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地理?1. 位置:陜西位于中國的中西部,緊鄰四個省份(山西、河南、湖北、甘肅)和自治區(寧夏)。2. 地形:陜西大部分地區是山地和丘陵地形,其中黃土高原占大部分;西部是高山地帶,包括秦嶺山脈、大巴山、祁連山等。那么,陜西地理?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地勢南北高、中間低,有高原、山地、平原和盆地等多種地形。
北山和秦嶺把陜西分為三大自然區:
北部是黃土高原區,海搏豎枯拔900至1900米,總面積8.22萬平方千米,約占全省土地面積的40%。
中部是關中平原區,海拔460至850米,總面積4.94萬平方千米,約占全省土地面積的24%。
南部是秦巴山區,海拔1000至3000米,總面積7.4萬平方千米,約占全省土地面積的36%。
在陜西境內有許多著名峰嶺,如華山、太白山、終南山、驪山,作為中國南北氣候分界線的秦嶺山脈橫貫全省東西。
陜西生物資源豐富,多樣性突出,秦嶺巴山素有生物基因庫之稱,其生態、物種和遺傳基因的多樣性,在中國乃至東亞纖臘地區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有種子植物3300種,占全國種子植物總種數的12%,藥用植物近800種,天麻基洞,杜仲、苦杏仁、甘草等在全國具有重要地位。
紅棗、核桃、桐油是傳統的出口產品,中華獼猴桃、沙棘、絞股藍、富硒茶等資源具有開發價值,渭北是中國主要的優質綠色蘋果出產地,陜西蘋果種植面積和產量均居中國第一。
陜西境內分布著大熊貓、金絲猴、羚牛、朱鹮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役肉兼用的秦川牛和小型驢改良的重要父本驢種關中驢聞名,良種奶山羊量居中國之首。
陜西省位于中國西北部,地處東經105°29′~111°15′和北緯31°42′~39°35′之間。地域南北長,東西窄,南北長約880公里,東西寬約160~490公里。全省縱跨黃河、長江兩大流域,是新亞歐大陸橋和中國西北、西南、華北、華中之間的門戶,周邊與山西、河南、湖北、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重慶8個省市接壤,是國內鄰接省區數量最多的省份,具有承東啟西、連接西部的區位之便。陜西省最東位于榆林市府谷縣黃甫鎮,最西位于漢中市寧強縣青木川鎮,最南位于安康市鎮坪縣華坪鄉,最北位于榆林市府谷縣古城鄉。
計算成果表明,陜西省行政區域南北長、東西窄,南北最長為878.0千米,東西最寬為517.3千米。各地市中,行政區域南北最長是榆林市,為312.0千米,南北羨塵最短是銅川市,為86.6千米;東西最寬是榆林市,為346.4千米,東困做西最窄是銅川市,為82.6千米。海拔坡度陜西省海拔段主要分布在500米到2000米之間,面積約占全省的90%。陜西省平均海拔1127米;各地市平均海拔最高的是寶雞市,為1351米,平均海拔最低的是渭南市,為675米。
坡度計算格網單元為25米×25米。計算成果表明,陜西省25°以上坡度段面積最大,占全省38%;3°-8°坡度段面積最小,占8%。
陜西,古為雍州、梁州之地(陜北、關中屬雍州、陜南為梁州),又稱為三秦大地,縱貫南北,連通東西,并罩位于中國地理版圖的中心區,處于黃河中游和漢江中上游,歷史悠久,古老而神秘。是舉世公認的中華民族渣掘的搖籃和中華文明的發祥地。這里有人類誕生初期的西安藍田猿人,這里是仰韶文化最集中的發現地,這里有最具原始社會氏族文化代表性的西安半坡遺址,有中國最早的城市——西安楊官寨遺址絕梁鬧,這里是中華民族世代景仰的人文初祖
炎帝和黃帝的誕生地、部族發源地及陵寢所在地,同時也是更為久遠的華胥古國或華胥氏的所在,華胥氏是中華民族的元祖,她分別繁衍下了女媧,伏羲,后來女媧,伏羲繁衍了少典,而炎帝、黃帝二帝又是少典的后裔,故華夏和中華中的華字皆源于華胥氏(一說是源于華山,也位于陜西)。
1.【陜北,關中,陜南的地理知識陜北,關中,陜南的位置范圍,主要
顧名思義吧 陜北 陜西北部黃土高原一帶 陜南 陜西南部陜南山地、秦巴山脈 關中 陜西秦嶺北麓渭河沖積平原 陜西地處內陸中緯度地帶,形成顯著的大陸性季風氣候。
從北到南跨溫帶、暖溫帶和北亞熱帶三個氣候帶。 冬季干燥寒冷,雨雪 稀少;夏季炎熱濕潤,雨水偏多;春季多旱;秋季多澇。
年平均氣溫攝氏8.9-12.3度,由東南向西北呈遞減趨勢。年平均降水量在555.8-709.3毫米之間。
屬于溫帶半干旱地區,為黃土和黃褐土,植被比較稀疏,多以耐旱植物居多。 豐富的煤炭資源 衍生了諸多資源型城市。
交通比較發達,鐵路成網。近年來,由于國土開采礦產資源,造成資源短缺,城市萎縮。
環境惡化,人地矛盾突出。
2.陜西省的地貌特征是什么
陜西地勢的總特點是南北高、中部低,地勢由西向東傾斜明顯,北山和秦嶺把陜西分為三大自然區域:北部是陜北高原,中部是關中平原,南部是秦巴山地。
陜北黃土高原海拔800?1300米,約占全省總面積45%。其北部為風沙區,南部是丘陵溝壑區。
經過50年來的建設,陜北防護林體系、生態農業、沙漠綠洲等都取得了顯著成績。 畜牧業較為發達,煤、石油、天然氣儲量豐富。
航拍中國陜西地理知識點有如下:
1、陜西省位于中國中部,黃河中游地區,南部兼跨長江支流漢江流域和嘉陵江上游的秦巴山地區。
2、東隔黃河與山西省相望,北與內蒙古自治區相毗連,西與寧夏回族自治區和甘肅省相鄰,南以米倉山、大巴山主脊與四川省、重慶市接界,東南與湖北省、河南省接壤。介于東經105°29′—111°15′,北緯31°42′—39°35′之間,總面積20.5603萬平方千米。
3、陜西轄境南北跨緯度7°54′,最大直線距離863千米。省境最北端在府谷縣劉家坡北面,地理緯度為北緯39°35′;省境最南端為鎮坪縣南緣的杉樹坪,地理緯度為北緯31°41′。
4、東西跨經度5°46′,最大直線距離約510千米,平均寬度約400千米。省境最東端為府谷縣黃甫鄉段家寨以畢擾東黃河主航道中心線,地理經度為東經111°15′;省境最西端為寧強縣青木川鄉墳林壩西側,地理經度為東經105°29′。
5、手爛旦陜西省地勢南北高、中間低,有高原、山地歷型、平原和盆地等多種地形。
以上就是陜西地理的全部內容,陜西省最東位于榆林市府谷縣黃甫鎮,最西位于漢中市寧強縣青木川鎮,最南位于安康市鎮坪縣華坪鄉,最北位于榆林市府谷縣古城鄉。 計算成果表明,陜西省行政區域南北長、東西窄,南北最長為878.0千米,東西最寬為517.3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