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學學什么?19、由原子構成的物質、由分子構成的物質、由粒子構成的物質:20、二種元素、四種物質、四條化學方程式:21、可直接加熱的儀器、可間接加熱的儀器:22、原子結構圖中:內=外、內>外、內<外表示什么:23、那么,初中化學學什么?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初中較簡單,都屬于基礎
包括元素,酸堿鹽金屬,化學反應類型,實驗儀器的取用和簡單實驗操作,簡單的化學計算
高中化學在初中基礎上更進一步
包括元素周期表,具體的金屬和非金屬的特性,化學反應的快慢,原子結構,有機化學,化學工藝,水溶液的酸堿性等等知識,相比較而言,都是理論性稍偏強一些的知識
中考內容簡單,基本題型掌握就可,高考內容不難,但是綜合性較強,需要扎實學習
初三化學學的都是一些最基礎的化學知識,因為在初三之前你是沒有化學這個科目的,所以里面都是一些最基礎的入門知識,教你一些普通的化學儀器,化學元素,化學知識和一些簡單的化學反應。
首先要學的是三大可燃氣體,然后進一步的還會學習三種還原劑。在學習了這些入門知識之后,將會的進入元素周期表的學習。還會進一步的學化學式以及他們的意義。在最后還要學習化學方程式以及一些金屬的特點。
基本概念:
1、化學變化:生成了其它物質的變化
2、物理變化:沒有生成其它物質的變化
3、物理性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
(如:顏色、狀態、密度、氣味、熔點、沸點、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學性質: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還原性、酸堿性、穩定性等)
5、純凈物:由一種物質組成
6、混合物: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純凈物組成,各物質都保持原來的性質
7、元素:具有相同核電荷數(即質子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
8、原子:是在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學變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在化學變化中可以再分
10、單質: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
12、氧化物: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種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學式:用元素符號來表示物質組成的式子
14、相對原子質量:以一種碳原子的質量的1/12作為標準,其它原子的質量跟它比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
相對原子質量 ≈ 質子數 + 中子數 (因為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對分子質量:化學式中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的總和
16、離子:帶有電荷的原子或原子團
17、原子的結構:
原子、離子的關系:
注:在離子里,核電荷數 = 質子數 ≠ 核外電子數
18、四種化學反應基本類型:
①化合反應: 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生成一種物質的反應
如:A + B = AB
②分解反應:由一種物質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其它物質的反應
如:AB = A + B
③置換反應:由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起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
如:A + BC = AC + B
④復分解反應:由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
如:AB + CD = AD + CB
19、還原反應:在反應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奪去的反應(不屬于化學的基本反應類型)
氧化反應:物質跟氧發生的化學反應(不屬于化學的基本反應類型)
緩慢氧化:進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覺的氧化反應
自燃:由緩慢氧化而引起的自發燃燒
20、催化劑:在化學變化里能改變其它物質的化學反應速率,而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在化學變化前后都沒有變化的物質(注:2H2O2 === 2H2O + O2 ↑ 此反應MnO2是催化劑)
21、質量守恒定律: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物質的質量總和。
初中化學是化學知識的入門篇,內容較多,但都比較簡單。
簡單解釋了元素、化合價、單質、化合物等相關化學概念;
簡單介紹了實驗知識:儀器名稱,簡單制備物質(H2、O2等)、簡單實驗分析;
化學方程式的簡單運用;
簡單化學計算;
只有初中學好了,高中才不會累。加油!
以上就是初中化學學什么的全部內容,19、由原子構成的物質、由分子構成的物質、由離子構成的物質:20、二種元素、四種物質、四條化學方程式:21、可直接加熱的儀器、可間接加熱的儀器:22、原子結構圖中:內=外、內>外、內<外表示什么: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