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下冊數學第二單元?2、初步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交流意識,開拓學生的思維空間。3、初步滲透“數學來源于生活”的思想,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數學的實際意義,培養學生用數學的意識。教學重難點:理解、掌握十幾減幾的計算方法。那么,一年級下冊數學第二單元?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人教版小學一年級數學教舉純租材下冊目錄
第一單元位置:
1、 位置(1)
2、 位置(2)
第二單元 20以內的退位減法:
1、 十幾減9
2、 十幾減8
3、 十幾減7
4、 十幾減6、5、4、3、2
第三單元圖形的拼組:
1、 圖形的拼組正兆(1)
2、 圖形的拼組(2)
第四單元 100以內數的認識:
1、 數數、數的組成
2、 讀數、寫數
3、 數的順序、比較數的大小
4、 整十數加一位數、相應的減法
第五單元認識人民幣:
1、 認識人民幣
2、 簡單的計算
第六單元 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
1、 整十數加和減整十數
2、 兩位數加一位數褲差和整十數
3、 兩位數減一位數和整十數
第七單元認識時間:
1、 認識時間(1)
2、 認識時間(2
3、 單元測試題
第八單元找規律:
1、 找規律(1)
2、 找規律(2)
第九單元統計:
1、 統計
2、 單元測試題
第十單元總復習:
1、 總復習(1)
2、 總復習(2)
一年級下冊數學共七個單元和一個期末復習。分別為:第一單元減法(20以內的退位減法)、皮豎第二單元認識圖形(長方形、正方形、圓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第三單元認數(認識100以內的數學)、第四單元加法和減法1(筆算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兩位數不進位、不退位的計算)、第五單元認識人民幣、第六單元加法和減法2(筆算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兩位數進位、退位的計算)、第七單元統計第八單元期末復習。
以下為各單元所包含的知識點:
第一單元20以內的退位減法。
分三段安排:(1)十幾燃兄大減9;(2)十幾減8、7;(3)十幾減6、5、4、3、2;
第二單元1、直觀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塵漏、圓、三角形、平行四邊形
解決問題(二) 教學目標:
1、使學衫伏生掌握比較兩數多少的方法,初步學會解答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幾(或少幾)的應用題。
2、初步培養學生的分析推理能力,激發學生主動探索問題的熱情。
教學重點:
分析理解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幾(或少幾)是應用題的數量關系。
教學難點:
讓學生弄清楚較大數是由和較小數同樣多的部分與比較小數多的部分組成的。
教明塌弊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引入新知。
出示例題:選出合適的條件,使題目完整再解答。 蘋果和梨共有15個,蘋果有多少個?
蘋果有7個。(2)梨有8個。(3)草莓有10個。 提問:在下面的3個選擇中,你覺得哪個條件與問題有關系? 你能完整的把題目讀一遍嗎? 該怎樣列式計算呢? 學生舉手回答。
教師指出:要求“蘋果有多少個”,在題目中已經告訴了我們“蘋果和梨共有15個”,那就還需要知道梨有幾個,這樣我們就可以從一共的里面去掉梨的數量,就剩下蘋果的數量了。
談話:以上是我們昨天學習的解決問題,今天,我們將來繼續學習解決問題。 二、自主探究,學習新知。 收集信息,利用多種方式解決問題。 課件出示:例6
提問: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 學生舉手回答,
學生:我知道了“小雪套中了7個,小華套中了12個”,要解決的問題是“小華
比小雪多套中幾個?”。
一年級下冊數學《認識圖形(二)》教案【1】
一、認識圖形(二)
單元學情分析
這部分內容是在上學期“認識物體和圖形”的基礎上教學的,通過上學期的學習學生已經能夠辯論和區分所學的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了,這里主要是通過一些操作活動,讓學生初步體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圖形間的立體圖形間以及早頃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間的一些關系。
本單元教學的關鍵是把握好教學要求,既不能在上學期的基礎上簡單重復,又要能拔高教學要求,上學期在認識物體和圖形時,也有拼擺,但那時只是用所學的形狀拼搭一引起有趣的圖案和事物,使學生加深對所學圖形的認識,從中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同時體會圖形的顯著特征。而本單元“圖形的拼組”目的是讓學生通過擺、拼、剪等活動體會平面圖形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間和立體圖形間以及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間的關系。
教學目標:
1、讓學生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以及正方體的形狀,通過折一折、擺一擺、剪一剪、拼一拼,辨別和區分這些圖形。
2、培養學生初步發展想象能力和創新能力。
3、通過觀察、操作、使學生初步感知所學圖形之間的關系。
十幾減幾
教學內容:教材15頁、練習三的1—3題。
教學目標:
1、通過獨立探究和合作學習,使學生主動獲取十改宴幾減幾的計算方法。
2、初步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交流意識,核弊銀開拓學生的思維空間。
3、初步滲透“數學來源于生活”的思想,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數學的實際意義,培養學生用數學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理解、掌握十幾減幾的計算方法。
教具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口算:
8+5= 7+8=7+6=
6+8= 5+7=5+9=
13-9= 16-9= 18-9=
15-9= 17-9= 14-9=
師: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十幾減幾(板書課題)。
二、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課件出示出示主題圖:這是一個金魚缸,兩只小貓圍著魚缸轉呀轉。同學們,用你們的知識幫幫它們,行嗎?
1、探索算法。
(1)、獨立算法,合作探索。
13條金魚,花的有8條,黑的有多少條?
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算式:13-8=5(條)
你是怎么計算出13-8的呢?
(2)、交流匯報算法。
①破十法:10-8=2,3+2=5
②想加算減法:因為8+5=13,13-8=5
③連減法:13-3=10,10-5=5
④數一數:依次數出剩下的魚的數量
2、嘗試運用,多種擇優。
以上就是一年級下冊數學第二單元的全部內容,解決問題(二) 教學目標:1、使學生掌握比較兩數多少的方法,初步學會解答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幾(或少幾)的應用題。2、初步培養學生的分析推理能力,激發學生主動探索問題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