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量元素化學符號?人體必需微量元素,共8種,包括碘(I)、鋅(Zn)、硒(Se)、銅(Cu)、鉬(Mo)、鉻(Cr)、鈷(Co)及鐵(Fe)。微量元素是人體營養要素之一,人體微量元素來源與食物和飲水,各種營養元素吸收會相互影響,那么,微量元素化學符號?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氫H
2、氦He
3、鋰Li
4、鈹Be
5、硼B
6、炭C
7、氮N
8、氧O
9、氟F
10、氖Ne
11、鈉Na
12、鎂Mg
13、鋁Al
14、硅Si
15、磷P
16、硫S
17、氯Cl
18、氬Ar
19、鉀K
20、鈣Ca
21、鈧Sc
22、鈦Ti
23、釩V
24、鉻Cr
25、錳Mn
26、鐵Fe
微量元素在體內不能產生與合成,需由食物來提供。如果膳食調配不當、偏食或患某些疾病時,就容易造成缺乏。
微量元素在人體內含量雖然極微小,但具有強大的生物學作用,它們參與酶、激素維生素和核酸的代謝過程,其生理功能主要表現為協助輸送宏量元素;影響核酸代謝等。
食物補充
微量元素是人體營養要素之一,人體微量元素來源與食物和飲水,各種營養元素吸收會相互影響,合理的膳食才能保證足夠微量元素的攝取。人體缺乏某種微量元素會導致疾病,如缺鐵導致貧血;缺鋅使免疫力下降并影響發育和智力,缺碘發生甲狀腺腫大等。若能在藥物治療的同時,輔以食補,效果將會更好。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微量元素
鋅
鋅是一種化學元素,它的化學符號是Zn,它的原子序數是30,在化學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4周期、第IIB族 。是一種淺灰色的過渡金屬。鋅(Zinc)是第四"常見"的金屬,僅次于鐵、鋁及銅,不過地殼含量最豐富的元素前幾名分別是氧、硅、鋁、鐵、鈣、鈉、鉀、鎂。外觀呈現銀白色,在現代工業中對于電池制造上有不可磨滅的地位,為一相當重要的金屬。另外,鋅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在人體生長發育、生殖遺傳、免疫、內分泌等重要生理過程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中文名
鋅
英文名
zinc
分子量
65.38(原子量)
CAS登錄號
7440-66-6
熔點
419.53℃
沸點
907℃
密度
7.14 g·cm?3
物態
固態
熔化熱
7.32 kJ·mol?1
汽化熱
123.6 kJ·mol?1
比熱容
25.470 J·mol?1·K?1
電負性
1.65(鮑林標度)
原子半徑
134 pm
共價半徑
122±4 pm
范德華半徑
139 pm
晶體結構
六方密排晶格
磁序
抗磁性
電阻率
(20 °C)59.0 n Ω·m
熱導率
116 W·m?1·K?1
膨脹系數
(25 °C)30.2 μm·m?1·K?1
楊氏模量
108 GPa
剪切模量
43 GPa
詳細介紹
鋅(中文讀音:xīn),它的名稱“zinc”來源于拉丁文Zincum,意思是“白色薄層”或“白色沉積物”。
常量元素(macroelement) 是指在有機體內含量占體重 0 . 01 %以上的元素.這類元素在體內所占比例較大,有機體需要量較多。是構成有機體的必備元素。
標準健康成年人的元素組成為氧(化學符號:O)65%、碳(化學符號:C)18%、氫(化學符號:H)10%、氮(化學符號:N)3%、鈣(化學符號:Ca)1.5%、磷(化學符號:P)1%、鉀(化學符號:K)0.35%、硫(化學符號:S)0.25%、鈉(化學符號:Na)0.15%、氯(化學符號:Cl)0.15%、鎂(化學符號:Mg)0.05%等。此11種含量均大于0.01%的元素被稱為人體常量元素。這些常量元素約占體重的99.9%。
微量元素指人體內含量少于體重萬分之一的元素,其中必需微量元素是生物體不可缺少的元素,如鐵、銅、鋅、鈷、鉻、錳、硒等,以上諸元素在體內不能產生與合成,需由食物來提供。如果膳食調配不當、偏食或患某些疾病時,就容易造成缺乏。從實用營養學的觀點出發,比較容易缺乏的元素是鈣和鐵,在特殊地理環境或其他特殊條件下也可能造成碘、鋅、硒的缺乏。一些元素也可因攝人過量而發生中毒。
硒是人和動物生命中必需的微量元素。
硒是一種化學元素,化學符號是Se,在化學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四周期VI A族,是一種非金屬??梢杂米鞴饷舨牧稀㈦娊忮i行業催化劑、動物體必需的營養元素和植物有益的營養元素等。硒在自然界的存在方式分為兩種:無機硒和植物活性硒。
在我們日常飲食中,動物內臟如肝、腎及海產品中的硒含量較高,此外蘑菇、大蒜、洋蔥等蔬菜和雞蛋、瘦肉等硒含量也比較高。但一般食品的含硒量都在0.2ppm以下,高的也不到3ppm,野生和按常規方法栽培的食菌的含硒量一般不會超過1ppm。
相關數據顯示,在我國城市居民的飲食結構中,硒的成年人日攝入量大約在20-30微克之間,離守護心腦血管的量級相差甚遠,因此需要進行外源性補充。
擴展資料
美國學者發現,飲食中含硒量低的地區,居民死于心臟病、高血壓和中風的幾率高于富硒地區。調查者在二十五個國家的調查也發現,冠心病的發病與體內缺硒有一定的關系。
據地質學家考證,我國約有72%地區缺硒。其中,華北、東北、西北等大中城市都屬于缺硒地區,只有湖北恩施、陜西紫陽、廣西巴馬、江蘇如皋、安徽石臺等是幾個富硒縣市。因此,中國著名營養學家于若木提出,我國要像抓補碘那樣抓好補硒工作。
鉛是一種常見的微量元素,化學符號為Pb。它本身是一種重金屬,常用于制造電池,涂料和陶瓷等工業品。在人體中,鉛主要通過食物和水吸收。主要來源包括含鉛污染的土壤、飲用水、食物或者煤熱電廠等排放物。
鉛是一種有毒物質,它可以影響人體生理功能,并且會對神經系統和智力發育造成損害。高濃度的鉛還可能導致慢性中毒和傷害人體內臟器官。因此,需要注意的是,如何避免鉛的攝入,特別是孕婦和兒童等易受影響的人群,需要更重視這個問題。
要預防鉛污染和鉛攝入,我們可以在環境中降低鉛含量,例如消除對環境的污染,或者利用凈化設備降低室內鉛含量。另外,我們可以多攝入富含鈣、鐵和維生素C等營養物質的食物,如牛奶、雞蛋等。此外,避免食品和水的污染以及接觸含鉛物品,也是預防鉛污染和攝入的重要方式。
以上就是微量元素化學符號的全部內容,1、氫H 2、氦He 3、鋰Li 4、鈹Be 5、硼B 6、炭C 7、氮N 8、氧O 9、氟F 10、氖Ne 11、鈉Na 12、鎂Mg 13、鋁Al 14、硅Si 15、磷P 16、硫S 17、氯Cl 18、氬Ar 19、鉀K 20、鈣Ca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