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地理?地勢很低,一般海拔50米以下,因此,湖南的水系呈扇形狀匯入洞庭湖。最高點位于石門境內的壺瓶山,海拔2099米。湖南海拔超過2000米的山峰有五座,另外四座為炎陵(原“酃縣”)的斗笠頂海拔2052米,桂東的八面山2042米,那么,湖南地理?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湖南,北枕長江,南鄰廣東,地處洞庭湖以南,故稱湖南,湘江貫通南北,故簡稱湘。湘江之畔,魚米之洲,湖南又被稱之為魚米之鄉,湖南山川秀麗,古跡眾多,旅游資源豐富。全省有銷睜旅游區15個,旅游景點100多處,省級以上重點保護文物180多處。歷史文化名城長沙及其馬王堆漢墓出土文物、岳陽洞庭湖和岳陽樓、南岳衡山、常德桃花源、株洲的炎帝陵、寧遠的九嶷山和舜帝陵、石門的夾山寺和闖王陵、郴州肢燃的蘇仙嶺、婁底的湄江、韶山 *** 故居等都久負盛名。新開發的張家界市武陵源風景名勝區,堪稱世界天然大奇觀,融峰林獨特的造型美和大自然原始野趣于一體,盡顯奇、險、幽、秀、野之特色,已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生活在湘西的土家、苗、侗、瑤、白等少數民族,能歌善舞,保留了許多獨特的傳統風俗。湘西的民族風情旅游資源,有著虧饑歲巨大的開發潛力。
湖南屬于內陸省份,位于中國中南部長江中游以南,因大部分位于洞庭湖以南而得名湖南,又因湘江貫穿于全境而簡稱“湘”,全省面積過半為湘江流域和洞庭湖流域。
地圖坐標為東經109°—114°、北緯20°—30°之間,相鄰有六個省市即廣東、江西、湖北、貴州、廣西壯族自治區和重慶直轄市。
地形概況
全省以中、低山與丘陵為主,面積約為14.9萬平方公里,占70.2%;崗地與平原約為5.2萬平方公里,占24.5%;河流湖泊水域面積約為1.1萬平方公里,占5.3%。
本省東、南、西三面山地環繞,中部和北部地勢低平,呈馬蹄形的丘陵型盆地。
西北有武陵山脈,西南有雪峰山脈,南部為五嶺山脈(即南嶺山脈),東面為湘贛交界諸山,湘中地區大多為丘陵、盆地和河谷沖擊平原,除衡山高達千米以外其他均為海拔500米以下,湘北為洞庭湖、與湘、資、沅、澧四水尾閭的河湖沖積平原,地勢很低,一般海拔50米以下,因此,湖南的水系呈扇形狀匯入洞庭湖。
最高點位于石門境內的壺瓶山,海拔2099米。
湖南海拔超過2000米的山峰有五座,另外四座為炎陵(原“酃縣”)的斗笠頂海拔2052米,桂東的八面山2042米,城步的二寶頂2021米和道縣的韭菜嶺2009米。
湖南省位于中國中部,長江中游。它被命名為湖南因為它的大部分位于洞庭湖以南,簡稱項因為省內最大的河流湘江貫穿全境。省會位于長沙。湖南東臨江西,西接重慶、貴州,南接廣東、廣西,北接湖北。陸地面積21.18萬平方公里,占中國的2.2國土面積居全國各省市第十位。全省總人口6737.2萬人(2014年)。下轄14個地市,122個縣(市、區)。湖南屬大陸性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有三個特點:一是光、熱、水資源豐富,其高值基本同步。第二,一年中氣候變化很大。冬冷夏熱,春季多變,秋季陡峭,春夏多雨,秋冬干燥。氣候的年際變化也很大。第三,氣候垂直變化最明顯的地帶是三面環山的山區。尤其是湘西湘南山區。湖南全年日照時數1300-1800小時,熱量豐富。全年氣溫較高,年平均氣溫在15-18之間。冬季,湖南受冬季季風控制,東南部和西部的山地和向北開放的地貌特征有利于冷空氣的長時間驅動。因此,1月平均氣溫多在4-7之間,湖南無霜期長達260-310天,大部分地區在280-300天之間。年平均降水量在1200-1700毫米之間,雨量充沛,是中國降雨量較多的省份之一。根據湖南省國土資源廳2012年9月編制的《湖南省礦產資源年報》,湖南是著名的有色金屬之鄉和非金屬礦之鄉。
湖南位于江南,屬長江中游地區,東以幕阜、武功諸山系與江西交界,西以云貴高原東緣連貴州,西北以武陵山脈毗鄰重慶,南枕南嶺與廣東、廣西相鄰,北以濱湖平原與湖北接壤。全省面積21.18萬平方公里,面積居全國兆旦第10位。2011年末戶籍人口為7110.34萬,常住人口6568.37萬。
湖南的地質構造上巖漿活動較弱族滾擾,是備余一個弱震、少震的地區。土壤地層發育較齊全,土壤類型多樣。根據分類原則和土壤的具體情況,可分為鐵鋁土綱、淋溶土綱、半淋溶土綱、初育土綱、水成土綱、半水成土綱和人為土綱等7個土綱,紅壤、黃壤等13個土類,29個亞類,129個土屬和463個土種。
總的來說,湖南具有豐富的的人文地理和自然資源,是一個值得探索和了解的地方。
湖南在中國地圖上中如伍部偏南。
湖南省位于長江中游,省境絕大部分在洞庭湖以南,故稱湖南;湘江貫穿省境南北,故簡稱湘。地處東經108°47′~114°15′,北緯24°38′~30°08′,東以幕阜、武功諸山系與江西交唯老界;西以云貴高原東緣連貴州;西北以武陵山脈毗鄰重慶;南枕南嶺與廣東、廣西相鄰,北以濱湖平原與湖北接壤。
省界極端位置,東為桂東縣黃連坪,西至新晃侗族自治縣韭菜塘,南起江華瑤族自治縣姑婆山,北達石門縣壺瓶山。東西寬667公里,南北長774公里。
湖南的歷史地位
湖南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相傳炎帝神農氏在此種植五谷、織麻為布、制作陶器,坐落于炎陵縣西部的炎帝陵成為凝聚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征;舜帝明德天下,足歷洞庭,永州九嶷山為其陵寢之地。湖南自古盛植木芙蓉,五代時渣山或就有“秋風萬里芙蓉國”之說,因此又有“芙蓉國”之稱。
以上就是湖南地理的全部內容,航拍中國湖南地理知識點是如下:1、湖南省位于長江中游,省境絕大部分在洞庭湖以南,故稱湖南;湘江貫穿省境南北,故簡稱湘。介于東經108°47′~114°15′,北緯24°38′~30°08′之間,東以幕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