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滑輪組8個公式?物理滑輪組的總公式是F=G總/n,理想情況下為F=G/n,實際情況為F=(G+G1)/n,距離公式是S=nh,速度公式是v=nv1等。 擴展資料 物理滑輪組的總公式是F=G總/n,不計滑輪重力、繩重、摩擦力等因素,那么,物理滑輪組8個公式?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你記住,算機械效率,初中階段就是用“有用功”比上“總功”,即機械效率=有用功/總功×100%,有用功就是滑輪組所提的重物上升的距離,也就是GH,G表示物體的重力,數值上等于mg,也就是物體的質量乘以常數g,而H表示重物被滑輪組提拉所上升的高度,這個量的判斷取決于滑輪組的省力程度和自由端繩頭上升的高度S,總功就是所用拉力F和繩頭自由端上升的距離S的乘積,所以,機械效率=GH/FS×100%,而判斷省力程度的方法是看滑輪組和重物連接的段數,這個嗎圖實在不好講,想詳細知道的話留個QQ,詳談吧
八年級物理公式歸納如下:
1、速度:V=S/t,t=s/v,s=vt,t時間,s路程。
2、重力:G=mg,m=G/g。
3、密度:p=m/V,v=m/p,m=pv。P密度v體積m質量。
4、壓強:p=F/SF壓力Ns受力面積。
5、液體壓強:p=P液gh。
6、浮力:(1)。F浮=F↑-F↓(壓力差)。
7、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p液gV排=m排,p液=F浮/gv排,v排=F浮/p液g。
P(密度)=m/v物=(G/g)/v排=[(G/g)/F浮]/p液g=p液[G/G-F示]。
8、杠桿平衡條件:F1L1=F2L2。9、理想斜面:F/G=h/L。
10、理想滑輪:F=G/n。
11、滑輪組特點:F=(1/n)G物(不計繩重、摩擦、滑輪重),F=1/n(G物+G動)(不計繩重、摩擦),S=nh (S繩子自由端移動距里h物體上升高度n繩子段數)。
12、功:W=FS(總功)=Gh(有用功)=Nm。
簡單機械中的公式
1、杠桿的平衡條件 F1L1= F2L2
F1:動力 L1:動力臂F2:阻力 L2:阻力臂
2、定滑輪 F=G物
3、S=h F:繩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
G物:物體的重力 S: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h:物體升高的距離
4、動滑輪 F= (G物+G輪)
S=2 h G物:物體的重力 G輪:動滑輪的重力
5、滑輪組 F= (G物+G輪)/n
S=n hn:通過動滑輪繩子的段數
機械功W
6、(J) W=FsF:力 s: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
7、有用功W有 總功W總
W有=G物h W總=Fs 適用滑輪組豎直放置時
機械效率 η=W有/W總 ×100%
8、功率P P=wt
W:功t:時間
(1) η=W有/W總=G物h/FS (適合滑輪組豎直向上提升重物的情況)
η=W有/W總=G物h/FS= G物h/Fnh= G物/nF(利用滑輪組S=nh進行簡化后的情況)
(2)η=W有/W總=W有/ W有+ W額=G物h/G物h+G動h=G物/G物+G動(只適合滑輪組向上提升重物,且忽略繩重和摩擦的情況,式子中G動是動滑輪的重力)
(3)η=W有/W總=fh/FS= fh/Fnh=f/nF(適合滑輪組平躺著水平拉動物體的情況,其中h為物體的移動距離)
1、速度:V=S/t,t=s/v,s=vt,t時間,s路程。
2、重力:G=mg,m=G/g。
3、密度:p=m/V,v=m/p,m=pv。P密度v體積m質量。
4、壓強:p=F/SF壓力Ns受力面積。
5、液體壓強:p=P液gh。
6、浮力:(1)。F浮=F↑-F↓(壓力差)。
7、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p液gV排=m排,p液=F浮/gv排,v排=F浮/p液g。
P(密度)=m/v物=(G/g)/v排=[(G/g)/F浮]/p液g=p液[G/G-F示]。
8、杠桿平衡條件:F1L1=F2L2。
9、理想斜面:F/G=h/L。
10、理想滑輪:F=G/n。
11、滑輪組特點:F=(1/n)G物(不計繩重、摩擦、滑輪重),F=1/n(G物+G動)(不計繩重、摩擦),S=nh (S繩子自由端移動距里h物體上升高度n繩子段數)。
12、功:W=FS(總功)=Gh(有用功)=Nm。
以上就是物理滑輪組8個公式的全部內容,物理滑輪組公式:F=G總/n。如果是理想情況,忽略動滑輪重力、繩重、摩擦力等:F=G/n;如果是實際情況,考慮動滑輪重力:F=(G+G1)/n。豎直滑輪組 動滑輪上繩子段數為n 繩子自由端拉力為F,物體重力為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