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必修一生物作業本答案 人教版生物作業本答案 高一生物活頁練答案 高一生物一課一練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一金版學案答案
【一】
一、選擇題
1.細胞成分中,含量最多的兩種圓御老化合物中,所共有的元素是()
A.C、H、OB.C、HC.H、OD.C、H、O、N
2.在構成玉米的下列元素中,全部屬于微量元素的一組是()
A.C、H、N、P、MnB.Cl、Fe、S、N、Mg
C.B、Cu、Zn、橘升Mn、MoD.N、P、K、Cu、Fe、I
3.下列過程必須加熱的是()
A.斐林試劑鑒定還原糖時
B.雙縮脲試劑鑒定蛋白質時
C.蘇丹Ⅲ染液鑒定花生子葉中的脂肪時
4.下列關于實驗操作步驟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用于鑒定還原糖的斐林試劑甲液和乙液混合后要節約使用,以備下次再用
B.脂肪的鑒定需要用顯微鏡才能看到被染色的脂肪滴
C.用于鑒定蛋白質的雙縮脲試劑A液和B液與斐林試劑甲液和乙液濃度可以相同
D.在鑒定脂肪的實驗中,蘇丹Ⅳ將脂肪染成橘*,蘇丹Ⅲ將脂肪染成紅色
5.谷氨酸的R基為—C3H5O2,在一個谷氨酸分子中,含有碳和氧的原子數分別是()
A.4,4B.5,4C.4,5D.5,5
6.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之間的肽鍵結構式是()
A.NH—COB.—NH—CO—
C.—NH2—COOH—D.NH2—COOH
7.人體血紅蛋白的一條肽鏈有145個肽鍵,這條肽鏈的氨基酸分子數以及它們在縮合過程中生成的水分子數分別是()
A.145和144B.145和145C.145和146D.146和145
8.能正確表示蛋白質分子由簡到繁的結構層次的一組是()
①氨基酸②C、H、O、N等化學元素③氨基酸分子相互結合
④多肽⑤肽鏈⑥形成具有一定的空間結構的蛋白質分子
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①④③⑥⑤C.②①④③⑤⑥D.②①③④⑤⑥
9.甲物質的分子式為C12H22O11,乙物質的分子式為C57H110O6;如這兩種物質作為生物體的能源物質,在相同條件下,質量相同的甲、乙兩種物質被徹底氧化分解時,甲物質比乙物質()
A.耗氧多,產生能量多B.耗氧少,產生能量少
C.耗氧多,產生能量少D.耗氧少,產生能量多
10.萌發的種子,細胞內代謝活動旺盛;干燥的種子,細胞拆腔內代謝活動緩慢。這說明()
A.水是細胞代謝活動的產物B.自由水是細胞代謝活動的必要條件
C.水是構成細胞的主要成分D.以上三項都正確
二、簡答題
11.根據下面的化學結構式回答問題。
(1)該式中,A表示________,B表示________,C表示________。
(2)該式表示________化合物,含有________個肽鍵。
(3)該化合物由________個氨基酸分子失去________分子水形成,這種反應叫________。
(4)該式中的氨基酸種類不同,是由________決定的。
(5)若氨基酸的平均相對分子量為90,則該化合物的相對分子質量約為________。
12.下圖為真核細胞結構及細胞內物質轉運的示意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雙層膜包被的細胞器有(填序號)。
(2)若該細胞為人的漿細胞,細胞內抗體蛋白的合成場所有(填序號),合成后通過運輸到(填序號)中進一步加工。
(3))轉錄產生的mRNA經一系列加工后穿過細胞核上的轉運到細胞質中,該結構對轉運的物質具有性。
(4)若合成的蛋白質為丙*酸脫氫酶,推測該酶將被轉運到(填序號)發揮作用。
13.在鑒定生物組織中還原性糖、脂肪和蛋白質的實驗中:
(1)蛋白質的鑒定實驗適用的材料是()
A.蘋果B.豆漿C.雞蛋蛋白D.花生種子
(2)________的實驗不需要制備組織樣液,但需要將________浸泡一段時間后,用________切片法制成臨時裝片。
(3)糖類的鑒定所用試劑是________,其中糖主要指具有________性的葡萄糖等,與該試劑在________條件下生成________色的沉淀。
【答案】
1—5CCABB6—10BDDBB
11、(1)氨基肽鍵羧基(2)三肽2(3)32脫水縮合(4)R基(5)234
12、(1)④⑤(2)①②囊泡③(3)核孔選擇(4)④
13、(1)BC(2)脂肪的鑒定花生種子徒手(3)斐林試劑還原加熱磚紅
【二】
一、選擇題
1、下列關于淀粉、脂肪、蛋白質和核酸4種生物分子的敘述,正確的是()
A.都能被相應的酶水解B.都是水溶性物質
C.都含C、H、O、N這4種元素D.都是人體細胞中的能源物質
2、與水綿相比,藍藻細胞()
A.只含有一種核酸,即DNA或RNA
B.mRNA完成合成前可與核糖體結合
C.光合色素分布于葉綠體類囊體薄膜上
D.沒有細胞壁,屬于單細胞生物
3、乳酸菌能將牛奶中的乳糖等糖分分解成乳酸而使牛奶變成酸奶,制作酸奶時,一定不能被T4噬菌體污染,否則會大大影響酸奶的品質和口味。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T4噬菌體能在酸奶發酵液中繁殖,原因是發酵液中含有豐富的糖分
B.奶牛、乳酸菌和T4噬菌體的遺傳物質中均含有8種核苷酸
C.奶牛肌細胞中含有豐富的單糖葡萄糖、二糖乳糖和多糖糖原
D.T4噬菌體沒有細胞結構,其化學成分與染色體基本相同
4、關于植物細胞中元素的敘述,錯誤的是()
A.番茄和水稻根系吸收Si元素的量相等
B.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四種元素是C、O、H和N
C.植物根系通過主動運輸吸收無機離子需要ATP
D.與豆科植物共生的根瘤菌可為豆科植物生長提供N元素
5、如圖表示油菜種子在成熟過程中種子質量和有機物相對含量的
變化趨勢,下列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A.大量糖類輸入并參與代謝,導致種子質量不斷增加
B.細胞代謝利用大量糖類,導致淀粉含量降低
C.糖類不斷轉化為脂質,導致脂質含量持續增加
D.糖類不轉化為蛋白質,導致含氮物質含量不變
6、某多肽的分子式為C42H65N11O9,它徹底水解后只得到以下3種氨基酸,則此多肽中含有的賴氨酸個數為()
A.2個B.3個C.5個D.8個
7、在生物體內,某些重要化合物的元素組成和功能關系如圖所示。其中X、Y代表元素,A、B、C代表生物大分子。據圖分析正確的是()
①人體中,單體a的種類有4種②X代表的元素是N、P,而Y代表的元素一定有N③圖中A和C是組成染色體的主要成分④若C是由n個單體c脫水縮合形成的,則相應的*段中至少有6n個堿基對⑤導致組成某生物個體的細胞出現穩定性差異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其核內A分子中的基因的選擇性表達
A.①②③B.①②③⑤C.②④⑤D.①③④
8、某同學以新鮮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為材料,經不同處理和染色劑染色,用高倍顯微鏡觀察。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A.經吡羅紅*綠染色,可觀察到紅色的細胞核
B.經吡羅紅*綠染色,可觀察到綠色的細胞質
C.經健那綠染色,可觀察到藍綠色顆粒狀的線粒體
D.經蘇丹Ⅲ染色,可觀察到橘*顆粒狀的蛋白質
9、胰島素的A、B兩條肽鏈是由一個基因編碼的。下列有關胰島素的敘述,正確的是()
A.胰島素基因的兩條DNA單鏈分別編碼A、B兩條肽鏈
B.沸水浴加熱之后,構成胰島素的肽鏈充分伸展并斷裂
C.胰島素的功能取決于氨基酸的序列,與空間結構無關
D.核糖體合成的多肽鏈需經蛋白酶的作用形成胰島素
10、下圖所示為來自同一人體的4種細胞,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因為來自同一人體,所以各細胞中的DNA含量相同
B.因為各細胞中攜帶的基因不同,所以形態、功能不同
C.雖然各細胞大小不同,但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相同
D.雖然各細胞的生理功能不同,但吸收葡萄糖的方式相同
二、簡答題
11、幽門螺桿菌是引起胃炎、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等疾病的“罪魁禍首”。如圖是幽門螺桿菌結構模式圖。請回答:
(1)幽門螺桿菌與酵母菌比較,二者共有的結構是________(填序號);二者的主要區別在于幽門螺桿菌_________。病毒區別于幽門螺桿菌的是________。病毒______(填“屬于”或“不屬于”)生物,________(填“有”或“無”)生命現象。
(2)沃倫和馬歇爾用高倍顯微鏡觀察慢性胃炎活體標本時,意外地發現了某種細菌,而且這種細菌總是出現在慢性胃炎標本中,而在正常的胃竇黏膜中則無這種細菌。他們根據這一現象,提出了關于慢性胃炎病因的假設。該假設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為了進一步探究幽門螺桿菌生長繁殖的因素,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在培養該菌過程中,發現了在某種細菌(簡稱W菌)的周圍,幽門螺桿菌的生長繁殖受到抑制。他們把W菌接種在專門的培養基上培養,一段時間后,除去W菌,在此培養基上再培養幽門螺桿菌,結果是幽門螺桿菌仍然不能正常生長繁殖。①據材料分析,研究小組的同學對“造成W菌周圍的幽門螺桿菌不能生長繁殖”的原因的最可能假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試參照上述材料設計實驗驗證①中的假設。
A.方法步驟:
a.制備培養基:取兩個培養皿,按相同的營養成分配制成甲、乙兩個培養基。
b.設置對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接種幽門螺桿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培養觀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實驗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2009年6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通告了“東方牌”系列奶粉為不合格產品,經查,該系列奶粉是用80%的麥芽糊精和20%的奶粉簡單勾兌而成。由于含有大量糖類物質,而蛋白質含量低,嬰兒喜歡吃卻得不到足夠的蛋白質營養。
請據以上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1)劣質奶粉中含有大量還原糖,如果用斐林試劑鑒定,則該試劑與待測樣液在試管中混合均勻后,還必須經過________處理,預計試管中混合液的顏色變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要鑒定劣質奶粉中是否含有蛋白質,應選用的試劑是________。
(3)評價奶粉營養價值高低的主要標準是看必需氨基酸的種類和含量。賴氨酸是人體必需氨基酸,缺乏則會影響體內蛋白質的合成,出現營養不良。賴氨酸是否也是大鼠的必需氨基酸呢?某生物興趣小組利用下列材料和用具就此問題進行了探究,請補充并完善他們的實驗原理和實驗方案。
材料和用具:20只生長發育狀況相同的正常幼年大鼠、分裝在不同試劑瓶中的20種氨基酸、不含蛋白質和氨基酸的食物、秤、天平等。
實驗原理:。
實驗方案:
①配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配制成食物A(對照組);,配制成食物B。
②分組:將20只大鼠平均分成甲、乙兩組,分別稱量其體重。
③飼喂:甲組每天飼喂適量的食物A;。
④觀測:。
實驗結果預測及結論:
實驗結果(營養狀況和體重)實驗結論
13、一切生命活動都離不開蛋白質,圖示部分細胞結構和多種蛋白質,請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A蛋白參與細胞間的相互粘連,所以在動物細胞工程中常用________處理組織碎塊,使細胞分散開。
(2)B蛋白與物質跨膜運輸有關,如果運輸過程需ATP供能,則運輸方式稱為________,若運輸過程不消耗ATP,則運輸方式稱為________。
(3)C蛋白只能與特定分子結合,結合后使蛋白質的________發生變化,像“分子開關”一樣,引起細胞內一系列變化,是細胞膜完成________功能的分子基礎。
(4)E蛋白具有催化功能,因其只能與________結合,所以E蛋白的功能具有專一性的特點。
(5)F蛋白的功能是與DNA分子的某一部位結合,以DNA分子的一條鏈為模板合成RNA分子,F蛋白的名稱是________。
【答案】
一、選擇題
1-5ABDAD6-10BBCDC
二、非選擇題
11、(1)1、2、3、5沒有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無細胞結構屬于有(2)慢性胃炎可能與這種細菌有關(3)①W菌產生了不利于幽門螺桿菌生存的物質②A.b.在甲培養基上接種W菌,乙培養基上不接種W菌,相同條件下培養一段時間后,除去甲培養基上的W菌c.在甲、乙兩培養基上分別接種相同的幽門螺桿菌d.在相同的適宜條件下培養甲、乙兩個培養基上的幽門螺桿菌B.甲培養基上的幽門螺桿菌的生長繁殖受到限制,不能正常繁殖,而乙培養基上的幽門螺桿菌的生長繁殖不受限制,正常繁殖
12、(1)水浴加熱由藍色變成磚紅色(2)雙縮脲試劑(3)實驗原理:必需氨基酸是動物體不能合成,只能從食物中獲得的氨基酸。當動物缺乏必需氨基酸時,就會影響體內蛋白質的合成,出現營養不良,體重增加緩慢
實驗方案:
①取一定量的不含蛋白質和氨基酸的食物,加入含量和比例適宜的20種氨基酸另取等量的不含蛋白質和氨基酸的食物,加入除賴氨酸以外的19種氨基酸,其含量和比例與食物A中相同③乙組每天飼喂與食物A等量的食物B。兩組大鼠其他飼養條件相同④分別測量甲、乙兩組大鼠的體重,并計算體重增加量
實驗結果預測及結論見表
實驗結果(營養狀況和體重)實驗結論
兩組大鼠營養狀況和體重基本相同賴氨酸不是大鼠的必需氨基酸
乙組大鼠出現營養不良、體重增加緩慢等癥狀,甲組大鼠正常賴氨酸是大鼠的必需氨基酸
13、(1)胰蛋白酶(2)主動運輸協助擴散
(3)空間結構信息交流(細胞通訊、細胞識別)
(4)一種或一類底物(5)RNA聚合酶
【三】
一、選擇題
1.下列有關細胞分子組成的敘述,正確的是()
A.豌豆細胞中組成遺傳物質的基本單位有8種
B.生物大分子徹底水解后的產物即是它的基本組成單位
C.一個蛋白質分子只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
D.磷脂是所有細胞必不可少的脂質
2.構成細胞的有機化合物及其組成元素如表:
有機化合物組成元素
甲C、H、O
乙C、H、O、N、P
丙C、H、O、N,很多種類還含有S
丁C、H、O,很多種類還含有N和P
請據表判斷,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細胞核中含甲類化合物B.細胞壁中含丙類化合物
C.細胞質中不含乙類化合物D.細胞膜中不含丁類化合物
3.2014年2月12日,x疆于田縣發生地震,為防治腹瀉等疾病,各方緊急向災區調撥大量消毒液及腹瀉藥等物品,引起腹瀉的病原微生物主要是痢疾桿菌,下列關于痢疾桿菌的敘述正確的是()
A.細胞中沒有核糖體等復雜的細胞器
B.細胞中具有擬核,核內有染色質
C.構成細胞壁的物質與植物細胞壁的成分不同,不含纖維素
D.痢疾桿菌的DNA呈線形
4.如圖表示由不同化學元素所組成的化合物,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A.若圖中①為某種多聚體的單體,則①最可能是氨基酸
B.若②存在于皮下和內臟器官周圍等部位,則②可能是脂肪
C.若③為多聚體,且能貯存生物的遺傳信息,則③是染色體
D.若④主要在人體肝臟和肌肉內合成,則④最可能是糖原
5.在檢測下列物質時所選用的實驗材料、試劑和反應現象都正確的是()
選項檢測物質實驗材料試劑反應現象
A還原糖胡蘿卜斐林試劑磚紅色沉淀
B蛋白質豆漿雙縮脲試劑藍色
C脂肪花生子葉蘇丹Ⅲ染液橘*
DDNA人口腔上皮細胞吡羅紅紅色
6.如圖表示生物體中一個由153個氨基酸構成的蛋白質分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該分子中含有152個肽鍵
B.該分子形成過程中,產生了153個水分子
C.該分子中有1個氨基酸側鏈基團含硫
D.該分子徹底水解將產生153種氨基酸
7.下列關于組成細胞的化合物的敘述正確的是()
A.碳元素是構成生物體的基本元素,可形成鏈式或環式結構,在一個二十三肽的化合物中,最多含有肽鍵22個
B.在煙草細胞中,由A、G、T、U四種堿基參與構成的核苷酸的種類有6種
C.糖原、脂肪、蛋白質和核糖都是生物體內高分子化合物
D.Fe、Na、K等大量元素在細胞內有重要作用,如組成復雜化合物
8.下列四組生物中,都屬于原核生物的一組是()
A.HIVSARS病毒B.毛霉硝化細菌
C.酵母菌醋酸菌D.大腸桿菌藍藻
9.糖尿病患者可以用尿糖試紙化驗自己的尿糖情況。尿糖試紙中含有葡萄糖氧化酶,它可以催化葡萄糖形成葡萄糖酸和過氧化氫,過氧化氫可以將試紙中一種無色化合物氧化成為有色化合物。試紙顏色的變化情況就可以顯示尿中葡萄糖含量的高低。以下為上述作用機理的表達式:葡萄糖b+cc+de。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表達式中,a的基本組成單位為氨基酸
B.表達式中,b為葡萄糖酸
C.表達式中,c為題干中所述的無色化合物
D.表達式中,e為有色化合物
10.某五十肽中有丙氨酸(R基為—CH3)2個,現脫掉其中的丙氨酸(相應位置如圖)得到幾種不同的有機物,其中脫下的氨基酸均以游離態正常存在。下列有關該過程產生的全部有機物中原子、基團或肽鍵數目的敘述錯誤的是()
A.肽鍵數目減少4個B.氨基和羧基分別增加4個
C.氫原子數目增加8個D.氧原子數目增加2個
二、簡答題
11.下圖分別為生物體內的生物大分子的部分結構模式圖,請據圖回答問題。
(1)甲圖中的三種物質都是由許多單糖連接而成的,其中屬于植物細胞中的儲能物質的是。這三種物質中,在功能上與另外兩種截然不同的是。
(2)乙圖所示化合物的基本組成單位是,即圖中字母所示的結構,各基本單位之間是通過(①、②或③)連接起來的。
(3)丙圖所示多肽由個氨基酸形成,由種氨基酸形成,該化合物中有個羧基。多肽是由多個氨基酸經過程形成的,此過程中形成的化學鍵是(填化學鍵結構簡式)。
12.生物體內某些有機物及元素組成如圖所示,已知A、B、C是由a、b、c組成的。請回答下列問題:
(1)x、y分別是。
(2)A多種多樣,從a分析原因是
。
(3)如果B是人和動物細胞的主要能源物質,則b的名稱是。
(4)一分子c是由一分子、一分子、一分子組成的,其結構簡圖是。
(5)E在化學組成上與D不同的是。
13.某校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想進行如下兩個實驗。
實驗1:探究尿液中是否含葡萄糖。
實驗2:證明血液中存在葡萄糖。
現提供:新取尿液樣品、加有檸檬酸鈉的雞血、清水、試管、離心機、三腳架、大燒杯、火柴、酒精燈、石棉網等。
回答下列問題:
(1)在實驗過程中,上述兩個實驗均需要增加的一種試劑是,實驗原理是
。
(2)寫出實驗2的實驗步驟。
①取一定量的置于試管中;
②用離心機進行離心,獲得上清液;
③。
(3)實驗2的過程比實驗1復雜,其原因是
【答案】
1—5DACCC6—10BBDCD
11、(1)淀粉纖維素(2)核苷酸b②(3)432脫水縮合—CO—NH—
12、(1)N、P(2)構成A的a的種類不同,數目不同,排列順序不同
(3)葡萄糖(4)五碳糖磷酸含氮堿基
(5)E含有核糖、尿嘧啶,不含有脫氧核糖、胸腺嘧啶
13(1)斐林試劑葡萄糖是可溶性還原糖,在加熱條件下與斐林試劑反應能生成磚紅色沉淀
(2)①加有檸檬酸鈉的雞血③取上清液,加入斐林試劑后在水浴中加熱,觀察實驗現象
(3)血液呈紅色,若直接用斐林試劑檢測葡萄糖,產生的現象與血液顏色一致,不易觀察,必須要經過離心分離過程。尿液的顏色不會干擾顯色反應
高一網權威發布高一寒假生物作業題(附答案),更多高一寒假生物作業題(附答案)相關信息請訪問高一網?!緦дZ】以下是大范文網整理的《高一寒假生物作業題(附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一:選擇題(60分)
1.下列屬于一對相對性狀的是
A.狗的卷毛與白毛 B.豌豆的紅花與桃樹的白花
C.人的單眼皮與卷發 D.大麥的高稈與矮稈
2.采用自交方法,可以解決下列什么遺傳學問題?
①鑒定一株植物是否是純種 ②在一對相對性狀中區分顯、隱性
③不斷提高小麥抗病品種的純合度 ④檢驗雜種F1的基因型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下列四組雜交實驗中,能判斷顯性和隱性關系的是
①紅花╳白花→紅花、白花
②非甜玉米╳非甜玉米→301非甜玉米+101甜玉米
③盤狀南瓜╳球狀南瓜→盤狀南瓜
④牛的黑毛╳白毛→98黑毛+102白毛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②和④ D.①和④
4.一匹雄性黑馬與若干匹純種棗紅馬交配后,共生出10匹棗紅馬和4匹黑馬。下列敘述中最可能的是
①雄性黑馬是雜合子 ②黑色是隱性性狀
③雄性黑馬是純合子 ④棗紅色是隱性性狀
A.①和② B.①和④ C.②和③ D.①和③
5、某同學在做“觀察蝗蟲精母細胞減數分裂固定裝片”實驗中,下列表述不正確的是
A.先用低倍鏡找出各時期的細胞
B.在高倍鏡下能觀察到染色體的形態和數目
C.能觀察到減數第一次分裂中期有姐妹染色單體
D.能觀察到減數第二次分裂中期有同源染色體
6.假說—演繹法是現代科學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問題、作出假設、 演繹推理、檢驗推理、得出結論”五個基本環節。利用該方法,孟德爾發現了兩個遺傳定律。下列關于孟德爾的研究過程的乎搜分析正確的是()
A.孟德爾所作假設的核心內容是“性狀是由位于染色體上的基因控制的”
B.孟德爾依據減數分裂的相關原理進行“演繹推理”的過程
C.為了驗證作出的假設是否正確,孟德爾設計并完成了測交實驗
D.測交后代性狀比為1∶1可以從細胞水平上說明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
7.黃色圓粒和綠色圓粒豌豆雜交,按每對相對性狀遺傳對其子代的表現型進行統計,結果如圖。雜交后代中,新出現類型占的比例為()
A.1/16
B.1/9
C.1/4
D.1/3
8、在孟德爾進行的豌豆一對相對性狀的遺傳實驗中,有1﹕1比例的是
①純合子雜交,F1的性狀分離比 ②雜種產生配子類型的比例
③雜種測交后代的性狀分離比 ④雜種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
⑤雜種測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
A.①②④ B.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⑤
9、有一對表現型正常的夫婦,男方的父親是白化病患者,女方的弟弟也是白化病患者,但女方雙親表現正常,這對正常夫婦生出白化病的孩子的幾率是
A.1/2 B.2/3 C.1/4 D.1/6
10、下面是關于基因型和表現型的敘述,其中錯誤的是
A.表現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B.基因型相同,表現型一般相同
C.在相同環境中,基因型相同,表現型一定相同
D.在相同環境中,表現型相同,基因型一定相同
11、基因型亂頃碧為AaBb的個體與基因型為aaBb的個體雜交,兩對基因獨立遺傳,則后代中
A.表現型4種,比例為3:1:3:1;基因型6種
B.表現型2種,比例為3:1;基因型3種
C.表現型4種,比例為9:3:3:1;基因型9種
D.表現型2種,比例為1:1;基因型3種
12.下列有關精子和卵細胞形成的說法正確的是( )
A.二者形成過程都會出現聯會、四分體、同源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現象
B.二者形成過程中 都有染色體的復制和均分,二者物質均是平均分配
C.精子和卵細胞形成過程不同的地方是精子需變形,卵細胞不需要變形,其余完全相同
D.形成100個受精卵,至少需要100個精原細胞和100個卵原細嘩舉胞
13. 在香水玫瑰的花色遺傳中,紅花、白花是一對相對性狀,受一對等位基因的控制(用R、r表示)。從下面的雜交實驗中可以得出的正確結論是 ( )
A.紅花為顯性性狀 B.紅花A的基因型為Rr
C.紅花C與紅花D的基因型不同 D.白花B的基因型為Rr
14、基因型為AaBbCc(三對基因位于三對同源染色體上)的一個初級精母細胞和一個初級卵母細胞分別產生的精子和卵細胞基因型的種類數比為
A.4∶1 B.3∶1 C.2∶1 D.1∶1
15、在哺乳動物的某一器官中,發現了如下細胞分裂圖像,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甲圖處于減數第一次分裂過程中,含有兩對同源染色體
B.在乙圖所示的細胞中,含有1對同源染色體,4個姐妹染色單體
C.一般情況下,正在發生等位基因分離的是丙圖細胞
D.該器官一定是哺乳動物的睪丸
16、某動物處在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級精母細胞中有染色體32條,則在該動物的初級精母細胞核中存在的染色體數、四分體數、染色單體數、DNA分子數分別是
A.32、16、64、64 B.16、8、32、32
C.32、8、32、64 D.16、0、32、32
17、若下圖細胞的生物都是二倍體,圖中一定是減數分裂的細胞分裂圖像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
D、①
18.基因型為AaBb的個體在進行有性生殖時,其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應作用于哪些步驟
A.① B.② C.①和② D.①、②和③
19.下表為3個不同小麥雜交組合及其子代的表現型和植株數目。
組合
序號 雜交組合類型 子代的表現型和植株數目
抗病紅種皮 抗病白種皮 感病紅種皮 感病白種皮
1 抗病、紅種皮×感病、紅種皮 416 138 410 135
2 抗病、紅種皮×感病、白種皮 180 184 178 182
3 感病、紅種皮×感病、白種皮 140 136 420 414
據表分析,下列推斷,錯誤的是
A.6個親本都是雜合體 B.抗病對感病為顯性
C.紅種皮對白種皮為顯性 D.這兩對性狀自由組合
20.在香豌豆中,花色是由兩對等位基因共同控制的,只有當C、R兩個基因共同存在時花色才為紅色。一株紅花香豌豆與一株基因型為ccRr的香豌豆雜 交,子代中有3/8開紅花,則這株紅花植株自交后代中雜合的紅花植株占后代總植株的
A.1/10 B.1/8 C.1/9 D.1/2
21.下列各項中,能證明基因位于染色體上的實驗是
A.摩爾根的果蠅雜交實驗
B孟德爾的豌豆一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
C.孟德爾的豌豆兩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
D.細胞的全能性實驗
22.一個男孩患紅綠色盲,但其父母、祖父母和外祖父母視覺都正常,則該男孩的色盲基因來自( )
A. 外祖父 B.外祖母 C.祖父 D.祖母
23.一只雌鼠的一條染色體上某基因發生突變,使野生型變為突變型。該鼠與野生型鼠雜交, F1的雌雄鼠中均既有野生型,又有突變型。假如僅通過一次雜交實驗必須鑒別突變基因是 在常染色體上還是在X染色體上,F1的雜交組合最好選擇()
A.野生型(雌)×突變型(雄) B.野生型(雄)×突變型(雌)
C.野生型(雌)×野生型(雄) D.突變型(雌)×突變型(雄)
24.DNA分子的一條鏈中A+C/T+G=0.4,則在其互補鏈中及整個DNA中該比例分 別是( )
A.0.4,0.4 B.2.5,0.4 C.2.5,1.0 D.0.6,1.0
25.用放射性32P標記實驗前的噬菌體的DNA,然后讓它去感染含31P的細菌。實驗后,含32P的是( )
A.全部子代噬菌體的DNA B.部分子代噬菌體的DNA
C.全部子代噬菌體的蛋白質外殼 D.部分子代噬菌體的蛋白質外殼
26.培養R型細菌時,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加S型細菌的多糖類物質能產生 一些具有莢膜的細菌
B.加S型細菌的DNA完全水解產物,不能產生具莢膜的細菌
C.加S型細菌的DNA,能產生具莢膜的細菌
D.加S型細菌的蛋白質,不能產生具莢膜的細菌
27、某雙鏈DNA分子含有400個堿基,其中一條鏈上A∶T∶G∶C=1∶2∶3∶4。下列表述錯誤的是()
A.該DNA分子的一個堿基改變,不一定會引起子代性狀的改變
B.該DNA分子連續復制兩次,需要游離的腺嘌呤脫氧核苷酸120個
C.該DNA分子中4種堿基的比例為A∶T∶G∶C=3∶3∶7∶7
D.該DNA分子中的堿基排列方式共有4200種
28.用15N標記含有l00個堿基對的D 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60個,該DNA分子在含14N的培養基中連續復制4次。下列結果不可能的是
A.含有14N的DNA分子占7/8
B.含有15N的脫氧核苷酸鏈占l/16
C.復制過程中需腺嘌呤脫氧核苷酸6 00個
D.復制后共產生16個DNA分子
29.關于“噬菌體侵染細胞的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A.分別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養基培養噬菌體
B.分別用35S和32P標記的噬菌體侵染未被標記的大腸桿菌,進行長時間的保溫培養
C.用35S標記噬菌體的侵染實驗中,沉淀 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攪拌不充分所致
D.32P、35S標記的噬 菌體侵染實驗分別說明DNA是遺傳物質、蛋白質不是遺傳物質
30.某科學工作者在調查的基礎上繪制出了如圖所示的系譜圖,該家系存在甲、乙兩種遺傳病,其中有一種病為紅綠色盲,6號無患病基因,則7號和8號婚后生一個同 時患兩種病男孩的概率是()
A.1/48 B.1/24
C.1/16 D.無法確定
二、非選擇題(40分)
31.下列是有關細胞分裂的問題。圖1表示細胞分裂不同時期與每條染色體DNA含量變化的關系;圖2表示同一生物處于細胞分裂不同時期的細胞圖像。請據圖回答:(7*2=14分)
(1)圖1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 ,圖1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2)圖2中______________細胞處于圖1中的BC段,圖2中______________細胞處于圖1中的DE段。
(3)就圖2乙分析可知,該細胞含有______條染色單體,染色體數與DNA分子數之比為______________,其產生的子細胞名稱為________________。
32.下面為某家族白化病(皮膚中無黑色素)的遺傳系譜,請據圖回答(相關的遺傳基因用A、a表示) (5*2=10分)
(1)該病是由 性基因控制的。
(2)Ⅰ3和Ⅰ4都是正常,但他們有一兒子為白化病患者,這種現象在遺傳學上稱為 。
(3)Ⅱ3的可能基因型是 ,她是雜合體的機率是 。
(4)Ⅲ 是白化病的概率是( )
A.1/2 B.2/3 C.1/4 D.1/9
33、研究發現,某種植物的紅花和白花這對性狀的遺傳涉及Y、y和R、r兩對等位基因,在各種可能出現的基因型中,只要有一個顯性基因就表現為紅花,唯有雙隱性純合子為白花。為探究上述兩對等位基因的遺傳規律,進行了雜交實驗(如圖)。(8*2=16分)
P 紅花 × 白花
↓
F1 紅花
↓
F2 紅花 百花
301株 20株
(1)圖中親本基因型為 。根據上述雜交結果判斷,這兩對等位基因的遺傳遵循 。F1測交后代的表現型及比例為 。另選兩種基因型的親本雜交,F1和F2的性狀表 現及比例與圖中結果完全相同,推斷這兩種親本基因型為 。
(2)圖中F2紅花植物的部分個體自交后代會出現白花,這樣的個體在F2紅花植物中的比例為 。
(3)現有2包基因型分別為yyRr和yyRR的植物種子,由于標簽丟失而無法區分。請再利用白花種子設計實驗方案確定每包種子的基因型。
實驗步驟:
① 分別將這2包無標簽的種子和已知的白花植物種子種下,待植株成熟后分別將待測種子發育成的植株和白花種子發育成的植株進行雜交,得到F1種子;
②將F1種子分別種下,待植株成熟后分別觀察統計 。
結果預測:
高一寒假作業生物試題答案
一:選擇題(30*2 =60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A B B D C C D D D A A A C B
題號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 B A B D A B A C B A B A C A
二:非選擇題(每空2分,共40分.)
31.答案:
(1)DNA復制(或“染色體復制”) 著絲點分裂
(2)乙、丙甲
(4)8 1∶2次級卵母細胞和第一極體
32.(1)常染色體隱 (2)性狀分離 (3)AA或Aa 2/3 (4)D
33.(1)YYRR和yyrr 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 紅花:白花 = 3:1 YYrr和yyRR
(2)8/15 (3)F1的花色
結果預測:
Ⅰ、F1植株既有為紅花,又有白花(植株紅花:白花=1:1),則包內種子基因型為yyRr;
Ⅱ、F1植株只有紅花,則包內種子基因型為yyRR。
25、橡祥本題考查DNA分子的結構。
DNA分子中含有的堿基只有ATCG,沒有U。AT堿基對之間有兩個氫鍵用兩條短橫線表示,CG堿基對之間有三個氫鍵,用三條段橫線表示。DNA分子是兩條多脫氧核苷酸長鏈組成的,并且這兩條鏈是反向平行排列的。
故選擇C。
26、本題考查DNA分子的堿啟衫基計算。
DNA分子中有100個堿基對,故有200個堿基。其中有腺嘌呤A60個,故A=60,
因為A=T,故T=60.
C=G。DNA分子中只含有ATCG。故A+T+C+G=200.
故C=(200—60—60)/2=40,故選擇C。
27、本題考查逆轉錄的概念。
逆轉錄就是以RNA為模板合成DNA的過程。
故選擇A。
28、本題考查DNA分子的半保留復制的特點。
DNA的半保留復制是以DNA的一條鏈為模板合成一條新的子鏈。每個子代DNA分子中總有一條母鏈,還有一條子鏈。現在已知的DNA分子是含有32P的DNA分子,故有兩條脫氧核糖核苷酸長鏈是含32P。其他的新形成長鏈含有的是31P。
連續復制的次數是3。
故子代DNA分子數量是2*2*2=8。其中有2個DNA分子含32P。選擇B。
29、本題考查轉錄的過程。
轉錄的過程總是以一條鏈作為模板合成mRNA,故錯誤的是C。
30、本題考查基因與染色體的關系。
染色體是DNA的主要載體,故染色體是基因的主要載體。
一條染色體上含有很多的基因。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
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體上,故等位基因分別位于2條染色體上。
故正確的是C。
31、本題考查分泌蛋白的形成過程,包括轉錄和翻譯。
沒有看到圖片,無法決定
A、發生在細胞核中的復制和轉錄都是聚合反應,屬于合成反應,就像梁旁搏由氨基酸合成蛋白質的過程是脫去水分子的過程。形成DNA或者RNA的過程也是脫水的過程。
B、假如③是mRNA,那么mRNA上的連續3個相連的堿基就稱為密碼子。
C、假如②表示細胞質中的核糖體的話,那么它的主要組成成分就是RNA和蛋白質。
D、假如④表示DNA那么基本單位就是脫氧核糖核苷酸,假如表示的是RNA其基本單位就是核糖核苷酸。
高一必修一的知識點你都掌握了多少?做做題檢驗一下吧。接下來我為你整理了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識點總結試題及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識點總結試題
一、選擇題(本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下列哪項不屬于生命
A.一只青蛙B.青蛙的表皮細胞
C.表皮細胞中的蛋白質分子
D.池塘中的水、陽光等環境因素以及生活在池塘中的各種生物
2下列有關原核細胞的描述,錯誤的是
A沒有核膜,遺傳物質集中敏睜的區域稱為擬核
BDNA為裸露的分子
C原核生物中既有自養生物,又有異養生物
D藍藻是自養生物,因為其含有葉綠體可進行光合作用
3下列有關顯微鏡操作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標本染色較深,觀察時應選用凹面反光鏡和大光圈
B.將位于視野右上方的物像移向中央,應向右上方移動玻片標本
C.若轉換高倍物鏡觀察,需要先升鏡筒,以免鏡頭破壞玻片標本
D.轉換高倍物鏡之前,應先將所要觀察的物像移到視野正中央
4.下列關于元素與化合物的敘述正確的是
A.植物根尖從土壤溶液中吸收的N可以用于合成蛋白質、脂肪和核酸
B.相同的元素在生物體內組成相同的化合物
C.不論鮮重還是干重,組成細胞的元素中C、H、O、N的含量最多
D.C是構成細胞的基本元素,C也是組成每種化合物的必需元素
5.在可溶性還原糖、脂肪、蛋白質的鑒定實驗中,對實驗材料的選擇錯誤的是
A.甘蔗的莖桿中含有較多的糖且近于白色,可用于進行可溶性還原糖的鑒定
B.花生種子富含脂肪且子葉肥厚,是用于脂肪鑒定的好材料
C.大豆種子蛋白質含量高,是進行蛋白質鑒定的理想植物組織材料
D.雞蛋清含蛋白質多,是進行蛋白質鑒定的實驗材料
6下列關于生物體內核酸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生物的遺傳信息只存在于DNA分子中
B.組成核酸的五碳糖都是葡萄糖
C.豌豆葉肉細胞中的核酸,含有的堿基種類有5種D.核酸都是由兩條脫氧核苷酸鏈構成
7下列能夠與相雹拿升應源老敘述中糖類物質完全對應的組合是
①存在于動物細胞而不存在于植物細胞中的二糖
②存在于RNA中而不存在于DNA中的糖類
③存在于植物細胞而不存在動物細胞中的儲能糖類
A.糖原、脫氧核糖、淀粉B.乳糖、核糖、纖維素
C.乳糖、核糖、淀粉D.半乳糖、核糖、淀粉
8.下列關于脂質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膽固醇是構成動物細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體內還參與血液中脂質的運輸
B.在人和動物皮下含量豐富的儲能物質是脂肪
C磷脂既是構成細胞膜的重要成分,也是構成核糖體等細胞器的重要成分
D等量的脂肪和糖類完全氧化分解,脂肪釋放的能量多
9下列哪一項不是無機鹽在細胞和生物體內的功能
A.為生物體的生命活動提供能量B.維持細胞的形態和功能
C.維持細胞的滲透壓和酸堿平衡D.維持細胞和生物體的正常生命活動
10.科學家常用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作為材料來研究細胞膜的組成,這是因為
A.哺乳動物紅細胞容易得到
B.哺乳動物紅細胞在水中容易漲破
C.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內沒有核膜、線粒體膜等其他膜結構
D.哺乳動物紅細胞的細胞膜在光學顯微鏡下容易觀察到
11下列各項中,對生物膜化學成分的表述最全面的是
A.蛋白質、糖類、脂肪 B.糖蛋白、類脂
C.蛋白質、糖類、脂質 D.脂質、蛋白質
12有關下列四種細胞器的說法,正確的是
①高爾基體②中心體③內質網④核糖體
A具有單層膜的是①②③B.④是脂質的合成場所
C氨基酸形成肽鏈的場所是③D.動物細胞有絲分裂與②有關
13細胞膜本身的作用不包括
A.物質運輸B.信息傳遞C.細胞間的識別D.蛋白質加工
14右圖是植物細胞部分膜結構示意圖,它們分別屬于哪一部分?按①②③④的順序依次是
A.細胞膜、高爾基體膜、線粒體膜、核膜
B.細胞膜、葉綠體膜、線粒體膜、內質網膜
C.線粒體膜、核膜、內質網膜、高爾基體膜
D.葉綠體膜、細胞膜、線粒體膜、核膜
15下列關于細胞核的敘述,正確的是
A核膜的主要化學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質
B不同細胞內,核仁的大小和數量都是一定的
C核仁是遺傳物質儲存的場所易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
D只有等到細胞停止分裂后才能觀察到染色體
16表中關于生物膜的探索歷程的對應關系,不確切的是
實例(實驗) 結論(假說) A 脂溶性物質更易通過細胞膜 膜是由脂質組成的 B 紅細胞膜中脂質鋪展成單分子層后,其面積是紅細胞表面積的2倍 細胞膜中的脂質子排列為連續的兩層 C 電鏡下細胞膜呈清晰的暗—亮—暗三層結構 生物膜由蛋白質—脂肪—蛋白質三層結構構成 D 人鼠細胞雜交實驗 細胞膜具有選擇透過性 17.下面能發生質壁分離的一組細胞是
①食用的糖醋蒜細胞②蠶豆葉的表皮細胞③植物的根毛細胞
④人的口腔上皮細胞⑤用鹽酸解離的洋蔥根尖細胞⑥根尖分生區細胞
A.①⑤ B.②③⑥C.①②③④⑤⑥D.②③
18下列表述錯誤的是
A.細胞膜和液泡膜都是選擇透過性膜
B.小分子物質都能通過細胞膜,大分子物質則不能
C.水分子進出細胞,取決于細胞內外液體的濃度差
D.當植物細胞液濃度低于細胞外界溶液濃度時會發生質壁分離
19下列哪項不屬于生物流動鑲嵌模型的基本內容
A.磷脂雙分子層構成膜的基本支架
B.蛋白質以不同的方式鑲在、嵌入、橫跨磷脂雙分子層
C.磷脂雙分子層具有流動性,大多數蛋白質分子也可以運動
D.磷脂分子和蛋白質分子是靜止的
20將剛萎蔫的菜葉放入清水中,菜葉細胞中的水分能夠得到恢復,水分進出的方式是
A.主動吸水 B.主動運輸
C.自由擴散 D.自由擴散和主動運輸
21酶催化活性隨溫度變化的圖像是(注:V為反應速度,t為反應溫度)
22下列有關酶和ATP的敘述,正確的是
A.酶是活細胞產生具有催化能力的蛋白質
B.三磷酸腺苷的分子簡式是AP—P~P
C.酶通過提供能量或降低活化能來提高反應速率
D.ATP的水解實際上是指ATP分子中高能磷酸鍵的水解
23.下列物質中,可以在葉綠體類囊體薄膜上被消耗的有
A.水、二氧化碳、ATP B.氧氣、水、ATP
C.水、ADP、Pi D.ADP、C3、水
24.在做“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時,甲、乙、丙、丁四位同學對相關試劑的用情況如下表所示(“+”表示使用,“-”表示未使用),其余操作均正常,他們所得的實驗結果依次應為
A.①②③④B.②④①③C.④②③①D.③②①④
25右圖表示植物光合作用部分過程的圖解,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圖中的A表示水,來自于根系從土壤中吸收
B.圖中ATP形成所需的能量最終來自于太陽光能
C.若用放射性同位素標記14CO2,則14C最初出現在C5中
D.圖中所示過程需要在光下才能進行
26.觀察有絲分裂中期的洋蔥根尖細胞,都不可能看到的一組結構是
A.染色體、中心體、紡錘體 B.核膜、葉綠體、赤道板
C.細胞板、染色體、核仁 D.染色體、細胞壁、紡錘體
27.下列幾種細胞分裂時,始終觀察不到染色體的是
①洋蔥根尖分生區細胞②變形蟲細胞③大腸桿菌細胞④蛙的紅細胞⑤馬蛔蟲受精卵⑥人的造血干細胞
A.③⑥B.③④C.①⑤D.②④
28.菠菜根的分生區細胞不斷分裂使根向遠處生長,在分裂過程中不會出現的是 A.細胞分裂間期,中心體的兩個中心粒各自產生一個新的中心粒
B.細胞分裂中期,染色體形態較固定、數目較清晰
C.細胞分裂前期,核膜和核仁逐漸消失
D.細胞分裂末期,高爾基體參與細胞壁的形成
29細胞分化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種生命現象,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細胞分化不會使細胞數目增加
B.細胞分化的方向在胚胎發育早期就已經決定,不能逆轉
C.高度分化的細胞不再具有全能性
D.分化過程中遺傳物質一般不會改變
30關于細胞衰老、凋亡與癌變,下面選項中表述正確的是
A.衰老的生物體中,細胞都處于衰老狀態
B.細胞的衰老和凋亡是生物體異常的生命活動
C.原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細胞不正常的增殖
D.細胞凋亡是由細胞內的遺傳物質所控制的
第Ⅱ卷(非選擇題,每空1分共40分)
二、非選擇題
31在下列物質中,有的是構成生物體蛋白質的氨基酸,有的不是,請回答下列問題
(1)能構成生物體蛋白質的氨基酸的有_______,氨基酸的結構通式是_____________。
(2)能構成生物體蛋白質的氨基酸經脫水縮合形成的化合物叫_____肽,在這個過程中失去了_______分子的水,形成了_______個肽鍵。形成的化合物中有_____個游離的氨基,有_______個游離的羧基。
32下圖為真核細胞中的兩種膜結構,以及發生的生化反應。請據圖分析回答:
(1)圖甲所示的生物膜存在于________(填細胞器)中,通常情況下含有______種色素分子。在植物細胞中除了該細胞器外 ,還含有色素分子的細胞器是_________。
(2)圖乙所示生物膜的名稱是__________。
(3)甲、乙兩種生物膜除產生上述物質外,還均可產生 。
(4)植物葉肉細胞中含有_______(從“甲” “乙”中選填)膜所示的細胞器,人體細胞中含有_______(從“甲” “乙”中選填)膜所示的細胞器
33根據圖示進一步確定物質跨膜運輸的方式和影響因素
(1)填寫以下有關跨膜運輸方式及結構的名稱:
甲:_________;乙:_________;丙:________;a:_________。
(2)填寫以下有關跨膜運輸方式的影響因素:
甲圖:____________; 乙圖:___________; 丙圖:____________。
(3)氧氣進入紅細胞的運輸方式是圖_____, 腎小管上皮細胞對葡萄糖的重吸收是圖____。34.下圖表示生物體內細胞呼吸的過程,圖中a-d表示某種物質,①—⑤表示相關生理過程,據圖回答:
(1)①—⑤過程,屬于有氧呼吸過程的是 ,其中在線粒體中進行的是 ,釋放能量最多的是 。
(2)寫出有氧呼吸的化學反應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圖中a物質表示 ,將一只實驗小鼠放入含有放射性18O2氣體的容器內,18O2進入細胞后,最先出現的放射性化合物是[ ] 。
(4)糧食貯藏過程中,有時會發生糧堆濕度增大現象,這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
(5)在農業生產上,為了防止發生圖中的生理過程 (在“①~⑤”中選填),需要對稻田定期排水,否則水稻幼根因缺氧而變黑、腐爛。
35.下圖所示光學顯微鏡下觀察到的洋蔥根尖分生區的細胞,請根據圖形回答
(1)細胞分裂時間的先后順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處于分裂間期的細胞圖形是_________。從分子水平看,間期細胞的主要變化是______________。
(3)染色體形態比較穩定,數目比較清晰,便于觀察的時期是____圖,此圖中有______條染色體,______條染色單體,________個DNA分子。
(4)光學顯微鏡下觀察,視野內看到數目最多的細胞是______圖所示細胞。
高中生物必修一單元考試卷(二)
班級 姓名座號 成績
一、選擇題(60分)
1、下列細胞結構中,在普通光學顯微鏡下分辨不出的是()
A、染色體B、液泡C、核糖體D、葉綠體
2、右圖為黑藻細胞的細胞質環流示意圖,視野中的葉綠體位于液泡的右方,細胞質環流的方向為逆時針,則實際上,褐藻細胞中葉綠體的位置和細胞質環流方向分別是( )
A、葉綠體位于液泡的右方,細胞質環流的方向為順時針
B、葉綠體位于液泡的左方,細胞質環流的方向為順時針
C、葉綠體位于液泡的右方,細胞質環流的方向為逆時針
D、葉綠體位于液泡的左方,細胞質環流的方向為逆時針
3、人體的唾液腺細胞能夠分泌唾液淀粉酶。下列與之有關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細胞核為鄭孝姿唾液淀粉酶的合成提供遺傳信息
B、核糖體為唾液淀粉酶的合成提供場所
C、高爾基體與唾液淀粉酶的形成有關
D、中心體參與將唾液淀粉酶分泌到細胞外的過程
4、下列生物的活體細胞中含有纖維素的是 ()
A、西瓜果肉細胞B、人的表皮細胞C、草履蟲細胞D、變形蟲細胞
5、薺菜根的分生區細胞的能量轉換場所是( )
A、葉綠體B、線粒體C、葉綠體D、葉綠體和線粒體
6、用紫色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做質壁分離的實驗,若發生質壁分離前觀察的細胞如下圖甲,則發生質壁分離時所觀察到的細胞是乙圖中的()
7、在植物細胞質壁分離過程中,水分子通過細胞結構的順序是 ()
①細胞壁②細胞膜③細胞質④液泡膜⑤液泡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④⑤③C、⑤④②③①D、⑤④③②①
8、右圖是慎纖人體某細胞在進行某生命活動前后幾種生物膜面積的變化圖,在此變化過程中最可能合成的物質喊絕是
A、呼吸酶B、分泌蛋白
C、性激素D、維生素
9、在白楊樹的細胞和黃牛的細胞中,都能發現的細胞器有 ()
A、中心體和內質網 B、線粒體和質體
C、核糖體和線粒體 D、核糖體和葉綠體
10、下列物質中,它的形成與內質網上的核糖體、內質網、高爾基體、線粒體都有關系
的是 ()
A、血紅蛋白B、染色體上的蛋白質 C、胃蛋白酶原D、性激素
11、蛋白質合成是細胞的一個重要的生理過程,下列細胞中,不可能發生此生理過程()
①神經細胞②肝細胞③哺乳動物的成熟紅細胞 ④高等植物的篩管細胞⑤脂肪細胞
A、①②⑤B、③C、③④D、①②③④⑤
12、下列關于細胞核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具有雙層膜結構 B、是遺傳信息儲存的主要場所
C、是細胞新陳代謝的主要場所 D、是真核細胞中最大的,也是最重要的細胞器
13、家庭養花,一次施肥過濃,引起花卉萎蔫,可采取的措施是()
①加強光照 ②改善空氣流通③適當澆灌清水 ④更換盆中泥土
A、①③ B、②④C、①②D、③④
14、下圖表示科學家進行的蠑螈受精卵橫縊實驗。你認為該圖最能說明 ( )
A、細胞質控制著細胞的代謝B、細胞核控制著細胞的代謝
C、細胞質是細胞遺傳特性的控制中心D、細胞核是細胞遺傳特性的控制中心
15、下列細胞結構中含有遺傳物質的是()
A、液泡和線粒體B、線粒體和中心體
C、中心體和葉綠體D、葉綠體和線粒體
16、當你連續嗑帶鹽的瓜子,你的口腔和唇的黏膜會有干澀的感覺。其原因是 ()
A、口腔和唇的黏膜細胞質濃度大于細胞外液濃度,細胞失水
B、口腔和唇的黏膜細胞質濃度小于細胞外液濃度,細胞失水
C、口腔和唇的黏膜細胞質濃度大于細胞外液濃度,細胞吸水
D、口腔和唇的黏膜細胞質濃度小于細胞外液濃度,細胞吸水
17、下圖是植物細胞部分膜結構示意圖,它們分別屬于哪一部分(按①②③④的順序) ()
A、細胞膜、高爾基體膜、線粒體膜、核膜
B、細胞膜、葉綠體膜、線粒體膜、內質網膜
C、線粒體膜、核膜、內質網膜、高爾基體膜
D、葉綠體膜、細胞膜、線粒體膜、核膜
18、紅蘿卜細胞的液泡中含有紫紅色的花青素。將紅蘿卜切成小塊放到水中,水的顏色無明顯變化。若進行加熱,隨水溫的升高,水的顏色逐漸變紅。其原因是 ()
A、細胞壁在加溫后受到破壞
B、水溫升高,花青素的溶解度加大
C、加溫使細胞膜和液泡膜失去了控制物質進出的功能
D、加溫使花青素分子的活性加大而容易透過細胞膜
19、人的紅細胞的滲透壓與X濃度的食鹽水相等。而浸在Y濃度食鹽水中的紅細胞破裂,浸在Z濃度食鹽水中的紅細胞收縮。則這三種食鹽水的濃度大小依次為 ()
A、X>Y>Z B、Y>X>Z C、Z>Y>X D、Z>X>Y
20、用顯微鏡觀察經健那綠染過色的人口腔上皮細胞,可以觀察到線粒體的原因是
A、健那綠能使線粒體染成藍綠色而不能使細胞質基質染色
B、健那綠能使細胞質基質染成藍綠色而不能使線粒體染色
C、健那綠能使線粒體染成藍綠色而不能使細胞質染色
D、健那綠能使細胞質染成藍綠色而不能使線粒體染色
21、下列跨膜運輸的生理活動中,屬于主動運輸的是()
A、酒精進入胃黏膜細胞B、二氧化碳由靜脈血進人肺泡內
C、原尿中的葡萄糖進入腎小管上皮細胞 D、水分子出入細胞
22、小腸絨毛上皮細胞易吸收葡萄糖,卻難吸收分子質量比葡萄糖小的木糖,原因是
A、細胞膜上無木糖載體 B、細胞膜的磷脂分子排列緊密
C、木糖的濃度太低 D、以上三項都正確
23、滲透作用是有大液泡的植物細胞吸收水分的主要方式,下列能稱之為滲透作用的是
A、鉀通過原生質層 B、氧氣通過細胞膜
C、水通過原生質層D、水分子通過細胞壁
24、如圖實驗裝置所示,一段時間后,含液體②的半透膜袋萎縮,而含液體①的半透膜袋堅挺變硬,請推測三種溶液的濃度關系為
A、①>②>③B、①>③>②C、③>①>②D、①<②<③
25、最能代表生物膜基本化學成分的一組化學元素是
A、C、H、O、NB、C、H、O、N、P
C、C、H、O、S、P D、C、H、O、Mg、Fe
26、如圖是胡蘿卜在不同的含氧情況下從硝酸鉀溶液中吸收K+和NO3-的曲線。影響A、B兩點和B、C兩點吸收量不同的因素分別是
A、載體數量、能量 B、能量、載體數量
C、載體數量、離子濃度D、能量、離子濃度
27、實驗證明,餐后腸腔中葡萄糖濃度高于血糖濃度時,葡萄糖可以順濃度遞度被吸收;當腸腔中葡萄糖濃度下降至顯著低于血糖濃度時,葡萄糖仍能被迅速地吸收。絨毛上皮細胞主要以哪種方式吸收葡萄糖()
A、自由擴散B、協助擴散C、主動運輸D、胞吞
28、新生兒小腸上皮細胞通過消耗能量,可以直接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和半乳糖。這兩種物質分別被吸收到血液中的方式是()
A、主動運輸、主動運輸B、胞吞、主動運輸
C、主動運輸、胞吞 D、被動運輸、主動運輸
29、下列生理活動中,與蛋白質功能無關的是()
A、氧氣在血液中的運輸 B、C02進入葉綠體
C、葡萄糖進入小腸絨毛上皮細胞 D、細胞識別
30、食醋中的醋酸成分是活細胞不需要的小分子物質,蔗糖不是活細胞需要的大分子物質。用食醋和蔗糖可將新鮮的大蒜頭很快地腌成糖醋蒜,其原因是()
A、醋酸和蔗糖分子均能存在于活細胞的間隙中
B、醋酸和蔗糖分子均能被吸附在活細胞的表面
C、 醋酸能殺死活細胞,細胞膜失去了選擇性
D、因腌的時間過久,兩種物質均慢慢地進入活細胞
二、非選擇題(40分)
1、細胞作為基本的生命,具有的一般特征:①有邊界,②有內各組分的分工合作,③有控制中心起控制作用。那么,細胞的邊界是 ,內各組分的分工合作是指細胞內的分工合作,細胞內起調控作用的控制中心是。
2、右下圖是動物細胞示意圖。請據圖回答([]內填序號):
(1)此圖是動物細胞,判斷的依據是,有[] ,而無。
(2)若這是昆蟲的飛翔肌細胞,那么該細胞中的[]較多,因為該細胞的生理活動需要的能量多。
(3)若這是人體的胰腺腺泡細胞,那么與其合成功能直接相關的細胞器[] 含量較多,該細胞器的形成與核內的[ ] 有關。
(4)圖中易被堿性顏料染成深色的是[],它由 和 兩種成分組成。
(5)某種毒素妨礙細胞的有氧呼吸而影響生命活動,這種毒素可能作用于
[ ]中。
(6)與細胞有絲分裂有關的是[ ] ;內部含有多種水解酶且被稱為“消化車間”的細胞器是[ ]。
3、除了高等植物成熟的 和哺乳動物成熟的等極少數細胞外,真核細胞都有細胞核。細胞核是真核細胞內最大的、也是最重要的細胞器。大量的事實表明,細胞核控制著細胞的 。
4、細胞膜主要由和組成。此外,還有少量的。 功能越復雜的細胞膜,的種類和數量越多。
5、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A屬于 (填“植物”或“動物”)細胞,其主要依據是。
(2)圖A中⑥所指的是 ,它是細胞合成的場所。
(3)圖B中⑤是,它是細胞進行的主要場所。
6、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如圖為處于三種生理狀態的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
(1)原生質層包括 這幾部分(填標號),可以把原生質層看作一層性膜。
(2)若將細胞a置于質量濃度為0.3 g/mL的蔗糖溶液中,一段時間后再放入清水中,則細胞的變化是 ()
A、a→b→c→b→aB、 a→b→a→c
C、a→b→cD、a→c→b→a
(3)若將細胞置于質量濃度為O.5 g/mL的蔗糖溶液中,一段時間后再放人清水中,則細胞的變化是 ()
A、a→b→c→b→a B、a→b→a→c C、a→b→c D、a→c→b→a
(4)若將細胞a置于1 mol/L的KNO3溶液中,則細胞變化為上述答案中的A,在此過程中物質進出細胞的方式是 ()
A、自由擴散 B、協助擴散C、主動運輸D、交換吸附
(5)圖c所處的生理狀態是。
(6)圖中各細胞細胞液的濃度依次是>>。
7、1970年,科學家所做的熒光標記的小鼠細胞和人細胞融合試驗的試驗現象證明細胞膜具有 。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了為大多數人所接受的
模型。
8、某同學在缺少實驗儀器的情況下,做了這樣一個實驗,將生雞蛋大頭的蛋殼去掉,保留殼膜完好,將小頭打破,讓蛋清和蛋黃流出,如圖所示。然后,在蛋內灌上清水,把它放在O.3 g/mL的蔗糖溶液中,并且用鉛筆在雞蛋殼上標上最初的吃水線,半小時后,他發現雞蛋上浮,原吃水線高出水面。請分析:
(1)雞蛋殼上浮的原因是 。
(2)如果里面是蔗糖溶液,外面是清水,蛋殼將會 。
(3)典型的滲透裝置必須:①具有 ;②在其兩側的溶液具有。
1-5、CDDAB 6-10、ADBCC11-15、CCDDD16-20、BDCDC 21-25、CACBB25-30、BCBBC
1、細胞膜細胞器細胞核
2、(1)②中心體 細胞壁葉綠體液泡(2)①線粒體(3)③核糖體⑦核仁(4)⑥染色質 DNA 蛋白質(5)①線粒體(6) ②中心體 ⑩溶酶體
3、篩管細胞 紅細胞 代謝和遺傳
4、脂質 蛋白質 糖類蛋白質
5、(1)動物 無細胞壁和液泡,有中心體 (2)核糖體 蛋白質(3)線粒體 有氧呼吸
6、 (1)①②⑤ 選擇透過性(2)A(3)C(4)AC(5)質壁分離 (6)c b a
7、流動性 流動鑲嵌
8、(1)因殼內清水通過殼膜滲透進入蔗糖溶液,殼內水減少,重量減輕(2)下沉(3) 半透膜濃度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