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力學公式大全?高中物理力學10個公式如下:1.重力g=mg (方向豎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點在重心,適用于地 球表面附近)。2.胡克定律f=kx {方向沿恢復形變方向,k:勁度系數(shù)(n/m),x:形變量(m)}。那么,高中物理力學公式大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高中物理力學是高一入門基礎,學好力學可以為高中打下堅實物理基礎。力學有一大特色就是公式繁多,記憶難,容易在考試中用錯公式,導致扣分。所以我在這里總結(jié)了15條高中物理力學的公式。
高中常用的物理力學公式如下
1.重力g=mg(方向豎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點在重心,適用于地球表面附近)
2.胡克定律f=kx{方向沿恢復形變方向,k:勁度系數(shù)(n/m),x:形變量(m)}
3.滑動摩擦力f=μfn{與物體相對運動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數(shù),fn:正壓力(n)}
4.靜摩擦力燃咐芹0≤f靜≤fm(與物體相對運動趨勢方向相反,fm為最大靜摩擦力)
5.萬有引力f=gm1m2/r2(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們的連線上)
6.牛頓第一運動定律(慣性定律):物體具有慣性,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或靜止狀態(tài),直到有外力迫使皮畢它改變這種狀態(tài)為止
7.牛頓第二運動定律:f合=ma或a=f合/ma{由合外力決定,與合外力方向一致}
8.牛頓第三運動定律:f=-f′{負號表示方向相反,f、f′各自作用在對方,平衡力與作簡好用力反作用力區(qū)別,實際應用:反沖運動}
9.共點力的平衡f合=0,推廣{正交分解法、三力匯交原理}
10.重力做功:wab=mghab{m:物體的質(zhì)量,g=9.8m/s2≈10m/s2,hab:a與b高度差(hab=ha-hb)}
11.動能:ek=mv2/2{ek:動能(j),m:物體質(zhì)量(kg),v:物體瞬時速度(m/s)}
12.重力勢能:ep=mgh{ep:重力勢能(j),g:重力加速度,h:豎直高度(m)(從零勢能面起)}
13.電功:w=uit(普適式){u:電壓(v),i:電流(a),t:通電時間(s)}
14.焦耳定律:q=i2rt {q:電熱(j),i:電流強度(a),r:電阻值(ω),t:通電時間(s)}
15.動能定理(對物體做正功,物體的動能增加):w合=mvt2/2-mvo2/2或w合=δek{w合:外力對物體做的總功,δek:動能變化δek=(mvt2/2-mvo2/2)
三、力(常見的力、力的合成與分解)
1)常見的力
1.重力g=mg
(方向豎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點在重心,適用于地球表面附近)
2.胡克定律f=kx
{方向沿恢復形變方向,k:勁度系數(shù)(n/m),x:形變量(m)}
3.滑動摩擦力f=μfn
{與物體相對運動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數(shù),fn:正壓力(n)}
4.靜摩擦力0≤f靜≤fm
(與物體相對運動趨勢方向相反,fm為最大靜摩擦力)
5.萬有引力f=gm1m2/r2
(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們的連線上)
6.靜電力f=kq1q2/r2
(k=9.0×109n?m2/c2,方向在它們的連線上)
7.電場力f=eq
(e:場強n/c,q:電量c,正電荷受的電場力與場強方向相同)
8.安培力f=bilsinθ
(θ為b與l的夾角,當l⊥b時:f=bil,b//l時:f=0)
9.洛侖茲力f=qvbsinθ
(θ為b與v的夾角,當v⊥b時:f=qvb,v//b時:f=0)
注:
(1)勁度系數(shù)k由彈簧自身決定;
(2)摩擦因數(shù)μ與壓力大小及接觸面積大小無關,由接觸面材料特性與表面狀況等決定;
(3)fm略大于μfn,一般視為fm≈μfn;
(4)其它相關內(nèi)容:靜摩擦力(大小、方向)〔見第一冊p8〕;
(5)物理量符號及單位b:磁感強度寬搜(t),l:有效長度(m),i:電流強度(a),v:帶電粒子速度(m/s),q:帶電粒子(帶電體)電量(c);
(6)安培力與洛侖茲力方向均用左手定則判定。
物理公式
V排÷V物=P物÷P液(F浮=G)
V露÷V排=P液-P物÷P物
V露÷V物=P液-P物÷P液
V排=V物時,G÷F浮=P物÷P液
物理定理、定律、公式表
一、質(zhì)點的運動(運巖1)- -直線運動
1)勻變速直線運動
1.平均速度V平=s/t(定義式) 2.有用推論Vt2-Vo2=2as
3.中間時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間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為正方向,a與Vo同向(加速)a>0;反向則a<0}
8.實驗用推論Δs=aT2 {Δs為連續(xù)相鄰相等時間(T)內(nèi)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單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時間(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單位換算:1m/s=3.6km/h。
注:
(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體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游枯是決定式;
(4)其它相關內(nèi)容:質(zhì)點、位移和路程、參考系、時間與時刻〔見第一冊P19〕/s--t圖、v--t圖/速度與速率、瞬時速度〔見第一冊P24〕。
高中物理常用公式:
1、平均速度V平=s/t(定義式)2.有用推論Vt2-Vo2=2as
2、中間時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3、中間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念稿州Vt/2t
4、加速度a=(Vt-Vo)/t {以Vo為正方向,a與Vo同向(加速)a>0;反向則a<0}
5、實驗用推論Δs=aT2 {Δs為連續(xù)相鄰相等時間(T)內(nèi)位移之差}
6、主要物理量及單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時間(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單位換算:1m/s=3.6km/h。
7、加速度a=(Vt-Vo)/t以Vo為正方向,a與Vo同向(加速)a>0;反向則a<0
8、實驗用推論ΔS=aT^2ΔS為相鄰連續(xù)相等時間敬毀(T)內(nèi)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單位:
初速(Vo):m/s
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
時間(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單位換算:1m/s=3.6Km/h
水平方向速度:Vx=Vo 2.豎直方向速度:Vy=gt
10、水平方向位移:x=Vot 4.豎直方向位移:y=gt2/2
11、運動時間t=(2y/g)1/2(通常又表示為(2h/g)1/2)
12、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合速度方向與水平夾角β:tgβ=Vy/Vx=gt/V0
13、合位移:仔蔽s=(x2+y2)1/2, 位移方向與水平夾角α:tgα=y(tǒng)/x=gt/2Vo
14、水平方向加速度:ax=0;豎直方向加速度:ay=g
一、力學基本公式:(1)密度、禪運數(shù)質(zhì)量、體積的關系:ρ﹦m/V ,m=ρV,V= m/ρρ---密度--- Kg/m3 (千克每立方米)、m--- 質(zhì)量--- Kg(千克)、 V----體積--- m3 (立方米)(2)速度、路程、時間的關系:v﹦s/t ,s=vt,t= s/v v---速度--- m/s(米每秒)、 s--- 路程---- m(米) 、t---時間----s(秒)(3)重力、質(zhì)量的關系:G=mg,m=G/g ,g=G/m G----重力---- N(牛頓)、 m ---質(zhì)量--- Kg(千克),g=9.8N/Kg(4)杠桿的平衡條件:F1 ×L1 = F2 ×L2F1---動力--- 牛(N)、L1---動力臂---米(m)、F2---阻力---牛(N)、L2---阻力臂---米(m)(5)滑輪組計算:F= (1/n)G,s=nhF---拉力--- N(牛頓)、G----物體重力--- N(牛頓 )、n----繩子的段數(shù)、s----繩移動的距離--- m(米 )、h---物體移動的距離--- m(米 )(6)壓強的定義式:p= F/S(適用于任何種類的壓強計算),F(xiàn)=pS,S=F/p p---- 壓強--- Pa(帕)、悄喊F---壓力---- N(牛頓 )、S--- 受力面積--- m2 (平方米)(7)液體壓強的計算:p = ρgh,ρ= p/gh,h=p/ρg p---壓強--- Pa(帕)、ρ---液體密度--- Kg/m3 (千克每立方米)、g=9.8N/Kg、h---液體的深度--- m(米)(8)浮力的計算:F浮=G排=ρ液gV排(浸沒時,V排=V物),F(xiàn)浮=G-F拉(常用于實驗), F浮=G物(懸浮、漂浮時)F浮---浮力--- N(牛頓)、G排----排開液體重力--- N(牛頓 )、g=9.8N/Kg、V排----排開液體的體積----- m3(米3)、G物----物體重力--- N(賀首牛頓 )(9)功的計算:W = F·s (常用于水平方向)= G·h(常用于豎直方向)W---功--- J(焦耳)、F----力-- N(牛頓)、s----距離--- m(米)、G----重力--- N(牛頓)、h---距離--- m(米)(10)機械效率的計算:W有= G·h,W總 = F·s ,η=W有/W總 W有---有用功--- J(焦耳)、 G----重力--- N(牛頓 )、 h---距離--- m(米 )W總---總功--- J(焦耳)、 F----力-- N(牛頓 )、 s----距離--- m(米)(11)功率計算:P=W/t =Fs/t =F·v,W=Pt,t=W/P P---功率--- W(瓦特)、W---功--- J(焦耳 )、t---時間--- s(秒 )、v---速度--- m/s(米每秒)(12)熱量的計算:Q=cm△t ,c=Q/m△t ,m=Q/c△t ,△t=Q/cm,△t=t高溫-t低溫Q---吸收(放出)的熱量--- J(焦 )、c---比熱容--- J/(kg·℃) 〖焦/(千克·攝氏度)〗、m---質(zhì)量--- Kg(千克)、△t ---溫度差---℃(攝氏度)
以上就是高中物理力學公式大全的全部內(nèi)容,高中常用的物理力學公式如下 1.重力g=mg(方向豎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點在重心,適用于地球表面附近)2.胡克定律f=kx{方向沿恢復形變方向,k:勁度系數(shù)(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