊值代入各選項后能將其余錯誤選項均排除的選擇題。
一、質點的運動(1)------直線運動
1)勻變速直線運動
1、速度Vt=Vo+at 2.位移s=Vot+at2/2=V平t= Vt/2t
3.有用推論Vt2-Vo2=2as
4.平均速度V平=s/t(定義式)
5.中間時刻速度Vt/2=V平=(Vt+Vo)/2
6.中間位置速度Vs/2=√[(Vo2+Vt2)/2]
7.加速度a=(Vt-Vo)/t {以Vo為正方向,a與Vo同向(加速)a>0;反向則a<0}
8.實驗用推論Δs=aT2{Δs為連續相鄰相等時間(T)內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單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時間(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單位換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2)物體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決定式;
(4)其它相關內容:質點.位移和路程.參考系.時間與時刻;速度與速率.瞬時速度。
2)自由落體運動
1.初速度Vo=0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卜鄭液從Vo位置向下計算) 4.推論Vt2=2gh
注:(1)自由落體運動是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遵循勻變速直線運動規律;
(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較小,在高山處比平地小,方向豎直向下)。
以上就是高中物理題型1000例的全部內容,在高中物理中,力學部分涉及的運動過程有勻速直線運動、勻變速直線運動、平拋運動、圓周運動、簡諧運動等,除了這些運動過程外,還有兩類重要的過程:一類是碰撞過程,另一類是先變加速運動最終勻速運動的過程(如汽車以恒定功率啟動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