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學科分類 > 地理

初中地理必考知識點,初一地理考點必背

  • 地理
  • 2023-05-05
目錄
  • 人教版七年級地理期末考試題
  • 初一初二地理知識點總結免費
  • 地理一模知識點總結
  • 初中地理知識點總結可打印
  • 中考地理必背知識點

  • 人教版七年級地理期末考試題

    地理會考必背知識點2020:中國的天氣和氣候:

    1、氣溫分布特點:冬季南北溫差大、夏季南北普遍高溫。主要影響因素:緯度位置、冬季風。溫度帶(自南向北):熱帶、亞熱帶、暖溫帶、中溫帶、寒溫帶。

    2、降水(空間上)降水量從東御逗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東多西少);(時間上老跡)降水集中在夏秋兩季,年際變化大(南多北少);干濕地區:濕潤地區、半濕潤地區、半干旱地區、干旱地區。

    3、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大飲喝八缸)。

    4、我國氣候特征:季風氣候顯著;雨鎮含賣熱同期、氣候復雜多樣。

    氣候類型:熱帶、亞熱帶及溫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高原高山氣候。

    夏季風盛行來自太平洋的東南風和來自印度洋的西南風,冬季盛行來自西伯利亞和蒙古的西北風夏季風的進退:推進遲緩,徘徊在南方——“南澇北旱”;推進迅速,在北方滯留時間長——“北澇南旱”。

    5、我國的氣候災害:寒潮,梅雨(長江中下游地區,時間為6月初)沙塵暴,臺風,洪澇,干旱:對我國農業生產影響最大、最常見且分布范圍最廣,西北和華北地區最為嚴重。

    初一初二地理知識點總結免費

    初中地理知識點有哪些?下面請跟我一起來學習下初中地理必背知識點吧!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目錄

    初中地理必背知識點

    巧記地理知識15法

    中考地理知識點梳理之亞洲地理

    中考地理知識點整理之世界地理

    初中地理必背知識點

    1 我國位于 東半球, 北 球;在 亞歐 大陸的 東部, 太平洋的 西 岸。

    2 我國陸地面積 960萬 平方千米,共 20個鄰國。 (14個陸上鄰國,6個隔海相望的國家)

    3 我國的行政區劃分 省 、 縣 、 鄉 三級。我國省級行政區劃中包括 23 省,5 自治區, 4 個直轄市, 2 個特別行政區。(共34個)

    4 我國人口特點:人口數量多 、 人口增長快 。

    5 我國人口分布特點:不均,以 黑河 和 騰沖 一線為界, 東 多 西 少。

    6 我國民族分布特點:大雜居 , 小聚居 ;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 西北 、 西南 和 東北 地區。

    7 填出下列民俗所屬的主要民族:那達慕大會 蒙古族 ,潑水節 傣族 (孔雀舞、竹筒飯、高腳樓) ,長鼓舞 朝鮮族 ,鍋莊舞 藏族

    8 我國地勢特點 西高東低 , 呈階梯狀分布 ;

    9 我國地形特點 復雜多樣 , 山區面積廣大 ;

    10第一二級階梯界線:昆侖山—— 祁連山 —— 橫斷山 , 第二三級階梯界線:大興安嶺 —— 太行山 —— 巫山 ——雪峰山

    11我國氣候特點:復雜多樣 , 季風氣候顯著

    12我國冬季氣溫分布特點:冬季南好茄北溫差大 我國夏季氣溫分布特點:除青藏高原,夏季南北普遍高溫

    13我國降水地區分布規律 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

    14 我國溫度帶劃脊中分 熱帶、亞熱帶、暖溫帶、中溫帶、寒溫帶 及一個高原氣候區。

    15我國干濕地區分 濕潤地區、半濕潤地區、半干旱地區、干旱地區

    16我國季風區和非季風區的界線 大興安嶺 —— 陰山 —— 賀蘭山 ,季風氣候最典型 的特點是 雨熱同期 ,十分有利于農業生產,但災害也較嚴重,如夏季風異常帶來 水旱 災害,冬季風異常帶來 寒潮 和凍雨。

    17我國南北方河流比較,南方河流流量 大 ,汛期 長 ,原因在于降水 多 ,雨季 長 。

    18 自然資源主要有可再生和非可再生兩類,如:水(土地、生物) 資源屬于可再生資源, 礦產資源 屬于非可再生資源。

    19我國自然資源基本國情:總量豐富 , 人均不足

    20我國土地資源基本國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 每一寸土地 ,切實 保護 耕地 。

    21我國水資源分布特點:不均勻,地區分布:東 多 西 少, 南 豐 北 缺 時間分布:夏秋多,冬春少

    22解決我國水資源短缺的重要途徑:節約用水 , 保護水資源

    23解決我國水資源分布不均的途徑:修水利工程 ;解決時間分布不均, 修水庫 ,試舉一例:三峽 解決空間分布不均, 跨流域調水 ,試舉一例:南水北調

    24在我國經濟發展中,交通運輸業是“ 先行官 ”,農業是“ 基礎 ”工業是“ 主導 ”

    25我國交通運輸業以 鐵路運輸 為主,大連的主要鐵路線是 哈大 線。

    26我國農業種植業主要分布在 東部季風區 ,又以 秦嶺 —— 淮河 一線為界,分為北方 旱 田區和南方 水 田區

    27我國四大牧區主要有 內蒙古牧區、新疆牧區、青海牧區 、西藏牧區。

    28我國林區主要分布在 東部季風區 (東部季風區、西部非季風區)三大林區:東北林區(大小興安嶺長白山地),西南林區(橫斷山區),東南林區(人工林)

    29我國四大工業基地主要是 遼中南 、 京津唐 、 滬寧杭 、和 珠江三角洲 基地。(遼中南:著名的重工業基地;京津唐:北方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滬寧杭:全國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珠江三角洲:以輕工業為主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30我國最早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地區是 北京中關友野察村 。大連計劃發展成為中國的“班加羅爾”(班加羅爾是 印度 國家的高新技術產業中心) 以下我國部分之最

    31我國位置最北、緯度最高的省級行政區:黑龍江省 ;我國面積最大的省級行政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鄰省最多的省級行政區:內蒙古自治區、陜西省 我國面積最大的平原:東北平原 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 地勢最低的盆地:吐魯番盆地 最高最大的高原:青藏高原 最長、最大、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長江 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黃河 最長的內流河:塔里木河 面積最大的湖泊(咸水湖):青海湖

    巧記地理知識15法

    學習地理需要記憶許多知識,這里有知識巧記15法供參考。

    一、諧音記憶法。

    運用該法可把復雜的地理事物和現象經過總結抽象編成順口 溜、趣味語言好學易記。如地殼的物質組成按從多到少順序排列為:氧、硅、鋁、 鐵、鈣、鈉、鉀、鎂等元素,可記為“養閨女貼給哪家美”。

    二、精編提綱法。

    地理課內容多而復雜,要想全部記憶不可能也不必要。精編 提綱,就是把教材內容歸類,列出重點,把需要記憶的知識盡量集中,使內容 有條理,而且概括,方便記憶。

    三、單字記憶法。

    就是通過減少記憶語言數量從而達到易記目的,把一長串地 理語言簡成一些單字便于記憶。如:我國 200mm 等降水量線為張家口—蘭州—拉薩— 喜馬拉雅山一線,可記為:張、蘭、拉、喜一線;農業商品率高的國家為:美國、 加拿大、澳大利亞、法國、新西蘭、荷蘭、丹麥,可記憶為美、加、澳、法。新、 荷、丹等。

    四、歌訣記憶法。

    就是把一些地理事物等編成歌訣,幫助記憶。這樣節奏感強, 便于背誦。例如,我國的主要煤礦可編成以下歌訣:雞西鶴崗平頂山,阜新峰峰和 開灤,太原大同陽泉煤,淮北徐州加西山。

    五、類似聯想記憶法。

    有些地理事物之間在性質、成因、規律等方面有類似之 處。通過類似聯想有助于發現地理事物的共性,強化記憶。例如,里海與日本的面 積大約均為 37 萬平方千米。又如溫帶季風氣候區和溫帶海洋氣候區內的自然帶均為 溫帶落葉闊葉林帶。

    六、游戲記憶法。

    有的地理知識可以適合做游戲,可通過此法幫助記憶,寓學 于樂。例如復習長江、黃河時,學生可分為兩大組,分別代表長江和黃河;每大組 再分為三小組,分別代表上、中、下游。這樣可以利用課外活動,根據有關內容, 開展答題接力游戲。

    七、關系聯想記憶法。 根據地理事物之間的因果、從屬、并列等關系增強知識 記憶的方法。如因果關系:地球自轉一地轉偏向力一盛行風向一洋流的流向;從屬 關系:總星系一銀河系一太陽系一地月系;并列關系:風化作用一侵蝕作用一搬運 作用一沉積作用一團結成巖作用。

    八、綜合記憶法。 把零散的地理現象與地理事物進行組合。概括,把它們聯系 起來進行綜合記憶。如夏季風及雨帶的推移可歸納為具有“三停兩跳”來加以記憶:5 月停在南嶺,6 月跳到長江中下游,停留 1 個月左右,7~8 月跳到華北、東北。

    九、直觀形象法。 就是對地理事物的特點、特征,利用現有或自制模型、圖片, 幫助記憶。例如,利用地球儀可以便于理解記憶經緯度的劃分;利用《中國政區圖》 便于記憶各省市區的位置;利用沙土堆成的山地模型,便于理解記憶山地的地貌類 型與等高線。另外,還可借助別的事物來加深記憶。例如,在復習亞洲時,可以借 助左手,使手背向上彎曲,按地圖的方位放好,拇指表示阿拉伯半島、食指表示印 度半島,中指表示中南半島,無名指表示朝鮮半島,小指表示堪察加半島。這樣, 亞洲的幾大半島和中部高,四周低的地勢特點,就完全形象地表示出來了。

    十、理解記憶法。

    許多地理知識僅靠死記硬背不僅記憶難度大,而且也記不牢 固。只有在理解的基礎上才容易記并記得牢。該法就是在弄懂地理原理的基礎上來 記憶地理事物與地理現象。如:氣旋、反氣旋的風向。氣旋:空氣從四周輻合流向 18 中心;反氣旋:風從中心流向四周。另外,還應記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這 些道理弄懂后,對北半球氣旋呈反時針方向流動,反氣旋呈順時針方向流動就易于 記憶了。

    十一、圖示記憶法。 許多地理事物與地理現象在記憶中容易混淆,往往會搞錯, 通過繪圖可以幫助記憶。如北印度洋季風洋流,當冬季吹東北風時,洋流呈反時針 方向流動,夏季則正好相反。

    十二、形象特征記憶法。

    抓住地理知識的特征進行記憶,是記憶地理數據的好 辦法。如吐魯番盆地最低處在海平面以下 155m,可記成“一五得五”;撒哈拉沙漠 面積 770 多萬平方千米,可以記成“7 減 7 等于 0”。

    十三、設問鞏固記憶法。 通過設問強記、反復鞏固記憶,可刺激大腦神經加速 記憶。但這種記憶屬短時強記,容易遺忘,這就需要不斷鞏固,與遺忘作斗爭。其 方法可采用不斷設問、回憶或練習運用來進行。

    十四、壓縮與字頭記憶法。 記憶大篇幅知識時,可“抽筋拔骨”地記住其中關 鍵詞語,回憶時由此提示全部記憶內容。如記憶北美洲的地形特征可壓縮為:西山 中原東高地。又如記憶黃河的水文特征又可壓縮為:上游流穩水清,中游流急沙大, 下游流緩沙沉。當記憶一組知識時,可把每部分的字頭(或字尾)抽出并排列起來, 編成生動有趣的句子,方便記憶。如我國北方的五大產棉省可記為東(山東)西 (山西、陜西)南(河南)北(河北) 。

    十五、比較異同記憶法。 找出地理知識相近部分的異同點,進行分析,從中來 比較,加強記憶。例如,我國東北、華北和長江中下游三大平原的情況,就可以從 成因、分布、構成、特點等幾個方面進行對比記憶。

    總之,只要肯動腦筋,聯系地理課的特征,就能夠總結出多種多樣的巧記妙法, 就可以做到記而不忘且生動有趣。另外,既要善記,又要巧記,只有這樣,才能達 到事半功倍,取得良好的記憶效果。

    中考地理知識點梳理之亞洲地理

    地形地勢

    1.亞歐大陸是世界最大的大陸,亞洲是世界面積最大的洲;

    2.亞洲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是除南極洲以外海拔最高的大洲;

    3.亞洲地面起伏大,有“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也有世界陸地表面最低處死海。

    4.亞洲地勢中部高,四周低。

    復雜多樣的氣候

    亞洲面積廣大,地跨寒、溫、熱三帶,且地形復雜,除溫帶海洋性氣候之外,其他氣候類型均有分布。

    亞洲氣候的大陸性特征顯著;

    亞洲地處世界最大大陸的東部,瀕臨世界最大的海洋,海陸差異特別顯著,亞洲東部和東南部季風最強盛、最典型、影響范圍最廣。

    學習方法 指導:

    1.學會描述一個區域的位置、范圍

    (1)緯度位置:

    第一步:說出其南北大致所跨的緯度范圍;例:某區域大致位于北緯35度至北緯12度之間。

    第二步:說出其所處的主要五帶位置;例:中國大部分位于北溫帶,小部分位于熱帶。

    第三步:有重要緯線穿過要加以強調;例:北極圈穿過俄羅斯北部,南回歸線穿過澳大利亞中部。

    (2)半球位置

    第一步:說出東西半球或南北半球的分界線;例:東西半球分界線為西經20度和東經160度兩條經線相對組成的經線圈。

    第二步:說出區域所在的半球,并說明其位于分界線的某個方向。比如大部分位于西經20度以東,所以位于東半球。如果跨兩個半球,一定要強調,某條分界線穿過該區域。

    (3)海陸位置

    第一步:說出其所在更高一級區域內的方位:如中國位于亞洲的東部。

    第二步:說出其四面八方相鄰、相望、相連的地理區域名稱。如亞洲東臨太平洋、西與歐洲相連、西南與非洲為鄰、東北隔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望。

    中考地理知識點整理之世界地理

    世界海陸比例:三分陸地,七分海洋。

    1、七大洲: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大洋洲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2、各大洲的分界線

    ①亞洲和歐洲:烏拉爾山、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山、里海(世界最大的湖泊)、黑海和土耳其海峽(溝通黑海和地中海)②亞洲和非洲:蘇伊士運河(溝通地中海和紅海)③南美洲和北美洲:巴拿馬運河(溝通太平洋和大西洋)④亞洲和北美洲:白令海峽(溝通太平洋和北冰洋)

    3、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地中海—喜馬拉雅山火山地震帶是世界上地震和火山活動最劇烈的地帶。

    4、六大板塊:歐亞板塊、美洲板塊、非洲板塊、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和南極洲板塊。

    5、人口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

    6、世界人口集中分布于中低緯度的平原和盆地地區,

    世界人口稠密區:亞洲的東部和南部、歐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東部等;

    世界人口稀疏區: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極地、空氣稀薄的高山高原、濕熱的熱帶雨林,

    7、人口增長過快帶來就業困難、居住條件差、交通擁擠、環境污染等問題;

    人口增長過慢造成勞動力短缺、國防兵源不足、社會養老負擔加重、人口老齡化等問題。

    8、黃色人種主要分布在亞洲東部、美洲印第安人、北冰洋沿岸的因紐特人

    白色人種主要分布在歐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亞洲的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

    黑色人種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和南部。

    9、目前被聯合國確定為工作語言的是:漢語、英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

    漢語是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英語是使用范圍最廣的語言。

    10、(教堂,圣經,耶穌)是世界上信徒最多和流傳最廣的宗教。05地球和地圖

    1、地球是球體(先看到桅桿,后看到船身;麥哲倫環球航行;登高望遠;月食;衛星圖片)

    2、地球自轉的周期:一天(24小時) 方向:自西向東。產生的地理現象:a、晝夜交替;b、產生地方時差異(例如后半夜起來看巴西的世界杯足球賽):

    3、地球的公轉周期:一年(約365天) 方向:自西向東。北極總是指向北極星附近。公轉產生的地理現象:a、四季的變化;b、晝夜長短變化(a)任何一天,赤道地區均晝夜平分。(b)任何地點,春秋二分均晝夜平分。(c)太陽直射北半球(北半球的夏半年,3月21日至9月23日),越向北方向晝越長;太陽直射南半球(北半球的冬半年,9月23日至次年3月21日),越向南方向晝越長。(D)凡太陽直射的地區都晝長夜短(除赤道外);c、五帶劃分(熱帶、北溫帶、南溫帶、北寒帶、南寒帶)。d、正午太陽高度變化(影子長短變化)

    4、地圖上的三要素包括:方向、比例尺、圖例和注記。A:有指向標指向標箭頭的指向一般為北向;無指向標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經緯網緯線代表東西方向,經線代表南北方向B:(分子相同情況下,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圖幅相同時,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圍越小,內容越詳細;比例尺越小,范圍越大,內容越簡單。

    5、海拔: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

    6、相對高度:把兩個海拔相減。

    7、等高線越密集,代表坡越陡;等高線越稀疏,代表坡越緩。

    8、地形部位識別:山頂(畫有黑色三角形▲)、山脊(凸低為高)、山谷(凸高為低)、鞍部、陡崖(等高線重合)、盆地

    9、地形類型有5種:地形區是以某種地形類型為主的一片區域!平原:地面平坦,海拔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高原:海拔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坦坦蕩,邊緣陡峻;山地:海拔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峰巒起伏,坡度陡峻;丘陵:地面起伏,海拔不高,坡度和緩相對高度一般不超過200米;盆地:周圍高,中間低,沒海拔要求.

    初中地理必背知識點相關文章:

    ★初中地理中考會考知識點總結

    ★初一地理上冊知識點總結歸納

    ★初中地理必背知識點

    ★初中地理必背知識點

    ★初二地理必背知識點總結

    ★初中地理知識點全整理

    ★初中地理重要知識點總結歸納

    ★初二地理必背知識點歸納總結

    ★初一下冊地理必考知識點歸納

    ★初中七年級上冊地理會考重點知識點總結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baidu.com/hm.js?3b57837d30f874be5607a657c671896b";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地理一模知識點總結

    初中地理會考必背知識點如下:

    1、從大氣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統稱為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2、氣候是一個地方多年的天氣平均狀況,一般變化不大。

    3、在地球儀上,順著東西方向,則弊環繞地球儀一周的圓圈,叫做緯線,赤道最長,往兩極逐孫巖族漸縮短,最后成一棗啟點,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4、從16世紀中期開始,歐洲殖民者開始擄奪非洲黑人販賣到美洲為奴隸,以彌補美洲勞動力的不足。

    5、鄉村聚落的居民主要從事耕作、放牧、捕魚、伐木等生產活動。城市聚落的居民主要從事工業、服務業等工作。

    初中地理知識點總結可打印

    初中地理考點知識

    1、九大行星

    水金地火木土天,海王冥王繞外邊;

    唯有地球生物現,溫氣液水是由緣①。

    ①溫,適宜的溫度。氣,適宜生物呼吸的大氣。

    2、地球特點

    赤道略略鼓,兩極稍稍扁。

    自西向東轉,時間始變遷。

    南北為緯線,相對成等圈。

    東西為經線,獨成平行圈;

    赤道為最長,兩極化為點。

    3、東西南北半球的劃分

    西經二十度,東經一指州困百六,

    一刀切下去,東西兩半球。

    南北半球分,赤道零緯度,

    四季溫帶顯,南北相反出。

    4、晝夜交替和四季變化

    地球自轉,晝夜更換。

    繞日公轉,四季出現。

    自轉一日,公轉一年。

    自西向東,方向不變。

    5、地球五帶

    地球有五帶,全靠四線分;

    回歸間熱帶,極圈分寒溫;

    寒溫各有二,五帶溫不均①。

    ①溫,指溫度。

    6、地圖辨方向

    地圖方向辨,擺正放眼前;

    上北下為南,左西右東邊。

    標圖易分辨,經緯網較難;

    緯線指南北,東西經線圈。

    極地投影圖,定向較特殊:

    對于北半球,心北四周南;

    北緯圈東西,自轉反時走。

    對于南半球,心南北四周;

    南緯圈東西,自轉順時走。

    7、大洲和大洋

    地球表面積,總共五億一;

    水陸百分比,海洋占七一。

    陸地六大塊,含島分七洲;

    亞非南北美,南極大洋歐。

    水域四大洋,太平最深廣;

    大西“S”樣,印度北冰洋。

    板塊構造學,六塊來拼合;

    塊內較穩定,交界地震多。

    8、大洋和大洲的位置

    洋以洲為界,洲以洋分野。

    太平洋為四洋首,位于亞澳兩美間。

    大西洋西南北美,東岸臨界歐與非。

    印度洋臨亞非澳,南部三洋水相連。

    北冰洋面為最小,亞歐北美三洲環。

    9、七大洲分界和位置

    地表十分陸占三,亞歐非洋兩美南①。

    亞歐兩洲本一體,烏拉高加分兩邊②;

    亞非原本相結連,蘇伊運河來割斷③;

    亞洲北美隔水望,白令海峽在中間;

    中美南北來牽線,巴拿運河又阻攔④;

    數大洋洲面積小唯念,似斷不斷亞下邊。

    亞歐非洋東半球,南北美占西半邊,

    唯有南極搞獨立,冰層覆蓋稱高原。

    初二地理基礎知識

    從世界看中國

    1.中國的的地理位置

    從東西半球看,中國位于東半球,從南北半球看,中國位于北半球,從大洲和大洋的位置看,中國位于亞洲東部,太平洋的西岸。

    2.中國優越的地理位置

    從緯度位置看,我國領土南北跨緯度很廣,大部分位于中緯度地區,屬北溫帶,南部少數地區位于北回歸線以南的熱帶,沒有寒帶;從海陸位置看,我國位于亞歐大陸大的東部,與許多國家接壤,東臨太平洋,有眾多的島嶼的港灣,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

    3.中國的國土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僅次于俄羅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陸上國界線20000多千米,有14個陸上鄰國。

    (北面俄、蒙古,朝鮮在東岸,西北哈、吉、塔,三個皆斯坦,西邊是巴基,還有阿富汗,印、尼和不丹,三國在西南,南方三國家,老、緬和越南)

    4.中國四至

    最北端:黑龍江漠河以北的黑龍江主航道的中心線上

    最東端: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的相交處

    最西跡蘆端:新疆的帕米爾高原

    最南端:南海的男少群島中的曾母暗沙

    5.我國瀕臨的海洋

    自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黃海,東海,南海(臺灣海峽屬東海)

    6.我國大陸海岸線長18000多千米,有6個隔海相望的國家:韓、日、菲、文、馬、印尼

    7.東西部晨昏差異:兩地經度不同,我國東西跨經度廣,約60度,經度沒差15度,時間相差1小時。

    南北方季節差異:兩地緯度不同,我國南北跨緯度廣,約50度,氣溫變化幅度大。

    8.我國行政區域劃分

    (1)省、自治區、直轄市

    (2)省、自治區分為自治州、縣、自治縣、市

    (3)縣、自治縣分為鄉、民族鄉、鎮

    9.我國共有34省級行政單位,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

    (省級行政區記憶口訣)

    10.“三字經”法記憶省級行政區的簡稱:黑吉遼,內蒙古,京津冀,晉豫魯,贛皖浙,蘇浙滬,滇黔蜀,鄂湘渝,陜甘寧,青新藏,桂粵瓊,港澳臺

    11.根據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國人口為12.95億,占世界人口的1/5以上。

    12.我國人口的特點:人口基數大,增長速度快

    13.我國把實行計劃生育作為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內容: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

    14.人口增長過多產生的負面影響

    人均糧食、布匹減少,醫院就醫困難,給國家、學校、社會、家庭、資源利用、生態環境都增加了沉重的`負擔。我國資源總量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居世界后列,全國每年新增財富大部分北新增人口消耗掉,用來發展生產和改善人民生活的財富就減少了。

    15.我國人口分布特點

    東多西少,以黑河——騰沖一線為界

    造成這種分布特點的原因

    (1)自然原因,東部耕地多,氣候好,西部多沙漠、草原、山地,耕地少;

    (2)社會經濟方面,東部工商業、交通運輸業發達,城鎮多,人口集中,西部工商業、交通運輸業落后,城鎮少;

    (3)開發歷史原因:東部開發較早,西部開發較晚

    16.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大家庭,有56個民族,漢族人口最多,占全國人口的92%,其余55個民族占8%,稱少數民族。

    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壯族,人口最少的是珞巴族。少數民族中人口超過500萬的有9個。

    (記憶口訣:西北蒙、回、維,東北滿族鄉,西南苗、彝、壯,土家、藏族廣)

    17.我國在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各民族不論大小,一律平等。

    18.漢族分布遍布全國各地,以東部和中部最為集中,少數民族分布相對分散,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東北。

    19.少數民族最多的省份是——云南省

    20少數民族風情

    ( 蒙古 )族的那達慕大會

    ( 傣族 )族的潑水節、孔雀舞

    (藏族 )族的集體舞、藏歷年

    (朝鮮 )族的長鼓舞等

    21. 各民族分布具有“大雜居,小聚居”的特點,“大雜居”有利于民族的交流,促進各民族經濟的共同繁榮;“小聚居”有利于保護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的文化傳統。

    初一地理必背知識

    陸地和海洋

    1.世界海陸分布很不均勻,陸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極周圍卻是一片海洋(北冰洋);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北球,但南極周圍卻是一塊陸地(南極洲)

    2.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陸地。

    3.半島是陸地伸進海洋的凸出部分;海峽是溝通兩個海洋的狹窄水道。

    4.七大洲:亞洲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南極洲 歐洲 大洋洲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5.海陸變遷的原因:地殼的變動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陸變遷的主要原因,人類活動也會引起海陸的變化。

    6.德國科學家魏格納提出了大陸漂移的假說。

    7.20世紀60年代,地球科學研究表明,大陸漂移是由板塊運動引起的。

    8.六大板塊示意圖參看課本第37頁。

    9.一般來說,板塊內部地殼比較穩定;板塊與板塊交界的地帶,地殼比較活躍,是世界火山、地震的集中分布地帶。

    天氣與氣候(P42)

    1.天氣有兩個重要特點:天氣反映一個地方短時間里的大氣狀況;同一時刻,不是地方的天氣可能差別很大。

    2.風向及風力參見課本第45頁圖3.4。

    3.氣溫和氣溫的分布

    ①一天中的最高氣溫出現在午后2時左右,最低氣溫出現在日出前后。

    ②一年中,北半球氣溫,大陸上7月最高,1月最低。

    一年中,南半球氣溫,大陸上7月最低,1月最高。

    ③從赤道向兩極,氣溫逐漸降低。

    ④據觀測,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約下降0.6℃。

    ⑤用等溫線圖表示氣溫的水平分布。

    4.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①從大氣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統稱為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霧、露不是降水。

    ②由赤道往兩極,總的趨勢是年降水量逐漸減少。

    ③南北回歸線附近,大陸東岸降水多,大陸西岸降水少。

    ④在溫帶地區,大陸內部降水較少,沿海地區降水較多。

    ⑤用等降水量線圖表示降水量的分布情況。

    ⑥世界“雨極”——乞拉朋齊;世界“干極”——阿塔卡馬沙漠。

    ⑦通常情況下,山地的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

    4.世界的氣候

    ①氣候是一個地方多年的天氣平均狀況,一般變化不大。

    ②世界氣候分布圖參見課本第58頁。

    ③赤道附近(熱帶雨林氣候);兩極地區(寒帶氣候);回歸線附近的大陸東岸(亞熱帶季風和季風性濕潤氣候);回歸線附近的大陸西岸(熱帶沙漠氣候);中緯度內陸地區(溫帶大陸性氣候)。

    ④熱帶雨林氣候特點:全年高溫多雨;地中海氣候特點:高溫時期少雨,低溫時期多雨。

    ⑤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也是影響氣溫和降水的主要因素。

    中考地理必背知識點

    在備戰地理中考的時候,有哪些知識點是必考的呢?你需要做一個總結和歸納。

    初中地理必考知識點歸納

    1.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①地球是一個球體。

    ②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率領的船隊首次實現了人類環繞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積5.1億平方千米,最大周長4萬千米,赤道半徑6378千米,極半徑6357千米,平均半徑6371千米。

    2.緯線和經線

    ①緯線:與地軸垂直并且環繞地球一周的圓圈。

    緯線是不等長的,赤道是最大的緯線圈。

    ②經線:連接南北兩極,并且與緯線垂直相交的半圓。

    經線是等長的。

    3.緯度和經度

    ①緯度的變化規律:由赤道(0°緯線)向南、北兩極遞增。最大的銷逗緯度是90度,在南極、北極。

    ②赤道以北的緯度叫北緯,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緯度叫南緯,用S表示。

    ③以赤道為界,將地球平均分為南、北兩個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經度的變化規律:由本初子午線(0°經線)向西、向東遞增到180

    ⑤本初子午線以東的經度叫東經,用E表示;本初子午線以西的經度叫西經,用W表示。

    ⑥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是:20°W、160°E組成的經線圈。

    20°W以西到160°E屬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

    20°W以東到160°E屬于東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

    4.地球的運動

    ①地球運動 :自轉 /公轉

    繞什么轉 :地軸 /太陽

    方向 :自西向東 /自西向東

    周期 : 約24小時 /一年

    產生的自然現象 : 晝夜交替/形成四季

    ②北半球與南半球的季節相反(春秋;夏冬)

    ③地球表面五帶的劃分:北寒帶(66.5°N--90°N)、北溫帶(23.5°N--66.5°N)、熱帶(23.5°N--23.5°S)、南溫帶(23.5°S--66.5°S)、南寒帶(66.5°S--90°S)

    寒帶:有極晝極夜現象 熱帶:有陽光直射現象

    溫帶:既無陽光直射現象,又無極晝極夜現象,四季變化明顯

    ④低緯:0°--30°;中緯:30°--60°;高緯:60°--90°

    ⑤自西向東撥動地球儀,從北極上空看,地球儀按逆時針方向轉;從南極上空看,地球儀按順時虧培賣針方向轉。

    5.地圖

    ①地圖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圖例。

    ②比例尺類型:線段比例尺、數字比例尺

    ③比例尺大小的判斷:分母愈小,分值愈大,是大比例尺;分母愈大,分值愈小,是小比例尺。

    ④大比例尺,表示范圍小,表示內容詳(如東臺市地圖)

    小比例尺,表示范圍大,表示內容略(如江蘇省地圖)

    ⑤地面某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稱為海拔。將海拔高度相等的點連接成線就是等高線。用等高線可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

    陸地和海洋

    1.世界海陸分布很不均勻,陸地主要集中在北半中雹球,但北極周圍卻是一片海洋(北冰洋);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北球,但南極周圍卻是一塊陸地(南極洲)

    2.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陸地。

    3.半島是陸地伸進海洋的凸出部分;海峽是溝通兩個海洋的狹窄水道。

    4.七大洲:亞洲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南極洲 歐洲 大洋洲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5.海陸變遷的原因:地殼的變動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陸變遷的主要原因,人類活動也會引起海陸的變化。

    6.德國科學家魏格納提出了大陸漂移的假說。

    7.20世紀60年代,地球科學研究表明,大陸漂移是由板塊運動引起的。

    9.一般來說,板塊內部地殼比較穩定;板塊與板塊交界的地帶,地殼比較活躍,是世界火山、地震的集中分布地帶。

    天氣與氣候(P42)

    1.天氣有兩個重要特點:天氣反映一個地方短時間里的大氣狀況;同一時刻,不是地方的天氣可能差別很大。

    2.風向及風力參見課本第45頁圖3.4。

    3.氣溫和氣溫的分布

    ①一天中的最高氣溫出現在午后2時左右,最低氣溫出現在日出前后。

    ②一年中,北半球氣溫,大陸上7月最高。

    初中地理必考知識點總結

    1、我國主要的鐵路樞紐:徐州(京滬線、隴海線)鄭州(京廣線、隴海線)蘭州(蘭青線、蘭新線、隴海線、包蘭線)株洲(浙贛線、京廣線、湘黔線)成都(寶成線、成昆線、成渝線)北京(京哈線、京廣線、京滬線、京九線、京包線)

    青藏鐵路的起點:青海西寧西藏拉薩。

    2、我國五縱三橫鐵路干線:五縱:1、京滬線(經過北京、天津、濟南、徐州、南京、上海),2、京九線(南昌是唯一經過的省會城市),3、京哈京廣線(經過哈爾濱、長春、沈陽;北京、石家莊、鄭州、武漢、長沙、廣州)4、焦柳線,5、寶成成昆線;三橫:1京包包蘭線(經過北京、呼和浩特、包頭、銀川、蘭州),2隴海蘭新線(經過連云港、徐州、鄭州、西安、寶雞、蘭州、烏魯木齊)3滬杭浙贛湘黔貴昆線(經過上海、杭州、南昌、株洲、懷化、貴陽、昆明)。

    3、秦嶺淮河一線的重要地理意義:1月份00 c等溫線通過;800毫米等降水量線經過;我國南北方分界線;亞熱帶與暖溫帶分界線;濕潤區與半濕潤區分界線;亞熱帶常綠闊葉林與溫帶落葉闊葉林分界線;水田種植業與旱地種植業的分界線。河流有無結冰現象的分界線。

    4、北京位于華北平原的西北部,北依燕山,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北京的主要城市職能:政治中心(兩會、的主要方針政策出臺)、文化中心(教育、文化、科技機構等)、國際交往中心(與外國元首、友好團體的友好往來)。

    5、北京的主要名勝古跡主要有:長城、故宮等。北京的中關村是我國第一個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被稱為中國的硅谷。

    6、臺灣位于我國東南部,北接東海,南臨南海,東臨太平洋,西隔臺灣海峽與福建省相鄰。北回歸線穿過臺灣中部。臺灣省由臺灣島和澎湖列島、釣魚島等組成。臺灣西部為平原,東部為山地,山地占全島面積2/3,玉山是我國東部最高峰。臺灣主要的城市、人口和工業均主要分在西部平原上。臺北、基隆、高雄是主要的工業城市,新竹科學園區是臺灣的硅谷,經濟以外向型經濟為主。主要物產有樟腦、熱帶水果、木材。臺灣漢族人大部分祖籍是福建和廣東。少數民族主要是高山族。

    7、我國主要的鐵路樞紐:徐州(京滬線、隴海線)鄭州(京廣線、隴海線)蘭州(蘭青線、蘭新線、隴海線、包蘭線)株洲(浙贛線、京廣線、湘黔線)成都(寶成線、成昆線、成渝線)北京(京哈線、京廣線、京滬線、京九線、京包線)

    青藏鐵路的起點:青海西寧西藏拉薩。

    8、我國五縱三橫鐵路干線:五縱:1、京滬線(經過北京、天津、濟南、徐州、南京、上海),2、京九線(南昌是唯一經過的省會城市),3、京哈京廣線(經過哈爾濱、長春、沈陽;北京、石家莊、鄭州、武漢、長沙、廣州)4、焦柳線,5、寶成成昆線;三橫:1京包包蘭線(經過北京、呼和浩特、包頭、銀川、蘭州),2隴海蘭新線(經過連云港、徐州、鄭州、西安、寶雞、蘭州、烏魯木齊)3滬杭浙贛湘黔貴昆線(經過上海、杭州、南昌、株洲、懷化、貴陽、昆明)。

    9、秦嶺淮河一線的重要地理意義:1月份00 c等溫線通過;800毫米等降水量線經過;我國南北方分界線;亞熱帶與暖溫帶分界線;濕潤區與半濕潤區分界線;亞熱帶常綠闊葉林與溫帶落葉闊葉林分界線;水田種植業與旱地種植業的分界線。河流有無結冰現象的分界線。

    10、北京位于華北平原的西北部,北依燕山,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北京的主要城市職能:政治中心(兩會、的主要方針政策出臺)、文化中心(教育、文化、科技機構等)、國際交往中心(與外國元首、友好團體的友好往來)。

    11、北京的主要名勝古跡主要有:長城、故宮等。北京的中關村是我國第一個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被稱為中國的硅谷。

    12、臺灣位于我國東南部,北接東海,南臨南海,東臨太平洋,西隔臺灣海峽與福建省相鄰。北回歸線穿過臺灣中部。臺灣省由臺灣島和澎湖列島、釣魚島等組成。臺灣西部為平原,東部為山地,山地占全島面積2/3,玉山是我國東部最高峰。臺灣主要的城市、人口和工業均主要分在西部平原上。臺北、基隆、高雄是主要的工業城市,新竹科學園區是臺灣的硅谷,經濟以外向型經濟為主。主要物產有樟腦、熱帶水果、木材。臺灣漢族人大部分祖籍是福建和廣東。少數民族主要是高山族。

    初中地理世界的氣候必考知識點

    1、天氣:一個地方短時間內的大氣狀況(風雨、冷熱、陰晴等),天氣是短時間的,經常變化的。

    氣候:一個地方多年的天氣平均狀況,氣候是長時間的,比較穩定的。

    2、知道常用的天氣符號。

    3、氣溫是指大氣的溫度,單位是℃,測定方法用溫度計。

    4、一天中的氣溫有變化,陸地最高氣溫一般出現在午后2時左右,最低氣溫出現在日出前后。

    一年中的氣溫有變化,北半球陸地月平均最高氣溫是7月份,最低氣溫是1月份,南半球相反。

    5、氣溫日較差:一天中的最高氣溫與最低氣溫的差值。

    氣溫年較差:一年中最熱月的平均氣溫與最冷月的平均氣溫的差值。

    6、氣溫的垂直變化:同一地點,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下降0.6℃。

    7、學會閱讀世界年平均等溫線圖。

    8、世界年平均氣溫的分布規律:

    全球氣溫從低緯度向高緯度遞減;

    同緯度海洋和陸地氣溫不一樣;

    同緯度高原、山地氣溫低,平原氣溫高。

    9、學會閱讀氣溫曲線圖。

    10、降水:空氣中的水汽以雨、雪、雹等形式降落大地面,稱為降水。測定方法用雨量器,單位是毫米(mm)。

    11、能分析一個地方降水的季節變化。

    12、學會閱讀世界降水量分布圖。

    13、世界降水的地區差異:

    赤道地區降水多,兩極地區降水少;

    南、北回歸線附近,大陸東岸降水多、西岸少;

    溫帶地區,大陸內部降水少、沿海降水多;

    山地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

    14、學會閱讀降水柱狀圖。

    15、世界氣候的主要影響因素: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等。

    16、知道主要的氣候類型及分布。

    17、能舉例說明氣候對生產和生活的影響。

    猜你喜歡

    主站蜘蛛池模板: WWW久久无码天堂MV| 少妇无码AV无码专区线| 国产成人无码免费看视频软件| 国产三级无码内射在线看| 久久午夜无码鲁丝片秋霞| 国产成人AV无码精品|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久久久g0g0午夜无码精品|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无码| 亚洲精品GV天堂无码男同| 人妻系列AV无码专区| 无码人妻少妇久久中文字幕| 性色AV蜜臀AV人妻无码| AV无码免费永久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中文字幕| 毛片免费全部播放无码| 亚洲爆乳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一二三精品无码|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四虎|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偷窥|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久久Av无码精品人妻系列 | 精品无码国产自产拍在线观看蜜| 99久久亚洲精品无码毛片|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2017| 小12箩利洗澡无码视频网站|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九九大片|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播放| 国产a v无码专区亚洲av|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在线看不卡| 亚洲av无码专区青青草原| 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中文字| 13小箩利洗澡无码视频网站免费 | 免费无遮挡无码永久视频|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一区|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码精品| 亚洲综合无码AV一区二区 |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av中文| 色综合热无码热国产| 97在线视频人妻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