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徐慧嗎?徐慧是電視劇《武媚娘傳奇》中的角色,現實中并無此人。其歷史原型為徐惠(公元627年至公元650年),湖州長城人,唐太宗李世民的妃嬪。徐惠出身東海徐氏,為南朝梁慈源侯徐文整四世孫女,陳始安太守徐綜之曾孫女,那么,歷史上有徐慧嗎?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徐慧歷史原型
徐惠(公元627年―公元650年),湖州長城人,唐太宗李世民的妃嬪。
生于貞觀元年(公元627年)。年少時便才華出眾。唐太宗聽說李返后,將她納為才人。后被封為婕妤,接著又升為充容。
貞觀末年,唐太宗頻起征伐、廣修宮殿。徐惠上疏極諫,剖析常年征伐、大興土木之害。唐太宗認可了她的看法并對她厚加賞賜。
貞觀二十三年(公元649年)早槐,唐太宗駕崩,徐惠哀慕成疾,不肯服藥,又作七言詩和連珠以示愛慕。永徽元年(公元650年)病逝,年僅二十四,被追封賢妃,陪葬昭陵石室。
歷史上的徐惠是好人,歷史上的徐慧非常溫柔善良,缺哪睜饑少心計,徐慧的步步高升完全是因為李世民喜歡她的這種性格,多才多識,不爭不傲,為皇帝分憂政事,很像前皇后文德皇后長孫氏。
徐惠(公輪慧元627年―公元650年),湖州長城人,唐太宗李世民的妃嬪。生于貞觀元年(公元627年)。徐慧性格溫婉知書達理有當年長孫皇后風范,深受晚年唐太宗的寵愛,還經常一起討論國家大輪源事,很快由才人上升到二品充容。
貞觀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唐太宗駕崩,悲痛憂思成疾,卻婉拒太醫診治,病危中,還詩行連珠,寄托對太宗的深厚感情與追思臘桐態。永徽元年(公元650年)病逝,年僅二十四,被追封賢妃,陪葬昭陵石室。
現在電視劇大多都是瞎編的
歷史上徐慧更得唐太宗李世民的喜歡,從封號可以察枯看出,一個是賢妃,一個才是才人晌坦。
徐惠才華出眾, 其弟與妹亦有文采,因此,當時人將徐氏三姐弟比作漢朝班氏。 徐惠才華出眾,才思敏捷,少時便被認為“神童” 徐惠是唐太宗的妃子,不過說她是位詩文能手亦不為過。
徐惠不僅才智出眾,其賢能更是不容小覷,堪比李世民朝思暮想的長孫皇后,這在宴沒桐其傳世的《諫太宗息兵罷役疏》最能體現。
唐朝后宮制度:
一位皇后。
四位夫人:貴妃、淑妃、德妃、賢妃。
九位嬪:昭儀、昭容、昭媛、修儀、修容、修媛、充儀、充容、充媛。
二十七位世婦:九位婕妤、九位美人、九位才人。
八十一位御妻:二十七位寶林、二十七位御女、二十七位采女。
在武媚娘傳奇中,很多跟武媚娘作對的妃子最后都死得很慘,扮配包括徐慧,徐慧在鄭婉言死之后死了,預告中媚娘吊死了一個女人 說待她如知己,她害死了她兩個孩子 ,這個人就是徐慧。
徐慧封號徐妃,這個人物在歷史上是存在巧缺沖的,
但是電視孝殲劇的角色跟歷史的角色大相徑庭,
歷史上的徐妃是真愛李世民的,
在李世民死之后死后一年后為了懷念李世民不吃不喝死的
不是。
徐慧,湖州長城人,唐太宗李世民的妃嬪。
少時有才名。
唐太宗聞后,納為才人。
徐才人進宮之后,知書達理,而且非常關心國家大事,她看到唐太宗在經過多年的勵精圖治,國家蒸蒸日上后,有點志得意滿了。
覺得此風不可長,就給太宗上書,說:“伏愿抑志裁心,愖終如始,削輕過以添重德,循今是以替前非。
”意在勸諫唐太宗戒驕戒躁,保持革命本色。
不僅如此,她經常給唐敗嫌敬太宗進言,唐太宗非常欣賞,在朝中,徐慧還得到了魏征、楮遂梁等人的欣賞。
沒過多久,徐才人就被封為徐婕妤,后又升為徐充容。
貞觀二十三年,唐太宗去世,徐充容哀傷,不久殉情而死,死后被追贈為徐賢妃。
唐太宗去世后,所有的嬪妃幾乎都送往了尼姑庵,其中還包括武則天,惟獨徐慧卻留在了宮中,而歷史上徐慧沒有武則天出名,許多知道武則天,并不知道有徐慧這個人,徐慧的賢名比武則天高出很多,卻沒有武則天的心狠。
文學作品:
徐惠現存的作品共計七篇,分為詩五首,《擬小山篇》、《長門怨》、《秋風函谷應詔》、《賦得北方有佳人》和《進太宗》。
文賦兩篇《奉和御制小山賦》和《諫太宗息兵罷者悔役疏》。
其中,根據學者的研究統計,現存以《長門怨》為題的唐詩共計三十七首,涉及詩察慎人三十三人,徐惠之作是唐代同題詩歌中唯一的嬪妃和女性作者。
以上就是歷史上有徐慧嗎的全部內容,歷史上確實有徐惠這個人物,徐惠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嬪妃,湖州長城人。生于貞觀元年(公元627年),年少時便才華出眾。唐太宗聽說后,將她納為才人。后被封為婕妤,接著又升為充容。貞觀末年,唐太宗頻起征伐、廣修宮殿。