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生物實驗六步法 初中生物課題研究案例 高中生物觀察線粒體實驗 生物實驗探究全過程
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的實驗
一、實驗準備
(一)材料:長余扒和得較粗壯的幼苗,蘿卜條或馬鈴薯條。
(二)用品:燒杯,試管,清水,鹽水。
二、方法步驟
(一)豎盯取兩塊蘿卜條或馬鈴薯條,分別放人盛有清水和鹽水的燒杯中浸泡,過一段時間取出,可見清水中的蘿卜條硬挺,而鹽水中的蘿卜條則軟縮。這表明植物細胞可以吸水,也可以失水,并且吸水和失水與環境中溶液的濃度有關系。應注意此實驗最好是在課前做好,或在上一節課時布置給學生。實驗過程需要約20min。
(二)此實驗也可用兩株植物幼苗,分別將它們的根部插在盛有清水和鹽水(或糖水)的兩個試管內,大約20min左右,從試管里取出兩棵幼苗進行比較,可見清水中的幼苗硬挺,而鹽水(或糖水)中的幼苗則萎蔫了。這同樣可以證明植物細胞可以吸水,也可以失水。此實驗同時還說明了土壤溶液濃度過大或施肥過量影響根吸收水分的道理。
三、教學建議
植物細胞吸水實驗既是教材中《根對水分的吸收》一節的演示實驗,又是這一節課的引言。本實驗大約需要20min左右的時間。因此,可以發動學生在課前自己用生活中常用的器皿開展實驗,然后拿到課堂上演示。在演示時,應在實驗材料的后面加一張白紙作此好為背景,以便使學生能觀察清楚。
觀察小魚尾鰭悄脊內血液的流動
材料用具:
尾鰭色素少的活的小魚,顯微鏡,培養皿,滴管,棉絮(紗布)。
方法步驟:
1、取尾鰭色素少的小活魚,用浸濕的棉絮把小金魚頭部的鰓蓋和軀干部包裹起來,露出口
和尾部。
注意:為了控制小金魚的跳動,最好用浸濕的棉絮從小魚頭部的鰓蓋、軀干部一直包裹到尾
鰭,只露出口和尾鰭。
2、把小金魚放在培養皿中,使尾鰭平貼在培養皿上。
注意:小魚在培養皿中會跳動,應等魚安定后,將載玻片蓋在尾鰭上。
3、將培養皿放在載物臺上,用低倍顯微鏡觀察尾鰭血管內血液的流動情況。
注意:觀察時最好用低倍鏡。因為用低倍鏡觀察碰運逗時,雖然物像較小,但視野較亮。
4、找到管徑最小的血管,注意觀察血液在這種血管中的流動情況。
5、注意觀察管徑最小的血管是由什么血管分支而來的,它最終又匯入什么血管中。
注意:
(1)觀察過程笑賣中,應常用滴管往棉絮上滴水(滴水過多,影響觀察),讓魚鰓始終保持濕潤,
盡量使小魚少受傷害。如果時間過長,可以把小魚放回魚缸,另取一條小魚觀察。實驗后,
將小魚放回魚缸。
(2)在冬天用顯微鏡觀察小魚尾鰭內的血液流動情況時,應在實驗前將小金魚放在30℃左
右的溫水中浸浴2~3分鐘,以加速它的新陳代謝,使血流明顯。
一共雀迅六大步驟:
1.提出問題
2.作出假設
3.制定計劃
4.實施計劃
5.得出結頃困此論
6.表達尺哪交流
1、準備工作,培養基的配制及滅菌(121-126度滅30分鐘高壓蒸汽式滅菌),玻璃器皿的滅菌(170度滅2小時干熱滅菌,也可用濕熱滅菌)磨鬧若量大可加長滅菌時間。
2、微生物實驗室及無菌操作臺開紫外燈滅菌1小時,關閉后至少半小時才進入芹前無菌室,我們一般1小時后才進去。因為紫外燈照射后有殘留。
3、進入無菌室要穿戴專門的衣服,帽子,鞋子,口罩,手套。在接觸無菌的東西都要用75%的酒精噴灑或涂抹,如果是藥品就要求更嚴。
4、實驗完后,把平皿倒置放入設定好溫度的培養箱內,并在要的時間觀察記錄。
5、完后無菌室可以打開通風,不然里面的酒精味很難聞!
6、實驗沒有用完的樣品扔了就行了!不過觀察后有長菌的培養基最好燒開在倒,平皿最嫌游清好煮一下。
參考資料來源:-微生物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