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所有學科 > 物理

八下物理題,初二物理經典題20道

  • 物理
  • 2023-06-19
目錄
  • 壓強計算題10題附答案解析
  • 八年級物理試卷免費
  • 初二物理經典題20道
  • 物理功的計算題及答案
  • 初二10道變態難數學題

  • 壓強計算題10題附答案解析

    13.(2015泰州)有一杠桿經過調節,處于水平平衡狀態,如圖所示,在A點懸掛三個鉤碼(每個鉤碼重均為0.5N),要使杠桿水平平衡,需在B點懸掛2個鉤碼;取走懸掛在B點的鉤碼,改用彈簧測力計在C點豎直向上拉,使杠桿水平平衡,測力計的拉力為3N,如改變測力計拉力的方向,使之斜向右上方,杠桿仍然水平平衡,測力計的讀數將變大.

    解析:(1)一個鉤碼的重是0.5N,設杠桿一個小格是L,根據杠桿平衡條件F1L1=F2L2得,

    1.5N×2L=FB×3L,FB=1N,即在B處掛2個鉤碼.(2)根據杠桿平衡條件F1L1=F2L2得,

    1.5N×2L=FC×1L,FC=3N.如改變彈簧測力計拉力的方向,使之斜向右上方,阻力和阻力臂不散李變,動力臂減小,動力要增大,所以彈簧測力計示數變大,才能使杠桿仍然水平平衡.

    14.(2015綏化)如圖,重為50N的物體掛在杠桿B點,OB=0.4m,OA=1m,在A端施加豎直向上的拉力F,當F=20N(杠桿自重忽略不計)時,桿桿在水平置平衡;測量質量的托沖森遲盤天平也是杠桿,它屬于等臂(選填“省力”、“費力”或“等臂”)杠桿.

    解析: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F?OA=G?OB

    則:F×1m=50N×0.4m 解得:F=20N

    平時測量質量的托盤天平是等臂杠桿.

    15.(2015懷化)如圖所示,一處于水平平衡狀態的杠桿,杠桿上所標刻度每小格長為75px.某同學在研究杠桿平衡實驗時,在杠桿上的A點掛四個鉤碼,每個重為1N,用彈簧測力計在B點豎直向上拉杠桿,使杠桿水平平衡,此時彈簧測力計拉力的力臂為24cm,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2N.

    解析:已知杠桿上所標刻度每小格長為75px.

    則彈簧測力計拉力的力臂為8×75px=600px,

    由杠桿平衡條件可知,G鉤碼×300px=F×600px,

    即4N×300px=F×600px,解得F=2N.

    16.(2015益陽)如圖是自行車手閘示意圖,手閘是一個簡單機械,這種簡單機械的名稱是杠桿,當圖中手對車閘的作用力F=10N時,剎車拉線受到力的大小為40N.

    解析:由圖知,自行車手閘在力的作用效果春旅下,能夠繞著鉚釘轉動,所以是杠桿的應用;

    因為F1L1=F2L2,所以拉線受到的拉力為F′=×10N=40N.

    17.(2015淮安)如圖所示,以中點O作為支點,調節杠桿水平平衡,在O點右側第8格上掛2個鉤碼,每個鉤碼的重力為0.5N,用彈簧測力計在O點左側第4格上豎直向下拉,使杠桿水平平衡,該拉力大小為2N;將測力計由圖示位置向左轉動,杠桿始終保持水平平衡,則測力計的示數將減小(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解析:(1)設每一格長度為L,由題意有:G×8L=F×4L,F===2N;

    (2)將測力計由圖示位置向左移動,杠桿始終保持水平平衡,拉力對應的力臂變大,根據杠桿平衡條件可知,在右側鉤碼和力臂不變情況下,測力計的示數將減小.

    18.(2015安徽)如圖,AB為能繞B點轉動的輕質杠桿,中點C處用細線懸掛一重物,在A端施加一個豎直向上大小為10N的拉力F,使杠桿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則重物G=20N.若保持拉力方向不變,將A端緩慢向上提升一小段距離,在提升的過程中,拉力F將不變(選填“增大”、“不變”或“減小”)

    解析:(1)如圖,杠桿在水平位置,

    LBA=2LBC,杠桿平衡,FLBA=GLBC,

    所以G===2×10N=20N;

    (2)杠桿被拉起后,如圖所示,

    BA′為動力臂,BC′為阻力臂,阻力不變為G,△BC′D∽△BA′D′,

    BC′:BA′=BD:BD′=1:2,

    杠桿平衡,所以F′LBA′=GLBC′,F′==G=×20N=10N;

    由此可知當杠桿從A位置勻速提到B位置的過程中,力F的大小不變.

    19.(2015無錫)某人在動物園內,用彈簧測力計稱出了一頭大象的重量,在稱象過程中,他用到了吊車、鐵籠和一根很長的配槽鋼等輔助,操作步驟如下:

    a、如圖甲所示,將鐵籠系于槽鋼上的B點,當吊車吊鉤在槽鋼上的懸吊點移至O點時,槽鋼在水平位置平衡.b、將大象引入鐵籠,保持吊鉤懸吊點O點和鐵籠懸掛點B點的位置不變,用彈簧測力計豎直向下拉住槽鋼的另一端,使之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圖乙所示,測得OB=150px,OA=9m,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200N,根據上述數據測出了大象的重量.

    (1)大象的重為3×104N.

    (2)設計步驟a的目的是消除槽鋼重力對杠桿平衡的影響.

    解析:(1)如圖甲,槽鋼重力作用在AB中點,槽鋼重心到O點距離l1,

    槽鋼在水平位置平衡時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G槽鋼×l=G鐵籠×OB…①

    大象引入鐵籠后,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時,

    G槽鋼×l+F×AO=(G象+G鐵籠)×OB…②

    ②﹣①式得:F×AO=G象×OB,200N×22500px=G象×150px,所以:G象=3×104N;

    (2)從(1)不難發現設置步驟a的作用:消除槽鋼重力對杠桿平衡的影響.

    20.(2015大連)如圖所示,用輕質桿將一電燈吊起,O點是支點.請畫出動力F1的力臂L1和阻力F2的示意圖.

    解:從支點作動力F1作用線的垂線段,線段的長度即為動力臂;電燈對杠桿的拉力是阻力,方向豎直向下,由此畫出阻力的示意圖.如圖所示:

    21.(2015黑龍江)如圖所示的杠桿(自重和摩擦不計),O為支點,A處掛一重為100N的物體,為保證杠桿在水平方向平衡,在中點B處沿F2(F或F1或F2)方向施加一個最小的力為200N.

    解析:如圖,為使拉力最小,動力臂要最長,拉力F的方向應該垂直杠桿向上,即豎直向上(F2),動力臂為OB最長,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

    F2×OB=G×OA,所以:F=G×=100N×=200N.

    22.(2015連云港)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

    (1)如圖a所示,要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可將杠桿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調節.

    (2)如圖b所示,調節平衡后,左側掛上鉤碼,在右側用彈簧測力計(圖中未畫出)拉杠桿,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為便于測量力臂,應使彈簧測力計拉力的方向豎直向下.

    (3)操作過程中,當彈簧測力計的示數達到量程仍不能使杠桿水平平衡,你認為接下來合理的操作是左側鉤碼右移.(寫出一條即可)

    (4)甲同學測出一組數據后就得出了“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的結論,乙同學認為他的做法不合理,理由是一組實驗數據太少,具有偶然性,不便找出普遍規律.

    解析:(1)調節杠桿的平衡時,由圖a杠桿左高右低,應將兩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調節;

    (2)力臂是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垂直距離.當彈簧測力計拉力方向與杠桿垂直時,拉力作用點到支點的距離就是其力臂,這樣便于從杠桿上直接讀出力臂,由圖杠桿水平平衡時拉力方向應豎直向下;

    (3)當彈簧測力計的示數達到量程仍不能使杠桿水平平衡,可以換用更大量程的測力計;

    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也可以減少左側鉤碼的數量或者左側鉤碼右移.

    (4)只有一次實驗得出杠桿平衡的條件是: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這種結論很具有偶然性,不合理.要進行多次實驗,總結杠桿平衡條件.

    八年級物理試卷免費

    1:某鐵自扶梯與面夾角45度1m/s速度嘩頃移

    鐵車瞎團站面70m深處旅客需要少間才能鐵車

    站乘扶梯達面?旅客位移少?

    2:列L隊伍行進速度V通訊員隊伍尾速度U趕排

    立即速度U返亂神陸隊尾.求段間隊伍前進距離.

    初二物理經典題20道

    八年級物理難題集錦

    第一章. 聲現象

    1. 聲音是什么

    1. 人們常用這樣一句話來形容自行車的破舊:“除了鈴鐺不響,哪兒都響”。你知道“哪兒都響”的原因嗎?給你一輛這樣的自行車,你將如何改造,來減少它在進行中的響聲?

    答:因為自行車使用時間長后,會產生螺絲松動,一些不見因長時間摩擦而變形。在改造過程中,可以將松動的螺絲加上墊圈擰緊,休整變形的振動和摩擦。

    2. 在我國云南生長著一種神奇的“跳舞草”,每當音樂響起時,它的葉子就會隨著音樂旋律的高低快慢而上下跳動,音樂的節奏變快,它就跳動的快,音樂的節奏一慢,它也隨之慢下來,音樂停止時,它也就停止了跳舞沖汪,“跳舞草”的神奇表現與聲現象有關系嗎?簡單闡述理由。

    答:有關系。因為這種葉子對聲波的刺激十分敏感,音樂的響起將聲音傳播到空中,然后聲音再由空氣傳播到葉子,使葉子發生振動。

    3. “黃河大合唱”歌詞中的“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這里的“吼”,“叫”,“咆哮”的聲源分別是風的聲音,馬的聲帶,黃河水。

    4. 人靠耳朵聽聲音,人們干支聲音的基本過程即外界傳來的聲音引起耳膜振動,這種振動經過聽小骨及其它組織傳給聽覺神經,聽覺神經把信號傳給大腦,這樣人就聽到了聲音。

    5. 參照下面的聲速,你能得出什么結論?

    幾種物質的聲速/(m/s)

    空氣(15℃)340 蒸餾水(25℃)1531

    空氣(25℃)346 銅棒 3750

    軟木 500 大理石 3810

    煤油(25℃) 1324 鋁棒 5000

    蒸餾水(15℃) 1497 鐵棒 5200

    答:聲速與材料和氣溫有關。

    5. 2002年暑假期間,北京大學五名學生到珠穆朗瑪峰登山,發生雪崩事件,造成重大事故。登山運動員都知道:雪地等山,不宜高聲喊叫。你能分析其中的原因嗎?

    答:因為雪山或溶洞中的支撐部分可能十分脆弱,高聲喊叫會引起空氣的振動,當空氣振動的頻率與雪堆巖石固有的頻率達成共振時,會引起雪崩或溶洞塌陷。

    6. 音樂家貝多芬耳聾聽不到聲音,但他用牙咬住木棒的一端,另空判頃一端頂在鋼琴上,照樣創作出傳世之作,這是怎么回事?

    分析:貝多芬耳聾只是傳導障礙,聽覺神經并沒有損壞,用牙咬住木棒一端,另一端頂在鋼琴上,可以讓鋼琴聲通過木棒傳到牙齒,再通過頜骨,頭骨傳到聽覺神經,引起聽覺。

    答: 貝多芬用牙齒“聽到”聲音,鋼琴聲通過木棒傳到牙齒,通過頜骨,頭骨傳到聽覺神經,引起聽覺,這樣就可以聽自己演奏的樂曲聲,進行創作。

    2. 聲音的特性

    1. “震耳欲聾”形容聲音的響度很大。

    2. 水牛“哞哞”的叫聲和蚊子“嗡嗡”的叫聲相比較,蚊子的聲音音調高,水牛的叫聲響度大,用小提琴和二胡同時演奏《二泉映月》,能分辨出琴聲,是因為二者的音色不同。

    3. (1)人們在買陶瓷用品時,會習慣性地敲打斗陸所選的瓷器外壁,如果瓷器發出清脆響亮的聲音,人們就會選中它,如果發出沙啞的嗡聲,人們就不選它;(2)工人可以通過錘子巧計機器待查部位的方法,聽聲音來判斷機器內部有無損傷,或者連接處有沒有送脫;(3)舊時的商人通過吹氣或敲擊銀圓然后放在耳邊來聽銀圓的成色。

    以上三例中的做法有什么道理?

    答:因為內部堅固的瓷器,銀圓被敲后整體同時振動,聲音自然清脆悅耳,而內部受損,摻假或有裂痕的陶瓷,銀圓被敲后,振動不同,自然聲音是沙啞的嗡嗡聲。

    4. 香港一家工廠研制出一種電動保險柜,保險柜的門扉上安有“電子耳”,能聽聲音,還能把這種聲音送非電腦進行識別,保險柜的主任買下它以后,事先對著“電子耳”講一句暗語,讓電腦對主任的聲音進行分析,存到儲存器里,電腦便記住了主人所說的暗語。等主人再來時,只要對著“電子耳”重復暗語,保險柜門便能自動打開,即使其他人知道暗語,對著“電子耳”重復暗語,保險柜門也不會打開。

    (1) 為什么保險柜聽到主人的暗語能自動打開,而聽到其他人同樣暗語不開門?

    答:因為人與人的音色不同,“電子耳”先是靠暗語,然后靠音色辨別是不是主人。

    (2) 由這個故事你聯想到有哪些類似的應用?

    答:在聽熟人打電話時,根據音色可判斷是誰打來的。

    5. 唐詩《楓橋夜泊》中的詩句“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中的鐘聲是因為鐘受到僧人的撞擊產生振動發出的,客船上的人能辨別出傳來的是“鐘聲”,他是根據聲音的音色來判斷的。

    6. 小名家的新房子裝修完了,但是由于施工人員的不小心致使其中一塊地板下面出現空洞,不長時間小名就幫助施工人員找到了,你知道他是怎么做的嗎?

    答:他用敲擊的方法,用手指輕輕敲每一塊磚,聲音清脆的那塊磚是空的,與內實的磚音色不同。

    3. 令人煩躁的噪聲

    人們以分貝(符號dB)為單位來表示聲音的強弱。0dB是人剛能聽到最微弱的聲音-----聽覺下限;30~40dB是較為理想的安靜環境;超過50dB就會影響睡眠和休息;為了保證工作和學習,聲音不能超過70dB;突然包樓在150dB的噪聲環境中,鼓膜就會破裂出血,雙耳完全失去聽力.

    常見聲音 聲級 影響

    火箭,導彈發射,噴氣式發動機(附近) 160~140 短時間內會導致永久性耳聾

    噴氣式飛機起飛(100米左右)音量很大的搖滾樂 130~120 鼓膜被振痛

    電鋸,風鉆大型載重汽車 110~100 常識件會導致永久性耳聾

    摩托車,汽車喇叭 90 特別煩人

    一般的城市交通噪聲大聲呼喊 80~70 令人厭煩 干擾交談

    正常交談空調機 50~40 安靜舒適

    輕聲耳語正常呼吸 20~10 極靜

    1. 下列關于聲現象的說法中,正確的是(C)

    A. 聲在固體中傳播的速度都比在液體中的聲速大

    B. 聲在固體,液體和氣體等介質中傳播,聲也可以在真空中傳播

    C. 中考,高考期間要求學校周圍噪聲大的單位停工是從聲源處減弱噪聲

    D. 聲是由于物體的振動產生的,環保角度的噪聲一定是由物體無規則振動產生的

    2. 如圖1和圖2是兩種聲音的波形。從波形可知,圖1是樂音的波形,理由是它規則振動;圖2是噪聲波形,理由是它無規則振動。

    1. 蝙蝠在夜間活動,捕捉蛾子,蚊子等昆蟲時不會碰到任何東西,是因為蝙蝠飛行能發出人耳聽不到的超聲波,蝙蝠能準確地判斷障礙物或捕捉目標的位置,是由于回聲定位的原理,科學家利用這一原理制成了聲納裝置,可探測海洋深度,給出水下數千米的地形圖。若超聲波在海水中的傳播速度是1450m/s,用超聲儀垂直向海底發射超聲波,經過2s收到回波,則此處海水的深度為1450m。另外漁民捕魚時還可獲得魚群的信息。

    2. 暑假,小明乘火車去旅游,在站臺上看到遠處的鐵路上一個人邊走邊用小錘敲打鐵軌,請問這是怎么回事?

    答:鐵路工人在檢查鐵軌接頭處的螺栓是否松動。當螺栓松動時,音調會有所改變,有經驗的人一聽便知道。

    第二章 物態變化

    1. 物質的三態 溫度的測量

    1. 在法國的首都巴黎,有一做300m高的鐵塔,總質量達7000多噸,這座塔只有在夜間才是與地面垂直的,上午向西偏斜100mm,中午鐵塔向北偏斜70mm,在冬季氣溫降到-10℃,塔身比炎熱的夏天矮17cm。其原因是熱脹冷縮的結果。白天,鐵塔各處陽光照射的角度和強度都在發生變化,各處的溫度有差別,膨脹程度不同,所以會出現傾斜的現象。夜間,鐵塔各部分溫度相同,膨脹(或收縮)的程度相同,所以能與地面保持垂直。冬季氣溫降低,所以變矮了。

    問題:

    (1) 白天,這座鐵塔發生傾斜的原因是什么?

    答:不同的面膨脹度不同。

    (2) 這種現象在生活中有何應用?請舉一例。

    答:指針式寒暑表。

    2.汽化和液化

    3. 被100℃的水蒸氣燙傷比被100℃的開水燙傷嚴重得多,這是為什么?

    答:因為100℃的水蒸氣汽化成同溫度的水時要放出更大量的熱。

    4. (1)夏天,小紅剛從外面回來,汗留滿面,她從冰箱里拿出茶葉,想要喝茶,但她發現茶葉和她一樣,“全身是汗”,請你解釋其原因。

    答:因為冰箱的溫度比空氣溫度低的多,將冰箱中的物體放在空氣中,周圍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冷物體。就會在物體表面發生液化,就會形成小水珠。

    (1) 在炎熱的夏季,把茶葉從冰箱中取出后,能否馬上打開茶葉的包裝紙?為什么?

    答:不能。因為當把茶葉從冰箱中取出,立即打開,會產生如同(1)的情況,茶葉就會變質。

    3. 熔化和凝固

    1. 夏天吃冰棒能消暑解熱,這是因為冰棒在口腔或體內熔化時吸熱,能降低人體溫度。

    2. 冬天,在我國的東北地區,汽車司機常用水和究竟的混合液體作為發動機的冷卻液,這是因為這種混合液具有較低凝固點,在那些地區,冬天建筑工人通常用鹽水和泥,是因為鹽水的凝固點較低。

    3. 流行進入地球的大氣層時,由于大氣發生強烈的摩擦,會使流行燃燒發光,小名問老師:“發射火箭時,火箭同樣也與空氣發生劇烈摩擦,為什么沒有燃燒發光?”老師解釋說:“科學家們一方面研制出了可耐幾千攝氏度高溫的材料,另一方面還在火箭頭部涂了一層特殊材料,這種材料在高溫下熔化并汽化,能起到防止燒壞火箭頭的作用。”請回答這層特殊材料為什么能起到防止燒壞火箭頭部的作用?

    答:火箭飛行時與空氣摩擦產生大量的熱,這些熱使火箭頭部的特殊材料熔化并汽化,融化和汽化都要吸熱,使火箭頭部的溫度不至于過高,因而不至于燒毀火箭。

    4. 媽媽叫小名去買一瓶啤酒,啤酒有玻璃瓶裝和易拉罐裝兩種,因為小名知道爸爸喜歡喝冰啤酒。想了一想,便買了一罐易拉罐裝的啤酒。這是為什么呢?

    答:因為啤酒中大部分是水,水凝固后體積會增大。若啤酒凍的時間過長會引起膨脹爆炸。

    4. 升華和凝華

    1. 下列屬于升華現象的是(A)

    A. 冬天,室外冰凍的衣服干了

    B. 初春,早晨出現濃霧

    C. 夏天,灑在室內地上的水不見了

    D. 深秋,屋頂的瓦上結了一層霜

    2. 近些年來,市場上出現了一種“升華干燥食品”,有蔬菜,肉,乳品等,還有一些熟食品,買來用水一泡,就還原成新鮮食品,味道和原來一樣。“升華干燥食品”的過程是這樣的:先把新鮮食品放到急凍庫里速凍,然后把快速凍結的食品又放到真空里,食品的冰就升華成水汽,離開食品,最后再把食品中參與的水分蒸發掉,這樣,升華食品就制成了。

    4. 在下列幾種物態變化現象中,屬于凝固的是○3;屬于升華的是○4;其中○2○3○5是放熱過程。

    ○1晾在室外的濕衣服變干了

    ○2夏天,揭開冰棒包裝紙后會看到冰棒冒“白氣”

    ○3冬天,河面上結了一層冰

    ○4放在衣柜里的樟腦丸會越來越小,最后“消失”了

    ○5嚴冬的深夜,教室窗玻璃的內表面上有一層冰花

    ○6鋪柏油馬路時,將瀝青塊放在鐵鍋中加熱。

    5. 俗話說“霜前冷,雪后寒”,為什么?

    答:霜是由空氣中的水蒸氣凝華而成的,凝華過程水蒸氣要放熱,若周圍空氣溫度過高,空氣中的水蒸氣無法放熱,即成不了霜,只有當空氣的溫度驟然變冷時,才能使空氣中的水蒸氣放熱,后凝華成小冰晶依附在物體上,即霜,所以霜前的氣溫一定很低,因此,有“霜前冷”的現象。下雪后,雪要熔化,熔化吸熱,當雪熔化時,周圍空氣的溫度都被雪吸收,所以就顯得特別冷,因此,我們說“雪后寒”。

    6. 冰箱冷凍室的內壁有一層“白粉”凝固

    冬天堆的雪人變小了 凝華

    夜晚下露水了 溶化

    用銅水鑄造了孔子的銅像 液化

    夏天吃冰激凌消熱解暑 升華

    乘酒精的瓶忘記加蓋變干了 汽化

    7. 利用干冰使運輸中的食品降溫,防止食品腐爛變質,這是應用了(C)

    A. 干冰熔化吸熱

    B. 干冰液化放熱

    C. 干冰升華吸熱

    D. 干冰凝華放熱

    8. 下列現象的產生,需要吸熱的是(C)

    A. 夏天,輸木管外出現水珠

    B. 嚴冬,玻璃內壁結了一層冰花

    C. 擦在皮膚上的究竟馬上干了

    D. 早晨,室外大霧彌漫

    9. 下列現象中屬于凝華現象的是(A)

    A. 霜的形成

    B. 霧的形成

    C. 雨的形成

    D. 冰的形成

    10. 在北方的冬季,下列幾種常見的物態變化現象中,屬于凝華現象的是(B)

    A. 室外冰凍的衣服會變干

    B. 房間窗戶玻璃的內表面出現冰花

    C. 在跑步的人,口中呼出“白氣”

    D. 河面上結了一層厚厚地冰

    11. 夏天的早晨,室外的花草,樹葉上常常有晶瑩的小露珠,這是液化現象;寒冷的冬天,清晨起床時,常常靠到窗戶上有一層白色的冰花,這是凝華現象。

    物理功的計算題及答案

    八年級物理難題集錦

    第一章. 聲現象

    1. 聲音是什么

    1. 人們常用這樣一句話來形容自行車的破舊:“除了鈴鐺不響,哪兒都響”。你知道“哪兒都響”的原因嗎?給你一輛這樣的自行車,你將如何改造,來減少它在進行中的響聲?

    答:因為自行車使用時間長后,會產生螺絲松動,一些不見因長時間摩擦而變形。在改造過程中,可以將松動的螺絲加上墊圈擰緊,休整變形的振動和摩擦。

    2. 在我國云南生長著一種神奇的“跳舞草”,每當音樂響起時,它的葉子就會隨著音樂旋律的高低快慢而上下跳動,音樂的節奏變快,它就跳動的快,音樂的節奏一慢,它也隨之慢下來,音樂停止時,它也就停止了跳舞沖汪,“跳舞草”的神奇表現與聲現象有關系嗎?簡單闡述理由。

    答:有關系。因為這種葉子對聲波的刺激十分敏感,音樂的響起將聲音傳播到空中,然后聲音再由空氣傳播到葉子,使葉子發生振動。

    3. “黃河大合唱”歌詞中的“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這里的“吼”,“叫”,“咆哮”的聲源分別是風的聲音,馬的聲帶,黃河水。

    4. 人靠耳朵聽聲音,人們干支聲音的基本過程即外界傳來的聲音引起耳膜振動,這種振動經過聽小骨及其它組織傳給聽覺神經,聽覺神經把信號傳給大腦,這樣人就聽到了聲音。

    5. 參照下面的聲速,你能得出什么結論?

    幾種物質的聲速/(m/s)

    空氣(15℃)340 蒸餾水(25℃)1531

    空氣(25℃)346 銅棒 3750

    軟木 500 大理石 3810

    煤油(25℃) 1324 鋁棒 5000

    蒸餾水(15℃) 1497 鐵棒 5200

    答:聲速與材料和氣溫有關。

    5. 2002年暑假期間,北京大學五名學生到珠穆朗瑪峰登山,發生雪崩事件,造成重大事故。登山運動員都知道:雪地等山,不宜高聲喊叫。你能分析其中的原因嗎?

    答:因為雪山或溶洞中的支撐部分可能十分脆弱,高聲喊叫會引起空氣的振動,當空氣振動的頻率與雪堆巖石固有的頻率達成共振時,會引起雪崩或溶洞塌陷。

    6. 音樂家貝多芬耳聾聽不到聲音,但他用牙咬住木棒的一端,另空判頃一端頂在鋼琴上,照樣創作出傳世之作,這是怎么回事?

    分析:貝多芬耳聾只是傳導障礙,聽覺神經并沒有損壞,用牙咬住木棒一端,另一端頂在鋼琴上,可以讓鋼琴聲通過木棒傳到牙齒,再通過頜骨,頭骨傳到聽覺神經,引起聽覺。

    答: 貝多芬用牙齒“聽到”聲音,鋼琴聲通過木棒傳到牙齒,通過頜骨,頭骨傳到聽覺神經,引起聽覺,這樣就可以聽自己演奏的樂曲聲,進行創作。

    2. 聲音的特性

    1. “震耳欲聾”形容聲音的響度很大。

    2. 水牛“哞哞”的叫聲和蚊子“嗡嗡”的叫聲相比較,蚊子的聲音音調高,水牛的叫聲響度大,用小提琴和二胡同時演奏《二泉映月》,能分辨出琴聲,是因為二者的音色不同。

    3. (1)人們在買陶瓷用品時,會習慣性地敲打斗陸所選的瓷器外壁,如果瓷器發出清脆響亮的聲音,人們就會選中它,如果發出沙啞的嗡聲,人們就不選它;(2)工人可以通過錘子巧計機器待查部位的方法,聽聲音來判斷機器內部有無損傷,或者連接處有沒有送脫;(3)舊時的商人通過吹氣或敲擊銀圓然后放在耳邊來聽銀圓的成色。

    以上三例中的做法有什么道理?

    答:因為內部堅固的瓷器,銀圓被敲后整體同時振動,聲音自然清脆悅耳,而內部受損,摻假或有裂痕的陶瓷,銀圓被敲后,振動不同,自然聲音是沙啞的嗡嗡聲。

    4. 香港一家工廠研制出一種電動保險柜,保險柜的門扉上安有“電子耳”,能聽聲音,還能把這種聲音送非電腦進行識別,保險柜的主任買下它以后,事先對著“電子耳”講一句暗語,讓電腦對主任的聲音進行分析,存到儲存器里,電腦便記住了主人所說的暗語。等主人再來時,只要對著“電子耳”重復暗語,保險柜門便能自動打開,即使其他人知道暗語,對著“電子耳”重復暗語,保險柜門也不會打開。

    (1) 為什么保險柜聽到主人的暗語能自動打開,而聽到其他人同樣暗語不開門?

    答:因為人與人的音色不同,“電子耳”先是靠暗語,然后靠音色辨別是不是主人。

    (2) 由這個故事你聯想到有哪些類似的應用?

    答:在聽熟人打電話時,根據音色可判斷是誰打來的。

    5. 唐詩《楓橋夜泊》中的詩句“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中的鐘聲是因為鐘受到僧人的撞擊產生振動發出的,客船上的人能辨別出傳來的是“鐘聲”,他是根據聲音的音色來判斷的。

    6. 小名家的新房子裝修完了,但是由于施工人員的不小心致使其中一塊地板下面出現空洞,不長時間小名就幫助施工人員找到了,你知道他是怎么做的嗎?

    答:他用敲擊的方法,用手指輕輕敲每一塊磚,聲音清脆的那塊磚是空的,與內實的磚音色不同。

    3. 令人煩躁的噪聲

    人們以分貝(符號dB)為單位來表示聲音的強弱。0dB是人剛能聽到最微弱的聲音-----聽覺下限;30~40dB是較為理想的安靜環境;超過50dB就會影響睡眠和休息;為了保證工作和學習,聲音不能超過70dB;突然包樓在150dB的噪聲環境中,鼓膜就會破裂出血,雙耳完全失去聽力.

    常見聲音 聲級 影響

    火箭,導彈發射,噴氣式發動機(附近) 160~140 短時間內會導致永久性耳聾

    噴氣式飛機起飛(100米左右)音量很大的搖滾樂 130~120 鼓膜被振痛

    電鋸,風鉆大型載重汽車 110~100 常識件會導致永久性耳聾

    摩托車,汽車喇叭 90 特別煩人

    一般的城市交通噪聲大聲呼喊 80~70 令人厭煩 干擾交談

    正常交談空調機 50~40 安靜舒適

    輕聲耳語正常呼吸 20~10 極靜

    1. 下列關于聲現象的說法中,正確的是(C)

    A. 聲在固體中傳播的速度都比在液體中的聲速大

    B. 聲在固體,液體和氣體等介質中傳播,聲也可以在真空中傳播

    C. 中考,高考期間要求學校周圍噪聲大的單位停工是從聲源處減弱噪聲

    D. 聲是由于物體的振動產生的,環保角度的噪聲一定是由物體無規則振動產生的

    2. 如圖1和圖2是兩種聲音的波形。從波形可知,圖1是樂音的波形,理由是它規則振動;圖2是噪聲波形,理由是它無規則振動。

    4. 人耳聽不見的聲音

    發聲頻率

    聽覺頻率

    單位:Hz

    1. 蝙蝠在夜間活動,捕捉蛾子,蚊子等昆蟲時不會碰到任何東西,是因為蝙蝠飛行能發出人耳聽不到的超聲波,蝙蝠能準確地判斷障礙物或捕捉目標的位置,是由于回聲定位的原理,科學家利用這一原理制成了聲納裝置,可探測海洋深度,給出水下數千米的地形圖。若超聲波在海水中的傳播速度是1450m/s,用超聲儀垂直向海底發射超聲波,經過2s收到回波,則此處海水的深度為1450m。另外漁民捕魚時還可獲得魚群的信息。

    2. 暑假,小明乘火車去旅游,在站臺上看到遠處的鐵路上一個人邊走邊用小錘敲打鐵軌,請問這是怎么回事?

    答:鐵路工人在檢查鐵軌接頭處的螺栓是否松動。當螺栓松動時,音調會有所改變,有經驗的人一聽便知道。

    第二章 物態變化

    1. 物質的三態 溫度的測量

    1. 在法國的首都巴黎,有一做300m高的鐵塔,總質量達7000多噸,這座塔只有在夜間才是與地面垂直的,上午向西偏斜100mm,中午鐵塔向北偏斜70mm,在冬季氣溫降到-10℃,塔身比炎熱的夏天矮17cm。其原因是熱脹冷縮的結果。白天,鐵塔各處陽光照射的角度和強度都在發生變化,各處的溫度有差別,膨脹程度不同,所以會出現傾斜的現象。夜間,鐵塔各部分溫度相同,膨脹(或收縮)的程度相同,所以能與地面保持垂直。冬季氣溫降低,所以變矮了。

    問題:

    (1) 白天,這座鐵塔發生傾斜的原因是什么?

    答:不同的面膨脹度不同。

    (2) 這種現象在生活中有何應用?請舉一例。

    答:指針式寒暑表。

    2.汽化和液化

    3. 被100℃的水蒸氣燙傷比被100℃的開水燙傷嚴重得多,這是為什么?

    答:因為100℃的水蒸氣汽化成同溫度的水時要放出更大量的熱。

    4. (1)夏天,小紅剛從外面回來,汗留滿面,她從冰箱里拿出茶葉,想要喝茶,但她發現茶葉和她一樣,“全身是汗”,請你解釋其原因。

    答:因為冰箱的溫度比空氣溫度低的多,將冰箱中的物體放在空氣中,周圍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冷物體。就會在物體表面發生液化,就會形成小水珠。

    (1) 在炎熱的夏季,把茶葉從冰箱中取出后,能否馬上打開茶葉的包裝紙?為什么?

    答:不能。因為當把茶葉從冰箱中取出,立即打開,會產生如同(1)的情況,茶葉就會變質。

    3. 熔化和凝固

    1. 夏天吃冰棒能消暑解熱,這是因為冰棒在口腔或體內熔化時吸熱,能降低人體溫度。

    2. 冬天,在我國的東北地區,汽車司機常用水和究竟的混合液體作為發動機的冷卻液,這是因為這種混合液具有較低凝固點,在那些地區,冬天建筑工人通常用鹽水和泥,是因為鹽水的凝固點較低。

    3. 流行進入地球的大氣層時,由于大氣發生強烈的摩擦,會使流行燃燒發光,小名問老師:“發射火箭時,火箭同樣也與空氣發生劇烈摩擦,為什么沒有燃燒發光?”老師解釋說:“科學家們一方面研制出了可耐幾千攝氏度高溫的材料,另一方面還在火箭頭部涂了一層特殊材料,這種材料在高溫下熔化并汽化,能起到防止燒壞火箭頭的作用。”請回答這層特殊材料為什么能起到防止燒壞火箭頭部的作用?

    答:火箭飛行時與空氣摩擦產生大量的熱,這些熱使火箭頭部的特殊材料熔化并汽化,融化和汽化都要吸熱,使火箭頭部的溫度不至于過高,因而不至于燒毀火箭。

    4. 媽媽叫小名去買一瓶啤酒,啤酒有玻璃瓶裝和易拉罐裝兩種,因為小名知道爸爸喜歡喝冰啤酒。想了一想,便買了一罐易拉罐裝的啤酒。這是為什么呢?

    答:因為啤酒中大部分是水,水凝固后體積會增大。若啤酒凍的時間過長會引起膨脹爆炸。

    4. 升華和凝華

    1. 下列屬于升華現象的是(A)

    A. 冬天,室外冰凍的衣服干了

    B. 初春,早晨出現濃霧

    C. 夏天,灑在室內地上的水不見了

    D. 深秋,屋頂的瓦上結了一層霜

    2. 近些年來,市場上出現了一種“升華干燥食品”,有蔬菜,肉,乳品等,還有一些熟食品,買來用水一泡,就還原成新鮮食品,味道和原來一樣。“升華干燥食品”的過程是這樣的:先把新鮮食品放到急凍庫里速凍,然后把快速凍結的食品又放到真空里,食品的冰就升華成水汽,離開食品,最后再把食品中參與的水分蒸發掉,這樣,升華食品就制成了。

    4. 在下列幾種物態變化現象中,屬于凝固的是○3;屬于升華的是○4;其中○2○3○5是放熱過程。

    ○1晾在室外的濕衣服變干了

    ○2夏天,揭開冰棒包裝紙后會看到冰棒冒“白氣”

    ○3冬天,河面上結了一層冰

    ○4放在衣柜里的樟腦丸會越來越小,最后“消失”了

    ○5嚴冬的深夜,教室窗玻璃的內表面上有一層冰花

    ○6鋪柏油馬路時,將瀝青塊放在鐵鍋中加熱。

    5. 俗話說“霜前冷,雪后寒”,為什么?

    答:霜是由空氣中的水蒸氣凝華而成的,凝華過程水蒸氣要放熱,若周圍空氣溫度過高,空氣中的水蒸氣無法放熱,即成不了霜,只有當空氣的溫度驟然變冷時,才能使空氣中的水蒸氣放熱,后凝華成小冰晶依附在物體上,即霜,所以霜前的氣溫一定很低,因此,有“霜前冷”的現象。下雪后,雪要熔化,熔化吸熱,當雪熔化時,周圍空氣的溫度都被雪吸收,所以就顯得特別冷,因此,我們說“雪后寒”。

    6. 冰箱冷凍室的內壁有一層“白粉”凝固

    冬天堆的雪人變小了 凝華

    夜晚下露水了 溶化

    用銅水鑄造了孔子的銅像 液化

    夏天吃冰激凌消熱解暑 升華

    乘酒精的瓶忘記加蓋變干了 汽化

    7. 利用干冰使運輸中的食品降溫,防止食品腐爛變質,這是應用了(C)

    A. 干冰熔化吸熱

    B. 干冰液化放熱

    C. 干冰升華吸熱

    D. 干冰凝華放熱

    8. 下列現象的產生,需要吸熱的是(C)

    A. 夏天,輸木管外出現水珠

    B. 嚴冬,玻璃內壁結了一層冰花

    C. 擦在皮膚上的究竟馬上干了

    D. 早晨,室外大霧彌漫

    9. 下列現象中屬于凝華現象的是(A)

    A. 霜的形成

    B. 霧的形成

    C. 雨的形成

    D. 冰的形成

    10. 在北方的冬季,下列幾種常見的物態變化現象中,屬于凝華現象的是(B)

    A. 室外冰凍的衣服會變干

    B. 房間窗戶玻璃的內表面出現冰花

    C. 在跑步的人,口中呼出“白氣”

    D. 河面上結了一層厚厚地冰

    11. 夏天的早晨,室外的花草,樹葉上常常有晶瑩的小露珠,這是液化現象;寒冷的冬天,清晨起床時,常常靠到窗戶上有一層白色的冰花,這是凝華現象。

    初二10道變態難數學題

    【考點聚焦】

    1.知道浮力產生的原因

    2.知道阿基米德原理

    3.理解物體的浮沉條件

    4.知道輪船、氣球、飛艇、潛水艇的浮沉原理

    【呈現形式】

    本部分的考點主要以填空題、選擇、計算和實驗題型出現,其中阿基米德原理和物體的漂浮條件應用可以用實驗題型出現.在計算題中,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產生的原因、物體的浮沉條件和物體的漂浮條件常常緊密聯系,增加了解題的難度,主要考查綜合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知識結構】

    一、 浮力的基本概念

    1.浮力產生的原因;浸入液體中的物體,受到液體的壓強和壓力,由于物體上、下表

    面在液體中的深度不同,因此物體上、下表面所受液體的壓強不同,下表面受到液體向上的壓強大于上表面受到悉雀液體向下的壓強,從而使物體下表面受到向上的壓力大于上表面受到向下的壓力,向上和向下的壓力差就是物體在液體中受到的浮力.

    2.物體的浮沉條件:浸入液體里的物體同時受到重力和浮力兩個作用力的作用,所以物體的浮沉取決于兩個力的大小關系:

    (1)當F浮>G時,上浮,最終結果漂浮.

    (2)當F浮<G時,下沉,最終結果沉底.

    (3)當F浮=G時,懸浮,即物體可以停留在任何深度.

    3.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體里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排開的液體受到的重力.用公式表示為:F浮=G排=ρ液gV排

    4.浮力的應用

    應用浮力的關鍵是調節重力與浮力的關系,若保持浮力不變而減小自身重力,或保持重力不變而增大排水體積.

    (1)輪船:是采用空心的方法來增大排開水的體積從而增大可以利用的浮力,使其漂浮在水面上,其大小用排水量表示.

    (2)潛水艇:是靠改變水艙中水的多少,即靠改變重力來實現上浮或下潛的.

    (3)氣球和飛艇是通過充氣、放氣調整氣囊的體積來改變浮力,實現上升和下降的.

    (4)密度計是測量液體密度的儀器,是利用物體漂浮在液面的條件F浮=G物來工作的,密度計的刻度是“上小下大”.

    【方法提示】

    1.浮力的計算公式:F浮=G排=ρ液gV排

    運用阿基米德原理及其公式,應注意理和陸拿解以下幾點:

    (1)浮力作用在浸在液體(或氣體)的物體上,方向豎直向上,其大小等于物體排開的液體(或喚搭氣體)受到的重力,即F浮=G排.

    (2)“浸入液體里的物體”包括兩種狀態:一是物體全部體積浸入液體里,即物體浸沒在液體里.二是物體的一部分體積浸入液體里,另一部分露在液面以上.

    (3)G排是指物體排開的液體所受的重力,F浮=G排表示物體受到的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體排開的液體的重.

    (4)V排是表示被物體排開的液體的體積,當物體全部浸沒在液體里時,V排=V物,當物體只有一部分浸入液體中時,則V排<V物.

    (5)由公式可以看出,浮力的大小只跟液體的密度和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這兩個因素有關,而跟物體本身的體積、密度、形狀、質量、重力、所處的深度、液體的多少、物體在液體中是否運動等因素都無關.

    【例題1】如圖1所示,物體懸浮在水中,水對物體向上、向下的壓力分別為F1和F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 由于物體靜止不動,F1、F2是一對平衡力

    B.因為物體上表面的面積較大,所以F1<F2

    C. F1和F2的合力大小等于物體的重力

    D.物體受到合力的方向是向上的

    【解析】

    物體懸浮在水中,所受的浮力等于其重力;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液體對其向上和向下的壓力差,就是液體對物體的浮力,所以F1和F2的合力(即壓力差)與物體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C正確,因為F1與物體的重力之和等于F2,故F1與F2不是平衡力,A不正確.物體處于懸浮狀態,所受總合力為0,無方向而言,D錯,物體上下表面所受的液體壓力不僅與表面大小有關,還與表面所處深度有關,所以B是錯誤的,故正確答案應為C.

    【例題2】一種廁所不便桶水箱結構如圖2(圖中略去了向水箱中注水裝置)出水口上的橡膠蓋是空心的,放水時它漂浮在水面上,水從出口流出,如圖2a,隨著水的流出,水面下降,直到橡膠蓋蓋住出水口,放水過程結束,注水過程中和注滿水后,橡膠蓋都蓋住出水口,如圖2b.

    (1)請你判斷,圖2a空心橡膠蓋所受的重力

    與它所受的浮力大小關系.

    (2)請你說明,圖2b中為什么橡膠蓋能緊緊地蓋住出水口而不浮起.

    (3)這種裝置的一個重要特點是每次便桶都要用掉一箱水,為節約用水,請你對橡膠蓋做些改造,使得按下手柄時橡膠蓋抬起放水,放開手柄后橡膠蓋能立即蓋上出水口,停止放水.

    【解析】

    根據空心橡膠蓋漂浮條件判斷(1)中的關系;根據浮力產生原因說明(2);要使放開手柄后橡膠蓋立即蓋上出水口,橡膠蓋要滿足下沉的條件.

    (1)圖2a中放水時空心橡膠蓋漂浮在水面上,所以它所受重力與浮力相等.

    (2)圖2b中注水過程和注滿水后橡膠蓋能緊緊蓋在出水口是因為橡膠蓋與出水口緊密接觸,此時橡膠蓋下部沒有水,不受水對它向上壓力,所以不受浮力,則在其自身重力和上部水向下壓力的作用下會蓋住出水口而不浮起.

    (3)若要使放開手柄后橡膠蓋就立即蓋上出水口,橡膠蓋就要下沉,重力要大于浮力,因此要將橡膠蓋適當加重,如配重物,或在橡膠蓋內心部分注入沙粒等.

    【例題2】把一鐵塊系在氣球上,放入水中,恰好懸浮于水中某處,

    如圖3所示,現沿容器壁緩緩注入一些水,則鐵塊和氣球將 〔 〕

    A.仍然懸浮 B.下沉

    C.上浮 D.都有可能

    【解析】

    比較注水前后F浮和G的變化即大小關系.因為液體內部壓強P=ρ液gh,P與ρ液和h有關,注水后ρ液 不變,氣體和鐵塊所處深度增大.對于鐵塊F浮鐵=ρ液gV排鐵,全部浸沒時V排=V鐵,始終不變,所以F浮鐵不變;但對于氣球內質量一定的氣體,體積隨著壓強的增大而減小,由F浮氣=ρ液gV排氣可知,F浮起減小;氣球和鐵塊所受總重力不變,總浮力F浮減少,小于G,所以將下沉.答案為B.

    2.用密度表示物體的浮沉條件

    這是浮沉條件的另一種表示方法,只有在物體由同一種材料制成而且是實心物體時才成立.

    (1)F浮>G時,必有ρ液>ρ,物體上浮.

    (2)F浮<G時,必有ρ液<ρ,物體下沉.

    (3)F浮=G時,必有ρ液=ρ,物體懸浮.

    【例題3】把一個自制的密度計分別放入兩種不同的液體中.情況如圖4所示,由此得出的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

    A.這個密度計在甲液體中受到的浮力較大

    B.這換個密度計在乙液體中受到的浮力較大

    C.甲中液體的密度較大

    D.乙種液體的密度較大

    【解析】

    密度計漂浮時浮力與重力大小相等,即ρ液gV排=mg,故選項A、B錯誤.密度計測得的液體密度的表達式為:ρ液=m/V排,因密度計的質量m 不變,故V排越大,說明ρ液越小,V排越小,ρ液越大.正確答案為D.

    3.計算與比較物體受到的浮力

    (1)計算浮力的方法

    ①原理法:F浮=G排=ρ液gV排

    ②測量法:F浮=G-F

    ③原因法:F浮=F向上-F向上

    ④平衡法:F浮=G(漂浮、懸浮)

    (2)解題思路

    ① 計算前要判斷物體處于何種狀態,是浮在液面,懸浮還是沉在液體底部

    ② 分析物體的受力情況,選取合適的公式

    【例題3】如圖5所示,將一塊掛在彈簧測力計下的圓柱體金屬緩慢浸入水中(水

    足夠深),在圓柱體接觸容器底之前,能正確反映彈簧測力計示數F和圓柱體下表面到水面的距離h關系的圖象是 〔 〕

    【解析】

    圓柱體金屬塊的底面積S 一定,則在剛開始浸入水中時,V排=Sh,F浮=ρ水gV牌=

    ρ水g Sh,F浮與h成正比;當物體全部浸沒以后,V排是一個定值,則F浮大小不變.金屬塊受到重力、浮力和彈簧測力計的拉力,且F示=G-F浮,G不變,所以F浮增大,F示減小;

    F浮不變,F示不變;F浮為零時(h=0),F示=G最大.所以F示是先減小再不變.答案使A.

    【對應訓練】

    1.利用空氣浮力而升空的物體是 〔 〕

    A.人造衛星 B.飛機 C.風箏 D.氫氣球

    2.把密度大于水的物質制成空心小球,用手將其置于盛水的容器中,使其浸沒于水(如圖6所示),放手后水球運動狀態是 [ ]

    A.上浮 B.懸浮 C.下沉 D.都有可能

    3.浸沒與水中的鋼球,在繼續下沉的過程中,它受到的 [ ]

    A.浮力增大,壓強減小 B.浮力減小,壓強減小

    C.浮力不變,壓強減小D.浮力不變,壓強增大

    4.含有雜質的蠟塊懸浮在水中,要使該蠟塊漂浮,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 ]

    A.加純酒精 B.加水 C. 加食鹽 D. 加汽油

    5.對于現代生活給人們帶來的緊張感,可用漂浮療法減輕.漂浮池內有一定深度的水,

    水中加有大量的_________(填“鹽”或“酒精”),任何人進入池內都會漂浮起來.

    6.把水面的皮球慢慢壓入水底,在皮球完全浸入水中前,應加的壓力是______的;完

    全浸入水中后,應加的壓力是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7.一金屬塊在空氣中稱重為27N,把它全部浸在水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17N,則該金屬快受到水對它的浮力是 ,物體的體積是 .

    8.密度計是測 的儀器,它是利用 的原理制成,同一密度計在各種不同的液體中受到的浮力是 ,排開液體的體積是 (選填“相同”或“不同”).密度計的刻度是上 下 .

    9. 某海濱浴場,水底布滿了石頭,在海水中游泳的人由深水走向淺水的過程中,赤腳踩在石塊上的感覺有沒有變化?為什么?

    10.某同學在實驗室里將體積為1.0×10-3m3的實心正方體木塊放入水中,如圖8所示,靜止時其下表面距水面0.06m.請根據此現象和所學力學知識,計算出兩個與該木塊有關的物理量

    11.如圖7所示,用手提住彈簧測力計,下面吊著一個金屬快.當金屬塊接觸容器中的水時(圖b),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5N;當金屬塊全部浸入水中時(圖c),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3N.(取10N/kg)

    (1) 求金屬塊全部進入水中時受到的浮力

    (2) 求金屬快的體積和密度

    (3) 在使金屬快由圖(b)位置漸漸浸入水中圖(c)位置的過程

    中,試分析水對容器底部壓力的變化情況.

    12.小明和教練在大海里學潛水,看到海里的魚兒口中吐出的

    小氣泡在升至水面的過程中,發生如圖9所示的變化,小明認為氣泡在上升過程中受到的重力和浮力應該是不變的,他把這一想法告訴教練,教練確說他的想法不對,你怎樣想?

    【參考答案】

    1.D 2.D 3.D 4.C 5. 鹽 6.增大 不變 7. 10N 10-3m3 8. 液體密度 物體漂浮條件 相等 不同 小 大 9. 腳會感到越來越痛,因為人所受到的浮力減小,石頭對人的支持力就增大 10. 6N ρ= 0.6×103kg/m3 11. (1)2N;(2)2×10-4m3 2.5 ×103kg/m3;(3)變大 12.氣泡在上升過程中由于受水的壓強減小,體積增大,故所受浮力增大,但所受重力不變.

    猜你喜歡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黑人巨大无码中文字幕无码 | 亚洲成a∨人片在无码2023| 免费无码av片在线观看 | 人妻少妇AV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综合无码一区| 日韩网红少妇无码视频香港|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heyzo专区无码综合|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体验| 精品无码专区亚洲| 蜜芽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精品人妻中文无码AV在线| 精品日韩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无码a区在线视频 | 无码少妇丰满熟妇一区二区| 国内精品人妻无码久久久影院导航 |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软件| 免费无码精品黄AV电影| 精品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成a人无码av波多野按摩| 影音先锋中文无码一区| 色欲A∨无码蜜臀AV免费播| 在线播放无码高潮的视频| 免费人妻无码不卡中文字幕18禁|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天堂| 日韩欧精品无码视频无删节|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区| 暴力强奷在线播放无码| 国产高清无码视频| 成人无码精品1区2区3区免费看 | 国产aⅴ无码专区亚洲av麻豆|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一区不卡| 色综合色国产热无码一|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 无码中文字幕乱码一区| 色综合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波多| 亚洲av无码专区青青草原| 少妇人妻偷人精品无码AV |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秋霞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