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ppt?解題思路:1、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的內容是:磷脂雙分子層構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質分子鑲嵌、貫穿、或橫跨整個磷脂雙分子層,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是可以運動的,蛋白質分子大都是可以運動的,那么,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ppt?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應牢記知識點
1、歐文頓(E .Overton)的談慎洞發現和結論
⑴、發現:細胞膜對不同物質的通透性不同。
凡是脂溶性物質都更容易通過細胞膜進入細胞。
⑵、結論:膜是由脂質組成的。
2、1925年荷蘭科學家的實驗發現和結論
⑴、實驗:提取人紅細胞中的脂質,在空氣——水界面上鋪展成單層分子。
⑵、發現:單層分子的面積為人紅細胞表面積的2倍。
⑶、結論:細胞膜中的脂質分子必然排列為連續的兩層。
3、1959年,羅伯特森(J .D .Robertsen)的發現和論斷
⑴、發現:電鏡下,發現細胞膜有清晰的“暗—亮—暗”三層結構。
⑵、論斷:所有的生物膜都是由“蛋白質—脂質—蛋白質”三層結構構成。
4、“熒光標記的小鼠細胞和人細胞融合實驗”的發現和結論(P—67圖4—5)
⑴、發現:兩種細胞剛融合時,融合細胞一半發綠色熒光,另一半發紅色熒光;370C下40min后,
兩種顏色的熒光均勻分布。
⑵、論斷:細胞膜具有流動性。
5、1972年,桑格(S .J .Singer)和尼克森(G .Nicolson)提出的流動孝念鑲嵌模型的基本內容
⑴、磷脂雙分子層是細胞膜的基本支架。
⑵、蛋白質分子或鑲或嵌入或橫跨磷脂雙分子層。
⑶、磷脂和蛋白質分子都是可以運動的。
流動鑲嵌模型:是膜結構的一種假說模型。脂類物質分子的雙層,形成了膜的基本結構的基本支架,而膜的蛋白質則和脂類層的內外表面結合,或者嵌入脂類層,或者貫穿脂類層而部分地露在膜的內外表面。磷脂和蛋白質都有一定的流動性,使膜結構處于不斷變動的狀態。
一般認為細胞膜結構是由液態的脂類雙分子層中鑲嵌可以移動的球形蛋白質而形成的。隨著科學研究技術的不斷創新和改進,流動鑲嵌模型也逐步得到完善,是目前公認的膜結構模型的基礎。
這一模型有兩個結構特點:一是做氏膜的流動性,膜蛋白和膜脂均可側向移動;二是膜蛋白分布的不對稱性,蛋白質有的鑲嵌在膜的內或外表面,有的嵌入或橫跨磷脂雙分子層。
有一個功能特點:選擇透過性。
流動鑲嵌模型有兩個主要特點。第一個特點是,蛋白質不是伸展的片層,而是以折疊的球形鑲嵌在磷脂雙分子層中,蛋白質與膜脂的結合程度取決于膜蛋白芹則中氨基酸的性質。第二個特點是,膜具有一定的流動性,不再是封閉的片狀結構,以適應細胞各種功能的嫌胡棚需要。
生物膜流動鑲嵌模型
磷脂雙分子層構成了膜的基本支架,這個支架不是靜止的。磷脂雙分子層是輕油般的流體,具有流動性。蛋白質分子有的鑲在磷鉛寬脂雙分子層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人磷脂雙分子層中,有的貫穿于整個磷脂雙分子層。大多數蛋白質分子也是可以運動的
在細胞膜的外表,有一層由細胞膜上槐祥亮的蛋白質與糖類結合形成的糖蛋白,叫做糖被。它在細胞生命活動中具有重要的功能。例如,消化道和呼吸道上皮細胞表面的糖蛋白有保護和潤滑作用;糖被與細胞表面的識別有密切關系。經研究發現,動物細胞表面糖蛋白的識別作用,好比是細胞與細胞之間,或者細胞與其他大分子之間,互相聯絡用的文字或語言。除糖蛋白外,細胞膜表面還有糖類和脂質分子結合成的糖脂。
細胞膜功能
細胞膜是防止細胞外物質自由進入細胞的屏障,它保證了宴仔細胞內環境的相對穩定,使各種生化反應能夠有序運行。但是細胞必須與周圍環境發生信息、物質與能量的交換,才能完成特定的生理功能,因此細胞必須具備一套物質轉運體系,用來獲得所需物質和排出代謝廢物。據估計細胞膜上與物質轉運有關的蛋白占核基因編碼蛋白的15~30%,細胞用在物質轉運方面的能量達細胞總消耗能量的三分之二。
解題思路:1、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的內容是:磷脂雙分子層構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質分子鑲嵌、貫穿、或橫跨整個磷脂雙分子層,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是可以運動的,蛋白質分子大都是可以運動的,因此生物膜具有運動的流動性;
2、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生物膜的蛋白圓森質的種類和數量不同,功能不同,功能越復雜,蛋白質的種類和數量越多;
3、分析題圖可知,圖中1是磷脂雙分子層,2 是細胞膜外側的蛋白質,3跨膜蛋白.
解析:(1)由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內容可知,磷脂雙分子層構成生物膜的骨架,蛋白質分子在生物膜上的分布是不均勻的.
(2)對于細胞間的識別具有重要作用的物質是細胞膜外側的糖蛋白,即圖中2和4;同一生物的不同組織細胞的膜轉運蛋白不同,是細胞分化的結果,其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選擇性表達.
(3)人-鼠細胞融合的實驗表明細胞膜上的標記蛋白質是可以運動的,即細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動性.
(3)“孔道蛋白”的整合蛋白,可允許某些離子和小分子順濃度閉腔激梯度通過,說明物質通過孔道蛋白”的方式是協助擴散,體現了生物膜的選擇透過性功能.
故答案為:
(1)磷脂雙分子層蛋白質
(2)2、4基因的選擇性表達
(3)蛋白質分子可以運動的(一定的)流動
(4)協助擴散選擇透過
點評轎襪:
本題考點: 細胞膜的流動鑲嵌模型;細胞膜的結構特點.
考點點評: 對于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內容、生物膜的結構和功能特點及物質跨膜運輸方式的綜合理解應用,把握知識的內在聯系,形成知識網絡的能力是解題的關鍵,旨在考查學生圖文轉換的能力及根據相關信息進行推理、判斷的能力.
這篇《高中生物教案: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是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以下信息僅供參考!!!
第2節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
課標要求
1、簡述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的基本內容
2、舉例說明生物膜具有流動性特點
3、舉例說出細胞膜是選擇透過性膜
4、細胞膜的成分與功能
5、科學家對細胞膜結構的探索過程
知識網絡體系
基本支架磷脂雙分子層
蛋白質鑲嵌不對稱
生物膜結構特點流動性
細胞膜的外表有糖被和糖脂
主要成分磷脂、蛋白質和少量糖類
功能特點選擇透過性
重難熱點歸納
1、對生物膜結構的探索歷程
時間 科學家 科學實驗 假說
19世紀末
歐文頓
用500多種物質對植物細胞進行上萬次的通透性實驗,發現脂質更容易通過細胞膜 膜是由脂質組成的
1925年兩位荷蘭科學家從細胞膜中提取脂質,鋪成單層分子,面積是細胞膜的2倍細胞膜中脂質為連續的兩層
1959年羅伯特森在電鏡下看到細胞膜由“蛋白質—脂質—蛋白質”的三層結構構成生物膜為三層靜態統一結構
1970年弗雷和埃迪登
分別用綠色和紅色熒光染料標記兩種細胞的蛋白質,并將兩細胞融合,發現熒光均勻細胞膜具有流動性
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
在新的觀察和實驗證據基礎上提出流動鑲嵌模型
*生物膜的分子結構模型有多種,較為流行的如“流動鑲嵌模型”
2、生物膜分子結構的基本特點是:
(1)鑲嵌性:膜的基本結構是由脂雙分子層鑲嵌蛋白質構成的
(2)流動性:膜結構中的蛋白質和脂類分子在膜中可作多種形式的移動。
以上就是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ppt的全部內容,流動鑲嵌模型的基本內容流動鑲嵌模型認為,細胞膜主要是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質分子構成的。磷脂雙分子層是膜的基本支架,其內部是磷脂分子的疏水端,水溶性分子或離子不能自由通過,因此具有屏障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