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畫美術教育?愛畫畫是孩子的天性,幼兒似乎從小就具備了這種獨特的能力,在剛會拿起畫筆的時候就會“涂鴉”創作了,美術是幼兒探索世界的一種途徑,以前人們總是把繪畫單純的作為一種學科和技能來學習,隨著英語、那么,愛畫美術教育?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兒童美術教育是指針對3至12歲的兒童所進行的以繪畫、雕塑、工藝制作等視覺藝術為主要內容的教育活動。它旨在通過豐富的藝術形式激發兒童的創造力、想象力以及審美能力,同時培養他們的觀察力、表達力和動手能力。
兒童美術教育的目的
兒童美術教育的目的在于促進兒童全面和諧的發展。它有助于提升兒童的審美素養,讓他們學會欣賞美的事物,并能夠創造美的作品。通過美術活動,兒童可以學習到色彩、形狀、空間等基本視覺元素的知識,為日后的學習打下基礎。美術教育還能幫助兒童釋放情感,提高自我表達能力,增強自信心。
兒童美術教育的內容與方法
兒童美術教育的內容主要包括繪畫、雕塑、工藝制作等。在教學方法上,強調以兒童為中心,采用游戲化、互動式的方式進行教學。例如,在繪畫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故事講述、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導兒童進行創作;在雕塑或工藝制作活動中,則鼓勵兒童動手操作,發揮想象,創造出屬于自己的藝術作品。
兒童美術教育的價值
兒童美術教育對于兒童的成長具有重要的價值。它能夠豐富兒童的精神世界,使他們在藝術創作中找到樂趣,從而更加熱愛生活。美術教育有助于培養兒童的創新思維,使他們敢于嘗試新事物,勇于面對挑戰。通過美術教育,兒童還能夠學習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學會與他人溝通、協作,共同完成作品。
有人認為孩子在幼兒時期有一定的繪畫才能,將來長大了就一定能成為畫家。其實小畫家和大畫家之間并沒有直接的聯系。幼兒時期畫得相當出色的孩子,長大后真正成為美術工作者的為數并不多。但是,許多醫生、科學家、建筑師和畫家的成才之路卻常與兒時愛畫畫有著密切的聯系。這是因為幼兒美術最大的特點就是發展了幼兒的創造性思維。在幼兒時期通過美術活動培養這種素質是非常有利的,為幼兒今后的成長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美術活動除了可發展幼兒創造性思維外,還可以培養敏銳的觀察力、靈活的動手能力和初步的審美能力。幼兒一旦形成了這種能力。就可以促進其他方面的學習,促進孩子的全面發展。因此,不管孩子是否有美術天才,也不管孩子長大后當不當畫家,鼓勵幼兒參加美術活動,通過活動發展幼兒的智力和能力,無論對孩子的今天還是明天都有好處。 美術教育有特定的內容與意義。它是從兒童的心理特征出發,通過繪畫、設計、工藝制作等各種各樣有趣的造型活動,培養兒童對美的感受力、想象力和創造力。兒童美術教育把孩子們帶到一個美的現實和美的精神世界里;有造型美、色彩美;有大自然的美、人們勞動創造的美。這一切會使兒童獲得美的感受。兒童美感的產生源于兒童對生活、對周圍事物的真摯、美好的情感。
兒童是天才的畫家,他們從小就喜歡畫畫。他們畫畫時很興奮激動,眉飛色舞,神采飛揚。他們常常自由發揮,隨心所欲地表達愿望。“學習和掌握簡單的美術活動知識、技能,培養幼兒初步的表現力,使幼兒萌發審美情趣”是幼兒園美術教育的基本目標。掌握一定的美術知識、技能是從事美術活動的必要前提。但由于幼兒園美術教育的最終目標是借助美術這一載體,促使幼兒的認識、情感、能力、個性諸方面的有效發展,因此,知識、技能只是一種促使幼兒發展的手段。只有把美術作為幼兒表現自我、表現自己對客觀世界看法的有效工具,才有可能通過美術教育促進幼兒的發展。幼兒園美術活動是幼兒喜歡的一種藝術活動。活動中幼兒把自己關注的熱點、周圍感興趣的事物和幻想的美好世界畫在紙上,使美術成為幼兒認識世界、探索世界的手段。因此,在開展美術活動時,教師應以開發幼兒潛力,提高幼兒學習興趣,發展幼兒健康的個性為前提,運用各種途徑,靈活多樣地組織各種教學,使美術教育在兒童的發展中發揮更大的作用。結合平時的美術教育教學實踐,筆者認為幼兒美術教育教學應圍繞以下幾個方面發展:
一、培養幼兒學習美術和參與活動的興趣,激發幼兒創造的欲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一、兒童喜歡畫畫,這是出自兒童自身生理需要而產生的一種心理需要。我們從事兒童美術教育,必須研究兒童繪畫的心理與特點,否則,就不能正確地評價兒童畫,也就難以輔導兒童繪畫。小學階段應按兒童的年齡分為三個時期來研究:圖式期6-8歲、寫實傾向期9-11歲、寫實期12歲以后(相對而言,有的會提前或退后)。美術教師應根據兒童不同時期繪畫的心理與特點,培養他們的興趣,才能提高他們的繪畫水平。
二、6、7歲兒童處于幼兒期向兒童期轉變的階段,大腦的發育已達成年人的90%,但在心理方面卻仍保留著幼兒期的狀態,想象力十分發達。他們把畫畫看成是一種游戲常把有生命的和無生命的東西混淆在一起。一過7歲,幼兒的這種特征就逐漸減少或削弱,漸漸能客觀地、實事求是地認識客觀世界,在想象的同時,能按照自己所熟悉的那樣去畫。隨著他們參加社會活動增多和知識面的不斷擴大,繪畫創作達到高潮,進入兒童繪畫創作的黃金時代。他們依靠直覺,加上自己對事物的認識和想象,根據頭腦中對物象特征形成的概念,憑自己的記憶表達心緒和意象,造型的模式是這一階段兒童畫的一般特征,故稱之為圖式期。這個時期,特別要求教師和家長千萬不能以成人的眼光來評價兒童畫作品,也不能讓兒童一味地去模仿成人的作品或技法,要順其自然充分給孩子自由,讓兒童用自己喜歡的表現方式畫自己喜歡畫的內容,這樣才不會把兒童喜歡畫畫的天性給扼殺了。
一、合理制定教育目標,科學安排教學內容
1、合理制定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是教師從事教育活動的風向標,制定合理的目標能提高孩子學習的興趣,更好地促進孩子的發展。歐美美術教育有兩大流派,即“工具論”和“本質論”。工具論強調美術教育的教育價值,通過美術創作促進兒童健全發展,重視創作過程,忽視創作效果。本質論強調以科目為中心,主張以嚴謹的美術課,實現美術的自身價值。我認為通過趣味美術教育培養幼兒的創造力,激發藝術創作的熱情,既要重視幼兒在趣味美術教育創作過程中的表現,又要看重最終他通過趣味美術活動所表現出來的創作欲望和創作能力。小班作為孩子學前教育的初始階段,他們的認識活動表現為具體性和形象性,他們利用表象和回憶經驗來解決問題,各種認識過程更多是無意識的,在美術活動中他們開始用線條,簡單的圖形來表現事物的大致特征,愿意嘗試新材料,喜歡手工、造型,愿意模仿。
2、科學安排教學內容。幼兒趣味美術教育包括幼兒趣味繪畫教育、趣味手工教育、趣味美術欣賞三部分內容。(1)幼兒趣味繪畫教育是指幼兒運用不同的繪畫工具,材料及表現技法、繪制的作品能激發幼兒繪畫興趣。(2)幼兒趣味手工教育是指幼兒運用不同的手工工具、材料,制作出平面或立體的技能。
以上就是愛畫美術教育的全部內容,如:在綜合繪畫活動“美麗的家”時,教師進行“橫向繪畫創作”指導,也就是說同一主題畫或想象畫,幼兒可以自行選擇繪畫工具和繪畫手段加以創作,于是教師為幼兒提供了油畫棒、彩筆、水彩、棉簽等多種繪畫工具,允許幼兒自由選擇繪畫工具,并引導幼兒充分發揮自己獨特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